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赋》与《文心雕龙》中的“言意关系”

2023-06-20刘兰花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文赋文辞陆机

刘兰花

一、“言意关系”

“言意关系”的问题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围绕着人类对言意关系的思考即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探讨,主要指人的语言与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就是语言能否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心意识活动。我们要想更全面地探讨言意关系,就需要对言和意有更深层的理解。言与意之间关系紧密,简单而言,言是表达意的主要载体,意是言表达的最终归宿。探讨言意关系能够发散我们的思维,对我们理解文章非常有帮助。

言意关系的问题历来备受关注,自古争论不休,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老庄就对言意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周易》中也引用了孔子“言能尽意”的观点,墨子所言的“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墨子·经上》),肯定了“言能尽意”这一说法。而道家则认同“言不尽意”的观点,《庄子·外物》中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表明了“得意忘言”的观点。魏晋时期,“言意之辩”迎来最激烈的阶段,世人对言意关系的问题也不只停留在简单的探讨,而是更加激烈的争辩。“言意之辩”是我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文学事件,一开始是曹魏时期荀氏兄弟对言意关系产生的分歧,就“言能尽意”和“言不能尽意”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展开了辩论,随后在学者中逐渐发展成两种主要观点的对立。后来,陆机和刘勰分别在《文赋》与《文心雕龙》中论述了关于言意关系的观点,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言意关系的论述详尽独特,论证各有千秋。

目前的资料显示,最早的言意关系是归于哲学范畴的,陆机是将言意关系从哲学思辨角度转换到文学研究角度的第一人,在《文赋》中他围绕“物意文”这一新的角度对言意关系进行了探讨;刘勰则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围绕“思意言”这一概念,对言意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发展。陆机和刘勰主要从创作角度出发,对言意关系进行剖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指导写作。就文本内容而言,《文心雕龙》对《文赋》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在创作方面,二书中都考虑到了思想与客观外物的关系,也就是本文论述的言意关系问题。接下来,笔者对二书中呈现的言意关系进行浅显地分析。

二、《文赋》中的“物意文”

《文赋》是陆机晚年所作,主要表现了陆机对文学的深刻思考,是了解学习陆机文学思想和解读陆机文学作品的重要文论。在《文赋》的序中,陆机提出了“物”“意”“文”三个概念,具体分析了意与物、言与意的关系。他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针对文论领域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一问题,并且也说明了解决此问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陆机认为要想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在创作时的放言遣辞就要使物、意、文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意能称物,文能逮意”的效果。“物”指客观事物,“意”指客观事物所表达的主观意识反映,“文”指表达意的行文言辞。陆机提出的“物”“意”“文”构成了客观、主观、作品三个鲜明的层次,这三个概念贯穿全文,正确把握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赋》的言意关系和文学创作的关键,虽然其只是简单概括了创作的三个层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此外,陆机在《文赋》中有一段专门讲了创作乐趣,并谈论到了文学本质的问题,其中“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二句具有深刻内涵,而其中所表达的有无虚实的问题就延伸到了我们这里探讨的“物意文”概念。有无虚实的文学本质问题贯穿了全文,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陆机对文学本质的见解,进行文学創作的思考,通过关于有无关系的讨论解读“物意文”的关系。

我们简单梳理《文赋》中的“物意文”概念,可以看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意”的含义的理解。郭绍虞先生就“意”提出了三点含义: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意义,即最基本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思想内容;第二种是指通过作者构思所形成的“意”,是作者加工而成有意为之的“意”,也可以理解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每个人所呈现的思想内容具有差异性;第三种是指具有概括性意义的“意”。而陆机在《文赋》中提供了大量创作方法,比如如何构思、选取词汇、推敲辞藻、修改文辞等,这与郭绍虞先生所说的第二种“意”正符合,我们大可如此理解。其次,是《文赋》中的“物”:第一种是对客观事物的总称,独立于作者而存在的客体,即“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中的“物”;第二种是作者根据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的联系,可以看作是作者眼中的客体,即“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中所指的“物”;第三种是经过创作主体的再加工,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经过创作主体情感熏染后的,即“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中的“物”。《文赋》中的“文”与常见的“文章”这一意思有所不同,“文不逮意”中的“文”当指言辞,意思是作者的言辞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因此,“文”在这里主要是指做文章所用的言辞,这种言辞是经过艺术加工,并赋予特定美学价值和意义的文学语言。总之,《文赋》序中所提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高度概括了“物”“意”“文”三者的关系,并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创作主体通过联系客观事物,用“文”的形式来传达“意”,或者可以理解成联系客观事物与它所蕴含的“意”,经过创作主体的再加工,从而呈现在“文”中。由此可见,“物意文”概念正是陆机提出的文学创作过程。首先,是作者受到客观外物的刺激,从中得到启发,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其次,是进行艺术构思,伴随着意象的出现,作者将情感和意象共同注入在一起,形成意境或形象;最后,是成文阶段,作者将所思所感落笔于纸上,赋予艺术形象以物质形式。以上三个步骤贯穿了创作过程,从而形成了“物意文”的概念。

