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奥”会徽设计中看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
2023-06-11郭金钊李仁伟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郭金钊 李仁伟(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奥运会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大舞台。进入21 世纪以来,奥运会会徽设计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也受到奥运会承办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北京“双奥”会徽设计为例,通过对“双奥”会徽的整体构图、设计元素、色彩应用及文字标识等方面的比较与研究,探讨在奥运会这一特定媒介下视觉形象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的视觉图腾,是承办国向世界展示其文化内涵与人文特征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理解的视觉载体。奥运会会徽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与发展,从早年精心设计的海报到今天简单抽象的艺术徽章,可以说历届奥运会徽所展现的文化特征及内涵已经深深嵌入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从2001 年7 月13 日我国申办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到2022 年3 月13 日北京冬残奥会圆满闭幕,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 年北京冬奥会(以下简称“双奥会”)的顺利举办,向世界直观地展现了新时代我国昂首向前的现实状态及文化内涵。其中,蕴含我国文化内涵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双奥”会徽设计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双奥会”为契机,通过探讨其历届会徽在构图、主体图案、色彩、文字等方面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与法则。
一、北京“双奥”会徽解读
2003 年8 月3 日,广受关注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揭开其神秘面纱,会徽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图1)。该设计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章为视觉核心,在全球应征的1985 件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并经过众多专家的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
图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一枚中国传统的肖形印章,红色的椭圆内刻着一幅运动员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画面、整体设计与“京”字相似,“京”字代表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中部是由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表明了奥运会的举办地点和时间;下半部分是奥运五环,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
2004 年3 月24 日,2008 年 北 京残奥会会徽设计征集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奥组委向国内外具有资格的一些专业设计机构、人士发出征集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刘波创作的“天、地、人”设计方案在最后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图2)。
图2 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北京2008 年残奥会会徽的基本结构分为会徽的图形部分、文字标识和国际残奥委员会标志。会徽的图形部分由红、蓝、绿三色组成的“之”字形,汉字“之”又象征着出生、诞生和到达之意,其字形曲折,代表克服困难成功实现目标;第三部分是国际残奥委员会的标志,由绿色、红色和蓝色的小蝌蚪状图形组成,代表人类最重要的元素:心灵、身体和灵魂。
北京冬奥组委在2016 年7 月31 日向全球发出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的征集邀约,截至同年11 月份一共征集到会徽设计作品4500 余件。经过近一年多的评审过程,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设计的“冬梦”和“飞跃”被正式确定为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图3、图4)。
图3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图4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2022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采用相近的设计语言,这既是响应国际奥委会和残奥委会的要求,同时也是近年来几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设计趋势,平昌冬奥会和东京奥运会都采用了此方法。北京冬奥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冬”,上部描绘了正在滑行的滑冰运动员,下半部分则描绘了滑雪运动员的姿态,中间部分红、黄、蓝三种渐变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两条流动的、有节奏的线条,代表着举办地的山峦、跑道和庆祝节日飘扬的彩带;冬残奥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飞”,上下两部分形成一条对角线,上半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运动员,下半部分是一个滑板,而两部分的组合是一个坐在轮椅上向前滑行的运动员。文字标识“BEIJING 2022”,吸取中国书法和剪纸元素,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会徽标志的最下部分别是代表奥运精神和残奥精神的传统五环图形和残奥会图形。
二、北京“双奥会”会徽设计的异与同
从前文对“双奥会”会徽标志的基本分析来看,虽然两者之间无论从图形、色彩、构成等方面均各不相同,但也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强烈关联。因此,笔者对其进行了更为深入详细的分析(表1、表2):
表1 双奥会会徽主视觉形象分析(表中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表2 双奥会会徽元素构成分析
