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本腔及板式
2023-06-12徐飞
■徐飞
柳琴戏的板式和腔体结构非常独特,它既不能用板腔体,也不能用联曲体和“复合体”来加以归属。它的音乐总体架构应该由本腔、色彩腔和民歌小调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受到柳子戏的影响,早期的柳琴戏唱腔也是有近似板腔体和联曲体(曲牌联套)两类唱腔结构,这一点从唱腔中仍保留(羊子)、(娃子)的词牌可以证明。后来因近似板腔体构成的基本腔得到强化、联曲体唱腔逐渐被摈废,代之以色彩腔和民歌小调作为对基本腔的补充。柳琴戏的唱腔独具魅力,地方特色尤为鲜明,其唱腔旋律中,四、五、六、七度的大跳音程随处可见,女腔宛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男腔粗犷、爽朗嘹亮,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而“怡心调”恰是本剧种最大的特点,其基本腔多为不定型的同一板式或唱调,不同演员的唱法是不同的,甚至同一演员在每次心情不同时唱法也不一样,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和自己本人的天赋随心所欲地发挥,用演员自己的话说,只要“不黄腔、不掉板,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即可随意转腔、转调、自由咏唱,毫不受伴奏的限制。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七度,男腔加衬调,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如二行板、快二行,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奏,除了大部分是后半拍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因为这里是介绍、分析柳琴戏的音乐概况,也是让读者对柳琴戏音乐的各类板式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所以下面仍以柳琴戏各类板式的传统叫法为主加以剖析说明。
“慢板”是柳琴戏基本腔中最重要,也是唱速最慢的板头之一,它由两个不固定对偶乐句构成,可用十字句、七字句或长短唱词,速度一般在1=60左右,多用于情感抒发或是陈述、感叹等情境,舒缓、平稳、曲调线条波动性大,表现力强。为2/4节拍,一板一眼,个别地方也写成一板三眼的4/4节拍,曲调和节奏舒缓、平稳,更富有表现力。柳琴戏的男腔和女腔常用的慢板,只以两句唱词为限,即上下句,按照板腔体的唱腔规范三句和四句的唱腔,应该是一、二句进行重复或因唱词的四声要求,个别音稍加改动。而柳琴戏所谓的慢板从第三句就没有固定的曲调了,只是根据剧情需要选择较慢、曲调性较强的腔调进行排序、连接。例如我和孙柏华等老师合作的大型现代戏《望星空》李母的一段唱,“二行板”分为快、慢,也称为(流水板)或(二六板)1=80-120 左右多切分音,曲调起伏较大,板后起,板上落,皆为1/4拍。
“快板”比二行板更快,句幅更短,中间很少加过门,多为一字一音,常常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速度在1=160左右,曲调中没有特殊需要不加过门,乐队也不完全跟奏,这样一方面为了凸显演员的唱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唱词听得更加清晰,所以(快板)更适宜表现激愤、抗争、怒斥等方面的情绪。男腔与女腔形式差不多,不同的地方是女腔多用拉腔来结束,而男腔多用停腔转死板形式结束。“导板”(顶簾子)的唱词有时是用上句,有时是用下句词,用上句唱词时,上场往上要再重唱一句,用下句词往上是接唱前面刚下场演员的留口,所以上场就不要再唱了。例《喝面叶》梅翠娥唱段,男主角陈士夺下场前用得上句词“一奔大路走下去”,
“尖板”因为剧情发展过程中,情感需要在大段唱腔前加导板也叫尖板,往往加锣鼓用以烘托气氛。“散板”由于用途、速度的不同,长短、唱法也就不同,但它们的节奏都相对自由一些。柳琴戏的紧打慢唱就是由自由节拍的唱腔和乐队以快板节奏的托腔上下叠合而成。“清板”大多插在慢板中间,速度较慢,旋律性较强,善于表达内心情境、悲情哭诉、往事忆述等。大多是以无伴奏形式演唱,只用板鼓和手板进行加花敲击,必要时加一两件乐器以复调形式托奏。“吞板”大多插用在二行板中间,与清板相似,速度较快,腔少字多,说唱结合。要求吐字清楚,以字行腔,不能腔包字,乐队大多托腔跟奏。“垛板”是由三字句、四字句、唱词交错组成的唱腔,速度较快,顶板唱、节奏结实有力,紧凑简洁,善于表现人物清动、昂扬等情绪。“自带板”是散板类技艺性要求很高、难度较大的一种唱法,它一是为下面唱段定准速度,多用在大段念白后开唱,没有过门,乐队也不能给音提示,所以此种唱法多为功力较深的演员使用。
“连板起”是柳琴戏的慢板、二行、快板等唱腔前所倒用的一种特殊的起腔、唱法。
例大型现代戏《承诺》唱:
“死板”也称砸板,就是指一段腔的结束、终止。有软、硬收两种。大掉板在原唱腔的速度上突然撤下来的意思(有快突撤慢转慢板),时速120~130,倍撤60~70。
例《望星空》四场莲花唱:1=G句腔、连毛薅、叶里藏花、停腔、立腔、含腔、扬腔等不胜枚举。其中,立腔调字昂音程跳动较大,演唱起来不光要有好的嗓音,而且要具备娴熟的技巧。
柳琴戏的唱腔伴奏,在20世纪60 年代以前主要是定调不定谱,意思是演员与琴师、鼓师商量后达成默契.在戏中唱什么板、什么调,其他的看临场发挥了。20世纪60年代后,柳琴戏在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戏和整理改编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之后,音乐唱腔有了更大的发展。新的剧目开始有个全谱,作曲者对全剧的音乐构思和布局进行了全新的创作,除了保留传统伴奏的优点外,对伴奏有了新的规范,由剧团的专业作曲人员与唱腔风格的代表者长期合作,在移植、创作众多的现代戏、传统戏中,又编创一些新的唱腔,规范了唱腔板式,基本确立了柳琴戏唱腔音乐的发展趋向,使柳琴戏的唱腔创作达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