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023-06-20黄玉莲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唐德宗寒食节寒食

黄玉莲

为何在很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作者是参考当时的文化背景、人生百态、生活习俗等创作的,故而会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性、文化性。以《寒食》为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诗人却比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且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时宦官们行为的深刻讽刺。本文将以此詩为例,研究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寒食》文化内涵挖掘现状研究

《寒食》创作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其间针对它的研究、探析的相关作品数不胜数,但大多是从诗篇的后两句入手,去分析整部诗作的讽刺意义,如从“寒食禁火”角度分析: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可以破例地点蜡烛,可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分析方法并没有错,但不应忽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们分析《寒食》文化内涵挖掘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第一,寒食作为传统节日,是比较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很多文人学者在探究作品时相对浅显、单一,提到寒食节、寒食文化,多是一知半解,只知其是传统习俗,且当前人们对寒食节的继承也做得并不好,使得这项传统节日开始濒临失传;第二,针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缺乏传承意识,就目前来说,基本上只有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极少一部分对其特别感兴趣的人才会对其加以研究,更多的公众只是沉迷于当前丰富的娱乐活动,缺少文化继承和文化内涵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多元文化冲击,如韩流、日漫、好莱坞大片等大批量地引入国内,虽然满足了青少年对于多元文化的需求,但也会冲击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类似于寒食节的传统节日,本身即缺乏重视,加之外来文化冲击,使古代文学作品在发展历程中遭遇到更多的困难。

二、分析《寒食》蕴含的文化内涵

《寒食》的作者韩翃,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字君平,与卢纶、钱起等并称“十大才子”。韩翃于天宝十三年(754)考中进士,但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担任闲职,后辞官归隐,闲居长安十年,其间创作数首名篇,开始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直至建中年间,韩翃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其间,还有一段趣事,有位官僚与韩翃同名,在召见时,内臣犯了难,便询问唐德宗是哪个韩翃,唐德宗当即手抄《寒食》,题言“与此韩翃”,这也在朝野上下形成一段佳话,韩翃自此受到重用。从诗名可知,《寒食》主要围绕寒食节创作。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相对重要的节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途中有一次饥饿难忍,于是侍从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冒充食物做好以后献给晋文公。晋文公回到晋国为君后,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遂与母隐居于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做官,派人火烧绵山,结果介子推母子宁可被烧死也不肯出山。后来,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改介子推隐居的绵山为介山,同时规定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寒食节的来历。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寒食节的时间为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习俗有吃冷食、祭祀、踏青等,近代以来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此外,寒食节还倡导郊游活动,一家老小外出踏青、游玩,意在淡化节日悲伤氛围,但是归根结底,仍是以怀人寄思为主,在《寒食》中,比较生动地描述了帝都风景,展现出强大王朝的蓬勃景象,因此备受帝王喜欢。

《寒食》对寒食节来临后的景象展开了深刻描绘,诗人在一个缅怀前人的节日中,极力地描述宫廷生活的闲雅富贵,其意不言自明,正如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这首诗以古时寒食节为题,整篇好似没有一字涉及政事、评议,一、二两句专写寒食节杨花柳絮、漫天飞舞的美好景象。这是诗人立足高远将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时描绘的景色,第一句将此时的长安称之为“春城”,凝练而华美,其中“春”代表自然节候,“城”代表人间都邑,将二者结合,体现出此时长安的无限美好,且“春”“城”二字暗含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读起来和谐悦耳,这也是其文化精髓之处。第一句写“花”写出花的“飞”,处处飞花,在描绘春季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同时,展示出寒食节下的暮春景象,此时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没有说“处处”,而是说“无处不”,这种双重否定下的肯定句式,形成强调语气,产生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寒食节有折柳插于门前的习俗,第二句开始写“柳”,紧扣题目,柔和的春风拂着皇城里的柳树,柳枝随风摇曳,分外婀娜。一个“御”字,把镜头从整座长安拉近到皇城,也为下文描写贵族官宦的寒食生活埋下伏笔,且写柳写出柳的“斜”,为以下诗句进行铺垫,暗含了轻薄之意。“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中“日暮”代表时间流逝,用于开启下文,描述与一、二句完全不同的夜晚景色,按照当时唐朝的制度,在寒食节,皇帝会将榆柳火赏赐给受宠的大臣,以示皇恩,此处韩翃是以“移花接木”的形式,将“传蜡烛”转移到汉代,表面意思是写“汉宫”,其实仍是写唐代宫廷,且其中的“轻烟”“蜡烛”又与寒食节本身格格不入,要求百姓户户禁烟禁火,而“五侯家”却能燃烛生烟,其中的“传”也点出了宠臣近戚享有特权的现实。历代文人学者在研究“五侯”时,主要出现了两种分歧意见:一说是指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将其五位族人皆封侯;一说是东汉桓帝时同日封侯的宦官单超等五人。这首诗中以五侯代指皇帝的宠臣,联系政治背景,诗人指的是中唐以后专擅朝政的宦官,皇帝宠爱太监,造成太监掌握大权,终于亡国,这一事实正是通过“轻烟散入五侯家”来进行讽刺的,这种兴怨之诗,常是寓意深远,可谓是无讽而甚于讽的“讽诗”。

综观全诗,可以说每个文字的运用都是精雕细琢、巧妙绝伦,承上启下、转折之处未见矛盾冲突,落笔流畅,语言清丽。诗人用闲适的笔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长安的美丽景色与雍容典雅的皇城生活,这种温和、婉转的叙事方式让诗意显得极为含蓄,甚至就连被讽刺的对象在当时也没有察觉出来,也可以说是被其诗才所折服,人们只关注到了其中的承平景象,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寓意。全诗无一句讥讽之言,却甚于讽刺,可谓讽喻、兴怨诗中的一首妙作,正如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评价它“大历诸子,实始争工字句,然隽不伤炼,巧不伤纤,又通体仍必雅令温醇、耐人吟讽”。

