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3-06-20李海英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

摘 要:本文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其专业课程、专业建设理念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群等内容,并提出了构建这一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线上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围绕日常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结合课程语言技能特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等,可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李海英(1983.05-),女,吉林柳河人,黑龙江工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

在商務英语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基于课程建设、注重课程改革,明确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材选择、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同时,应确保每个环节都可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序实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计划,进而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达到预期的育人目标。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课程

除公共基础课外,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英语类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阅读》《语音与交际》《时事讨论》《演讲》《辩论》《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口译》《商务英语写作》旨在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商务类课程主要包括《国际商务导论》《世界经济概论》《商业伦理》《国际商务礼仪》《英文坐席员实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英语》《IT行业英语》等,学生在学习商务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

文化和创新素养类课程主要包括《西方文明史》《英语文学导论》《西方媒体中的中国》《中西方文化比较与分析》《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英语国家文化体验》为基础,《国际商务环境英语实训(一级)》《国际商务环境英语实训(二级)》是基于学生未来岗位要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英语环境下的商务沟通与交流能力,体现了在做中学。

(二)专业建设理念创新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当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答案,并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保育人效果。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应通过学院与行业、学院与企业、校际合作(中外)、校地合作等多元化资源要素的融通配置,汇聚各方资源,互相赋能,共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与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专业的结合将会更加深入,以特色需求为基本导向,保障教育教学的改革成效,并积极优化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专业建设理念,培养出国际化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三)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群

学校应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沟通并建立教研室,以教研室为纽带,以新带老,大力开发各种形式的“金课”,明确新教学理念在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形成一套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四)学生就业领域

1.面向全球市场,从事产品销售、市场调研、市场推广、展会组织等工作。

2.面向涉外业务语言服务,从事客户维护、客户服务、投诉纠纷处理、潜在客户开发以及咨询顾问等工作。

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引入线上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1.课前准备:建立商务英语项目学习小组。教师需根据班级人数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4-6个商务英语项目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名学生,并选出项目负责人;每个小组开展关于项目达成的讨论,教师制作综合学习材料,并传到班级群内。

2.课堂组织:为帮助各学习小组更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应充分运用高校的慕课平台。根据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实操特点,打造优秀的慕课资源课程。教师可采取慕课+直播的方式作为课程授课方式展开网上教学。针对重点、难点知识可采用提问、抢答、讨论、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3.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外贸案例,引导学生对关键点进行设身处地的思考,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换位思考,及时沟通,拓宽学生的知识点与英语语言运用意识,以此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

如针对商务谈判与合同教师可讲解这一场景中的主要句式:

Our price is realistic and based on reasonable profit. (我们的价格是很实际的,是根据合理的利润提出的。)

If an order is placed, we'll pay the cost of the sample.

(如果交易成功,样品费由我们付。)

I'm glad that our negotiation has come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我很高兴我们的谈判获得圆满成功。 )

When shall we come to sign the contract? Do you think its time to sign the contract?

(我们什么时候签订合同?我想该签合同了吧?)

Before the formal contract is drawn up we'd like to restat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greement.

(在正式签约之前,我们要重申一下协议的重点。)

As some points concerning the contract have not yet been settled negotiation has to be continued before the contract is signed.

(由于某些问题尚未解决,所以在合同签署前仍需继续协商。)

再如,通过对信用证结算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信用证支付条件下银行只审核单据对买方带来的弊端;结合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案例,既能激发学生对信用证基本原理的研究兴趣,又能通过工作中的实例阐述如何掌握外贸理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总结:学生在课后根据所学内容要点,以及教师给出的评价,对视频和推文的设计、文案、中英文翻译进行讨论和修改,并上传到互联网社群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内化;教师及时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将问题收入学习资源库中。为了能更好地为后续实践教学做准备,教师需要针对外贸知识与单证的联系、外贸合同、贸易术语、信用证结算方式等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

(二)开展日常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为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教师需明确《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强调听和说,教学周期为半年,课程内容涉及英语知识与语言运用技巧、商务操作、商务学科知识。教师在保障高质量教学的前提下,努力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日常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商务技能。比如,如何举办商务晚宴、如何收邮件、如何组织商务会议、如何在会议中做好记录等。

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确保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应以全英文授课,使学生的发音、表达和听力能力得到提升,确保学生的涉外语言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学生布置多样化的随堂听力,以及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开放式练习,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以举办跨国交流会议为例,在会议开场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Welcome attendees and now let's start the meeting.”。

如果大家还没有进入状态,可以说“Could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或者“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d like to welcome you all here today. Now 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或者“Thanks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odays meeting. Let's begin.”,加上了这样的过渡句,大家就会知道会议开始了。学生通过实践实训了解到商务英语实际的运用场景,提升了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

(三)结合课程语言技能特点,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

首先,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注重对词汇和句法的解释,语言“中心化”对学生的“实战”带来了影响。为此,教师应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结合课程语言技能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of language)。CLIL模式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内容”与“语言”的边界,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商务英语在实践实训中的运用技巧,确保学生将其纳入学科内容的学习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通过对“内容”的学习实现语言输入(input)、语言吸收(uptake)到语言输出(output)的良性循环。

其次,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教师应采用CLIL教学法,增加“可理解输入”,为学生创造最真实的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CLIL教学法是将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教师运用这一教学法可实现商务英语语言的语境化,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汉语与英语的对比基准,并从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等四个方面对英汉兩种语言进行比较,此过程中可引入具体的商务英语案例,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会到英汉两种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更直观地理解中外思维方式和文化方面的差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要点,采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办法。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形式,开展日常教学实践,努力提升商务英语教学水平,从而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润.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英语广场,2021(12):74-76.

[2]黄俐.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灌篮,2021(18):136-137.

[3]李国润.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6):122-124.

[4]成杰,郭红梅.语言经济学视域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3):168-169.

[5]彭海涛.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2):171-172.

[6]林继玲.以跨境电商职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39-44.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