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悄悄地生根发芽

2023-06-20唐经明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英语

摘 要:小学阶段实际上是塑造学生道德品格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还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深入挖掘英语教材的前提下,将德育元素合理渗透到英语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发展高尚的道德品格,从而为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动力。本文将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入手,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小学英语教学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作者简介:唐经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德育理念有效融入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与英语水平的双重提升。但目前来看,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并未充分认识到德育对于自身后续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能够在先进思想的推动下将德育教育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促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英语知识储备的同时逐渐塑造健全的人格,进而让小学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首要标准,而不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导致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不到有效培养,进而影响到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有些教师始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忽略学生思想品质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致使学生无法充分占据英语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法充分感知到德育教育的魅力,使得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另外,还有教師在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养的制约下,会出现对教材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导致德育教育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融合产生偏差,学生无法够对所涉及的知识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

(二)德育方法落后

小学英语教师在自身条件的制约下,总是会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略为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无法切实体会到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乐趣,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教师会采用语言讲授的方式进行德育,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不但会让学生无法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还会让德育活动整体缺乏活力,从而难以起到理想的德育效果。此外,缺乏实效性的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进行相关学习,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合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

(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存在认知思维不健全的问题,这会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还有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会对德育教育产生认知偏差,导致学生无法积极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让英语课堂中的德育资源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加强德育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让学生与德育知识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有效缩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德育元素,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行为思想过于空泛,致使德育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全面推进英语教学改革,使德育能够有效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内化英语知识的同时陶冶自身的情操。德育的合理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培养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而为学生优秀思想品格的形成做好铺垫。

(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一方面可以推动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道德熏陶;另一方面可以优化与更新英语教学方案,拓宽学生接受英语的范畴,让学生可以在吸收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学生英语思维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三)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为促进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推动德育的深入,让学生可以在提升自身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有效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创设德育情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需求,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对所涉及的知识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在良好道德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促使德育的实效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需要找到德育的源头,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出与学生适配度较高的德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让学生的道德涵养以及英语思维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开发。

比如,笔者在进行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1 Unit 1“She's a nice teacher.”的教学时,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笔者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点以及心理特征将学生划分到合适的小组,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交流,让学生敢于在组内表达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能够在有效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对英语知识的感悟。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利用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词汇介绍自己身边的人。笔者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确立小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如父母、教师、同学等,让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梳理总结出这些人共有的性格特征,如nice、shy、naughty、clever等。在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下,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广交朋友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二)充分挖掘德育元素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开展德育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想要将德育有效渗透到英语课堂当中,就需要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明晰英语知识内涵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吸收教材中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在认真研读英语教材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对英语知识进行充分开发,确定德育渗透方向,丰富德育形式,有效凸显英语知识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对知识的本质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并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

比如,笔者在进行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 1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的教学时,就尝试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将文明习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究教材内容可以充分了解到有关图书馆的注意事项,如在图书馆内不能大声喧哗、借书要排队等。但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对枯燥的教学内容接受程度并不高。于是,笔者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相关条例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然后鼓励他们进行表达,他们说出了如下句子:“Don't run in the library.”“Don't eat /sleep in the sleep.”。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有关条例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能够在开阔自身视野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教材内容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能够在互动过程中对图书馆的注意事项形成新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在提升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学习体验,促使德育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又如,笔者在教授Hello、Thank you等礼貌用语时,就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引申,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所学的礼貌用语,为学生营造讲文明讲礼貌的校园风气。如,笔者通过教学“May I help you?”,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通过教学“Thank you.”等,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通过教学“Good morning!”等,培养学生主动问好的习惯。笔者还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学生进行沟通,巧妙渗透德育内容,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反对死板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能够达到最佳渗透效果,让学生可以从心理上接受英语教学,促使德育思想能够在学生心中悄悄生根发芽。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德育,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德育的感染力,让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形成立体化了解,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将德育落到实处。

比如,笔者在进行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2 Unit 1 “They are monkeys.”的教学时,笔者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猴子被迫表演杂技等对动物不友好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笔者还鼓励学生列举出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使学生能够明白动物所面临的危险,让学生理解“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含义,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善待动物,并呼吁其他人共同抵制伤害动物的不良行为,努力为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最后,笔者抛出了“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animals?”的问题,并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每个小组还需派出一位代表来对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总结与阐述,使学生能够在班级范围内进行互动与讨论,让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善待周围生命的意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养。

(四)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充满活力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在主动意识的推动下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的特性,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游戏、小组比赛、分组合作、情境演绎等,拓宽德育的渗透空间,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大大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德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进而让德育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比如,笔者在进行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1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的教学时,就组织学生开展与感恩节主题相关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国外的节日历史及文化。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感恩节卡片,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感恩的人,使学生能够在有效锻炼自身动手能力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质。又如,笔者在进行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的教学时,就鼓励学生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英语手抄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自主搜集有关信息,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独特的手抄报,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对比中外节日及文化的异同,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外文化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将德育思想无声地渗透到学生心中,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总之,德育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及时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相互交融,让教师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在提升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有效培养自身的道德品格,从而让德育思想在学生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为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夏新萍.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德育渗透[J].读与写,2021(4):127.

[2]钟慧君.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点滴[J].速读(上旬),2019(8):163.

[3]李献辉.悠悠书签情: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J].文渊(小学版),2019(2):27.

[4]黄菊芳.悄悄的生根发芽:小学英语渗透德育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8(37):118.

[5]曹雨乔.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魅力中国,2019(45):146-147.

[6]杨敏.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12):34.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学英语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