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普契尼歌剧艺术的创作特征
2023-06-11任梓硕吉林艺术学院
任梓硕(吉林艺术学院)
一、普契尼生平介绍
吉亚卡摩·普契尼 Giacamo·paccini(1858—1924)1858 年12 月22 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卢卡城。他的父亲是一位极具音乐天赋的天才,主要从事教学和作曲等活动。他刚满六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之后他跟着一位叔叔继续在音乐领域方面学习,但童年阶段并没有凸显出他在音乐领域的长处。在19 岁时,他去观赏了歌剧《阿依达》,这一演出使他内心十分震撼,也是他想要变成歌剧作曲家的力量来源。1880 年,在亲戚和奖学金的帮助之下,他步入米兰音乐学院深造,并受到了庞开利及巴齐尼的指导,之后在21 岁时,他完成了《安魂曲》。该作品逐渐凸显出他正在变成剧作家的征兆。由因为该作品借助展现戏剧化的方式,男高低音在咏叹调上具备爆发力的体现,更类似于歌剧的表现方法,普契尼在管弦乐方面的编曲展现了戏剧一样的活力。普契尼一生一共有12 部歌剧作品,数量极少,但却十分珍贵。他的《波希米亚人》《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朵》等流传于人世,并长久不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这些作品都是他个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伟大的作品也使得普契尼在歌剧历史上具有极高无上的影响地位。当人们再次想起他时,仿佛又可以听到《为艺术,为爱情》《主人,您听我说》《星光灿烂》《今夜无人入睡》等优美动听的旋律。
二、歌剧
近代歌剧出现于16 世纪末期,一批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学者汇集意大利佛罗伦萨,在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将更多的创意融入古希腊悲剧诗歌古老创作方法之中,通过将不同的艺术类型有机结合,将诗歌音乐等要素融入戏剧当中,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戏剧艺术小品。
在西方音乐历史之上,最早被公认的歌剧作品是《尤丽狄西》,奥塔维奥·里努契尼撰写剧本,作曲家佩里和卡契尼分别作曲,并于1600 年出版(均有原版流传)。尽管卡契尼的版本要先于佩里发行出版,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后者在作曲上的杰出天赋。
在17 世纪初,佩里为庆贺马娅·德·梅迪奇与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婚礼,成功在佛罗伦萨举办首次演出,得到了听众的热烈响应,并且在首次演出的时间上佩里要先于卡契尼,这次首演为佩里赢得极大的关注度,并普遍被人认为这就是歌剧诞生之日。在佩里首演以前,其所作《达芙妮》由于缺失部分乐谱而未得以流传,佩里也没有凭借《达芙妮》获得此头衔。
在佩里首演后不久,蒙特威尔第也顺利发布歌剧《奥菲欧》,该歌剧凭借优秀的作曲与旋律被人们认定是歌剧发展史上首部代表性作品。其与佩里根据同样的故事,各自完成了歌剧《尤丽迪西》,并由斯特里乔为之制作了歌剧脚本。蒙特威尔第不同于前两人的创作特点,其把故事内容扩展至五幕,并将他个人的创作经验与1500 年后所流行的音乐表现手法进行融合。他所创作出的歌剧将舞蹈、重唱、独唱等完美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管弦乐深入刻画情感、协调人声与管弦乐等。意大利歌剧得益于地域与历史优势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风靡欧洲,引领欧洲歌剧的风格走向与发展,并推动欧洲各个国家歌剧的完善与发展。
三、歌剧创作风格特点
但是要注意的是普契尼歌剧当中所具有的独特而又多样的异国风情。他受到了威尔第等前辈的深远影响,对任何的新音乐都有着超出常人的兴趣,因此其作品涉及的风格种类较多,他的作品也擅长描绘异国风情歌剧背景,不仅只是被限于欧洲范围之内,《图兰朵》中的剧情取材于中国的见闻,在歌曲旋律层面也借鉴了我国的民歌作品,具备独一无二的异域风采。
四、普契尼歌剧题材风格特点
(一)普契尼歌剧题材的独特审美性—关注小人物,热衷女性题材
关注小人物是普契尼所创造的歌剧主体的审美独特性的体现,主要偏向女性主题的创作,分析他的作品得知,普契尼所创作的大多题材都偏向于渺小的再现实际生活,致力于打造更加生动立体具有悲剧主义色彩的女性角色,使观众易于理解,塑造的角色也更生动立体,该种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也是普契尼所处社会历史影响作用之下的产物。他曾经明确表示过他更偏爱于小人物,因此其主体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大多集中在小人物这一群体当中。该种小人物情结在他的创作当中也极为常见,因为真实主义思潮的兴起,他总能够把描写的视角转向到社会的劳动群体,这也与他自小贫苦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家庭背景有关。为追逐歌曲梦想他尝尽了人间冷暖,对劳动群体的艰苦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普希尼对该种生活环境的贫苦人民充满了怜悯与同情。他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当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他的创作总能赋予人物质朴、贴近生活、使人共情的形象。接触他作品的人可以发现,其优秀作品大多和爱情息息相关,同时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个性极为鲜明,每个角色都能够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这种独特的形象塑造手法也与他对人物情感表达的感悟和对生活经历的体验有关。他更加喜爱女性题材的根源是父亲离世较早,从小就跟着母亲相依为命,他有五个姐姐,可以说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就与女性息息相关,他从小接触到的都是家中姐姐和母亲对他的关爱,在该种生活背景当中也奠定了其日后歌剧作品当中柔情和细腻的风格创作。他对女性有着深刻的同情与理解,而这类情感都灌输到了歌剧的主题当中。比如,《艺术家生涯》中性格温顺的咪咪,《托斯卡》中盲目又外向的托斯卡,《图兰朵》里极为冷酷的图兰朵,该人物都有着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色彩。