从构图上看,“双奥会”会徽都是由表现奥运之城和东道主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特点的主体图案组成;显示举办地以及举办年份的文字标识;奥运(残奥)会标志三个部分组成,且采用上、中、下构图。文字标识居于会徽主体图案和奥运(残奥)会标志之间,这样做不仅起到了过渡作用,而且增强了整个会徽图形的统一性和整体感。
从会徽图形元素的运用来看,“双奥会”会徽整体形态分别汲取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汉字元素“京、之、冬、飞”,辅之以运动员元素,体现奥运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图案中正在跳动的人指的是参与奥运会的每一位运动员,活跃的身姿象征了奥林匹克中竞技运动的活力、热情与拼搏。除汉字、运动员元素外,2008 北京奥运会在主体图案的设计中还加入中国传统肖形印章等传统元素,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则与中国剪纸相结合,起到增强标识文化内涵与表现力,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从色彩应用来看,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基本颜色是红色,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色,代表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喜庆、代表传统文化的特点。
2008 年北京残奥会会徽的是由红、蓝、绿构成的“之”字形,红色代表太阳,蓝色代表蓝天,绿色代表大地,三笔综合在一起构成向前跳跃的人形,代表“天、地、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徽的颜色也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三个主要概念: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代表高科技的深蓝色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代表环保的绿色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
北京2022 年冬奥会会徽的主色调为蓝色,是一种冷色调,给人以深远的感觉,寓意梦想和未来,表达了东方奥运冰雪的光明和纯洁,辅之以红色和黄色,取自中国国旗。在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强,黄色因其高纯度成为最明亮的颜色,这两种颜色融合渐变寓意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北京2022 年冬季残奥会会徽使用了四种高饱和度的颜色:红、蓝、黄、绿,红色是激情、自信和活力的颜色;蓝色是慷慨和纯洁;而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传达了冬残奥会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的“绿色奥运”的概念,黄色传达了光明、活力和希望,代表了残疾运动员的毅力、勇气、挑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文字标识的字体元素应用上,2008 北京奥运会会徽字体是由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2022 北京冬奥会会徽字体“BEIJING 2022”则在汲取中国书法元素的同时还加入了剪纸风格。“双奥会”会徽的字体标识都采用中国传统元素,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三、“双奥会”上的会徽对标志设计的启示
会徽标志是一种象征性的视觉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徽标志所展现的形象与内涵也不尽相同。例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一次重要亮相,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开放、自信、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形象。14 年过去了,2022 年的冬奥会使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城市,此时中国需要的国家形象则定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的大国形象。
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徽作为一种代表形象的标志,必须挖掘和精炼具有认同感和辨识度的中国元素作为设计内容。中国元素的应用,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即具象的图形、文字和色彩,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外形采用了中国传统肖形印章元素,以中国红体现着欢迎与热情,里面的负形则是将篆字的“京”字变形为一个向前奔跑的人,整个设计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而且体现了奥运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作为主办国对弘扬本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主旨与初衷。
精神层面,即可视化的中国文化内涵,留白与意境等中国美学精神,如2008 年北京残奥会会徽,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汉字“之”,红色寓意太阳,深蓝色寓意蓝天,绿色寓意大地,三个笔画综合起来形似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表达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标志是通过塑造视觉形象来传达信息的。视觉形象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而是要紧密联系到视觉传播的社会营销效果,把所要表达的视觉形象及文化内涵传播出去,收到好的营销效果作为回报。它的受众群体不单是一个民族或一片区域,更应以世界观众为对象,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受众者的认知与文化差异,在加入本民族文化元素的同时还要了解受众对象的审美心理,设计出国际化的视觉形象。
四、结语
每届奥运会都是一次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盛会,是展示国家实力、促进文化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宣传本国文化的绝佳机会。而奥运会徽则是承办国展现其文化内涵的精炼视觉表达,同时也是在世界语境下体现其国家及民族精神的传播途径。历届奥运会上所呈现的会徽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了解世界设计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本文通过对北京“双奥会”会徽设计的研究发现,这些会徽设计在基本设计逻辑方面都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像转译,通过传统图像转译后再与当下国际通用的设计表达方式相结合。因此,“它们”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于中国文化内涵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