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巧的叙事建构 诗性的审美意蕴

2023-06-11王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结构主义

王倩

摘 要 汪曾祺的《受戒》以清澈空灵的美学氛围和另类的叙述方式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形式层面,叙事时间的倒错、叙事视角的外聚焦与内聚集以及叙事交流上语言和形象上的空白,给读者带来叙事结构上的无限韵味;在审美层面,汪曾祺通过自然笔法描绘情感纯真的人物、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情节以及与人和谐共生的环境,呈现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桃源世界。

关键词 《受戒》 结构主义 叙述学 叙事文本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擅长书写乡风民俗,他在《受戒》中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纯真世界,描绘出一种醇厚诗意的人情人性。在此,笔者从叙事形式与审美角度深入解读这篇小说。

一、叙事文本的形式探究

在结构主义叙述学看来,叙事是超越文学的具体体裁而存在的现象。它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文本的内部,关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方法和叙述形式对文本的影响。

1.叙事时间的倒错

叙述时间是指叙事如何处理“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关系。故事时间等于叙述时间就是时间一致,故事时间不等于叙述时间就是时间扭曲,时间扭曲又包括两种形式:时间倒错(倒序和插叙)以及时间错乱。

《受戒》叙述的故事发生在“过去”,汪曾祺起笔便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这将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拉开了距离。《受戒》的叙事基本上依时间先后顺序展开:明子出家,明子与小英子在河边相遇,明子在荸荠庵的生活,明子与小英子感情的发展,明子的受戒,明子与小英子互表真情。这个顺序的展开由于开头的几句话而变成了倒序。此外,在叙述时间上还使用了大量的插叙,在明子和小英子的主线故事之间,插入了大量关于庵、赵庄的人、事和风俗的叙述,这些插叙一方面减缓了故事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在特殊民俗的背景烘托下,使明子与英子的爱情故事更为真实可信。

2.叙事视角的交替

叙事视角所涉及的是故事中的人物和叙述者之间的关系,托多洛夫提出了叙事视角的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叙述者>人物。托多洛夫称之为“从后面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这也被称作“全知全能視角”。第二种是叙述者=人物。他称之为“同时观察”。在这里,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人物不知道,叙述者也就不知道。第三种是叙述者<人物。这被称作“从外部”观察。在这里,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要少,他可能仅仅向读者描写人物的所见所闻,但是却不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叙述者只是个旁观者而已。

在《受戒》当中,汪曾祺先生同时运用了全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视角。以外聚焦视角的叙述为主:小说开篇一句“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这外聚焦视角,使汪曾祺可以自由描绘“庵赵庄”“荸荠庵”以及明子家乡“当和尚”的风俗、荸荠庵里几个和尚的身份和生活、小英子家的状况和小英子与明海的交往等。汪曾祺只是像个旁观者冷静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没有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注其中。

全聚焦视角的运用较少,如“她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喊了一句:‘我走啦!”再如,“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里就站在上帝视角窥探了英子和明子的内心世界。

内聚焦视角的运用比较适中,主要集中在刻画明子和小英子时。例如明子出家跟舅舅赴荸荠庵“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小英子送明子到善因寺受戒,对善因寺的描写就是从小英子的视角进行展示的:“好大一座庙!庙门的门坎比小英子的胳膊都高……一进去,凉飕飕的。到处是金光耀眼。”“她一看,和尚真在那里散戒,在城墙根底下的荒地里。一个一个,穿了新海青,光光的头皮上都有十二个黑点子。——这黑疤掉了,才会露出白白的、圆圆的戒疤。”利用叙述视角的转变,作者在不具体描写人物形象、性格的情况下,用人物自身的行动、感受、语言,让读者体味到其心灵的健康、活泼、明澈。

3.叙事交流的留白

德国接受美学家分伊塞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那里面包含着某些“空白”,只有读者才能填充这些“空白”。这样,读者就被文本的结构所召唤,并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出再创造的才能。

小说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上离不开空白艺术。在《受戒》中,汪曾祺简笔描绘人物形象,抓取人物特性,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例如在写小英子俩姐妹的美时,重点是刻画小英子的眼睛:“白眼珠鸭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仅通过眼睛的描绘,就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机灵的小姑娘形象。

《受戒》的结尾处就是典型的情节“空白”:“芦花才吐新穗。银灰色的芦苇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得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的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这种由多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构成的诗性语言,营造出如诗般的意境。汪曾祺通过植物萌芽和开花的不同状态暗示了明海和小英子的爱情历程,读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去进行再创作。

二、叙事性文本的审美探究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和话语产品,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审美的价值属性。因此,文学接受首先表现为审美活动。

1.人物:情感的纯真纯粹

《受戒》是一篇散文化小说,主题就是为了渲染一种不受污染的、自然纯净的人性美。汪曾祺曾就《受戒》的写作谈到:“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这种美就是一种对于自由和纯净的向往。也正因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才能完全解放人性:用“铜蜻蜓”打兔子偷鸡的,也被赋予“正经人”的称号;婊子同和尚、画匠一样被看作是“正经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尚作为职业之一,不用遵守清规戒律,他们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世俗生活:师叔普照一天到晚关在房中,平常不见念佛,过年也不吃斋;明海的叔叔仁山是大和尚,是庵里“当家的”,管三本账簿;二和尚仁海是有老婆的,他老婆在夏天来庵里避暑,还被当作庵里人员之一;三和尚仁渡会杂耍会唱小调,还有不止一个相好的。他们经常打牌,不忌讳吃肉,甚至过年在大殿上杀猪;明海家里人让他当和尚也是奔着有饭吃、能攒钱去的。

