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作用

2023-06-15潘建波唐志仙朱亚珍成灵英叶猛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阿尔茨海默病应对方式

潘建波 唐志仙 朱亚珍 成灵英 叶猛飞

[摘要] 目的 探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12例AD患者的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AD患者的照顾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AD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6份,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照顾者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者(P<0.05),平均照顾时间≥8h者照顾负担、虐待倾向得分均显著高于平均照顾时间<8h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 –0.504,P<0.001;r= –0.513,P<0.001),与虐待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01);照顾负担作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5.15%,中介效应占44.85%,其中心理弹性占19.39%,应对方式占25.45%。结论 AD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与虐待倾向呈正相关,提高照顾者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照顾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虐待行为发生。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照顾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照顾负担;虐待倾向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3.14.023

Role of AD caregivers coping styles and resili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giving burden and abusive tendencies

PAN Jianbo1, TANG Zhixian1, ZHU Yazhen2, CHENG Lingying3, YE Mengfei4

1.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Shaoxing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 Shaoxing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3.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oxing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4.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Shaoxing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ping style and resili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giving burden and abusive tendencies of caregiv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cases of AD patients attending the Shaoxing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caregivers were used as respondents fo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using a self-administered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aregiver coping style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aregiving burden and maltreatment tendencies of people with AD, and explore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aregiver cop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caregiving burden and maltreatment tendencies of people with AD. Results There were 106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ores of caregivers with education level above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education level below junior high school (P<0.05), and the caregiving burden and abuse tendency scores of those with average caregiving time ≥8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average caregiving time <8h (P<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aregiving burde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ping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r= –0.504, P<0.001; r= –0.513, P<0.001)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ltreatment tendencies (r=0.657, P<0.001); caregiving burden as a direct effect accounted for 55.15% of the total effect and mediating effects accounted for 44.85%, wit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ccounting for 19.39% and coping style for 25.45%. Conclusion The care burden of caregivers of AD patient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ndency to abuse.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caregivers and reducing the care burden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busive behaviors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Caregiver; Solution; Mental resilience; Burden of care; Abusive tendencies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涉及智力功能下降的疾病,影响患者的记忆、计划、判断和自我护理技能,也影响人格和行为。据2019年的一项研究统计,全球约有5000万痴呆症患者,其中AD占总数的60%~80%[1],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AD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大部分AD患者均由配偶或子女在家中进行长期照护,长期且繁重的护理工作所致的负担会对患者心理状况造成影响,甚至引发照顾者出现虐待倾向,不利于AD患者的恢复与健康。

照顾者负担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由患者风险因素(如损伤程度、社会支持)和护理者风险因素(护理时间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既往研究显示,照顾负担越重,照顾者产生虐待倾向也越高[2],长期加重的照顾负担可能增加照顾者的虐待行为[3]。在减轻照顾负担方面,王明珠等[4]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应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照顾者负担改善;在减轻虐待倾向方面,Liu等[5]研究结果显示,注重情绪和问题能确保照顾者保持积极态度照料患者,这说明心理弹性可减轻照顾者虐待倾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对AD患者照顾者展开调查,探讨AD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作用。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12例AD患者的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照顾者为配偶、子女;②照顾时间不少于3个月;③照顾者意识清晰、言语正常且年满18岁。排除标准:①生活不能自理的照顾者;②有偿照顾者;③照顾者近期遭遇其他重大应激事件。全部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6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为94.64%。本研究经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审批号:2022-009-01),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获取AD患者名单,选定符合标准的AD患者照顾者,调查员统一向受试对象发放问卷,以匿名形式填写,严格遵从保密及匿名原则并回收。人口学特征包括照顾者性别、问卷文化背景、家庭收入、平均每天照顾时间、是否与患者同住、与患者的关系(子女、配偶)。

1.3  观察指标

1.3.1  应对方式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6]进行评估,包括积极应对(12个条目)和消极应对(8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4分,应对倾向=积极应对标准分–消极应对标准分,其中应对倾向值0分以上则为在应激状态下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反之为消极应对。

1.3.2  心理弹性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7]进行评估,共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维度25个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照顾者心理弹性越低。

1.3.3  照顾负担  采用中文版修订照顾者负担问卷[8]进行评估进行评估,包括身体性、情感性、社交性、时间依赖性以及发展受限性负担5个维度,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4分,总分为0~96分,分数越高表示照顾者负担越重。

1.3.4  虐待倾向  采用中文版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9]进行评估,共8个封闭性问题,回答“是”或“否”即可,得分范围为0~8分,得分越高说明照顾者的虐待倾向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ping法验证、检验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作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照顾负担、虐待倾向得分比较

