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应用化痰通络方的临床效果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2023-06-21黄昊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

黄昊

【摘要】  目的  探究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 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100例,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化痰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斑块面积、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达峰时间(TTP)、相对脑血容量(rCBV)、脑血流量(rCBF)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斑块面积、IMT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TP低于对照组,但rCBV、rCB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化痰通络方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症状,缩小斑块面积,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促进头颅CT影像学的改变。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化痰通络方;急性脑梗死;斑块面积

中图分类号  R27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13--04

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病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栓有关,从而使患者出现眩晕、半身不遂或者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昏迷,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急性脑梗死起病较急,病情发展速度极快,且无前驱征兆,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可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之内到达峰值,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救治,随着症状加重,可引起脑水肿或者神经功能缺损相关症状[2]。临床多选择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在缩小梗死面积及改善病情上效果欠佳。近些年,临床发现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中药汤剂治疗可改善臨床治疗效果[3]。按照中医理论,该病属于“中风”范畴,病机为痰瘀阻络,尤其是急性期患者腑气不通,从而引起血瘀、痰热、腑实,且痰瘀毒邪互结,直接损伤脑络[4]。化痰通络方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常见的药方,可达到活血通络、祛痰开窍的作用,与常规西药联合使用的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症状快速减轻,同时平稳病情,为预后提供保障[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4月- 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6]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相符;②通过核磁共振或CT等检查确诊;③入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5分;④患者存在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⑤中医辩证证型为风痰阻络型。排除标准:①合并非血管性脑部损伤、脑出血;②病情危重;③认知或者意识障碍;④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⑤精神疾病或依从性较差者。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0~78岁,平均64.23±2.81岁;病程3~26h,平均14.50±3.18h;梗死位置:额叶8例,颞叶14例,基底节18例,顶叶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7~76岁,平均64.81±2.56岁;病程2~25h,平均14.77±3.02h;梗死位置:额叶7例,颞叶16例,基底节19例,顶叶8例。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亲属了解此次研究的事项并签订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60685,100mg),100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3115,75mg),75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70,20mg),20mg/次,1次/d,口服。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抗21d,后改为阿司匹林单抗。持续服药4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颗粒(生姜10g、法半夏12g、茯苓25g、红花10g、白术20g、大枣10g、桃仁10g、化橘红12g、天麻15g)治疗,沸水搅拌,1包/d,早晚分服。持续服药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NIHSS评分改善80%以上为显效;NIHSS评分改善65%~80%为好转;NIHSS评分改善不足6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观察例数[7]。

(2)中医症候积分:包括神疲乏力、气血亏虚、神志昏蒙、半身不遂的症候积分,满分为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8]。

(3)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的斑块面积、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

(4)影像学指标:采用CT诊断仪测定两组的达峰时间(TTP)、相对脑血容量(rCBV)、脑血流量(rCBF)。

1.4  数据分析处理

选择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较对照组的76.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各项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斑块面积、IMT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斑块面积、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面积、IMT均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TTP、rCBV、rCBF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TP、rCBV、rCB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TP均降低,但观察组TTP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rCBV、rCBF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急性脑梗死的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呈现日渐升高的趋势,同时给患者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中急性脑梗死主要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不仅大幅降低血流量,严重者甚至彻底中断,从而使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后坏死,最终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9-10]。针对此,临床多选择常规西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依达拉奉、氯吡格雷等进行治疗,虽然能够防止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减轻相关症状,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不能够达到预计的效果,甚至延长治疗周期,不利于病情尽快稳定[11]。故临床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

中医学通常将该病纳入“中风”范畴,其中脑作为原神之府,原本应清灵空窍,一旦遭遇痰、淤邪气侵袭后,极易导致清窍失灵,从而增加中风概率。痰浊属于有形之邪,能够跟随气机进入脉络,从而阻滞气机,血流不畅,导致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症状;而痰浊进入脏腑,则可紊乱脏器功能,造成升降失衡[12]。另外,瘀血產生后,可直接干扰气血的运行,降低濡养能力,导致气滞血瘀。当脏腑功能失衡后,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生,长此以往,痰凝血滞,相互影响,阻遏气机,加上痰瘀化毒直接伤害脑络,最终造成形体败坏[13-14]。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该病的原则应以祛痰通络、活血化瘀为主[15]。有研究[16]发现,化痰通络方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的康复期中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侧支循环,并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斑块面积、IMT、各项影像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说明观察组可缩小斑块面积,减轻症状,改善影像指标,减轻粥样硬化。化痰通络方中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法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桃仁活血祛瘀;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诸药合用可起到活血通络、祛痰开窍的目的。此外,脑主神明,为髓之海,一旦髓海不足,脑部失养,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而当血液运行恢复通畅,经脉通达,髓海有余,脑部重新获得所养,因此有助于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17]。现代医学认为,化痰通络方能够减低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纠正脑部缺氧状态,防止神经细胞凋亡,同时减轻缺血脑组织的受损程度,促进全身循环及微循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使得血管舒张,保护脑神经[18]。

综上所述,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症状,缩小斑块面积,缓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促进头颅CT影像改变。

4  参考文献

[1] 项广宇.化痰通络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7):864-866.

[2] 陈延,郭珍立,凃晋文,等.活血化痰通络方早期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4):369-374,393.

[3] 蔡秀英,王振,师淑花.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1,30(5):846-848.

[4] 张守菊,李德成.祛瘀化痰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SE、S-100β、MBP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95-98.

[5] 阮丹丹.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4):449-452.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5):4013-4017.

[7] 王珊玉,冯毅,胡丽莉.中医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26):2945-2948.

[8] 龚翠兰,杨仁义,傅馨莹,等.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1,28(6):94-99.

[9] Zheng M, Wang X, Yang J, et al.Changes of complement and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or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J]. Exp Ther Med,2020,19(1):703-709.

[10] 胡建琴,何健.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熄风化痰通络扶正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痉挛型偏瘫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8):89-94.

[11] 王守运,杨言府,鲍远程.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清脑损伤标志物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1):129-132.

[12] 张雅雯,赵蕊,张紫微,等.清热利湿化痰通络开玄方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及其炎性机制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2,37(1):9-12.

[13] 夏毅,徐进友,王海东,等.自拟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早期痰瘀阻络证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神经修复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2):109-114.

[14] 秋军峰,郭峥.熄风化痰通络汤配合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神经损伤标记物、心率变异性和近期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8(14):1514-1518,1577.

[15] 王俊,范昌斌,孙培养,等.祛风化痰通络方联合督脉三针对脑梗死恢复期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20,13(8):1342-1345.

[16] Samura T, Yoshioka D, Toda K, et al.Emergency valve surgery improves clinical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infective endocarditi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alysis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Eur J Cardiothoracic Surg,2019,56(5):942-949.

[17] 劉蕊,马力,江礼焰,等.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3,27(2):396-400.

[18] 李浪,李承芬.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6):970-972.

[2023-02-28收稿]

猜你喜欢

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检查意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价值
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