人物情感的单一纯洁在明子和小英子身上体现尤甚。明子是明海出家前的名字,十三岁的他对于当和尚的认知全部来自于爹娘和舅舅,他或许认为当和尚与学艺混口吃的没有什么区别,还能为家里减轻负担。明子长相好、有副好嗓子、聪明记性好,完全符合一个好和尚的标准。小英子是如花一般的女孩儿,她对明子很好,第一次见面就关心明子怕不怕烧戒疤,对明子亲昵地说“我们是邻居”,还将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子,她知道明子是去做和尚的,但仍旧喊他明子而不是他的法号“明海”。久而久之,明子懵懂的心终于被小英子“一串美丽的脚印搞乱了”,到后来明子受了戒之后,小英子摇船来迎,在两人两小无猜的对话结尾问出“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就是因为这是两个孩童纯粹懵懂的恋情,我们才不会觉得小和尚和农家小姑娘的爱情有悖伦理,甚至觉出一种生命的崇高来。

2.情节: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汪曾祺在《受戒》中构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背离的想象世界,这里没有教条与规矩,多了几分人情味。

首先是人性情感的桃花源,荸荠庵里没有任何权威的压迫,从明海舅舅仁山在明子与小英子交往这件事上,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即可以看出这点,这也使明子和小英子之间能毫无芥蒂。同样小英子的父母也是态度模糊的,甚至认明子为干儿子,这为明子和小英子感情的萌芽提供了合理性,使这种懵懂的初恋能顺利发展。小说竭力为主人公营造着自由美好的世界,不受现实束缚的世界。

其次是《受戒》当中写到了两个寺庙,一个是明海出家的荸荠庵,一个是明海受戒的善因寺。它們一个小庵,一个是大庙;一个陈设简陋,一个布置繁华;一个自然随便,一个庄严肃穆;一个无所谓清规,一个却戒律严明。围绕着荸荠庵,我们可以看见美丽的自然,感受淳朴的人性听动情的山歌,见证两人的爱情。而在气势逼人的善因寺,面对严苛的戒律,明海与不得不沉默面对英子的告别。两个寺庙出现在文章的一头一尾,遥相对望。荸荠庵是汪曾祺理想中的人性世界,善因寺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世界,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张力。

细看会发觉文章全篇都是,一边佛门重地,一边人间烟火。庵里的和尚可以像正常红尘中人一样生活:大和尚会衣衫不整袒露肚皮趿着拖鞋;二和尚每年会把老婆接到庵里避暑;三和尚会唱荤小调会杂耍有相好的。明子一家最初让明子当和尚想的也不过是有现成饭吃,还可以攒钱。包括小英子去了庄严的善因寺,也不是怀着朝拜的信念,她像逛集市一样把善因寺逛了个遍,在清修的寺庙之中心里还挂念着“要给家里打油,替姐姐配丝线,给娘买鞋面布,给自己买两个坠围裙飘带的银蝴蝶,给爹买旱烟”这些人间俗事。这种庙里庙外、理想现实的自然交融带给人一种别样的结构张力。

3.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受戒》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淳朴民风的水乡,人物形象便在水的背景中透露着清净和质朴。

庵赵庄里的荸荠庵“地势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门前是一条河。门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岛上有六棵大桑树,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房檐下一边种着一棵石榴树,一边种着一棵栀子花,都齐房檐高了。夏天开了花,一红一白,好看得很。栀子花香得冲鼻子。在这里,随处可见芳香的花、洁净的水、无垠的田野和飘荡的芦苇……”明媚灵秀的江南水乡造就了淳朴宁静的乡风民俗。

庵赵庄的人世代生活在这种超然的世外桃源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所以小英子泼辣大方,热情开朗。明子聪明洁净而天真。和尚与村民同生活在绿水青山下,佛法里的“戒”消解在民间,亲切柔和的环境淡化了清规戒律,也可以说清规戒律主动接受了自然人的生活。清新明丽的水乡风景让生命舒展开其本该有的存在状态,淳朴善良的庵里庵外人使得庵赵庄愈发成为桃花源一般的自由世界。

汪曾祺曾说:“我作品的内在情绪是欢乐的。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他在《受戒》里面构建了一个叫庵赵庄的一方净土,那里有天真淳美的人性、有懵懂的爱情,有清新明丽的水乡世界。汪曾祺对美有一种执着追求,尤其是散文化诗意的美,《受戒》就是一个从纷繁的往事印痕中所剥落出的唯美、清澈的文学世界。他采用田园牧歌式的散文化叙述、信马由缰式的叙事方式、平淡而蕴味深厚的语言艺术,行云流水般将情感融入作品,抒写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小说呈现出温婉含蓄、和谐自然的独特风格。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结构主义
“郑恒为何要死?”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互补性在翻译思想中的体现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荒诞与现实——《纽约提喻法》结构主义分析
意义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关于舞台空间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思考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块茎、流变与解辖域化的语言——得勒兹后结构主义语言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