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乞物”与“干谒”探析杜甫困境中的独立人格与尊严

2023-06-20单好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仕途杜甫

单好

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他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他的爷爷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文章四友”之一,他的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正是这样不同寻常的家世,令杜甫有一种济世安民、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艰难的岁月。就像杜甫的人生起伏不定一样,关于杜甫的研究基本也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曲折过程,最终“杜甫‘情圣‘诗圣‘集大成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历史地位最终得以确认”(张忠纲、赵睿才《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以补历史之缺,他被誉为“诗圣”,忧国忧民、心存社稷,当得起“圣”这个尊称。如果杜甫的仕途顺遂,那么中国的历史上又多了一位清廉的官员,但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赵翼《题遗山诗》),苦难造就了杜甫,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

翻阅杜甫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杜甫仿佛一直在奔波,为仕途、为生活,其实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提到杜甫,人们习惯称之为“老杜”,似乎总透露着沧桑感,这还在于杜甫经常在诗歌中感叹自己的困难处境和年华逝去。“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敬赠郑谏议十韵》),自述沦落,生活困顿;“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九日曲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借悲秋感慨年华不再;“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生活艰难;“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感叹人生理想难以实现。杜甫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生活上和仕途上,生活遇到困难,难免要向他人乞物甚至乞食,提高生活水平;而且,当杜甫没能进入仕途时,他也开始尝试采用干谒的方式,希望能够在外力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仕途。这两类题材比较特殊的诗歌,是杜甫困境生活的最真实反映,杜甫能够很巧妙地处理好乞物、干谒与尊严的关系,并没有在乞物与干谒的过程中丧失独立人格,在乞物与干谒的同时,也表现出他与其他诗人同类题材诗歌的不同特点。无论是乞物诗还是干谒诗,在这种请求与被请求的关系中,杜甫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一种独立于世俗的理想傾向,最终目的不是物或权力,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理想。而且,干谒诗也是对作者能力的考验,“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否掌握分寸地驾驭文字,既能明确地表达干谒意图,又不失文人的志节傲骨,且能维护诗歌的审美趣味”(黄雅莉《杜甫长安时期的干谒诗探究》)。

杜甫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人格尊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家族传统,杜甫对自己家世的评价是“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他的祖先大多数都做过官,他以杜预和杜审言为榜样,不能让家族蒙羞;其次是杜甫的人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最后是杜甫对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有信心。

一、“乞物诗”的妙用

乞物诗是一种题材比较特殊的诗歌,它的内容大多是诗歌作者向友人索要某个物品,既歌咏所求之物,又能表明自己的意图,是咏物与抒怀的密切结合。“唐代的乞物诗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源于《诗经》并在后世延绵不断的赠物诗,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乞食诗。”(杨玉锋《唐代乞物诗初探》)赠物和乞物还是有区别的,赠物是主动向对方赠予物品,而乞物是向对方索取自己需要而又没有的物品。

杜甫于成都草堂时期有七首乞物诗。他在修建成都草堂时缺少一些生活用品,便向友人索要,《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诣徐卿觅果栽》《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这些诗歌真实地反映了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这些诗歌都简短有力,篇幅短小,能够用最少的文字表明求物的意图,不扭扭捏捏,干净利落。“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诣徐卿觅果栽》),直接向对方表明自己需要桃树和果树的意愿。“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从韦二明府续处觅锦竹》),“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或描写所求物品特点,或对物品进行赞美,表明所求之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杜甫能够巧妙地处理文字,在对物品或主人的赞美中达到乞物目的。杜甫在上元元年(760)营建草堂时,所求之物无非树、果、瓷器等物,这些物品能够使杜甫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可能杜甫在这时有了久居于此的打算。杜甫还在他的诗歌中写到“米”这一生活必需品,他在《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二中是这样描述的: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

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

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此诗应当作于乾元二年(759)杜甫寓居秦州之时,他的族侄杜佐住在此地,两人多有交流。此诗其一写族侄归去的场景,其二是杜甫向其索米,其三杜甫赞扬杜佐菜园中的景色,并向他要薤这种蔬菜。其中,其二首先点明“白露”这一时间,正是谷子成熟的季节,再想象米的香气,配上绿葵这种蔬菜味道更美了,尤其是“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这句更为巧妙轻松,不是族侄杜佐忘记给自己送米,而是想把这米舂得更细一点儿,这样巧妙的措辞,既能够令对方欣然接受,又不会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在保持尊严的同时得到所求之物。

杜甫的乞物诗与唐代其他文人的乞物诗的最大区别在于,杜甫所求之物比较日常化,如《佐还山后寄三首》中提到的米和蔬菜,这是杜甫困难生活的最真实写照。生活的窘境没有给杜甫在乞物行为上带来心理压力,恰恰相反,杜甫始终认为自己与对方在尊严上是平等的。他的乞物诗内容简短、意图明确,读来诙谐有趣,又不失文人风度,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被动地干谒

“干谒行为,古已有之,然以有唐一代最为盛行,视之空前绝后,亦不为过。”(王佺《唐代干谒诗与干谒文比较论》)唐代干谒诗盛行的原因之一是唐代科举考试制度。朝廷取士实际上是“科举”与“举荐”并用,由权贵或重臣向主考官推荐考生,这些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再加上人为因素,科举及第的成功率更高;还有一种“举荐”,可以不用考试,由朝廷权贵保举,朝廷可以直接授予官职,既然有这样的途径,士人为了功名,大多投身干谒之士,希望能够谋得一官半职。

