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白衣寺历史略考
2019-06-22刘延强
刘延强
摘 要:关上地区出土的两通石碑为考证天津白衣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文章通过探究石碑出土地点及碑文内容,考证了天津白衣寺的发展历史,证明了其在近代天津佛教庙宇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白衣寺;碑记;历史
2007年4月30日在天津市红桥区关上地区出土了两通石碑,一块石碑保存比较完整,并且阴阳两面都刻有文字;另一块则断折为残碑,碑身为通体碑,汉白玉材质。通过辨识碑文,发现碑文中记载的是天津古寺——白衣寺,立碑時间分别为乾隆六十年(1795)、嘉庆十六年(1812)。
白衣寺是以尊奉白衣菩萨而得名,大都供奉白衣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登重瓣莲花,怀抱婴孩,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是历代百姓心仪崇拜的佛像。天津白衣寺香火袅袅、殿宇林立,众僧尼将其视为佛家的圣地。据《天津县志》记载,白衣寺始建于明朝正统七年(1443),地点是在天津北门外河北岸。《天津卫志》也记载了建寺人为僧人惠清。清同治年间《续天津县志》又对白衣寺做了补充记载:“在河北岸,明建,乾隆年大学士于公敏中、天津道宋公宗元、盐运使吉公虚中重建。”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白衣寺建立丛林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为修建白衣寺中的“三关殿”“如来殿”“关帝殿”等,京都及各大名寺的住持云集于白衣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还记述京都玉佛寺、海光寺、望海寺、阿者黎南观音寺比丘僧一百六十人都踊跃募集资金。可见,白衣寺在当时寺庙中的地位及声望是瞩目的。
关注寺庙命运的发展不仅仅是僧侣们的事,官府历来也颇为重视。直隶分巡天津河间等处地方兵备道兼管驿务、河道漕运粮饷盐法事务官员,为解决白衣寺庙务倾注了极大的努力,出土的第一通石碑就记载了官府对白衣寺的扶持。碑文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白衣寺众多殿房由于年久失修损坏极大,住持了凡决心募资修建,不料募资前了凡病故圆寂,白衣寺的事务交给了海光寺住持暂为管理。官府为了白衣寺的振兴和发展,在僧会和绅士们的推荐下经过严格的考察特聘请了大悲院首座徹实为住持,并将庙产造册移交,晓谕僧众服从约束,为白衣寺的修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昭示来兹”是白衣寺另一则石碑的碑头,它是天津县正堂凌县官为解决该寺事务特发布的一通昭示碑记,记录的是嘉庆十六年(1812),僧人玉山偷窃庙产进行典押,不葬老师明本棺柩一案。后经过审理明断,更迭僧人圆盛为白衣寺方丈并让其尽快购买墓地、修庙、发葬棺柩。而后乡民于得贵多次聚众为玉山请愿,天津县正堂根据民情,免究僧人玉山罪责并令其为老师发葬,并将处理结果以昭示的方式进行晓谕。这是一宗涉及民间、官府、僧人之间矛盾的事案,经过协调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古代,寺庙与民众是官府时时要面对的问题,天津县能够弹性地应对这方面的事务,可以说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处理起来才显得得心应手。
综上,根据出土石碑碑记的记载,对白衣寺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考证。依据相关史料及碑文考略,白衣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经过清乾隆六十年(1795)、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修葺,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寺庙规模, 经史料查证,白衣寺占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左右。而根据白衣寺石碑出土的地点也可证实天津市红桥区关上地区就是白衣寺当年原址的所在地。一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津县府在白衣寺原址开办了天津最早的一所官立小学——河北大寺小学堂,1933年白衣寺又一度成为区公署所在地,后又恢复成为河北大寺小学。
参考文献
[1](清)吴惠元.续天津县志 [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
[2](清)薛柱斗.天津卫志[M].天津:天津图书馆,2011.
[3](清)朱奎扬.天津县志[M].天津:天津图书馆,2011.
【作者简介】刘延强,男,馆员,本科,主要从事藏品保管专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