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自信塑造理论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3-06-11黄如意

文教资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黄如意

摘 要:在国家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创建一流本科成为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能否建立专业自信是高校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本文基于专业自信塑造理论,探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学生专业自信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增强专业认知水平,加大专业教育引导力度,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重塑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自信。

关键词:专业自信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本科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高校本科教育实施“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但在高质量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专任教师普遍认为培养方案拟定、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效果考核直至专业发展水平高低等各环节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学生身上,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及足够的专业自信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一、专业自信塑造理论的基本内涵

何谓专业自信?專业自信与学术界广为探讨的专业认同有何区别?专业自信是大学生在深刻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表现为内在的心里适切感与外在积极行为相统一,是一种对自身所学专业知情意行的结果。大学生的专业自信是在自我信任的基础上,对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获得肯定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心理特征,是在学习过程中基于专业认知、情感共鸣、知识积累、能力测评等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自我认同感,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理想

专业理想是专业自信的灵魂,对于大学生具有导向、激励、提升、支撑作用。现代教育理念提倡项目驱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教学内容精细化处理,促使学生将树立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职业目标有效结合,从而为其合理规划专业学习、实现自我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二)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是专业自信的前提,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以及职业方向的了解认知情况。如果学生对本专业基本信息没有清晰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就会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学习方向和热情,专业自信的建立自然无从谈起。

(三)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是专业自信的主线,表现为基于专业知识学习而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等心理体验。研究表明,学生如果能对专业产生情感上的接收和认可,会产生积极的、正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动。

(四)专业心态

专业心态指的是学生对专业的整体心境状态,是对专业的情绪基调、认知共识和专业价值观的综合,是大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而对专业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感受,与专业认知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只有树立客观、积极、平和的专业心态,才能对本专业的现状和未来有清晰正确的认知。

专业自信在专业认同基础上,更为强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确立和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是大学生能够扎实学习、深入研究、顺利就业的基础和源泉。专业自信塑造理论认为应破除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上单一以“市场需求”“学生兴趣”为先导的传统观念,从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认知、专业心态四个方面重塑学生专业自信,具体来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崇高专业理想,培育炽热的专业情感,深化专业认知程度、树立积极专业心态,以重塑大学生专心自信为抓手创建一流本科专业,实现高校专业内功的提升和整体内涵式发展。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自信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想出现偏差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公共管理是个“有情怀”的学科,需要学生有公德心和正义感,带着好奇与悲悯直视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过程中普遍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天性、个性、情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与抑制,大多数学生身上缺乏为人民谋福祉,为天下求公平的人文情怀,没有在专业认知的基础上把专业发展和个人理想紧密结合,更多考虑世俗实惠和功利诱惑。可以说,专业理想出现明显偏差是专业自信匮乏的根本原因。

(二)专业认知程度肤浅

目前,公共管理大类专业下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19类,在专业设置上纷繁复杂,不同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具体,加之与传统的会计学、金融学等经管类专业相比,公共管理类专业基本属于冷门专业,家长和考生在前期对本专业基本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自然很难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结果便是很多考生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直接放弃选择本专业。即使在入学后,大部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知仍然处于“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状态,岳俊跃等对安徽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调查显示:大一有76.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60%的学生表示想要换专业学习。[1]

(三)专业情感态度淡漠

专业情感是一种积极情感,是个体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愉快体验,并在心理上得到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据权威数据调查,53.75%的学生是因高考志愿调剂进入本专业,7.5%是因父母或其他人意愿选择这个专业,只有37.5%是从兴趣而选择这个专业,大二、大三同学虽已慢慢接受公共管理类专业,但仍有60%的受调查同学对未来充满迷茫,对本专业发展持怀疑态度。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公共管理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和案例探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情感和态度淡漠。

(四)专业心态情绪消极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过:“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为重要。”拥有积极乐观专业心态的学生会对专业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但现实是部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认为本专业学不到真正实用的技能和技术,只是“耍嘴皮子说空话”,也无法给其毕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帮助。据笔者所在学校做的统计,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有40%左右有申请调换专业的想法,而最后调换专业的比率大约在15%,剩余的未能调换专业的学生也很容易产生消极怠学情绪,专业自信自然无从谈起。

公共管理类学生缺乏专业自信既限制了其自身成長成才,同时也使本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去向受到限制。公共管理类毕业生职业发展普遍存在可选职业范围小、可替代性强、竞争力弱的难题,往往呈现就业率低和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低的双低局面。李华业等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2015—2017年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所做调查去向显示,学生考入对口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的仅占10%,60%的学生进入各类企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2]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自信的制约因素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

公共管理类下设专业一是数量繁多,二是专业之间联系和逻辑不清晰,加之没有相对成熟的办学模式可以借鉴,给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定位上带来了较大困难。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时只能依据于本校已有学科和现有师资力量来考量,这导致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院校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呈现出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的现象。部分专业由于定位差异过大,甚至偏离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属性。以公共管理下设的社会保障专业为例,目前各高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① 以经济学为背景偏劳动经济学方向,如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② 依托社会学进行社会政策分析,如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③ 以医学为依托确立医疗保险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培养目标、学科定位上的差异和分歧反映出其专业建设的不规范和不成熟,这也是导致学生专业认知模糊、专业自信无从建立的根本原因。

(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学生专业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专任教师数量总体不足

公共管理类专任教师数量呈现出不同层次学校之间差异大,总量数量不足的特点。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培养是在其政府管理学院,该院共有52名专任教师,生师比为6∶1,其他985大学生师比一般可控制在10∶1左右,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华南农业大学,主要承担教学任务的公共管理学院,学院仅有专任教师88名,生师比高达42∶1。[3]

