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碑探析

2023-06-20平高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8期
关键词:碑记明代

平高扬

摘 要: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藏有明嘉靖九年(1530)《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碑一通,记述了明嘉靖九年保定府真武庙创建鼓楼的经过。碑文文笔生动,所叙内容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试图以碑记为依据,结合历史文献,对真武庙的历史沿革及碑记所具有的文献价值进行梳理和探析。

关键词:明代;真武庙;碑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01

1 《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碑概况

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现藏有《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碑一通,原收藏于保定市博物馆,后因公移交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托管,计划依托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西花园区打造碑廊景观带。真武庙为供奉真武大帝的庙宇,此庙保定现已无存。石碑整体形态保存完好,可惜因年代久远,碑面存在花斑状破损,个别字已无法识读。

碑身为青石材质,总长202厘米,宽79厘米,厚7厘米,碑座无存。碑文共20列,书743字,碑额为篆体字,书“创建鼓楼碑记”六字,笔力浑圆深厚。碑文为小楷字体,笔形清秀,镌刻较浅。由于历史上的战乱与变动,很多文献、历史遗迹湮没于黄土,难以形成对照考证,碑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也史册难寻。现抄录碑文并略加考述,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助史林学人之用。此碑为记事碑,全文如下:

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

保定府 清苑人 静□ □恺 撰

保定 前卫指挥佥事① 袁暠 篆额

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②,遵恭元迹,德被生民,自古在昔,溥天□□,咸立庙宇,以崇香火。

迨我,太宗文皇帝③,尝□令隆平侯④,领内帑⑤,统人工,□修金阙于武当山⑥峰口,□世祀典□□厥功。本城北门之闉,古迹亦有庙焉。几遇灾患,祈之必应,护之必保一方之人互获安□之效。而神阴于默佑之功,诚不可无也。岁是,本庙住持宋全通,暨诸乡耆⑦,见其倾颓,恸然。修理创棬棚三楹,神殿前竖牌坊一座于门外,又于西南坤地制为钟楼一座。夫几,庙之设必有钟鼓。钟也,鼓也,二者乐之大者也。钟既建矣,而鼓无楼,焉独非缺典乎?嘉靖⑧九年,□守李荣遂偕社友及郡人李忠□,既然发心,捐资取财与畚筑平极,干计财用。择庙前东南巽地,不到两月并建鼓楼一座。规楼严整,栋宇□飞。巍乎其高,焕乎其丽,叠起虚中而四明之。置鼓□东西与钟楼左右对峙。见者以观闻者,惊叹真足以启晨昏之节而来祷者之敬心也!此其竭精诚,感灵异,何以成功之?□如此,非斯□也。创始于一月乙卯,落成于三月丙辰。功既就矣,又虑□时远湮灭,欲征文刻石以记其事,将垂之永久也。顾予并□敢塞大命。窃闻,正统⑨年间北虏犯我城下,瞻仰云端,毫光万丈,披发仗剑,盛貌神仪,隐隐于城楼之巅。至再顷焉,虏退,城不失陷,人得以宁。时,嗟呼神功显且大矣!稽诸祭法,有云能制大灾,能捍大患,则祀之。今神功德之隆如此,真能护我城池而镇錀北门,卫我人民而保厘南土,自是而风调雨、顺物阜民康。镇抚。

望图于亿万年之久者,端有祈赖也。岂直御灾捍患而已。故今日置鼓建楼,以为格神之日者,是亦天理人心感应之同。然有不容己者矣,吁嗟神号,尚其鉴之。吁嗟神号,尚其佑之。因倂书以勒诸石。

嘉靖九年龙集⑩庚寅夏五月上旬郡人李荣等立石

募绿人宋禄

毕祥镌

2 碑文的解读

2.1 体现出真武信仰与真武记忆对民间的深刻影响

真武庙是供奉、祭拜真武神的庙宇。真武,又称“玄武”“元武”,是中国道教奉祀的尊神。真武被尊奉成神的起因与古人的星宿崇拜有关,也与皇权的刻意塑造有关。汉代谶纬之学盛行,本属星宿的真武被附会为神秘莫测的存在,代表着超乎人世的权威,逐步将玄武拟人化。东汉末,道教创立后,为构建道教的宗教体系,又将其纳入神仙范围。到了宋代,为显示其政权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天命性与正统性的不同,真武信仰在宋皇室的宣传和助推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宋真宗为真武做《真武赞》,又以诸多“祥瑞”进行封赏和祭礼,其为真武显现“祥瑞”而建的祥源观k,不但规制等级高,而且“给祥源观公用钱月五十千”l,供养不菲,此后宋代诸多皇帝对真武也是屡加封号。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真武显灵、护佑一方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都建有祭祀真武的庙宇。时人李昭玘回忆说:“凡神降之日,公侯贵人、宫闱戚里、朝士大夫、闾巷庶人,屏居斋戒,奔走衢路,摩肩击毂,争门而入,岁以为常。”m碑文中“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遵恭元迹,德被生民,自古在昔,溥天□□,咸立庙宇,以崇香火”和“几遇灾患,祈之必应”的表述正体现出了真武信仰在民间的普遍。

