APP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2023-06-22周伟伟

文学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审美教育

周伟伟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课程与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在语文學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中是学生审美观念的养成期。中学语文教科书是培育学生审美观的出发点。古代散文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通过教学古代散文培养学生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美、结构美和景物形象美,以对初中散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古代散文 审美教育 《记承天寺夜游》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最终的目标,审美教育在这一目标上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国家提出在教学上要贯彻审美教育有几下几点原因: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现在的教育要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协助中学生发展诸多方面的本领;二是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一个人拥有好的审美能帮助受教育者本身获得令自己愉悦的体验;三是古代散文深层次的意义:以往古代散文的教学都以学习散文本身的知识点为主,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只学习知识本身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此挖掘教材更深次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上所述,本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聚焦该文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由点及面,管窥初中语文中古代散文的美感教育培养。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传授美的知识,比如以具体的课文为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领会情感等审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产生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品格,从而达到审美教育活动的目标。对于美感教育,蔡元培先生曾表示美感教育要以理论上的美和实际上的教学融合,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美感。

散文分成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一种文本精巧、可以表露作者所想所见的体裁形式。古代散文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形散神聚。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写作牵涉较多的表现形式,写作手法自由灵巧;神聚则指的是纵贯全文的情感体会。第二,意蕴深邃。作者在描写平易近人的生活琐事中,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深刻的哲思,从而引起读者思考,体现其中深邃的意蕴。第三,语言优美。散文又称美文,其语言清新自然、简洁质朴,凝练的语言勾勒出生动具体的形象,体现深远意境。

一.结构美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章每一部分的安排都有着作者的思考,我们在学习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要先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这种结构如何写,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章结构的把握来贯彻审美教育。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只有一段,但我们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一篇散文是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来写的。起承转合,换言之,起就是故事的起因;承是故事的发展;转是故事的转折;合就是结尾,结局。那在这篇散文中,起就是在元丰六年的十月十二号夜晚,苏轼正准备脱衣服睡觉,突然间月色跑进了苏轼的房间,苏轼很开心,赶紧起床出门;承是苏轼发现身边没人能陪他一起看月色,便想起来张怀民在承天寺,并立马起身赶往承天寺去找张怀民,他发现张怀民也没有睡,两个人便像说好了一样在中庭漫步;转是两个人在寺庙的庭院里发现月光皎洁,月色温柔,倒映在水上;合是指苏轼和张怀民发出的感叹,感叹到处都是月色,到处都是竹柏,但像苏轼和张怀民这样被贬谪而无事可做的人却没有几个。最后一句仅一个“闲”字就体现了苏轼的心情,让人深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体会结构美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首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这篇文章每一句在写什么,给学生一点提示,比如文章中哪里是写景的;哪里是抒情的;哪里是议论的。通过学生第一轮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大家各抒己见,完成对文本的初步研究;之后再一次给学生提示,联系以往学习故事中的结构,让学生去划分散文中的起承转合,以此来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研读。课堂教学中自由探讨的形式可以协助提高中学生思辩能力。适度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合作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新课标要求下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有独立人格的新时代青年。

二.语言美

散文其中一个特点就在于语言的精美。每一个文本的语言都是作者反复推敲过的,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要学习文本自身的知识,更要学习作者写作的语言,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写作,我们只有不断地积累好词好句,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这句话或者这个字好在哪里,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在我看来这段话有非常多的字词值得体味。举例来说这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这篇游记的名句,一个“盖”字用的颇为精巧。这一句的意思是苏轼和张怀民在庭院中散步的时候发现月色如此皎洁,以至于他们能看到院子里的水草,但他们抬头看到月亮高高挂在天上,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水草,这是院子里竹柏的影子。这一个“盖”字点出了作者的醒悟。后人每每读到这都感叹苏轼用词的精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大量朗读是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不断的朗读,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散文的流动美。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中选用了以朗诵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他先让学生大声诵读,对文本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文言的味道要注意拖音的处理;读出文言的味道后,又引导学生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在宁静的氛围这个提示下,学生在语音、语调上进行了处理;在完成前一个任务时老师又提出要求,能不能读出一点夜晚出去游玩时的心情;再到最后希望学生朗读时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余老师通过四次引导五次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散文的魅力,感受散文独特的流动感。通过一步步的诵读不光能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的认识,也可以加深对散文语言意境的品味。

在品味语言之美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在课堂中展开语言的审美教学活動。如个人自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配乐全班齐读,在配乐营造的氛围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通过朗读,将无声文字转变为有声语言,既能感受文本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在语文审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之美,自然之美,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他们用心去感受生活、自然的美好,唤醒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学好语文是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文字的美妙之处只有不断地去朗读去理解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对语文老师来说,首先让学生能够爱上阅读,爱上大声地朗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画面美

