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6-10-20孙锦文
孙锦文
【摘要】阅读促进个人的精神成长,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等三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兴趣;习惯;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183-01
阅读,是促进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许多的精神丰碑,要接近或超越这些丰碑,就必须借助阅读才能实现。通过阅读,能穿越时间,与孔孟等先贤对话;通过阅读,能穿越空间,和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等巨匠交流;通过阅读,还能穿越现实,与理想追求激辩。可以说,人的成长阶梯就是随着阅读不断地延伸的。
那么,要怎样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兴趣是第一老师,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变得更加自觉、主动和积极,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最苦与最乐》时,我就结合闽南地区的丧葬风俗,引导学生对生与死的思考,因为例子就在学生身边,而生命价值又是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所关注的话题,又与即将要学的课文相关,因此很容易就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形象直观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前,我先投放一些西湖的美景图像,又辅以名曲配乐,学生如临其境,很快就陶醉在美景之中,同时对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结合社会热点,激发阅读兴趣
中学生对社会的事已越来越关注了,如能合理利用其关注点,那么就容易激发阅读兴趣。如近期的二胎政策,已成为许多学生关注的重点,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先让大家讨论对此问题的看法,然后引导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最后引申到对人权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发言,深入思考,很好地达到阅读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是人内在的自觉行为,不需要过多的外在干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一)教会学生懂得安排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不少学生总是以时间不多作为少阅读的理由,客观上,中学的学习生活确实比较紧凑,学业负担较大,但即使如此,也不应该拒绝适量的阅读。因此让学生养成灵活地安排阅读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这两种方法告诉我们,时时处处皆可读书。
(二)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网络时代,信息繁杂,但大部分的信息是与我们无关的,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我们周边的信息99.9%与我们无关,而且一分钟之内就会忘掉。过多的信息将会占用很多的时间,让阅读显得低效和无意义。而阅读经典就相当于和一个高水平人的对话,其效果正如“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而文学经典也是不少,引导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经典作品阅读,更是可以实现个性化的高效阅读。
(三)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督促
阅读在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往往需要在一定的外在强制下才能形成。教师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扮演的就是“强制者”的角色,直到习惯形成。比如可以利用“课前好文(书)介绍及答师生问”、“阅读论坛”等形式,既锻炼学生,又能很好地检阅学生的阅读情况。当然,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利用“阅读课”,专门留出时间共同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可以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保证,那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那就是高效阅读的关键。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朗读有利于体会文章情感,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心境的沉潜。这些都必须在教学中加以训练。
精读是我们平时课堂最熟悉的方法,相较之下,略读和浏览反而不容易学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获取信息的速度。教师应教会学生一目十行的扫读方法。比如通过做阅读题的方式加以训练,让学生带着后面的问题在文段中快速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同时,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注意学思结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关键词句的点画和感悟旁批。
(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是要增强学生的认读能力。文字是阅读的依据,识字的质量决定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既要注意识字量的累积,又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识字的质量。二是要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由智力、知识和经验等多种因素参与的思维活动,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决定了阅读的成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还应该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这样写”。三是要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相对于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更难在短时间训练中得以提高,但它却是独立阅读所必备的,特别是在信息繁杂的网络时代下,更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必须始终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得以逐步提高。
(三)以写作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有效的阅读带来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的训练又能提高阅读的水平。如果学生要通过阅读水平,就必须有能力将一堆琐碎数据消化、重组,并透过语言的表达来跟人沟通。即学生要懂阅读,必须会写作。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写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素材选择、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写作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就可以更加深入解读文本,在写作中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语文》主编:蔡可[M].教育科学出版社
[3]《共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作者:陈一诚
[4]《中学生阅读能力结构浅谈》作者:钱梦龙
[5]《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作者: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