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问题研究

2023-06-15李海伟杨丽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

李海伟 杨丽梅

摘   要:养老下乡是城市老年人到城郊农村居住生活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未来多元化养老的新选择。养老下乡对缓解城市养老压力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成都市老年人到农村养老的进展缓慢,成效并不突出。分析发现,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存在农村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交通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通行需求、生活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品质需求的困境。下一步,需要从深入实施医养融合、强化农村交通服务、打造农村养老综合体三方面入手促进养老下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市老人;养老下乡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3.011

文章编号:1009-6922(2023)03-85-0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成都市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为376.4万人,老龄化率达到18%,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比较,人口老龄化率持续上升[1]。面对成都市老年人口基数大、数量增长快的现实,如何缓解成都市的养老压力,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31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49等要求。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强调拓展老年医疗旅游、老年观光旅游、老年乡村旅游等新业态[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发展乡村养老托幼等生活服务,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4]。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成都市民政局印发的《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整合全域山水田园、地域文化等资源,依托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绿色屏障,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龙门山森林康养小镇等生态康养基地[5]。成都市还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工作的意见》,这不仅为养老下乡提供了政策上的合法性,而且为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指明了方向[6]。

一、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意义

成都市紧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创新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一方面,成都市的农村大多地处成都市的“二圈层”和“三圈层”,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农耕文化丰富、食材绿色有机;另一方面,成都较高的老龄化率意味著城市老年人面临迫切的养老需求,二者共同促进了养老下乡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一)缓解城市养老压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2]30-31,“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49。这为发展农村养老产业提供了新方向。养老下乡的新型养老模式能有效缓解城市养老资源供需失衡带来的压力[7],能满足城市老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既是对传统养老方式的有益补充,也将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22年,成都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09.5万,而“十三五”时期成都的养老服务床位是12.7万张,每千名城市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28张[8],“一床难求”现象比较突出。成都市老年人口增长快、养老需求多与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显著不足构成现实的张力,城市老人养老亟须开拓创新,养老下乡为城市老人提供了安度晚年的新选择,成为缓解城市养老压力的解困之钥。

(二)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成都市农村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质量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存在着养老设施运营难、养老服务质量差等问题。而城市老人养老下乡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使农村的生产要素活起来。城市老人向农村转移,给农村带来了稳定的、高端的消费群体,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养老设施的闲置问题,而且能够将城市老人在城市多年生活工作积累的经验、技能和人脉资源带到农村。与此同时,农村要为城市老人提供养老、住宿餐饮、家政服务、休闲观光农业,以及车辆接送、场地看管、社区安保、旅游讲解等配套服务,这能带动农村养老设施发展和促进养老服务水平提高。

二、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现状分析

为了研究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现状,通过网络问卷调研的方式向成都市老年人共发放问卷176份,回收17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96.5%。本问卷借鉴国内外学者养老下乡的相关研究成果,设计封闭式的调研问卷,选出13个指标,包括居住地、具体区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健康状况、子女的数量、养老下乡的意愿、养老下乡的天数、养老下乡的模式及影响因素[9]。

(一)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受调老年群体中,有效问卷群体均居住在成都市;从性别来看,男性57人,占33.53%,女性113人,占66.47%;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6.47%;从职业角色来看,工薪阶层占30.59%。用SPSS数据分析工具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数据基本能客观反映当前成都市老年人养老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见表1)。

(二)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问卷数据分析

1.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意愿情况分析。一是从年龄来看,55~74岁之间的老年人养老下乡意愿最为强烈,说明未来养老下乡的主要群体集中在55~74岁之间的老人,而超过75岁以上的老人养老下乡的意愿有所下降(见表2)。二是从年龄来看,月收入在2000~5000元之间的老年群体养老下乡的意愿非常高,是养老下乡重点关注的一个群体;而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老年群体养老下乡的意愿比较低(见表3)。三是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层次学历的老年群体养老下乡的意愿相差不大,分别是82.46%、84.48%、87.04%(见表4)。

2.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市老年人的特点为基础,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影响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八方面因素: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食品生态,健康饮食;劳作体验,愉悦身心;住宿宽敞,服务到位;交通便利,回城方便;医疗条件好,就医方便;物产丰富,价格实惠;周边有景区,丰富的娱乐活动;并按照“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赋予1~5的数值。调研结果发现,平均分最高的因素是“医疗条件好,就医方便”(4.15分),说明城市老年人养老下乡最看重的是农村的医疗设施,在推动养老下乡时要将乡村医院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作为重要着力点;而后依次是“食品生态、饮食健康”(3.98分),“交通便利,回城方便”(3.93分),“物产丰富,价格实惠”(3.91分)等。得分最低的是“劳作体验,愉悦身心”(3.58分)(见表5)。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问题分析

通过表2、表3、表4、表5的分析可以得知,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医疗需求

通过调研发现,成都市老年人最看重的就是医疗设施。而成都周边农村的医疗条件、基层医疗资源和成都市区的医疗资源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严重影响成都市老年群体养老下乡的意愿。主要体现在:一是成都周边农村没有综合性的医院。辖区内有乡镇卫生院,每个建制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但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医疗条件和技术相对落后,尤其在面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时,农村缺少老年人专科门诊和进口药品储备。二是成都周边农村全科医生数量极少,按照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1.2个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学历低、年龄大、医学知识更新慢,在老年人疾病的判断和治疗等业务能力方面比较欠缺,遇到老年人突发状况时无力解决。三是成都周边农村医疗设备配置不足与陈旧落后并存。乡镇卫生院的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气囊等)配置率较低,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之需。

