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学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2023-06-11胡永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协同学协同创新

[摘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论述,正确认识和有效落实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三教”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实质内涵是运用协同创新的路径方法来实现“三教”1+1+1>3的效应。“三教”协同创新的控制参量有服务终身学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教育理念、导出序参量的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放大良性涨落的教育支出结构和评价考核办法,序参量有考试招生分类互通、人才培养融合互通、教育资源共享互通,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是强化系统复杂性与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放大良性涨落,相变后的系统构成框架是能动的主体、优化的子系统、协同的结构关系。

[关键词]“三教”;协同创新;协同学

[作者简介]胡永(1974-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苏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经验与成效考评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JYB1237,项目主持人:郭红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1-0021-08

党的二十大对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运用系统观念,突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下简称“三教”)进行系统化谋划、一体化推进,更加注重统筹“三教”协同创新。为此,基于协同学理论与方法,在厘清“三教”协同创新实质内涵的基础上,探究其内在机理和构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三教”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质内涵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synergy,意为协和、同步、协调、合作等。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理论,它研究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作用下,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自发形成特定时间、空间和功能的自组织有序结构。哈肯教授从激光理论和液体热力学中得到启示,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变论等为基础,吸收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大量成功经验,着重研究自组织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协同效应的机理。在学术领域,协同、协同效应这些概念并不是协同学的新创,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早就运用过。但是,协同学把协同效应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研究,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协同学研究对象是由大量子系统以复杂方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协同是指子系统的协调合作,也包括由此产生的序参量的竞争合作。控制参量是环境向系统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的总称。序参量是役使各子系统协调行动、决定系统有序的内部宏观要素。涨落是在环境作用下,反映系统宏观量的瞬时值偏离平均值而出现的起伏现象。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内部机制驱动使之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相变是指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一个具备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随机涨落等条件的无序的复杂系统,在控制参量作用达到阈值时,关联运动取代独立运动占据主导地位,慢变量在与快变量的竞合中决定作用增强,系统宏观涨落效应放大。当慢变量决定作用增强到对系统秩序发挥主导作用时(称之为序参量),系统开始自组织演化,向有序或高级有序发展。当序参量支配作用持续增大、系统有序性持续增强到阈值时,系统发生相变达到某种稳定的宏观有序状态。

运用系统观念,提出统筹“三教”协同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大创新。在我国政策话语体系中,对“三教”之间关系的表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前,“三教”之间的关系是沟通衔接、结构合理,主要是服务经济建设人才需求、促进国民就业。第二个阶段,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前后,“三教”之间的关系是统筹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直接服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第三个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三教”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协同创新,落脚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三教”之间,“沟通衔接”的侧重点是强调“三教”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不仅内含“三教”之间的关系,还强调“三教”之间的功能分工和各自的发展;协同创新则既包含“三教”之间的沟通衔接、功能分工,还包含在引入环境因素后,“三教”各自的和整体的创新发展。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及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作为一体化举措用一个并列句式的完整句子进行论述,体现了对“三教”在内容、结构、形式、功能上全面协同创新的要求,以及对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点要求。因此,“三教”协同创新的实质内涵是运用协同创新的路径方法,通过一体化推进、全面协同、重点发展,来实现“三教”1+1+1>3的效应。

