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评价

2023-06-15李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评价道德与法治

李斌

[摘 要]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大单元教学评价,需要制订以素养为导向的评价目标和要求,关注评价的针对性、阶梯性与连贯性;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与课程标准,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备单元整合意识,通过整合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任务、单元评价,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2-0014-03

单元,是指教材样本中自为一体或自成系统的独立成分,若干成分因一定的联系而进行有系统的组合。所谓大单元,笔者认为是从一课、一单元或一册教材的教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炼单元主题,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大单元教学任务群。大单元可以是一册教材中的一个话题单元,也可以是不同年级、同一主题的单元整合。基于《义务教育道德與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研究大单元教学,要以教材为载体,关注大单元视域下学生综合评价的针对性、阶梯性与连贯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的教学,还要重视整体的单元评价标准的构建,明确不同主题下,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因此,笔者认为,大单元教学应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实现对教育主题、教材主题、成长主题的融合,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化、思维深度化,真正实现由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评价结果,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因此,评价既是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催化剂,也是达成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更是检验大单元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一、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大单元教学评价的目标和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就要求大单元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转型,基于核心素养确立大单元主题,围绕主题和目标统整教材;同时,要求教师具备单元整合意识,通过整合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任务、单元评价,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其中,单元素养目标是构建单元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在确定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评价要评什么、根据什么评、谁来评、怎么评。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例,该单元以“公共生活”为主题,以培育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通过《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这三节课,从“公共设施”到“公共规则”,再到“公共关爱”,着眼于家庭、学校、社会三维空间;该单元从具象认知过渡到抽象感悟,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健全人格融入生活化的主题教学中,以实现培养学生社会公德和社会理性的目标。

结合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我们设计了该单元的学习目标、评价目标和评价要求(见表1)。

在大单元教学中,单元评价应与单元目标紧密结合,且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设计大单元的学习目标、评价目标及评价要求之后,教师要以此为纲,在具体课例的教学中细化教学目标和评价内容,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教有所依、学有所评。

二、贯穿教学全程,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新课标指出:“坚持多主体评价。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从各个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面观察和收集学生在各种场景中的日常品行表现,各评价主体之间要充分沟通交流,形成育人合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注重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教师评价,以评促教提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其中,教师评价重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予以反馈。这样可促进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单元是立足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不断扩大生活视野和进行实践的单元。在单元学习目标的整体观照下,不同的课时教学目标又有所不同,其教学评价的目标和要求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的教学,对应的评价要求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1)联系实际,了解公共设施、规则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并说一说公共设施及规则的重要性。(2)结合新闻、视频等阐述现实生活中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公共规则下人们的表现;能够结合情境判断不同社会行为的对错,并说明理由。其中,评价要求(1)是事实性要求,涉及的是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进行评价;评价要求(2)是分析性要求,涉及的是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设置真实性的情境任务,根据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来判断他们的学习达成度。

无论是基于问题的评价,还是基于情境任务的评价,在判断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时,教师都要先将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层次水平,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表(见表2、表3),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学生评价,以评导学促发展

元认知理论指出,元认知包括自我监控、调节与反思。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评以及同伴互评,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领悟知识,内省自己的课堂行为。在道德与法治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设计明确的问题和情境任务评价量表,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相应的学生自评或互评的评价量表。

《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主题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聯系,旨在让学生能够将课前的生活调查、课中的自主学习与课后的迁移运用紧密结合,形成道德修养、法治观念等。因此,教师可通过构建任务群的方式,将核心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三级任务的方式构建大单元教学任务群,设计基于任务的评价量表,并融入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在本单元中,“正确认识我们的公共生活”是教学的核心任务,通过“联系生活,走进公共生活”“正确分辨,辨析公共生活”“尝试实践,融入公共生活”这3个二级任务,结合具体课例,分别设置三级任务(见图1):调查身边的公共事物,找找生活中的规则,发现身边的爱心之举;辨析破坏公物的行为,辨析破坏规则的行为,知道如何正确帮助他人;提出爱护公物“金点子”,为规则做宣传,正确传递爱心。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因此,教师要重视设计与任务相匹配的自评量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真实地观察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过程性评价中获得阶段性成长。如在完成“发现身边的爱心之举”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课前调查,在交流中学会从不同场合、不同人身上发现爱的闪光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在平等、互助的氛围中能够自主发现,学会取长补短,从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教师通过自评量表让学生进行自评,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合作学习效率(见图2)。

3.家长评价,以评强识深实践

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比较低,课后的实践活动主要由家长陪伴孩子来完成,且学生通常需要家长的帮助或支持才能够较好地完成实践性任务。因此,教师要重视家长评价,鼓励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

如教学《大家的“朋友”》时,为了让学生形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与行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订“爱护公共设施‘金点子”的方案,并自主设定行为评价的内容,学习小组中的同伴可以互相评价和补充。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方案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并增设家长监督员这一栏目,让家长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打分。家长参与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家校合作,让课堂学习更好地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关注公共设施的意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及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行为。

总之,评价就像黏合剂,行之有效的评价能够有效融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方法、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方法、教材与方法之间的关系;评价就像是催化剂,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增加课堂的活性,使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表达和成长。大单元视域下,教师要始终立足新课标与教材,在引导学生整体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重视建立指向学生素养培育的单元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有效落地。

[ 参 考 文 献 ]

[1] 崔允漷.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助力各国进入“素养时代”[J].上海教育,2021(32):22-2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殷凤.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探略:“公共生活靠大家”单元例析[J].中小学德育,2023(2):45-49.

[4] 杨雯,孙智勇.形成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合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10):20-23.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评价道德与法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