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
2023-06-20成方丽
成方丽
摘 要: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是安徽省和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未被盗扰的西晋时期纪年墓葬,且墓主姓名明确。它的发现和科学发掘,为研究西晋时期和县地区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的组合乃至丧葬习俗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穹隆顶;灯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03
2019年4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城南乡武庄村西侧修建公路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古墓葬。马鞍山市文物管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安徽省文物局。4月26日至5月8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和县文物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未被盗扰,仅后室左拐角被施工机械破坏,出土随葬品和葬具形制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发现了“永熙元年大岁庚戌张氏”“张敦吉冢”铭文砖。该墓葬的发现和科学发掘,为研究西晋时期和县地区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的组合乃至丧葬习俗与社会经济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文详细介绍墓葬形制,并从墓葬结构和墓主的姓氏等方面解读此墓葬,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1 墓葬形制
墓葬平面呈“吕”字形,由墓道、挡土墙、封门墙、甬道、前室、过道和后室组成(图1、图2)。前室和后室均是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余者皆为拱顶。墓葬总长6.80米,通宽2.28米,通高2.58米。墓向254度。
墓道 平面呈长方形,为斜坡式,底部近封门墙前0.36米处为平底。长3米,宽1.60米,坡度30度。
挡土墙 位于甬道口正上方,青砖错缝横铺。长1.64米,宽0.16米,高0.84米。
封门墙 两道,位于甬道口。外道用散乱残砖无序堆砌至拱顶;内道下半部用砖斜垒成“く”形,上半部不规则堆砌至拱顶。
甬道 平面呈长方形,拱顶,偏于前室的左侧。砌法为三顺起基,两组三顺一丁之上再顺砖平砌至顶。长0.90米,内宽1.32米,内高1.26米。
前室 平面呈长方形,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四壁从铺地砖上以三组三顺一丁砌筑后,四角再砌成倒“人”字形起券结顶。基墙上部起券处,除东南角外,均平伸出半块羊角砖作为灯台。右壁中部设有一祭台,砌法是四组立砖上用青砖横铺,共三排,每排四块。大部分器物置于祭台上。前室长2.20米,通宽2.28米,通高2.40米。
过道 平面呈长方形,偏于墓室左侧,拱顶,砌法同甬道。长0.60米,内宽1.40米,内高1.20米。
后室 平面呈长方形,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砌法同前室,也为铺地砖上以三组三顺一丁砌筑后,四角再砌成倒“人”字形起券结顶。基墙上部起券处,除西南角外,也均平伸出半块羊角砖作为灯台。铺地砖上紧贴右壁,距前壁0.50米、距后壁0.40米处,各有一排青砖横铺用来作为棺垫,前排三层,后排二层。上置棺木盖已腐烂,不见人骨,棺身保存尚好。后室长3.10米,内宽2.00米,通高2.58米。
“人”字形铺地砖 墓砖规格有长方形和楔形两种。长方形砖长0.32米,宽0.16米,厚0.05米;楔形砖长0.16米,大头宽0.16米,小头宽0.12米。大部分墓砖模印有同心圆、几何形等纹饰。另外还发现有两种铭文砖:一种是在砖的长边模印“永熙元年大岁庚戌张氏”铭文字样(图3);另一种是在砖的短边模印“张敦吉冢”铭文字样(图4),仅见于甬道顶部正中一块。
2 出土器物
墓中出土器物共计28件/套,包括青瓷盘口壶、青瓷碗、青瓷盏、陶仓、陶井、陶灶、陶圈、陶野猪、陶鸟、陶犬、漆槅、木梳、石碓等(图5~图19)。器物基本上出土于祭台上和木棺内。
3 解读墓葬
该墓葬年代明确,永熙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永熙元年也即公元290年。下面对墓葬结构和墓主姓氏等进行解读。
3.1 墓葬结构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发掘的六朝时期砖室墓葬的墓道,除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墓①是台阶式外,余者都是斜坡式,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的墓道也不例外。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②距离地表7米深,墓顶之上为生土。当时营造墓葬时,先由地表开挖斜坡式墓道,在距离地表深7米的生土之下掏出墓坑形制,再建墓葬砖室结构。棺木经斜坡墓道运至墓室安放后,青砖封门,填平墓道。河南省洛阳市徐美人墓③的墓道斜长达37.36米,也仅是在斜坡墓道的两侧自上而下递减五层,形成台阶。因此,笔者认为朱然墓的墓道也应该是斜坡式,只是被发掘者错误地做成了台阶式。
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墓葬结构的灵感可能源于中亚地区的蒙古包。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一些西域文化陆续传入中国,譬如佛教等。东汉晚期中原地区的工匠们受蒙古包造型的启发,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墓葬形制—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至东吴晚期又派生出一种相对简单的四边券进式穹隆顶结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墓室的四角起券,而后者是在墓室的四壁中部起券。从力学抗压的角度看,四隅券进式穹隆顶更加牢固。吴晋时期,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墓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此种当时最为先进的墓葬形制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化工厂21号画像石墓④和河南省南阳市邢营M2⑤等东汉晚期墓葬;至东吴早期,已经传播到长江中游地区湖北省鄂州一带,如鄂州M2215⑥;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纪年墓是安徽省馬鞍山市赤乌十二年(249)的朱然墓,此后继续向下游地区传播至江苏南京、苏州、镇江等京畿和三吴地区。