二、“三教”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

(一)“三教”协同创新的控制参量

协同学认为,控制参量是系统演化发生质变的外部决定因素。控制参量作用大小不仅决定着系统能否产生自组织演化,还决定着系统最终能否发生相变。当控制参量引起的内部协同效应低于阈值时,有序的新质突变为无序的旧质,系统结构、状态不变;当控制参量引起的内部协同效应达到阈值时,系统就会自发地从无序的旧质突变为有序的新质,系统开始自组织演化;当控制参量达到一个新的阈值时,系统从旧的结构会相变为一个新的结构。在社会这样一个巨型复杂系统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源源不断地向“三教”协同创新系统输入各种各样的控制参量。从源源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控制参量中,找出对“三教”协同创新具有积极决定作用的控制参量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能够直接引发、决定系统演化、相变的控制参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发自组织演化的服务终身学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教育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是环境作用—意识—实践活动。“三教”协同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行为模式也是如此,强调意识在外部作用与内部实践之间的桥梁、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向智能社会转变,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适应这两个转变,统筹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学生在中学后教育部门之间的无缝过渡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成为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共同的趋势。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对象是人,其次是职业人。进入智能社会,人要成为自由而全面的人,必须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必须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人要成为高素质的职业人,必须有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发展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注重技术与学术相融合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此外,“三教”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具有认知理性,还具有实践理性。通过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是其认知理性的必然要求、实践理性的现实选择。因此,适应智能社会转变、服务终身学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引发“三教”协同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思想先导。

2.导出序参量的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政策表述和行动举措,体现出服务终身学习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出系统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三教”协同创新的强烈意愿。要把改革意愿尽快转变为实际行动,具备理性认知仅是必要前提,建设和完善能够直接控制和导出系统序参量的管理机构和法规制度才是关键。在管理机构上,要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完善和落实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改革基于职业教育是层次教育的、科层制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隔离的管理模式,建立基于类型教育的、平台制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机制。在法规制度上,要在加强继续教育法等类型教育立法、教育执法的基础上,在入口、培养、出口等育人环节上,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职能上,加强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立法和执法。在区域层面上,加强对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协调。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共同签署了《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着力加强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建设。

3.放大良性涨落的教育支出结构和评价考核办法。教育经费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及教育产出的质量和数量。在“三教”教育支出结构中,基于成本因素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偏低,高等教育资本性支出比例偏高,对人员、研发支出等质量方面的保障有所欠缺。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完善体现职业学校、应用型高校办学特点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拨款机制,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完善和优化教育经费配置结构,提高人员和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形成以经常性支出为主、资本性支出为辅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从以物为主投入向以人为主投入的转变。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实践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当前,经济和产业对劳动力技术水平要求在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实用化、职业教育高移化在加快发展。在评价办法上,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在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重视对应用型办学的评价;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要完善审核评估指标,如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产学研用创、就业服务区域和行业企业等。通过教育评价,引导普通本科高校重视应用型教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或开办应用技术类专业、课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办法要重视办学高等性评价,如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技术研发服务等。同时,还要把学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相应纳入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教学评估、项目申报、高质量发展考核等工作范围。

(二)“三教”协同创新的序参量

控制参量输入临界能够引发系统自组织演化乃至相变,但是控制参量并不直接决定系统如何自组织演化,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部机制、规则是序参量。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在控制参量输入的作用下,数量众多的内部参变量对系统演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绝大多数在临界点附近阻尼大衰减快,被称为快参量;一个或少数几个在临界点无阻尼现象,被称为慢参量。快参量伺服于慢参量,快参量对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突变几乎没有明显影响,一个或少数几个慢参量即序参量决定系统的行为。序参量是系统在外部控制参量的作用下,在快参量、慢参量的竞合中,各子系统自主做出的共同选择,是整个系统共同遵循的宏观机制、规则。序参量一旦形成,就主导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反映着系统的宏观有序程度。因此,“三教”协同创新的内部决定因素就是其序参量。协同学运用统计物理学中的绝热消去原理,消去快参量,导出只包括一个或几个序参量的主方程。“三教”协同创新属于社会系统,可以灵活借鉴绝热消去原理找出序参量。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序参量的三个特征:一是序参量是子系统的共同选择;二是序参量支配的是系统行为;三是序参量是宏观参量。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初衷是弥合义务教育阶段后教育中知识与技能、学术与职业的隔离,实现“三教”一体化发展。为此,“三教”协同创新系统序参量的选取既要符合序参量的三个特征,又要满足“三教”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1.考试招生分类互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育人理念均有不同,建立职普融通的学生成长成才通道,考试招生既要依类型分类实施,又要为互通搭建桥梁。一是完善中考、高考“职普分流”框架,综合考虑家长、学生意愿与当地教育普及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統筹安排好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与职业本专科教育招生计划比例,扩大职业本科院校和职业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巩固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招考制度的改革成果。二是完善高中(中专等)、专科、本科学段之间升学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转学的考试招生办法,重点完善职教高考、专升本考试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专升本招考中的招生规模,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和高职学校依据国家政策和自身办学定位,规范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的招生录取办法。