杜甫的干谒行为是被动的,是尝试其他方法没有进入仕途后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也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也曾多次为此而努力。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忤下考功第”(《壮游》),到京应试,但以失败告终,这是他仕途中的第一次挫折。天宝六年(747),杜甫再次参加考试,但宰相李林甫因担心考生议论国政,所以操纵考试结果,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全部落榜。杜甫又将目光转向皇帝身上,能够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或许就能进入仕途。天宝十年(751),唐玄宗举行告祭之礼,杜甫献上《进三大礼赋表》,玄宗确实被杜甫的文字打动,但只让杜甫待制集贤院。天宝十三年(754),杜甫又接连献《封西岳赋》和《雕赋》,这次的献赋也不是完全没有结果,第二年十月,杜甫被封为河西县尉,出于种种原因,杜甫没有去上任,后又改授右卫帅府兵曹参军。科举入仕的希望破灭了,杜甫开始采用其他方式,向皇帝献赋,结果也收效甚微,在這样的情况下,杜甫只能寄希望于友人和有关系的官员身上。

杜甫在干谒诗中赞扬对方的家世、荣耀、地位等,感叹自己仕途困顿,“漂荡云天阔,沈埋日月奔”(《赠比部萧郎中十兄(甫从姑子也)》),“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赠韦左丞丈济》),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处境后能够施以援手,但是从结果来看,杜甫的干谒行为是失败的。他在总结长安十年的经历时写了“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句,可见杜甫对干谒这一行为至少不是赞扬的态度。有学者认为,杜甫是遭受干谒失败的打击,才对干谒行为态度转变,“综合杜甫主动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干谒活动和最终干谒的失败,可以看出杜甫并非从一开始就‘独耻事干谒……”(冯臻远《从〈赠韦左丞丈济〉看杜甫长安十年的干谒》)但是,杜甫最理想的入仕方式是考试,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理想。而且,杜甫的干谒诗语气平和,不卑不亢,他在诗中多次描写艰难的处境,却不否定自己的能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除此之外,杜甫耻干谒的心态也源于超凡脱俗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心,“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生活,对饱读诗书的杜甫来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从事干谒,悔干谒到耻干谒,杜甫的自尊也逐渐显露,杜甫的干谒对象,也包括了像鲜于仲通这样遭人诟病的人,钱谦益评价杜甫此举为权宜之计,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地干谒权贵,杜甫在生存与人格尊严的矛盾中,只能先将尊严隐藏,但是他的人格和尊严没有被泯灭。纵观杜甫一生,志向高远,信念坚定,不负国家和百姓,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困境中依然保持风骨气节。

三、人格尊严的形成

(一)奉儒守官的家族传统

杜预和杜审言是对杜甫影响最大的人,杜预文武双全,杜审言在文坛上也有盛名。到了杜闲这一代,虽然没有了往世的荣耀,也算身在官场。杜甫一直以自己的家族为傲,“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宗武生日》),“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希望成为杜预和杜审言那样有声名的人物,重振家族,再现往日荣光。为了这一目标,杜甫意欲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尝试科举、献赋和干谒等方式。在干谒中,杜甫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色彩,奉儒守官的家世让他的内心有强烈的自尊,以杜预和杜审言为榜样,以往日的辉煌为激励,杜甫多次以“儒”自居,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至少要符合“儒”的身份,不能让家族蒙羞。杜甫在困境中表现出独立于世俗权力的人格尊严,从背景上看,源于家族的优良传统。

(二)高远的人生理想

杜甫进入仕途不是为了追求权力,不仅为了拿到俸禄,他的努力方向一直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多次在诗句中提到这种人生理想,如“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百姓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他要成就的是惊天动地、继往开来的丰功伟绩,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展现自己的舞台,河西县尉这样的官职对杜甫来说不是理想的平台。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杜甫首先是社会中的人,其次才是作为个体的人。杜甫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曲折艰难,生活潦倒、幼子饿死、年老多病,经过苦难的洗礼,其更具人格魅力。杜甫能够在“乞物”与“干谒”中保持尊严,理想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能力与自信

杜甫游历吴越和齐赵,饱览山川胜景,对仕途和能力的信心也不断显现。杜甫对自己的个人能力非常有信心,他在《壮游》中这样描述自己:“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类似的还有“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他七岁就能够咏凤凰,十四五岁开始参加考试。杜甫才思敏捷、异于常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杜甫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没能顺利步入仕途,是他缺少契机,他在干谒诗中等待入仕的机会。乞物与干谒是杜甫缓解困境的方式,基于能力自信,杜甫在泥淖中也能不染于尘。

“圣人之所以为圣”(韩愈《师说》),是因其经历磨难始终坚持初心,杜甫在乞物中既真诚又坦率,在干谒中既自尊又自信,为实现人生理想执着向前。杜甫的干谒失败了,他的人生没有失败,他的诗名超越杜审言,他的人格激励着后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本文系2022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从‘乞物与‘干谒探析杜甫困境中的独立人格与尊严”(项目编号:2022SKY29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仕途杜甫
绝 句
杜甫的一生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更正与致歉
仕途劫
杜甫的维稳观
仕途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