梳理现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发掘的六朝墓葬资料,可见穹隆顶结构墓葬大致有三种类型:前室拱顶,后室穹隆顶;前室和后室都是穹隆顶;甬道拱顶,墓室穹隆顶单室墓。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是前室和后室均为穹隆顶。有个别南京学者认为,吴晋时期前室和后室都是穹隆顶的墓葬等级最高。这显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我们知道,考古类型学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只能横向对比而不能纵向对比,更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现已发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时期的砖室墓葬资料中,绝大多数无灯台这一附属设施。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灯台设置的做法和马鞍山市朱然墓相同,也是在墓室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四角直墙和券的交接处各平伸出一块半截羊角砖作为灯台(图20)。关于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墓葬中灯台形制的演变,详见《谈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时期砖室墓葬中灯台形制的演变》一文⑦。
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前室和后室都有一角缺灯台设置,这与它前室和后室之间的过道过于偏至左侧直墙有关。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前室和后室之间的过道过于偏至左侧直墙,其目的是增加前室右侧祭台的面积。相同的做法有马鞍山市朱然墓。朱然墓前室和后室之间的过道略偏左,前室的右祭台面积比左祭台大,墓前室和后室各发现一具棺木,朱然葬于后室。一次葬朱然时,前室右祭台上放置大量随葬品。二次葬朱然妻或妾时,先将前室右祭台上的器物移走,右祭台作为其妻或妾的棺床。从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发掘情况来看,此墓是一次葬,过道偏左是为了增加前室右祭台的面积,只是为了多放置随葬品。一次葬的祭台作为二次葬的棺床是吴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
3.2 墓主姓氏
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发现模印“永熙元年大岁庚戌张氏”铭文砖。学术界一般认为这种墓砖上的姓氏可能是制砖者或墓主人的姓氏。因和县新博物馆已建成,此次发掘的墓葬保存完好,未被盗掘,所以省、市级文物部门建议将此墓拆除,移到新博物馆复原展示。拆除过程中,在甬道拱顶正中发现一块“张敦吉冢”铭文砖,整座墓葬也仅此一块。这种独特的丧葬做法未见于已发掘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墓葬,应引起今后发掘者们的高度重视。“吉”是“冢”的修饰词。此铭文清晰地告诉我们,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墓主是张敦。墓中出土一件青瓷碗,碗外底墨书“张平子”三个字。笔者认为,此墓墓主应该是姓张,名敦,字平子。
笔者翻阅了西晋时期的相关史料,未见记载这一时期和县地区有张敦或张平子的历史人物。虽然此墓前室和后室采用了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但出土器物档次不高。东吴至西晋时期是浙江越窑瓷器制作的高峰期,而该墓没有出土一件精美的青瓷器,陶器占多数,且器物制作工艺一般,后室仅采用青砖横铺作为棺垫等,都表明墓主的身份地位不高。发掘过程中,我们也对和县武庄村西侧进行了考古钻探,并未发现第二座古墓葬。因此,笔者推断和县武庄村西晋永熙元年纪年墓墓主张敦可能只是地方乡绅,与东晋时期建康城“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士家大族无任何关联。
注释
①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6(3):1-15,97-104.
②江西省歷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J].考古,1980(3):219-228,296-300.
③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二队.洛阳晋墓的发掘[J].考古学报,1957(1):169-185,260-263.
④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第二化工厂21号画像石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3(1):80-84.
⑤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南阳市邢营画像石墓发掘报告[J].中原文物,1996(1):108-117.
⑥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馆.鄂城六朝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6.
⑦刘君.谈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时期砖室墓葬中灯台形制的演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