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瓶颈,打造高效课堂
2023-06-21何新
【摘要】海口市第七中学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工程中,开展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尝试构建“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创新人才,打造独具特色的高效智慧课堂。从“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授课模式”“部署课改实验,整校推进实施”“扩大校级交流,不断优化完善”等方面论述了如何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推行“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智慧课堂;“326”教学模式;课题实践
为突破学校发展的教学瓶颈,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基于本校学生的学情,借助北京四中网校智慧平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构建了“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培养“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创新人才,成功实现了数字化教学的转型,成为独具特色的信息智慧教学优质学校。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1.切合时代需求,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课堂
海口市第七中学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工程中,努力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课堂,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育,培养“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创新人才。自2017年9月开始,每年借助北京四中网校智慧平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设“信息智慧实验班”,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进行教学。
2.借助精准测评,构建“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2018年9月开始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学校领导、教研室、教导处以及科组长、智慧课堂备课组长和智慧课堂教师结合各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情况,2021年逐渐提炼出“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段二互动六环节”模式。“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二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六环节”即(教师)学情诊断→教学预设→任务驱动→评价反馈→个性辅导→批改小结;(学生)课前自学→交流互评→合作探究→展示分享→巩固提升→总结反思。2021年10月,成功申请为省级一般课题进行研究,如图一。
二、部署课改实验,整校推进实施
1.部署解决措施,推进教学改革
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326”智慧课堂的教学,该校部署了三个阶段的解决措施。
(1)探索创建阶段 (2020.9-2021.7)。成立以何新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以及专门的智慧课堂备课团队,积极探索提炼我校特色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2)实践深化阶段(2021.9-2022.7)。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打磨七中特色的教学模式;全面完成各种硬件配置,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教育能力提升的意识,提高师生信息教育素养。开发学校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平台进行学校教务办公管理和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初步尝试制定师生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3)总结提升阶段(2022.9-2023.7)。逐渐形成并推广七中特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市区信息化教学示范基地;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水平,使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品牌教师逐渐走向省市区级。
2.统筹规划实施,整校推进改革
(1)成立智慧课堂备课团队,以团队协作带动全员提高。该校自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以来,智慧班级数逐年增加,由最初的2个班增加到现有的10个,参与信息化实验教师人数由原来的16人增加至80人,包括以校领导和学校中层为组织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以智慧课堂学科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小组。每个学科都任命专职的教研负责人,每学期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研讨课”“师徒结对”“作业分层”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2)实施“青蓝结对优势互补”措施,有效提升全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青蓝结对优势互补”即充分发挥新老教师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年老教师给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新教师教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了全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提升,如图二。
3.完善制度,精细管理信息化教学
为了规范和调控指导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制定一系列精细化管理制度。2018年制定《海口市第七中学“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教与学新模式”实施五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校的“信息化教学运行机制”“信息化教学保障机制”“信息化教学调控指导机制”“信息化教学奖励机制”。
三、依托课题实践,提升教学成效
“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的融合式教研,可以给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学校在推进“326”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中,逐步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智慧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现数字化教學的转型。具体做法如下。
(1)群策群力上好教改实验课。学校每学期都对教师的“326”智慧课堂实验授课做统筹规划安排,并以教研组为中心,带领教师研究教材的核心内涵,凝结集体智慧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2)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学校领导定期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掌握“326”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鼓励同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抓好检查落实工作,研究存在问题、创新推进教学。
(3)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促进整合教学资源。为完善“互联网+教研”的方式,学校新购进“教研共同体平台”,并借助海口教育云平台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教育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研的融合,提高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4)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校际间的活动交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并推广“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扩大校际交流,提升教学实效。
推行“326”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智慧班中考成绩显著。该校智慧班成绩遥遥领先。2021年中考,750分以上50人,平均分高出年级平均分62.6分,全校总分前三名均出自智慧班。
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自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以来,教师在国家级、省市区级论文、课例、微视频、微课程、教学设计等多项比赛中累计获奖80次以上。在海口市作业设计评比中,该校教师获奖人数位居美兰区第一。学生信息化能力突出,多次荣获省市区级奖项,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学校在推进“326”课题教改实验中,取得了一个个可喜的成绩,创新了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数字化教学的成功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了之前教育发展停滞不前的瓶颈问题,走出了一条有七中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秉承这股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教育理念继续前进,未来的海口七中,将会成为海口美兰独具一格的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2]邓光强.“智慧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学习[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3]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