2. 专任教师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公共管理学科是综合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式。但很多高校专任教师都是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转化而来,缺乏对公共管理学科的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科班出身的学科带头人及年富力强的学术青年骨干严重匮乏,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引擎效力不足。[4]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尚未完全铺开,导致本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等)由于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力量而无法开设。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 课程设置与学科属性背离

公共管理类专业归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其课程设置理应体现公共管理的学科属性。但目前有的高校只开设了“公共管理学”课程,“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大多被忽略,有的高校甚至用“管理学基础”替代了“公共管理学”。部分高校基于现实条件和市场需求将多余课时分配给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类基础课程,背离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同时也挤占了公共管理类核心课程(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的课时,如果在此过程中没有做好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效衔接,学生很容易对本专业究竟学什么产生认知上的模糊和迷茫,最终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体系上“博而不精,多而不专”。

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据统计,目前国内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高校把80%—90%的课时用在课程理论教学,这导致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学与用脱节现象明显。温海红、衡百琦对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六所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调查显示:有50.7%的学生表示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存在缺失,即使设置了实践环节的高校也大都流于形式,有60.6%的学生表示部分考核环节缺失,有43.4%的学生表示实践环节过程评价缺乏设计。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学生难以对所学理论产生深切感悟和实际应用,这也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核心原因所在。

四、基于专业自信塑造理论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的本科教育”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专业自信塑造为核心,将专业自信教育贯穿整个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全过程,从而能够将其打造为一流本科专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增强专业认知水平,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1.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指出,交往双方第一印象关系最为清晰稳固,且直接关系到未来往来效果。首先,学校应在入学阶段对新生从发展历史、核心课程、师资情况、就业状况等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对专业初步形成感性认识。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本专业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通过举办名师讲坛、学术讲座等方式介绍专业发展的国内外现状、未来走向等,通过以上方式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和培养专业情感,从而对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行为和影响。

2. 开展有效就业指导

有效就业指导有助于学生尽早确立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也是加深学生专业认知、提升学生专业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入学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确立择业方向,根据职业发展目标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全方位锻炼自己。在专业学习后期,教师应将实践环节作为就业指导重心,主动走出去与企事业单位接洽,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大专业教育引导力度,培育学生专业情感

认知与情感是密切联结的,已有研究也表明,學生的情感与专业信心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高校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应贯穿专业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作为一个公共管理类从业者应具备现代公共意识、良好公共责任,从而培育学生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公仆天下的爱国情怀,达到认可本专业、提高专业自信水平的最终目的。

(三)优化专业建设方案,提升学生专业满足感

1. 顶层设计以“专业自信塑造”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专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石。目前应打破单一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拟定培养方案的传统做法,以培育学生专业自信为核心,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以打造学生职业技能、做好事业规划、实现人生发展为总体目标,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通盘设计和整体优化,将“塑造专业自信”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 优化课内课外双课堂课程体系

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是以本学校优势学科为基础,没有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对于学生专业情感、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其结果是加入了较多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课程,脱离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未来应通过“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优化“塑造专业自信”课程体系,在“课内”主要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学生专业就业能力为抓手,开设职业技能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三考”特色课程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在“课外”从社会实践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五个模块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设专业自信、思想政治与综合素质融合课程。[5]

(四)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 实施生生联动教学方法改革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间对于学习意义的共建共享,其理念是把教学视为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生生互动是一种创新式的课堂教学形式,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包括课堂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评判、互相反馈、互为师生及合作与竞争等。在这样的课堂结构下,每一个学生都是自我学习的主人。公共管理作为交叉开放式的社会科学,尤其应提倡充分激发学生自身自由探索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养成多学科思维的探究习惯,从不同视角大胆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依据设定的方法去验证理论假设,在不断的讨论交流和思考过程中得到结论。[6]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灵活性、观点的创新性、专业的自信心都会得到长足发展。

2. 构建校府校企联动实践基地

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管理实际情境,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增强其公共精神与服务社会的意志,进而增进专业自信。一是提高实践实习课程的比例,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构比例,从数量上保障实践教学效果;二是扩大专业实践实习基地,校内可结合本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开展实验课教学、专业技能课教学等环节,校外则与政府机关、社区服务机构、大型社会组织等建立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7]

3. 实施全方位师生联动育人机制

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师生联动育人”制度。全过程体现为从学生入校开始到学业结束直至就业发展,全方位体现为促进师生在思想、修为、学习、素质、心理、考研、留学、就业、创业等全面联动,培养学生对学校、专业、导师的积极认同感,同时将学生专业认同、课堂效果、考研方向、就业岗位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与教师综合业绩挂钩,促使教师积极投入塑造专业自信的工作中,稳定、系统和可持续地塑造“专业自信”引导体系。

参考文献:

[1] 岳俊跃,李文轩,张术松.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探析——基于大类招生模式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9(6):173-174.

[2] 李华业,张雪茜.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8(20):38-39.

[3] 袁中友,望晓东,杜继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困境及出路——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3-65.

[4] 张再生,白彬.基于范式分析的公共管理学科身份危机与发展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46-50.

[5] 朱晴晴.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 2020(4): 246-247.

[6] 李燕凌,胡扬名.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1):53-58.

[7] 张红凤,宋燕,高文燕.基于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1+3”培养模式研究——山东财经大学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9(5):16-24,31,2.

基金项目:潍坊医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四个自信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 (2022-SZ-21),潍坊医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课程思政助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设计” (2022YB035),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专业自信塑造研究——以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为例” (湘教通〔2019〕291号)。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