尽管很多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在寒食节有感而发,但其中涉及的白描手法写实,生动地刻画了皇室的气派,很难不让人赞叹、折服,故而很多学者都对这首诗表达了赞许,如《批点唐诗正声》《围炉诗话》等。大部分学者认为这首诗是讽刺诗而非颂赞诗,但在讽刺对象上又有不同见解:第一种是讽刺杨贵妃受到过度青睐与偏爱,第二种则是讽刺当时的政治弊端,当然还有第三种说法是衬托孤寒之家,以皇帝为代表的特权阶层映照普通百姓的疾苦生活。虽然不同说法各有各的见地,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当作是当时不同时代下的理解偏差。就像皇帝对这首诗表达出的喜爱,其既然如此赞赏这首诗,为何看不出其中的反讽之意?有的学者提出,可能是皇帝错把其中的讽刺当作了歌颂,其实是否有讽刺已经无关紧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开其他因素来说,这首诗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且艺术成就、文化内涵极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展示出较多的转折,且不生涩、不僵硬。诗人在描写各个场景下的寒食节时,从城内瞬间转移到皇宫,从白天直接转到日暮,没有给人以突兀之感,且感情也是从平和自然转到庄重肃穆,这给整首诗增添了很多的跌宕起伏之感,读之耐人寻味,故而不难想象很多读者在读完后感叹:“诗作之缜密,如巧夺天工、自然而得,不见雕琢匠气,属实难得。”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欣赏韩翃故事时,只知他因为这首诗而被赏识,却不知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值得深入探究、品味。比如,唐德宗为何对《寒食》表现出如此大的喜爱之情,可结合唐德宗这个人物来分析。唐德宗好“以言取人”,在其做皇帝的二十多年里,其对能言善辩之人可谓情有独钟,但最终得不到“敦实”之士,致使“群材滞淹”,把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在唐德宗即位之初,国家内忧外患、局势混乱,其励精图治、革新朝政、以谋复兴,虽然执政后期失当,激发矛盾,但是其本身的伟大抱负却是不容置疑的;而在面对削藩等现实问题时,其又缺乏有效的手段。此时,唐德宗看到《寒食》中所描绘的盛唐气象,很难不喜欢这首诗,且在当时的史料记载中显示,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唐德宗否决,最终其选择了一直隐居的韩翃。

第二,知制诰,有撰作诏敕之责,任职之人必须温文雅正、才思过人,且能展示皇恩浩荡、皇家威严,唐德宗正是在诗作中感受到皇权威严,加之其本身对于盛唐气象的向往,遂呈现欣喜之色,且其本身也是喜爱作诗,并有《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九月十八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等诗作流传后世,与普通人对比,其鉴赏能力更高,更能看出诗作中的文化内涵。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建议

文化传播者要更好地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必要优化古代文学作品继承、发展机制,创造良好环境。

(一)文化内涵挖掘常态化建设

针对传统文化传播受阻、传承意识缺失的发展现状,文化传播者有必要推动文化内涵挖掘常态化建设,即通过开设相关专题课程、举办传统文化内涵讲座等活动,提升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群体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视。比如,文化传播者可从大众熟悉的苏轼入手,开展国学系列讲座“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介绍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展示苏轼坚守初心的优秀品质,在吸引更多人关注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让他们从中吸收“营养”,感受苏轼直面挫折的勇气。苏轼被贬到黄州后,虽抱怨仕途坎坷,但其能一直进行自我鼓励,从不放弃。人们要以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来协助自我渡过难关,真正地去经历、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如此才能感受到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文化传播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自我文化素养,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提升自我文化认知的同时,更好地协助其他人理解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文化传播者能够利用空闲时间多接触、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定期参与文化研讨会,与其他人分享、交流阅读心得,不断提升自我古文修养,能够正确地挖掘古代文化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最后,在落实文化内涵挖掘常态化建设上,各级教育机构应在其中积极地承担责任,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的人能够学习、爱上传统文化,以此来不断促进古代文学发展。

(二)建设宣传平台

新时期下,人们逐渐丧失传统文化意识,一方面是其工作忙碌,无暇阅读,另一方面是没有途径接触到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很多人可能会存在阅读障碍,难以真正理解其精髓、核心内容。针对该种情况,文化传播者需建设宣传平台,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平台来拉近普通人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距离,可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头条等建立古代文化作品赏析官方账号,定期分享好的文化作品,并尝试以现代化的理念、价值观对其进行重新解析,以此来实现新、旧文化之间的对碰,还可关联网络热点、热词来提升关注度,积极与网友之间展开学术交流,以此来形成良好的娱乐氛围;第二,组织古代文学作品进校园、进社会活动,如以采访的形式来询问路人,通过答题来获取小礼品,问题可以是“你最熟悉的古代文学作品是什么?”“如何用古诗词来形容暗恋?”“如何用古诗词来表达心酸?”之类,这种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于古代文化精髓的繼承与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笔者就《寒食》文化内涵挖掘现状研究、《寒食》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分析,以及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建议展开了论述与分析,强调了《寒食》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蕴,建议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寻找、研读更多类似《寒食》一般的优秀文学作品,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对于中国文化综合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且对提升国民素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唐德宗寒食节寒食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唐代考生很“坦率”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唐代考生很“坦率”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4月3日寒食节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
寒食节吃冷食
术士拯救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