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色经典 汲取奋进力量
2023-06-21杨娟
杨娟
摘 要: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缺少更多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虽然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也深深地认识到红色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十分清楚这是新课程标准当中的要求。然而,大多数教师对课外阅读积累不够重视,笔者寻求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的途径,培养小学生红色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红色经典;阅读方法;阅读活动
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理论,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取向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关键期理论,让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得多。我想大概占三七开吧。”更何况,红色经典与阅读其他优秀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现在青少年桌前案头摆放的大多是网络言情、武打、玄幻及“快餐”式图书,而极少见到《红岩》《烈火金刚》《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类书籍。造成“红色经典”图书遭“冷落”的原因,一是青少年朋友对红色经典书籍缺乏了解;二是有名目繁多图书的冲击和影响;三是缺乏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引领学生走进红色经典的阅读世界。我们现在正需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说,“红色经典”类图书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后的精华之作,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很好的教育指导意义。故此,在党中央提出的在校园加强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阅读“红色经典”类图书的引导,对于教师来说,责无旁贷。
立足大语文观,以人為本,教师应探索如何激发小学生红色阅读的兴趣,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提高语文水平,创设小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氛围,开拓出小学生自能读书的途径;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积淀学生的文化修养,改变目前被动接受型读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为学生提供红色阅读的“源水”
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千方百计、多渠道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优势,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类积极健康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特别是对红色书籍加以重点关注和介绍,确保为学生提供好书源。同时,在班级先开展读书兴趣调查活动,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归纳感兴趣的读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新中国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方面着手,然后由学生自发搜集相关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图书角要着重推荐红色书籍,调动阅读激情,激发学生阅读红色书籍的兴趣。同时教师组织学生每周上阅览课,进行阅读积累,教师也与学生一起阅读,相互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
二、开设红色阅读课,指导读书方法
开设了课外阅读课,重点探讨有效的读书指导策略。课外阅读课分为四种类型,即:1. 读书指导课;2. 好书推荐课;3. 中国革命故事欣赏课;4. 读书汇报课。开设读书指导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读红色经典书籍,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开设读物推荐课主要是为了开拓学生读书的空间,激发学生对红色书籍的兴趣;开设中国革命故事欣赏课是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品味,为阅读红色书籍搭好台阶,更好地理解红色书籍中的历史背景;开设读书汇报课是为了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享受读书乐趣。这四种课型利用每周专设的课外阅读课循序进行,如第一周的阅读指导课,第二周的读物推荐课,第三周的中国革命故事欣赏课,第四周的读书汇报课。教师因此发挥集体的智慧,探索行之有效的读书指导策略。
如:教师组织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上阅览课。先带学生参观学校阅览室整齐的布局,介绍丰富的藏书和各类书籍的摆放位置,并且讲述悬挂于墙上的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事迹。告诉学生,这些名人、伟人都是在小时候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尤其是突出对红色书籍的介绍,告诉他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惊奇地欣赏着这些种类繁多的书籍,听了教师的介绍后纷纷表达了自己要多读书的愿望。经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起来。
三、拓展读书空间,延伸读书活动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开展读书活动还要充分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将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为此,我们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校推动、教师引领、家庭参与”的读书机制,在班级中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亲子共读的主要书籍有《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英雄赞歌》等。为了促进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利用家长会,以及课余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致家长一封信来倡导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开辟读书天地,建立家庭图书角,让孩子有自己的小书架、书桌、书柜。我们还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1. 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使之成为习惯。2. 孩子不能阅读的书,可朗读给孩子听。3.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4. 把图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围绕此项活动,实验校还开展了系列活动,如给敬佩的英雄配画、配赞歌,做书签,亲子阅读竞赛,等。还精心设计了红色阅读记录卡和阅读评价反思卡,要求家长根据孩子家庭读书情况辅导孩子进行填写,反馈孩子家庭读书情况,最后,评比“班级家庭读书小博士”,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热情,进一步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如:这是一次课外阅读的延伸汇报。学生们正在惟妙惟肖地表演“课本剧汇演”——《智取威虎山》,清楚流畅的对白和生动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头戴棉帽,粘着小胡子,一边做骑马的姿势上场,一边说“座山雕设计要试探我,那我就来个借题发挥……”虽然学生的表演稍显稚嫩,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与课外阅读的积淀是分不开的。学生还进行了“演讲比赛”,他们将阅读的内容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结合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自拟题目(或教师事先出题目)进行演讲;举办“读物插图设计赛”,针对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插图或封面,并举行展览,进行评比,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还有“红领巾读书读报新闻集”活动,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豪感,又可为校园文明建设做贡献。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保持学生的读书热情,享受无尽的读书乐趣,长期以来,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常规性读书活动
1. 革命诗文吟诵活动
革命诗词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豪情壮志,为了让学生禀承传统的文化根基,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积累丰厚的底蕴,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进行革命诗文吟诵活动。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吟诵,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诗文,钟情于革命诗词吟诵的热情十分高涨。
2. 自主“两分钟”活动
在每节语文课前的两分钟,学生以多种形式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进行读书汇报,每天有一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轮流。最后教师与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定期评比“最佳小主持人”“最佳创意人”等。所以每个学生都精心准备,力争获奖。
(二)丰富多彩的红读竞赛活动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开展了读书汇报会、朗读比赛、采蜜集评比、“红书伴我成长”主题的读书演讲、故事大王比赛、革命诗词诵读、名家名篇的朗读、书签制作、手抄报评比、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活動。
另外,除了运用以上常用的方法外,我们还根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堂教学,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引导:
1. 悬念法
结合课堂教材,向学生推荐革命经典名著,或其他战斗故事书、英雄传记等,教师把故事或人物介绍到精彩处故意“刹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自主地去阅读积累,通过这样的方法,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小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2. 笔录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将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偶然迸发的思想火花或心得体会、故事人物进行分类记录。
3. 交流法
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平时积累的故事、人物、心得体会,或编辑成手抄报供大家浏览、品评。
4. 读写结合法
在学生内化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对一些文学名著进行扩写、缩写、续写。
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展开“红色经典”阅读,使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逐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在教师的引领下,构建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每一位学生由热爱读书,迁移到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