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对策探究

2023-06-20郭一磊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精准化新时代基层

[摘要]理论宣讲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的新环境,积极探究加强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对策措施,努力推进理论宣讲工作向基层延伸拓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精准化

[作者简介]郭一磊,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科员,河北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 D2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1-0058-03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当前,党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面临新挑战,针对新的时代特征,要开创基层理论宣讲的新局面,推动党的政策方针在基层走深做实,将党的创新理论送达指尖、呈现眼前、传到耳边、沁润心田,达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入脑入心的效果,最终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联系党的理论和人民群众的中间环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国家政策的主导方向,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目的就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只有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充分理解和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基层工作使命,同时加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党的战斗力和组织力,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这也是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加强党的理论教育的有效方法

党的理论教育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基层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最为广泛、最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形式。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東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体系传达给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基层组织中,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可以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政治素养。

(三)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党的理论得到落实的有力保证

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方针政策宣传的基本方式,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基层进行理论宣讲工作,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可以提升组织凝聚力,优化基层组织结构,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同时,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党的理论及时有效地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都需要基层理论宣讲员的努力,基层理论宣讲员是党的理论传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将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宣传的质量和广度,也将间接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

二、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的新环境

面对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形势,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思想意识环境复杂多变。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和全面改革的深化,基层社会思想意识向着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存在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包括传统的、保守的、进步的、激进的等多种不同思潮,这些思潮有时候能够形成比较明显的聚合效应,有时候可能相互冲突或者相互消解。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兴趣爱好、消费观念等的差异越来越大,宣讲素材和内容容易引发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这对基层理论宣讲员的政治敏感度和专业素养形成巨大挑战。同时,社会上存在一些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这也会进一步增加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是信息技术环境日新月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深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催生了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面貌,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资料和口头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字化宣讲。一方面群众接触外部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各种价值观、社会观都有可能对其精神生活形成影响,给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另一方面,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微信、微博、抖音等交流平台的出现,也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开展开辟了新渠道。

三是舆论斗争环境尖锐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舆论场变得愈发活跃,各种声音和观点交织,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面对的质疑和挑战也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对此,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需要理性应对各种挑战和趋势,注重突出核心理论和价值观,不断提升宣讲效果和传播力。

三、加强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对策探究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渴求度不断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和最新会议精神都非常关注。因此,积极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不断探索加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对策措施,努力提高宣讲的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讲好“百姓话”,丰富宣讲多样方式

在基层理论宣讲过程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针对广大群众真正关心、关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基层理论宣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宣讲稿选词用语要精准,句式要简练,内容要简明,运用风趣的语言、各种肢体动作,通过音调升降、声音起伏来表达感情,力求让话语更加有感染力,努力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观点具体化、高深的道理浅显化。多举富有启发性的鲜活的例子,讲身边人、说身边事,将思想故事化、原理简单化,增强基层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感召力。注重丰富基层理论宣讲形式,既可以采用讲座形式,也可以采用讨论、座谈等形式,使基层广大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善于利用视频、音频、动画、民歌、地方戏片段等多种艺术手段,来有效烘托诠释宣讲的主题,让基层理论宣讲更加生动有趣。

(二)注重“数字化”,发挥现代网络传播优势

理论宣讲必须要在宣讲形式和宣讲载体上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因此,要实现理论宣讲的效果,必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和载体,打破传统面对面的宣讲模式,采用“互联网+宣讲”模式,注重运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不知不觉中“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搭建基层理论宣讲网站,宣传和推广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便于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开展網络活动,例如网络调查、征文比赛、知识问答等,来促进广大群众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增强传播效果和生动性;通过QQ群、微信群、抖音直播等形式发布基层理论宣讲内容,使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普通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问题得到便捷快速的传播;通过开通理论宣讲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推送党的理论文章和“微视频”,将专家课堂迁移到网络中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传播优势,让党的基层理论宣讲渠道得到有效拓宽。

(三)突出“精准化”,建立多层次宣讲人才队伍

宣讲队伍是基层理论宣传的主力军,是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要从人才选拔、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发现和培养一批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熟悉社情民意的理论宣讲人员,依托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宣传委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等组建基层理论宣讲队伍,挖掘和吸收各领域具有理论素养、文化特长、热爱宣讲工作的普通百姓,建立涵盖理论专家、教师、大学生、企业职工、志愿者等各行业人士的宣讲队伍,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理论传播队伍,不断扩大基层理论宣讲覆盖面。建立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领导小组,依据不同的宣讲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宣讲对象和场合,明确宣讲目标和任务,制定宣讲计划和具体措施,精挑细选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宣讲经验的宣讲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选派优秀骨干和专业讲师定期对宣讲队伍进行培训,对宣讲内容和宣讲技巧进行不断更新和扩充,帮助其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完善知识储备、改善宣讲技巧,灵活应对宣讲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增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孔繁轲.更加主动地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J].理论学习,2015(08):59-63.

[2]齐卿卿.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理论宣讲工作时效性研究[J].公关世界,2020(16):23-25.

[3]秦首武.关于改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8(24):245.

[4]周飞然.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新西部,2017(28):43-44.

猜你喜欢

精准化新时代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研究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