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流程,聚焦关键环节,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融合教育新样态

2023-06-17孙静葛小国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

孙静 葛小国

【摘 要】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重点。江苏省常州市聚焦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特需儿童筛查、评估、安置及转衔工作,扎实开展融合教育课程调整,为特需儿童提供个别化教育,及时进行特需儿童功能性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并通过加强特需儿童班级管理来营造适合特需儿童健康成长的融合环境,聚力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融合教育新样态。

【关键词】 融合教育;特需儿童;特殊教育服务

【中图分类号】 G760

近年来,江苏省特殊教育以普通学校融合教育为发展重点,着力构建“以普通学校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新格局[1]。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特殊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常州市教育局秉持“特教特办、应融尽融”的工作理念,先后出台了《常州市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常州市进一步推进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聚焦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在“筛查、评估、安置及转衔”“融合教育课程调整”“特需儿童个别化教育”“功能性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特需儿童班级管理”等方面深入探索,聚力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融合教育新样态。

一、切实做好特需儿童筛查、评估、安置及转衔

(一)筛查

常州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特需儿童的筛查工作。入学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残联、街道(乡镇)组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开展入学登记,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定名单。入学后,当班主任发现疑似特需儿童后,及时与家长、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在校日常观察、师生及家长访谈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和筛查(见图1)。

(二)评估

学校在初步筛查的基础上对特需儿童进行诊断性评估。诊断性评估既可以是医疗机构出具的权威性诊断报告,也可以是经家长同意并参与由区域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代表进行的教育评估。一般的评估项目包括学业能力评估、认知能力评估、语言能力评估、运动能力评估、言语功能评估、听觉功能评估、情绪行为评估等[2]。同时,“常州特教在线”平台提供多种常用的评估量表和在线智能评估功能,基本能满足孤独症、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育迟缓等类型儿童的在线评估需求,并能在线提供评估报告。

(三)安置

特需儿童的安置坚持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其现阶段的发展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安置形式多元,有完全随班就读、部分课程随班、进入校内特教班或资源教室三种。最合适的安置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3]。

(四)轉衔

转街包括“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普特衔接”等。学校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对下一阶段的可能问题提前预警,主动与家长及下一阶段的班主任、老师对接,确保特需儿童平稳过渡。

二、扎实开展融合教育课程调整

常州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要素为内容,以“最小调整,最大融合”为原则,扎实开展融合教育课程调整。在了解特需儿童教育康复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其需求,对课程相关要素进行调整,如对目标、内容、策略、活动、评价、环境、学习材料及学习时间等进行分析、修改、补充、删减或重组。既注重个别化处置,又不过度个别化,以免造成隔离。

调整后的融合教育课程以普教、特教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普通教育课程为主体,以特殊教育课程为补充,包括“基础性课程”“功能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见表1),采取变通、增扩、简化和替代等策略,逐级递进地提供相应的课程变式,帮助特需儿童有效地参与课程的学习。

三、按需提供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为特需儿童提供的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以满足特需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涵盖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主体、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流程、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方式、个别化教育课程的调整、个别化教育教材的改造、个别化康复课程的实施、个别化教育质量的评价、个别化教育的保障[4]。

常州市依托“常州特教在线”平台,初步形成个别化教育三级管理机制,建立特需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支持)模式,并编制《常州市融合教育工作手册》,指导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探索个别化教育策略和个别化质量评估。普通学校依据个别化教育计划设定长短期教育目标,开展小步骤、多频次的过程性评估,定期对特需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评估,进而推动更加多元的普通教育质量评估。

四、及时进行功能性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

与普通儿童相比,特需儿童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需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凸显出对特需儿童进行功能性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常州市特教指导中心针对违抗、重复刻板、发脾气、注意涣散、攻击、自伤、破坏、逃离、不当身体接触等九大问题行为,制订相应的干预策略(见表2),供融合教育教师参考使用。

表2 问题行为分析和干预(以违抗行为为例)

[违抗行为的主要表现 理解教师课堂教学指令但不执行,如拒绝做练习题、朗读、看黑板或PPT等;理解上课或活动指定的规则但不遵守,如随意离座、和同学打闹等;当受到老师或同学批评时,与教师或同学发生冲突,如大声喊叫、摔打物品、采取语言或动作攻击等 解决“逃避任务”的对策建议 【要点】

让特需儿童理解即使“违抗”也无法逃避学习;让其体验到参与学习的成就感 解决“获得他人关注”的对策建议 【要点】

让特需儿童感受到,当他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不会关注他;而当他表现出恰当行为时,教师会关注他 ]

五、加强特需儿童班级管理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给班级的常规管理带来了新课题。常州市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班级中的班主任在做好常规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协同任课教师共同营造适合特需儿童健康成长的班级环境,促进普特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发展。

(一)塑造班风

班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同学的思想与行为[5]。班主任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对班级成员发挥感染、约束、激励等作用。既为特需儿童提供了平等、友爱和安全的融合教育环境,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班级集体生活,又进一步培养了全体学生珍爱生命、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

(二)开展同伴互助

融合教育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适应班级学习生活。班主任引导普特学生建立互助、友爱、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使双方都能获得情感、学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促进特需儿童更好地适应主流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组织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班级内有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班级集体教育的常态化方式。班级活动能够促进特需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帮助他们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为特需儿童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逐步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在合作中规范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常州市作为教育部设立的首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始终将融合教育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十四五”期间,常州将进一步完善融合教育体系,落实普通学校融合教育主体责任,提升融合教育育人质量,走出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常州道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关于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J].现代特殊教育,2019(3):12-16.

[2]金野,杜晓新.随班就读儿童康复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12(12):24-26.

[3]颜廷睿,邓猛.西方全纳教育效果的研究分析与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3):3-7.

[4]孙颖,郭楠,王善峰.北京市培智学校个别化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1):8-12.

[5]申筱芸,万建平.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的有效管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9):19-20.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213164)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学前发育迟缓儿童的需要探究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模式探讨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浅谈融合教育与现代教育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认数个案研究
更新特殊体育教育理念适应特殊体育教育发展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