(二)农村交通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通行需求

调研发现,成都市老年人比较注重交通条件。而现实是成都市周边农村的交通条件与城市老人养老的通行需求不适应,便捷性较低,特别是偏远村(社区)养老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之间交通便捷性低。通过访谈群众了解到,大部分村落公交车、客运班车比较少,等待时间长,夜间不运营,少有公交车直达成都市区,同时没有停车场,不能满足养老者自驾的需求。二是应急车辆储备少。成都市周边农村与城市医院之间有30公里以上的距离,不能保证24小时有交通车辆,老年人出现突发性疾病,车辆安排就是个难题。三是公共交通配置少。城乡线路比较少是成都周边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城乡之间交通主要依赖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较少,交通方式单一,养老下乡的可抵达性成为摆在老年人面前的难题。

(三)农村生活条件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的品质需求

调研发现,城市老人因年龄、收入、學历的差异,养老下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吃”的要求高。大多数城市老人对吃的东西比较讲究,追求生活品质,对农村果蔬、土猪肉、土鸡、土鸡蛋、茶叶等不但要求新鲜无污染还要求绿色有机。二是“消费”预期高。城市老人对养老下乡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工资在2000~5000元的城市老人更容易接受农村的消费水平。三是“生活环境”要求高[10]。城市老人居住在城市,他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室外环境、适老化设施与农村相比来说比较干净、现代化。农村的生态居住环境是否舒适、公共设施是否适老是影响城市老人养老下乡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成都市老年人“养老下乡”的路径

(一)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满足城市老人养老下乡的医疗需求

要将农村养老和农村的医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缓解城市老人养老下乡的顾虑。一是加强农村卫生所整体建设。软件建设方面,引进或招聘专业医生和护士团队,弥补农村医生和护士在数量和专业技术能力上的不足;硬件建设方面,配置老年人相关的医疗设备,改善医院环境,从内到外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质量。二是加强老年人疾病诊治。定期邀请老年疾病专家坐诊卫生所,开展全天候诊。给养老下乡的城市老年人建立常态化、科学化个人健康档案,提供免费体检。针对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城市老人实行温馨短信提示、医生电话提醒和诊断服务。三是市区综合性医院和农村卫生所建立定点帮扶。通过农村和城市在医疗机构方面的积极对接,搭建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疾病转诊绿色通道[11],以保证疾病突发时能顺利到市区综合医院及时就诊和治疗。

(二)强化农村交通服务,满足城市老人养老下乡的交通需求

城市老年人养老下乡需要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协同运行有效合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下乡中的引领作用,形成政府、企业、村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快城乡旅游环线规划建设。完善通往农村的基础路网,将快速交通(高速、快速路、旅游直通车)与慢行交通(自行车、电瓶车)相结合,增加公交班次,开通养老村之间旅游线路专线车。二是加快实施厕所、停车场等便捷服务工程。响应国家开展的农村“厕所革命”,在农村人群集中地区设置公共厕所,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推进农村停车场建设,重点支持特色旅游村(社区)新建(含改扩建)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三是鼓励农村私家车辆组建车队。借助网约车科技平台给在本村的城市老人提供往返城乡的接送班车,让城市老人来回自如,为养老下乡助推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三)打造农村养老综合体,满足城市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调研发现,城市老人对农村养老的模式喜好不同,有47.72%的老人选择老人自发型养老模式(休闲旅居式、寄养农家式、落叶归根式、下乡劳作式),有41.10%的老人选择政府养老型养老模式(政府牵头养老社区),有6.47%的老人选择市场开发型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机构、疗养院、养老社区),还有4.71%的老人选择村企引领型养老模式(集体经济组织+运营公司+农户开发的养老院)。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喜好使单个农村不能满足城市老人的需求,要把成都市养老的村落连点成片,集群打造成田园农村养老综合体,实现城市老人在不同村落的流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养老下乡是一项涉及面广、范围宽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产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谋划好村落间的互利共赢机制,共同推进农村养老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增加商业模式。有一定积蓄的城市老年人需求层次是多元的,要在农村适当增加农业体验、音乐、舞蹈、书法、民宿等文化元素,增加养老地产、亲子乐园、购物、美食、娱乐一体的中型商超。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养老”平台。建立村落之间养老信息共享、养老咨询投诉、对接上游优质养老产品供应链的综合智慧平台,开启农村养老智慧化进程,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农村养老个性化服务需求,打通我国新时代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顺应人口发展变化特征优化资源配置   助推“三个做优做强”[EB/OL].(2022-02-17)[2023-02-10].http://www.cdeic.net/go-a859.htm.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EB/OL].(2021-12-30)[2023-02-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14].http://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dzb=true.

[5]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EB/OL].(2021-11-02)[2023-02-14].http://cdmzj.chengdu.gov.cn/gkml/qtwj/1613191921193295872.shtml.

[6]陈泳.成都再出政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EB/OL].(2022-08-16)[2023-02-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300318708001666&wfr=spider&for=pc.

[7]刘灵辉.大城市边缘区新农村承接城市养老产业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102-106.

[8]全威帆.应对老龄化   成都養老服务提升质效[J].先锋,2022(2):40-42.

[9]江海燕,刘庆友.银发族乡村旅游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200位老年者的调查[J].湖南农业科学,2014(17):61-65.

[10]李雨潼.“候鸟式”异地养老方式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8(8):276-280.

[11]蔡宁芝.城市老人到成都市“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休闲养老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68.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
坚持城乡融合乡村优先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刍议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关于乡村振兴几个核心问题的判断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