普契尼写作第四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被称为《波西米来人》,充分显示出普契尼的戏剧天赋和个人特点,是普契尼成功塑造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惊为天人。《艺术家的生涯》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真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普契尼选定自己所喜爱的主题进行个性化创作,运用优美的旋律、深情的音乐和突出的主题体现歌剧的根本思想观念,富有普契尼的个人特点。《艺术家的生涯》作为讲述爱情的歌剧,所描述的是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主要人物是咪咪、鲁道夫、马切洛、科利纳和萧尔纳,鲁道夫是一名诗人,马切洛是一名画家,科利纳是一名哲学家,而萧尔纳是一名音乐家,生活环境贫困,但是向往着爱情。故事发生在破烂的阁楼,连结咪咪和鲁道夫的是借火事件,两人之后感情不断加深,第一次相遇时候鲁道夫吟唱《冰凉的小手》,咪咪相应的吟唱《人们叫我咪咪》,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开始了,当鲁道夫将咪咪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之后,讲述了马切洛和情人穆塞塔之间的分分合合,在咪咪与鲁道夫甜蜜爱情的背后,却是咪咪患病和鲁道夫穷困,两个人分别为对方考虑,选择了分开,在歌剧的最后,鲁道夫最后一次抱着咪咪,一起回忆美好的过往,咪咪最后在甜美的记忆中彻底离开。全场观众泪流满面,对生命的相聚和离开无可奈何。
(二)普契尼歌剧题材的独特情调—异国情调
普契尼在选择歌剧主题的时候偏向于异国风格,体现出普契尼眼界宽广。异国风情在法国以及意大利的歌剧当中有所体现,但是却始终不被视为主流趋势,但是普契尼创造性将其作为歌剧的主题特点,形成普契尼式异国风情的歌剧特色,并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兰朵》,得以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异国魅力,富有国际性和先见性。《图兰朵》作为普契尼始终没有完成的歌剧作品,充分显示出普契尼的创作理念,融入写作者长达三十年的经验,却无法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歌剧《图兰朵》运用神话传说故事展现东方文化魅力,通过《茉莉花》歌曲展现中国特色。使得歌剧富有活力和感染力。《图兰朵》主要内容是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有处决。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刘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任由公主处置。公主逼问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刘,仍未得其意。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歌剧始终穿插着谜语,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音乐旋律动听,充分显示歌剧独有的魅力和价值,被认为是成功的作品。
(三)普契尼歌剧音乐的独特性—自然流畅情感真挚
普契尼在创作歌剧的时候借鉴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相关理念,在真实主义歌剧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普契尼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旋律、和声、声乐等要素提高整个歌剧的完整度,创作出众多经典歌曲。普契尼所创作的歌曲优美流利,体现出感情的纯真美好、激情澎湃以及优雅似水,极易让观众沉浸在歌剧世界当中。普契尼曾说“如果旋律不富有创新性,就不会产生音乐。”普契尼在旋律方面天赋异禀,所创作的旋律流畅度高,富有欣赏性,能够充分发挥旋律的积极作用,配合剧情起起落落。普契尼在创作歌剧的过程中融入个性化特色、多样化风格,异国风情浓郁,所运用的各种手法兼顾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在较为杂乱的社会环境下富有个性特点,对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五、普契尼歌剧的音乐风格特点
(一)特别的“微型序曲”
序曲指的是歌剧正式演出前播放的音乐片段,一般由乐队进行演奏,又被称为开场音乐,其目的是等待观看歌剧的观众进入剧场。序曲在格鲁克歌剧改革后被逐渐丰富,有更多的剧情因素加入其中,营造出更为真实的剧情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剧院观众的体验感,对剧情有更高的代入感。与其他歌剧创造者不同,普契尼更偏爱在歌剧开幕前使用较为简短的序曲,也就是所谓的“微型序曲”,借助这类序曲使观众快速进入剧情。以《托斯卡》为例,《托斯卡》的序曲仅有三小节,普契尼在这三小节序曲中利用强烈的和弦烘托出慌乱、紧张的剧情氛围,为歌剧内容做铺垫。
(二)优美柔和的旋律