及至明代,因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推崇,真武崇拜在明代达于鼎盛。明人高岱在搜罗国初遗事的《鸿猷录》中记载,朱棣准备发动靖难之役时,为显示天命所归,把“靖难”之名正当化,在谋士姚广孝的参谋下,利用真武“显相”的方式加强将士们对自己的支持。“成祖屡问姚广孝师期,姚屡言未可至。举兵先一日,曰‘明日有天兵应,可矣。及期,众见空中兵甲,其帅玄帝像也。成祖即披发仗剑应之。”n在夺权成功后,朱棣自己也默认了真武助力之功,他在《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中说:“肆朕起义兵靖内乱,神辅相左右,风行霆击,其迹甚著。”o这无疑是用神灵护佑的托词巩固自己夺权的统治合法性。永乐十年(1412),朱棣决定开始大修武当山。

朱棣敕建武当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人力、物力、财力耗费惊人。《明史》载“丁夫三十余万”“费以百万计”p。此外,营建武当山宫观所需工程物料采自全国多地,转运所费人力也是数以万计。工程完工后的武当山金碧辉煌、极尽奢华,哪怕是百年之后朝廷官员与文人墨客探访云游,也不得不发出“虽行寮寄寓皆费中人百家之产”q和“今日国家财力何能尔尔”r的感叹。朱棣在当时对这种靡费也心知肚明,他在敕告右参议诸葛平用心巡视宫观时承认说“然工作浩繁,实皆天下军民之力”,且“所费粮钱,难以数计”s。这些人力工程都是百姓所需承受的徭役,故对民间影响极大,碑文中“太宗文皇帝……□修金阙于武当山峰口,□世祀典□□厥功”便體现了这种民间的认识,也提供了与正史记载相对照的史实信息。

2.2 对考证保定城中真武庙的方位提供了参考

保定的前身保州城因战争被蒙古军“杀众数十万,老幼无子遗”t,成为一片废墟。今日保定的城市方位与城建基础源自元代张柔的创建。张柔在营建保定城时创建神祠四座,复建和创设佛宇十五座,复建和创设道院十一座,“曰神霄、天庆、清宁、洞元、玄武、全真、朝元、玄真、清为、朝真、得一”u,大体上构建了保定城内的宗教布局。可惜对于这十一座道院,元好问只说明了“创者九而复其旧者二”,并未进一步说明道院的具体方位与“创者”和“复者”的具体明细。联系《顺天府营建记》中元好问对佛宇“规制宏丽,初若不经毁者”的评价来看,复建道院的规模应该是华丽的。联系碑文中对真武庙“本城北门之闉,古迹亦有庙焉”的描述,有可能是当时张柔建设的玄武庙遗存。不过由于史料的缺乏,此推测也只做一种假设。

3 钟鼓礼制的体现

钟和鼓,在中国出现与运用的年代很早,随着儒家礼乐文化的影响及城市建制的需要,放置钟和鼓的钟鼓楼会在城市里成对建设。钟楼和鼓楼不但具有现实中报警、报时、通传的作用,也成為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场所象征。

碑文中“钟既建矣,而鼓无楼,焉独非缺典乎?”的发问既说明了鼓楼的礼制作用,也点名了真武庙创建鼓楼的缘由。道教经书《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对道观内的各种建筑配置有过明确的说明:“科曰:凡造钟阁,轨制与经楼同,务令牢固,四面疏薄,使钟声不碍,六时嘹亮。宜在天尊殿前,即与经楼对,左钟右经。”v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元时起及明、清两朝,道观中经楼的配置逐渐弱化,东钟西鼓的配置形式已经普遍施行于各地道观祠庙之中w。碑文中“庙之设必有钟鼓”和“钟也,鼓也,二者乐之大者也”的表述反映了人们当时对钟鼓楼的时代认识与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倾向。从鼓楼建成后人们惊叹道“真足以启晨昏之节而来祷者之敬心也”来看,其礼制教化作用仍然是鼓楼的主要功能。

4 民间对真武庙的心理认识

自元时起,北京开始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河北地域由原来的边区之地一举跃升为首善之区,政治地位的提升使保定作为“拱卫神京,为天下第一要镇”x的地域节点城市,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军事压力,加之农业社会面对自然灾害的天然脆弱性,使民间信仰与自身所处地理环境和地区民众生产生活诉求息息相关,也使作为信仰与寄托汇聚地的神庙具有了区域自身的明显特色。查询《保定府志》“大事记”部分,可以看出自明开国至嘉靖初年以来,保定地域发生过数十次大型自然灾害,有的灾害发生的间隔年很短,如正德十二年(1517)的大水和正德十三年(1518)春的大疫,从因果逻辑上推理很有可能是上一年水灾所衍生出来的次生灾害(表1)。