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者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者(P<0.05),平均照顾时间≥8h者的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得分均显著高于平均照顾时间<8h者(P<0.05);其余人口学特征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照顾负担与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r= –0.504,P<0.001;r= –0.513,P<0.001),与虐待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 0.657,P<0.001)。

2.3  AD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中介效应

照顾负担作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5.15%(0.091/0.165);中介效应占44.85%,其中心理弹性占19.39%(0.032/0.165),應对方式占25.45%(0.042/0.165),见表2。

3  讨论

受赡养传统影响以及我国现阶段老年AD患者照护医疗、卫生保健措施方面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约90%的AD患者为居家照顾,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这一比例呈现上升趋势[10],给照顾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负担和压力,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导致照顾者将压力转化为虐待行为而释放,影响AD患者身心健康。既往研究显示,由于AD患者处于慢性病和致残状态,照顾者可以被视为隐藏的患者[11]。照顾负担涉及照顾者所经历的身体、经济、社会和情感问题,特别是照顾者的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减轻虐待倾向的关键。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将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新的活力,倡导将心理问题向人的积极力量转换。Sánchez-Teruel等[12]研究显示,高心理弹性能使照顾者更快适应角色变化,减轻虐待倾向;Vatter等[13]研究认为积极的应对能力能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这些研究从心理方面说明照顾者心理状态对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AD患者不仅自理能力降低还伴有进行性智能衰退,可使照顾者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了解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在AD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产生作用或可为优化AD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照顾者的虐待倾向为(4.41±1.20)分,高于辛惠明等[14]研究的(3.43±0.23)分,而低于谢建芳等[15]研究的(4.48±1.29)分。分析原因,可能家庭照顾者出于亲情、传统道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雇佣者会更加尽力履行职责,所以虐待行为会相应地有所减少。另外,相较于平均照顾时间<8h者,平均照顾时间≥8h者的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得分更高,这也间接说明照顾负担重可增加虐待倾向风险。长时间处于照顾患者的状态,照顾者没有休息和参加社交活动的时间,其自我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从而导致虐待倾向增强。依据情境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从道德和健康方面着手,定期通过电话或上门访视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照顾者及时化解照顾困难,对减少虐待行为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照顾负担在照顾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在实践中很难降低,且虐待倾向大部分取决于患者疾病和躯体症状等所致的照顾负担加重。在这个过程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袁琪等[16]研究显示,应对方式为肺癌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积极的应对能改善患者预后;Zhang等[17]研究显示,积极应对与帕金森病照顾者负担呈负相关。本研究中,应对方式与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呈负相关,说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减轻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且应对方式占中介效应的25.45%,进一步说明应对方式可调节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积极的应对心态可为个体减轻或缓解应激性事件带来的影响,肯定自身价值,有利于平衡照顾负担,减轻虐待倾向。

对于儿童患者照顾者而言,心理弹性是一种持久的能力,是照顾者应对慢性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老年患者照顾者而言,心理弹性则被认为是与照顾负担抗衡的优势或意志力。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心理弹性是与AD照顾者负担抗衡的优势或意志力,是可自我感知的,结局是积极的[18]。张柳娟等[19]对90例帕金森患者主要照顾者研究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这些研究均说明心理弹性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间的作用是积极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呈负相关,说明高心理弹性能减轻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且照顾负担可通过心理弹性影响虐待倾向,这进一步说明心理弹性对于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的重要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心理弹性的压力缓冲作用有助于照顾者承受挫折,并通过增强的坚韧和弹性重塑健康的信心,而在照顾负担和虐待倾向进行调节。鉴于心理弹性为个体潜能和品质的体现,能通过培训提高,因此建议对AD照顾者进行针对性训练、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以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综上所述,AD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与虐待倾向呈正相关,提高照顾者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照顾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虐待行为发生。但本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观察性横断面研究无法检验因果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后期将开展更深入的纵向研究。同时,本研究仅以照顾者负担问卷评估照顾负担,未采用AD行为病理评定量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和柯恩–曼斯菲尔德激越问卷等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且本研究涉及量表相对较多,实施时可能存在研究者不配合填写现象,这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充样本完善试验。

[参考文献][1] 王英全, 梁景宏, 贾瑞霞, 等. 2020-205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情况预测研究[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19, 2(1): 289–298.

[3] LIN M C. Communication neglect, caregiver anger and hostility, and perceptions of older care receivers cognitive status and problem behaviors in explaining elder abuse[J]. J Elder Abuse Negl, 2020, 32(3): 235–258.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阿尔茨海默病应对方式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概念的解析
琐琐葡萄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HSP70敲低对AD转基因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