三、《文心雕龙》中的“思意言”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例庞大,理论全面,其中阐述言意关系的部分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资料。刘勰基于陆机的言意观,并结合前人的理论基础,全面详尽地论述了言意关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文论相关领域进行了补充。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既没有绝对支持“言能尽意”观点,也不是尽数否定“言不尽意”观点,而是很好地将“言能尽意”与“言不尽意”辩证统一起来。此外,刘勰在陆机“物意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意言”的概念,有对三者矛盾关系的论述,见于《文心雕龙·神思》。“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徴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作者的构思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随意飘浮,但是等到真正落笔成文后,比起之前的构思往往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因为文意出于作者的想象,所以容易出色;但是语言是实在的东西,所以很难精巧。其中,“思”指构思,“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也称之为“思理”,一方面可以看出构思是对客观外物的反映,同时也在强调客观外物和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构思与意象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意”指意象,是在构思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作者通过言辞将意象传达给读者,然后才能成为一部作品;“言”指文辞,需要作者加工让构思和意象落笔成文辞,最终成文呈现在读者面前。刘勰提出关于“思”“意”“言”之间的矛盾正是对文学创作深层次矛盾的思考,根据刘勰所言,在神思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意”,即他所说“意授于思”,“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经过由无到有的过程,所以就必须借助于“象”,再赋予“象”文辞的加工,所以刘勰就说“言授于意”。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思”“意”“言”三者配合的重要性,三者缺一不可。

毫无疑问,前代学者的“言意之辩”为刘勰解决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持,除了吸收“言不尽意”和“言能尽意”两种理论,刘勰在“得意忘言”论中也受到颇多启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刘勰关于“言能尽意”和“言不尽意”两种观点的把握对“思意言”概念的提出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刘勰对“言能尽意”观点的认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言能尽意”观点进行论述,如“绘事图色,文辞尽情”,也就是说他认为描绘事物可以像绘画呈现出来一样,情理也可以用文辞表达出来;再如“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在疏通语言文辞时,就可以把事物的细节毫无遮掩地描绘出来。只是想要达到“言能尽意”的目的,就需要运用好“思意言”的配合,“言授于意,密则无际”,只要构思、意象、言辞的配合,也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其次,是刘勰对“言不尽意”观点的理解运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大概意思是说有些为思考所不及的细微的意义,或者为文辞难以表达的曲折的情致,都是不易说清楚的,这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况也只能用“言不尽意”来解释了。他在《文心雕龙·序志》中也写道:“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镬。”大概意思是,人的才能是有限的,圣人也很难做到言语完全表达思想,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追求“尽意”,而是尝试换另一种表达方式,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言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这是在提醒作者可以用一种隐晦暗示的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实现另一种表達效果,以达到朦胧的文学美感。总之,刘勰发现了“思”“意”“言”三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认识到了文辞是艺术构思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文辞在文学中表达的局限性,而后又提出“隐秀”的方法以供选择解决。不难看出,“言不尽意”并不能说明作者的能力问题,这只是文学语言的现象之一,而刘勰对这一观点的论述,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意义。并且,刘勰从创作的各个过程来找寻创作之道,首先肯定了思维和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然后确立了语言在表达中的枢纽地位,选择已有的理论作为支撑点,提出自己的“言意观”。总之,刘勰从“思意言”的创作模式入手,是对前人“言意观”的继承和创新。

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都是我国古代文论研究和古代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在言意关系的研究上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意义。不管是陆机首先在文学范畴中提出的言意关系,还是刘勰对言意关系的详细论述,都不难发现,陆机、刘勰所探讨创作中的言意关系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二人的理论提出都是受到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的深刻影响。不管是“言尽意”观点,还是“言不尽意”主张,陆机和刘勰都吸收、消化得很好,从而分别提出了“物意文”“思意言”的创作方法。总而言之,《文赋》和《文心雕龙》都对言意关系有独特见解,对后世的言意关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言意观”的发展历程入手,着眼于陆机《文赋》和刘勰《文心雕龙》中所提到的言意关系,主要对《文赋》中的“物意文”概念和《文心雕龙》中的“思意言”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由于笔者学识浅薄,今日所述只涉及皮毛,来日还需要对两本书进行多读、多比较,只有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才能涉猎到更多的领域。

猜你喜欢

文赋文辞陆机
Research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llium indium tin liquid metal arcing process
黄耳传书
一本读不完的书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文赋》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启迪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陆机的批评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陆机《文赋》的抄本及译本考述
浅论陆机诗歌中的时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