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教学校学科育人的内涵、价值和路径

2023-06-17赵庆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立德树人

赵庆

【摘 要】 学科教学不仅承载着传递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任,更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功能。為此,特教学校应明确学科育人内涵和价值,建构学科综合育人目标,继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打破学科边界以及联结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各个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特教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60

学科教学不仅承载着传递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重任,更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与担当。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肯定了学科育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地位、独特价值和特殊功能。特教学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科育人的内涵和价值,探索学科育人的路径。

一、明确学科育人的内涵

所谓“学科育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能力之外,“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1],其目标在于“育人”,其载体是学科,其主阵地是课堂(学科)教学,其要旨是将学科教学之“育”纳入育人体系和活动中,体现“育”的过程,突出学科为学生生命成长服务的价值功能。叶澜教授是这样概括“学科育人”内涵的: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和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每个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给学生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思维方法和特有逻辑[2]。由此可见,学科育人不是只强调知识传授,不要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地将“学科”和“育人”拼凑在一起,使之“形式化”“标签化”,而是在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学科关键能力的同时,将“育人目标”浸润在学生知识增进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渗透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生命成长的体系中,体现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完成学科教学的根本使命和最终目的。

二、挖掘学科育人的价值

学科育人是一个融通的大系统,它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所有学科均需要关注的思想、道德、价值教育(包括情感发展)以及习惯养成、能力提升等方面。其二,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价值,即学科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学科思维方式、学习策略方法。如果借用成尚荣同志关于“学科之魂、学科之眼、学科之法”的精要归纳,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学科育人的价值:把握“学科之魂”(学科之特有核心价值观),聚焦“学科之眼”(学科之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运用“学科之法”(学科特有的关键能力、思维方法和独特逻辑等)[3]。

笔者试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探寻聋校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系:就工具层面来说,聋校语文学科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和“关键的语文能力”;就意义(价值)层面来说,语文学科关涉的是聋生的精神生活世界和精神文化空间,它指向的是“综合的语文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语文情怀、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等)。当我们深研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便能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些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元素了[4]。如果语文学科教学围绕这些目标、兼顾这些要素、凸显这些表现时,就能确保学科育人不会偏离方向,学科育人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学科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每个学科都有基于自身的学科特质,在学科育人“百鸟齐鸣曲”中都是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音符,它们共同谱就、和谐奏响了“立德树人”这一“协奏曲”[5]。

三、探索学科育人的路径

(一)建构学科综合育人目标

笔者认为:每一所特教学校都应根据培养目标建构和提升学科综合育人目标(包括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普通小学的有益做法,如重庆市巴蜀小学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表达了指向学科育人的具化目标:语文学科聚焦“爱母语、会阅读、会思考、会表达”;数学学科聚焦“乐学、善思、活用”;英语学科聚焦“自信交流、多元思维、世界眼光”;音乐学科聚焦“审美性情趣品位、艺术化生活方式、个性化音乐表达、参与式合作创新”;体育学科聚焦“自主健身、安全意识、体育道德、健康生活”;美术学科聚焦“美术表现、审美情趣、文化体验、运用转化”;科学学科聚焦“质疑求真、探究交流、应用创造”。特教学校可借鉴这一校本化的学科素养提炼和表达,建立“大思维”,将学科育人纳入立德树人这一宏大的系统和框架中;每一位特教教师也应确立“大格局”,从育人的高度紧密关联各个学科,回归育人本质,形成育人合力,将学科育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采取学科育人有效方式

教学方式是手段,学科教学的功能也不单单停留于传递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教学的本质和最高追求是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人真实的生命成长,教学方式作为手段应为这一根本目的而服务。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写、算的技能,还要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这就需要以正确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实现一种对整个人的精神教育[6]。换言之,学科教学既要关注结果性知识(人类经验和精神文化),更要重视关于人的生命实践活动的关系形态和过程形态的知识[7]。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要全面拓展和开发学科内容本身、学科学习活动所蕴含的育人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呢?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激发、充实和发展孩子们的生命力量,并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笔者梳理本市和外市的近400份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发现,特教学校课堂存在较为明显的“被动学习”现象,如以掌握碎片化的、孤立的、静态的知识为主的脱离生活情境的表层学习,再如以脱离生活情境的大量反复的知识能力为主的机械操练等。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教材”使得特殊学生获得了一些难以迁移运用的、缺少生命活力的“惰性知识”,这样的学习既不真实也无价值。作为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适应、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这就需要特教教师“让学于生”,而非“纸上谈兵”“黑板上种田”,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建构知识、训练技能。

第二,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所谓体验,就是联系自身加以体味,它是以一种完整的、饱满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实现生命成长。体验的关键是要联系自身,即基于现实生活,基于学生的经验世界,基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因此,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具身体验很重要。笔者曾经观摩过一节生活语文课《春天的花》,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花,学生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争相向老师和同伴指认自己认识和喜欢的花,教师相机穿插教学,学生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说得自由,不仅识得了花名,还欣赏了春花的缤纷,感受了春色的美好,整节课不断生发出一串串美妙的语言。不可否认的是,在真实情景中自然发生的真实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其收获远比在教室里看图片、听讲授要丰盈得多。

第三,打破学科边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8]。因此,笔者认为特教学校要积极倡导跨学科学习,即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设置相关学习主题,将不同学科置于统一主题之下,由此产生必要关联。此外还要尝试将“学科融合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统整起来,努力建构上下联结、左右贯通的課程体系。

第四,联结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尤其是面向特殊学生开展教学,不能封闭在教室或校园里,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与生活、世界建立联结,重视并加强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真实情境中的迁移应用。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关于“课堂社区化,社区课堂化”的培智学校社区融合教育教学经验和操作流程给特教学校建立动态、融通、生态、循环的完整课堂提供了重要启示[9]。更重要的是,联结社会生活的教育将带来资源整合和多方合作,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特教学校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以育人为目标,挖掘学科的德育价值和人格养成价值,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建构个体的认知结构,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5]王磊,张景斌.学科育人的理论逻辑、价值内容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10):1-2.

[2]成尚荣.上有灵魂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4):95-97.

[3]成尚荣.学科之魂、学科之眼与学科之法[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8(6):3.

[4]刘琴.指向核心素养的聋校语文教学目标制定[J].现代特殊教育,2020(3):28-32.

[6]刘宏业.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内涵、特征及培育路径(上)[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10):20.

[7]刘加霞,王秀梅.读懂学科育人价值,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J].中小学管理,2019(10):38.

[8]唐西胜.我国学科育人研究:回顾与反思[J].教师教育论坛,2020(8):53.

[9]雷经国,邓猛.培智学校深化教学变革的课堂观新论[J].现代特殊教育,2020(1):17-18.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12002)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立德树人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