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优势,理解幸福

2023-06-11徐妍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初中生

徐妍娜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性格优势;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7-0033-04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要帮助初中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性格优势(简称优势)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和人类学家彼得森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支持和认可的24项性格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性格优势能够增强一个人在面临逆境时的复原力,减少压力感,增强自尊和自信,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认为,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他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提到MPS幸福模型,认为幸福的方法在于优势(Strength)、快乐(Pleasure)和意义(Meaning)的交集。

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初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被理解被认同,却又时常自我怀疑。部分学生甚至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缺乏自尊和自信,幸福感体验减少或缺失。在这个时期,帮助初中生对自身的性格优势进行有效的了解、认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认同和接纳,有助于他们增强心理能量,树立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提升幸福感。

本节课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发掘并运用性格优势,进而促进其积极的自我认识,促进其深入理解幸福,增强幸福能力。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身的性格优势,知道性格优势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并有意识地运用。

3.情感目标:体验性格优势带来的愉悦和自信,并愿意持续地探索和运用性格优势,增强幸福能力。

【活动重难点】

1.发掘性格优势,理解优势与幸福的关系。

2.体验运用优势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道具、优势转盘、活动单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看见优势,感知幸福

(一)心理小实验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心理课堂。首先邀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心理小实验。

实验规则:

第一步:把杯子装满水,倒入一个量杯。

第二步:充分利用杯子本身的特点,尝试如何给杯子装入更多的水。 装满后倒入另一个量杯。观察对比两次的水量。(实验时间为2分钟)

第三步:对比完水量的组将实验道具收到指定位置。

提问1:对比两次水量,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2:(PPT呈现两次实验结果图,如图1)为什么杯子相同,水量却不同?这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什么启发?

生A:我发现,当我们充分利用杯子长边时,杯子的容量更大。给我的启发是,要充分利用优势。

师小结:充分利用杯子的长边可以让杯子的容量更大。同样,充分利用人的优势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容易体验到满足感与幸福感。

(二)引出课题

师: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优势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提高幸福感。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发掘优势,理解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一方面能迅速激发学生的興趣和热情,达到课堂暖身的效果;另一方面,能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到优势的重要性,自然导入课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探索优势,体验幸福

(一)认识优势与幸福

师讲解:在积极心理学中,优势又称性格优势,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的积极人格特质,亦可理解为好的、积极的性格。积极心理学家提炼出人类共有的24项性格优势,包括勇敢、乐观、友善、坚持、有爱心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正是这些优势创造着生命的独特与幸福。

在安徽,有一对拉面夫妇,他们主动到高速路口查验点开展志愿服务,免费为防疫人员和过往司机制作拉面。在寒冷的天气里,看到防疫人员在这里休整,吃着热气腾腾的拉面,夫妇俩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体现了夫妇俩什么性格优势?

学生分享。

生B:夫妇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验到了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体现了他们友善和有爱心的性格优势。

师小结:是的。夫妇俩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感受到意义和价值,收获了开心与幸福。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博士认为,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一个人在运用优势的同时体验到快乐和意义,他便获得了幸福。

(二)探索优势,体验幸福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优势,需要有意识地探索和运用。接下来,邀请同学们通过DIY优势能量瓶活动进行优势探索之旅。

活动流程:

1.优势转盘,选一选:从24项性格优势词中选择自己拥有的3~5个性格优势。

2.自我探索,填一填:把自己拥有的优势名称填入优势能量瓶,并在每个优势的旁边写上佐证事实,如热爱学习是你的优势,就在“热爱学习”的旁边写上“不懂就问,课堂上积极发言”这样的佐证事实,以便确认“热爱学习”这一优势。请大家安静、独立地完成。

教师呈现作品供学生参考。(见图1)

学生完成自己的优势能量瓶。

师提问: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哪些优势?感受如何?

生C:我写了谦虚、爱学习和感恩,我感受最深的是感恩。因为有一次我跟家人闹矛盾了,我们班主任很耐心地开导我,还送我回家。我心存感激。后来有一次下雨天,看到班主任没带伞,我就主动把伞借给她,然后和同学一起回家。

师追问:你能够感受到别人对你的好,心生感激,也会用行动表达你的感谢,这让你确认你有感恩这样的优势。写完这三个优势,你的心情如何?