对文字的剖析有好几个层面,其一是读他的词汇;二是看他的结构;三是分析他的画面。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是渗透美育的起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再去理解,这相当于美育潜移默化的过程。

以文本《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全文通过描写月亮来表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文本还对藻荇和竹柏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藻”的解释为“一种水生植物,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如金鱼藻、狸藻等”。“荇”的文学形象可追溯至《诗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性植物。荇,“一名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茎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等,大如钗股,上青下白”。无论苏轼写的“藻、荇”是哪种,在这些描述里,藻、荇都是一种容易随波逐流、漂浮不定的形象。

学生对阅读的选择各有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感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更适合进行熏陶的作品,因材施教才能更快地使学生体悟美感教育。因此,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感受文章中的画面美,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喜爱之情,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和空间。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赏析文章,将其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通过大胆的想象和思考。这样的教学活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学生的审美领悟力,还能够通过绘画增添课堂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情感美

通常我们说这篇文章写得好,一般是指我们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一篇文章字数有限,文意又通俗易懂,除了课文本身的知识点学习,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借由各类读物,可以养成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协助他逐步完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课标的要求下,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第一步,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变成新时代五育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首要目标。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其因上书谈论新法而惹怒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因此被囚103天,放出来后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将自己比作水中随波逐流的藻荇实质在自我嘲讽、自我怜悯。有人取笑苏轼的一生不是在被贬谪就是在获罪的路上,他多次被贬官到杭州、惠州、儋州等地,苏轼晚年,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描述自己的一生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这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生的不易,就像一棵海藻在风雨中飘摇。藻、荇的意味也就象征着苏轼抱负不得施展,只能随着这世道随波逐流的现实困顿。而在文中苏轼还写到了竹柏,文中提到的竹柏并非竹子与柏树两种植物,而是我国常见的常绿乔木树种。这类型的树木生长缓慢,经冬不凋,树木高大,因此而得名。从此坚贞、不屈、孤傲等文化品格就用来形容竹柏。苏轼在这里写到藻、荇、竹、柏,通过这些景物形象的刻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一位解脱者灵魂深处的坦然、明亮,这也是苏轼在生命中突围。

语文作为中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根基,怎样才能真正从中学到东西,大幅提高专业,跟中学教师有相当程度的关连。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可以先从让学生跟作者产生共鸣开始。教师应重视每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去探究隐藏在景物背后的奥秘。通过具体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飞到那个苏轼与张怀民畅谈的夜晚,回到那个自嘲、自悯的承天寺,去亲身感受一下那种豁达与乐观的心境。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分析,让学生去品味世间万物,去感受世间万物。就在这不断品味和感受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可以得到提高,能力可以能得到锻炼,这对学生来说是感受美感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师通过对景物形象的细致讲解,也向学生介绍了一位即使在苦难中,也能够放下、能够舍得、能够解脱的智者形象。这种思想的传播无不是为美感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学习文人高贵的品质的教育。在语文课的学习中,让同学们看到月色的美好,看到竹柏的坚韧,更要让学生看到在遥远的时代,有一位文人,无论遭遇着这么大的困难,依然能够笑对人生。

虽然现在教育提出通过古代散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但在大量的调查中发现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古代散文中的审美教育,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出没有真正落实的原因:1.应试目的较重: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能真正转变思想的很少,教师虽然已经很努力的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中高考的影响下,还是更加专注教授给学生关于古代散文的知识,比如语法知识,以应对考试;2.教师自身审美能力有限:语文老师教语文,大多数来说都是更加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因此让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去贯彻审美教育就有点困难;3.普通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本身就是枯燥的,学习古代散文更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那学生可能连基本的语文知识都没心思学习。

教育改革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要转变思维,主动培养审美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核心素养大前提下,语文课将担任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古代散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类型,因其特殊的特点而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养分。因此,古代散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大家应当充分运用古代散文此种表现形式灵巧蕴含着编辑者思想情感的文学式样。透过古代散文的审美化课堂教学,以真情实感, 解放学生,他们的含蓄,感受内心的乐趣,培育中学生的崇高品德,不断提高人生觉悟。使中学生在变幻莫测的人生处境关键时刻,具备丰沛的生命和稳定的情绪,从某些经典作品中得到审美观念智识,陶冶审美观念情操,进而取得精彩绝伦、丰盈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参见百度百科“金鱼藻”“狸藻”词条

[3]袁海锋.苏轼的精神困顿与生命突围——析《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藻荇与竹柏

[4]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7.

[5]江雪松.“盖竹柏影也”到底是什么?[J]语文月刊,2016(7).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审美教育
简析《记承天寺夜游》的三重思想意蕴
《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