天灾人祸的频发使百姓需要一个心灵上的寄托,而这份寄托既来自朝廷命官的巡行安民,也来自神灵的暗中护佑,并且神灵的庇护“诚不可无也”。明初朱棣大力推广的真武信仰,让真武在民间的信仰体系中得到了加强。而在道教信仰中真武神被认为具有镇守北方、调理风水、除灾避患、卫正祛邪、增福延寿等各种法力和宗教功能。联系碑文中提到的正统年间真武显灵护城的故事,再联系中国城池建设中的风水因素,南门象征暖和生,北门象征着冷和死,南门和南郊主民间盛典(主吉),北门和北郊则主军事活动(主凶)y,与明朝始终受到北方蒙古势力强大安全威胁的客观事实,位于保定城中的真武庙显然又有了一层护城守城的深意。虽然真武显灵逼退侵略者固然是一种不可信的事实甚至传言,但从时人对真武庙“镇北门”和“卫我人民而保厘南土”的期许,以及当时通行祭法中“能制大灾,能捍大患”的功效来看,真武庙的确承载着当地百姓对家乡有安无危的期许。

5 结语

《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碑的立成时间离明初朱棣大兴真武信仰已过去了百余年,但真武信仰在民间信仰中依然有着稳定性和延续性。这既显示了皇权政治对民间信仰的强大影响,也与传统农业社会单一的经济形态有关,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土重迁,真武信仰为封建国家对民众的思想教化与控制提供了便利。

碑文题目虽为“真武庙创建鼓楼碑记”,但除了鼓楼营建外,还增建了“棬棚三楹”,并在“神殿前竖牌坊一座”,有钟,有鼓,有三间棬棚,还竖立了牌坊,可以说真武庙的整体布局已是大为完善。一般来说,庙宇的创建与重修或是由国家主导或是由地方有实力的乡绅发起进行的,这背后代表的便是地方力量对皇权的承接,以及对自身信仰或道统卫道的表现。而为创建或重修事件树碑立传的撰者也多为朝廷命官,无论是其自发的,还是被邀请的,都隐含着国家权力对地方信仰的见证与监督。正如杜赞奇所指出的,祭祀体系是权威的常见形式,是与人间官僚结构类似的天界官僚的化身,封建国家得以借祭祀将自己的权威延伸至乡村社会z。

岁月失语,石墨镌华。刻石记事是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早期历史记忆的发源之一,而碑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留存的重要载体。如今的保定正以打造“博物馆之城”为契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氛围。鉴古方能知今,保定真武庙虽然早已不存,但其背后隐含着的文化脉络和民间历史记忆,依旧值得汲取精华与整理发掘。

注释

①前卫指挥佥事:明代武职,正四品。永乐元年(1403)大宁都指挥使司,徙治保定府。“设保定左、右、中、前、后五卫俱隶都司”(《明太宗实录》卷十八)。

②真武:原星宿神,名玄武,即二十八宿中之北方七宿。与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合称四象、四灵。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避宋圣祖赵玄朗讳,改称真武。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皇帝将真武封号由宋朝封的“真君”提升为“帝”,名曰“玄天元圣仁威上帝”。故民间多称真武为玄天上帝。其形象据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所载,“其绘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焉”,后世多借鉴此形象为真武大帝塑身。

③太宗文皇帝:即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明太祖死后,朱棣以“靖难”为名,反叛建文朝廷,夺取皇权。嘉靖朝大礼议之争时,世宗于嘉靖十五年(1536),改朱棣太宗庙号为成祖。此碑文称朱棣为太宗文皇帝,可反映出当时历史面貌。

④隆平侯:即张信。朱棣靖难夺位后,因功封为隆平侯,是明成祖时期的宠臣。《明史》有其传。

⑤内帑:宫内府库的财货,指皇帝、皇室的私财、私产。

⑥武当山: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中国道教名山。明成祖崇信道教,于永乐年间在武当山大规模兴建宫观道场。《明史·张三丰传》记载成祖“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

⑦乡耆:指乡里年高德劭有威望的人。

⑧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年号使用于公元1522—1566年。

⑨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年号使用于公元1436—1449年。

⑩龙集:龙,指岁星。集,次于。用于纪年的话,指岁次。

k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七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0:12.

l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317.

m李昭玘.乐静集:卷六[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78.

n高贷.鸿猷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51.

o詹石窗.百年道学精华集成:第2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145.

p张廷玉.明史:卷二九九:张三丰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3.

q羅耀松.武当历代散文集注[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0.

r陶晋英.楚书:楚史梼杌:湖北金石诗:紫阳书院书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s郭天林,徐洪保.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147.

t孙进已,苏天钧,孙海.中国考古集成:华北卷[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915.

u元好问.元好问全集:上[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754.

v金明七真.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745.

w辛德勇.唐代都邑的钟楼与鼓楼:从一个物质文化侧面看佛道两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J].文史哲,2011(4):20-37.

x张才.重修保定郡志[M].明弘治刻本:50.

y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2:105.

z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碑记明代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恩乐县创建学宫碑记初考
天津白衣寺历史略考
《重修建立玉皇庙记》碑
重修龙泉寺碑记所见明代寺院经济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