生C:写完后很愉快,很开心,感到自己很有价值。

生D:我写的优势是有理想、有信念、有爱心、坚持和勇敢。我的感受是自信和愉悦。

师:发现优势可以让我们变得开心和自信,感受到幸福。但是有一些同学似乎不太确信自己有哪些优势,甚至有些自我怀疑。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下来,我们进入同伴赋能环节,请同伴帮忙发掘优势。

3.同伴赋能,添一添:邀请2~3个同学为你添一添优势“小瓶子”。要求积极正向,真诚对待他人。如果同学写给你的优势是你已经发现的,可以在优势能量瓶中写“+1”。

学生们交换能量瓶并互相补充。(见图2)

4.分享感受或发现。

提问1:在同伴赋能环节,你发现了哪些新优势,感受如何?

生E:朋友写给我的很多优势都是我之前没有发现的,比如之前我没发现自己是个友善的人,看到小瓶子里的“友善”,会有惊喜的感觉。

提问2:同伴写给你的优势中,有哪些是你的瓶子里已经有了,同学又发现了的?

生F:有很多这样的,比如有爱心、勇敢、坚持、热情等。

师追问:再次确认这些优势之后,你的感受如何?

生F:让我更加自信,更喜欢我自己。

小结:通过探索优势,有的同学发掘了新优势,感到惊喜;也有的同学确认了已有的优势,变得更加自信。

设计意图:通过DIY优势能量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同伴赋能两个视角来发掘优势。教师营造温暖安全的团体氛围,让优势在团体互动中被激活、被看见,被确认,可促使学生积极重塑自我,增进对幸福的体验和理解。

三、团体工作阶段:运用优势,演绎幸福

师:真正的幸福不仅在于发现优势,更在于充分并合理地运用优势。现在,邀请同学们来到“说优势、话幸福”访谈活动现场!

活动流程:

1.两人一组,一人为主持人,一人为嘉宾,主持人按照访谈清单提问。四个问题回答完毕,交换角色。要求访谈双方认真倾听并体会感受。

访谈清单中的四个问题分别是:

问题一:你最突出的一项优势是什么?

问题二:平时你是怎样运用这个优势的?

问题三:运用优势时,你的感觉如何?

问题四:这个优势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展示。

学生访谈片段:

生G:欢迎来到“说优势 话幸福”访谈!我是主持人小G,这位是嘉宾小H。小H,你最突出的一项优势是什么?

生H:勇敢。

生G:你是怎样运用勇敢这个优势的?

生H:平时老师邀请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会勇敢地举手,而且答得还不错。

生G:当你运用勇敢这个优势时,你的感觉如何?

生H: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生G:这个优势对你有什么影响?

生H:勇敢这个优势使得我不轻易向困难低头,更有力量向前进。

小结:同学们精彩的展示让我们感受到运用优势带来的真实的幸福。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正向运用优势能带来有意义的快乐,增进幸福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说优势 话幸福”访谈活动,强化学生已有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在访谈中深入体验运用优势带来的有意义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幸福的理解。

四、团体结束阶段:小结与提升

(一)小结与分享

师:請用一句话,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或体会。

生I:本节课,我知道了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优势。把这些优势用在学习方面,用在跟他人相处方面,可以让我的学习和人际关系更好。

生J: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优势,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家的生命会更加充实,更加精彩,也会更加幸福。

(二)以朗读名言结束

师:请同学们用心朗读一句名言:“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闪烁着幸福的光芒!”祝愿同学们多多发掘和运用自己的优势,绽放生命的光辉,收获幸福的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感悟和齐读名言,升华本节课,激励学生持续发掘和运用优势,收获幸福。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目标准确,形式活泼,内容新颖,有特色。新木桶理论的小实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启发性,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优势能量瓶”具有心理学意义,因为“瓶子”是聚合的,是“我”所拥有的,巧妙运用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于MPS幸福模型设计的访谈问题(怎么用+感受+意义),巧妙地将“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这一幸福理念落实到行动,转化到内心。访谈问题开放、积极,有力量,能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欲望,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本课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都渗透着发现和运用优势的幸福味道。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辅导技巧,营造温暖、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学生在团体互动中发现和运用优势,感知和演绎生命精彩,进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促进幸福能力的提升。

整个课程设计清晰明了,丰富有趣,活动过程层层递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目标达成度高,是一堂优秀的心理课。

点评者:阳作香,正高级教师,原广州市番禺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参考文献

[1]曾盼盼.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参考,2021(1):3-6.

[2]泰勒·本-沙哈尔. 幸福的方法[M]. 汪冰,刘骏杰,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番禺幸福课[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浅析初中生政治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