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23-06-17汪浩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聋校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汪浩

【摘 要】 项目式学习既有助于听障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也符合聋校的教学特点。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介绍项目式学习在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实际项目实施的反思提出进一步有效落实项目式学习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聋校;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6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学习,以项目融合课堂教学。聋校信息技术教学较多采用可视化、亲历体验等方式帮助听障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抓手、以问题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既有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也符合聋校的教學特点。笔者在教学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四单元“程序设计基础”时,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听障学生的特点与聋校德育实际,与信息技术教研组通力合作,设计并实施了富有校本特色的“德育积分DIY”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的开展,促进听障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一)项目主题生活化

听障学生因听力受损导致存在信息接受和表达缺陷,知识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占优势地位,抽象思维弱,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程序设计基础”单元要求听障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听障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笔者以听障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项目设计依据,设计了“德育积分DIY”项目。本项目基于学校真实的德育积分管理制度——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每月获得基础积分和奖励积分,所获积分可去学校的“积分超市”按一定规则兑换学习、生活物品。项目式学习内容具体、形象,能帮助听障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如何对生活内容进行抽象与概括。

(二)项目内容融合化

笔者先整体梳理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解并有机融入项目中,提炼阶段学习后应达成的目标,并完善项目的推进路径,将项目分解为四个子项目(见表1),子项目之间相互衔接。各子项目中既有基础任务也有进阶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要。

二、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一)目标设置个性化

由于高中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大,在项目实施中要注意人员组合的异质化和目标设置的个性化。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是推进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次项目式学习采取分组协作的形式,根据听障学生性格特点、能力差异实施异质分组,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实现以强带弱、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设置与其能力相适切的个性化学习目标。比如在子项目2中,笔者设置了三个递进的任务。基础任务是“算一算自己的积分买一件特定的商品够不够”,这是每一位听障学生都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进阶任务是“请学有余力的同学输入想买的商品件数,算一算自己现有的积分够不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学力较强的听障学生设置挑战性任务——“积分超市现有若干打折商品,你想选哪件商品?想买几件?够不够?”。通过这样逐步递进的设计,引导不同层次的听障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选择适切的数据结构与程序结构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渐进化

“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编写代码对于听障学生而言具有较高难度。为了便于项目实施和推进,笔者将子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为连续、可迁移、层层进阶的系列情境问题,采取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使解决问题与程序设计有机融为一体。

本项目的四个子项目分别是“1.我的德育积分怎么算?2.我的积分够兑换吗?3.积分之最当属谁?4.我的积分够换哪些商品?”。这四个子项目的解决过程分别与顺序结构、分支结构、计数循环和条件循环有机联系。而每个子项目又可被分解为逐级细化的小问题。如在子项目1中,遵循计算机的工作逻辑——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输入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怎么输入?存放在哪里?需要处理哪些数据?怎么处理?需要输出哪些数据?怎么输出?”。在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Python中的变量、常量、数据类型、数学运算符和顺序结构等概念,以及Python中的三种基本语句:输入、赋值、输出。在学生掌握了个体积分计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计算全班同学的德育积分你打算怎么做”。此时,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已习得的基本命令、基本数据结构和基本程序结构来解决问题,但同时也感知和体验了顺序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的不足,为后续多数据输入和循环结构的引入埋下了伏笔。

(三)探究支架适切化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笔者为听障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架,引导学生借助支架有效地开展学习。如借助“氦星人”平台搭建场景、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和提供资源,引导听障学生利用该平台学习与探究程序设计语言,通过分工与协作完成算法实现、程序编写与调试、成果提交等。

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笔者采取纸质学案+Python编程环境的形式落实教与学。通过实践对比发现:在自学、成果提交等涉及学习过程与资源管理等方面,数字化学习工具优势明显;但在绘制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方面,纸质学案反而更方便。特别是对于学力较弱的学生,纸质学案可作为其课后学习巩固的资源与依据。探究支架适切化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展示评价多元化

项目式学习的评价设计既需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又需要考虑听障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设计不能过于复杂,需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笔者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就与学生共同制定好评价流程与标准,采取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见表2)。

阶段评价以成果展示为主,选出本阶段最佳作品,并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为辅,进行小组点评。最终评价要求每组用项目报告的形式介绍项目、演示作品,总结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体会、经验、收获。小组成员必须在最终作品展示中承担一项任务,提交一份项目小结。

在项目式学习中,阶段展示与评价更重要。在阶段展示时,各小组阐述设计的情境问题与解决的办法、解释程序语句、演示程序运行过程。各小组设计的情境问题不同,作品也各不相同。当一个小组的展示内容有精彩亮点时,其他小组会兴奋地关注其如何实现。比如,在设计积分兑换时,一个小组加入了字典这一数据类型的使用,通过输入学生姓名和商品名称进行兑换,这比直接输入积分兑换更接近于真实情境。这一设计深得其他小组认可。而在项目的最初设计中,字典是作为较难的拓展部分面向部分优秀学生开展的探究活动。但通过阶段展示这一环节,其他各小组课后都主动探究字典的使用,改进程序设计。阶段展示促使各小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创意的借鉴、迁移与再加工,学生探究的愿望与主动性被激发和提升,为最终作品创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与支撑。

三、总结与反思

(一)项目设计需集思广益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听障学生而言难度非常大,基于听障学生生活经验且难度适宜的课程项目很少。以教学单元为整体进行项目设计,实现以项目式学习贯通知识体系的目标,需要整个教研组通力合作,甚至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德育积分DIY”项目就是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几易其稿的成果,每名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再根据班级情况和课堂教学反馈做适当调整。

(二)项目实施需灵活调整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方式、工具、内容等都需要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灵活调整和更改。例如,关于情境问题设计,因为学习中共有三次阶段展示,各组的精彩亮点会被其他组借鉴和再创造,预设的难点及后续的问题设计就应该随各组自主探究的内容与进程变化做必要的修改和調整。

(三)教师素养需不断提升

项目式学习不是教师以传统方式把现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这种固定不变的模式,项目的设计、实施、展示、评价都是动态的。为了设计与听障学生匹配的项目,解决实施过程中听障学生遇到或提出的各类随机问题,有效评价项目成果,聋校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与课程标准,还需要加强学习,获取更大的信息量,掌握更多的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的素养与能力,以有效应对项目式学习课堂中的不确定性。

(四)项目学习需指向核心素养

听障学生有时会因为过于追求项目进度,而忽视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项目式学习不是活动,而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严谨学习系统设计,教师应更看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听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学for循环时,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支架,很快掌握了for循环的使用,但对于循环体是什么、为什么循环体要保持相同的缩进不甚明晰,导致后面循环体语句多了之后出现各种问题。教师不仅需要帮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加深其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也应该关注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应用。

在聋校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听障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听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提升了沟通交流能力,有效达成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本文为国家“十四五”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促进高中听障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编号:BCA220265)、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促进高中听障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编号:B-a/2020/02/6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210008)

猜你喜欢

聋校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