歌颂人间真情是普契尼进行歌剧创造的中心,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保证剧情符合这一主题,必不可少的就是歌剧旋律要柔和、优美,因此,优美柔和的旋律也是其作品的显著特征。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音乐旋律不但符合优美柔和的特点,还十分流畅。例如,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艺术,为爱情》《晴朗的一天》等等,久唱不衰。
(三)重视人声在歌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来说,人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影响下,普契尼十分重视人声在歌剧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声在其作品中处于中心的主导地位,在交代剧情,剧情的展开、过程及结束等方面有着作用意义。
因此,普契尼在进行歌剧创作时,始终坚持人声主导,其他的一切工作,如剧情、音乐以及舞美等都是为人声服务,起着衬托美妙人声的作用。普契尼为了追求更好的人声效果,放大人声在歌剧中的重要作用,使用大量宏伟的重唱,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和代入感。
(四)标题性的主导动机
标志性的主导动机也是普契尼的歌剧的重要特点之一。主导动机在歌剧中起着暗示剧情发展的作用,是歌剧中人物、观念或事件的醒目标签。普契尼对于主导动机的运用十分熟练,通过主导动机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暗示剧情发展。在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中,每个人物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音乐片段,歌剧的整体剧情正是在人物的一个个音乐片段编织下构成的。以《艺术家的生涯》为例,普契尼在进行歌剧创作时,在D 大调,4/4 拍慢板利用小提琴以及单簧管安静演奏“咪咪主题”,体现了这一主题安静、柔和的音乐特点,但在 3/4 拍慢的圆舞曲速度则使用长笛来表现穆赛塔,衬托其热情外向的人物特点。这种歌剧手法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乐的符号性,可以使观众清晰辨认歌剧不同的人物或事物。
(五)女高音咏叹调的特点
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具有以下特点,其歌剧的女高音咏叹调的起句普遍在中音区和低音区,歌剧的前奏时间较短,部分歌剧甚至缺乏前奏,直接进入歌唱阶段,在演唱过程中,绝大多数由弱音起唱,歌剧的节奏具有缓慢、柔和的特点,开始时歌剧的旋律保持平静,随着时间推移,歌剧旋律发生级进上升,逐渐向旋律最高处靠近,一般是在小字二组降 B 区域爆发极强的力度,这就是咏叹调高潮部分的形成过程。在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下,普契尼的歌剧具备高水平的戏剧感染力,在增强观众带入感的同时,又不会显得与歌剧不符。
在世界歌剧发展史中,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占据这至关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分析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并演唱普契尼的歌剧作品,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同样追求其作品的歌剧爱好者提供理论参考。
六、普契尼歌剧的艺术价值
普契尼的歌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其创作过程中,普契尼具备较强的敏锐观察力,可以准确且快速地抓住歌剧发展的潮流和机会,并在自身天赋的帮助下,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发现自己的创作灵感,另外,普契尼对人物的刻画极其细致,人物形象丰满。此外,普契尼具备较高水平的歌曲创作能力,在歌剧中,利用音乐反映社会的一部分生活现状,增强了歌剧的真实性。普契尼虽然是一位男性歌剧创作者,但他可以非常细腻的,借助歌剧这一形式表现了社会一部分女性的地位及生存情况,歌颂了女性的坚强和勇于斗争。
普契尼歌剧内容翔实,描写细腻,就如同一名能工巧匠在精雕细琢,创作出的作品不仅能够写实,而且极具美感,能够让人感到创作者独到的音乐创作技巧,也能够从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超强的创作能力。歌剧中所蕴含的情感借助于音乐的旋律充分流露,让人们感同身受。虽然有很多英雄主义题材歌剧,但普契尼的歌剧来源于现实生活当中,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描述,能让很多普通人从中发现自己,因此能够更好地引发受众的共鸣。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在欣赏普契尼歌剧时,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歌剧独特的内容,能够体会到艺术家的伟大创作。
对普契尼歌剧进行分析,能够感受出其中所塑造的独特的女性角色形象,用歌剧这种高雅艺术形式描绘了普通生活,让人们能够近距离的去感受小人物小角色的特点,再加上优美的音乐旋律,衬托了部分女性对爱情美好的追求。这就是普契尼剧作家的不同之处,用极其写实的笔墨描绘了这一部分女性的生活状况,推动了近现代浪漫主义歌剧的不断向前发展。
七、结语
普契尼的歌剧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重视人声,在表演的过程中,他能够通过一切手段确保人声能够充分表现,通过人的声音让歌剧更具魅力,在咏叙过程中抒情,实现两者完美结合,让歌剧更具有特色。大胆创新、坚持真实主义作风,也是作为伟大格局家成功之关键,通过他的歌曲能够领略异域风情,为衰退期的歌剧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让意大利歌剧能够再攀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