2.人才培养融合互通。一是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资历框架是由政府教育部门联合不同利益群体共同制定、反映各类学习成果的等级和通用标准体系,旨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相互衔接的认证制度。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成立国家资历框架委员会,统筹开发研制各级各类资历的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二是坚持能力标准导向,明确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不同的培养侧重点。为适应生产生活智能化转变趋势,职业教育要融入必要的学术教育元素,服务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职业教育要强化学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高等教育要融入必要的职业教育元素,服务技术技能密集型产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强化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继续教育要兼顾特定的能力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依据国家能力标准、职业资格框架、教学标准体系,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项目)设置、培养(培训)目标、课程体系、培养(培训)方案衔接,为升学、转学和职业培训预留嵌入式接口。

3.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在“三教”协同创新过程中,系統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匹配的过程,实质是资源、要素让渡、整合与序化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产权及以产权为基础的资源流转、收益分配、管理权限等治权的制约。因此,实现“三教”协同创新系统资源、要素共享互通,一是要确立共同目标,在培养造就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方面,在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质增效。二是要提高“三教”类型化发展质量,强化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系统观念和统筹能力,为系统资源、要素之间互补、耦合、匹配、共享创造条件。三是要打破产权、治权藩篱,规范国有资产流转、投资收益保护,完善柔性的人才制度、灵活的薪酬制度等,为资源、要素共享互通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四是要完善资源共享互通平台。比如,职普融通中的职教资源向基础教育开放机制,产教融合中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科教融汇中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的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

(三)“三教”协同创新的自组织演化

“三教”协同创新是具备复杂性与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随机涨落四个基本条件的自组织系统,要启动系统自组织演化必须强化这四个基本条件。

1.复杂开放是“三教”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三教”协同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一是系统构成是复杂的。从具象上来说,系统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子系统,包括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培训评价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行业企业、科研单位等主体,包括人才、设备、知识、技术等要素,甚至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二是系统作用方式是复杂的。外部环境、系统、子系统、主体、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存在交互影响、互相缠绕的非线性作用。“三教”协同创新系统还具有开放性。外部环境、系统、子系统、主体、要素之间是相互开放的,能够接收到对方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并做出反馈。因此,“三教”协同创新系统启动自组织演化,首先要增强其复杂构成之间的开放性。但是,现实中职普分离、产教分离的情况仍较为突出。比如,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依然各自分离分立,高校习惯于封闭办学,行业企业也封闭生产和经营,双方的开放性和社会化程度都不够,在人才、信息、知识、技术、智力、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因此,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参与协同创新的开放机制,重点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及其学校在考试招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建立起沟通链接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行为规程和运行制度。

2.非平衡态是“三教”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系统平衡态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系统的状态变量不再随时间变化,系统内部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凡是不具备以上任一特征的态都叫非平衡态。系统在非平衡态时,会自发产生一种内在动力,使之达到某种平衡。在社会这样一个巨型复杂系统中,“三教”协同创新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参量的影响,产生基于目的、功能、竞争、结果的内部动力,进行知识、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调整,致使系统从隔离孤立向一体协同状态转变,达到一种整体协调的平衡态。为此,系统自组织演化,要打破系统平衡态或近平衡态,达到非平衡态或远离平衡态。系统主体要充分认识“三教”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打破“三教”之间既有平衡态或近平衡态的改革创新意识。政府、市场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使控制参量输入达到临界,导出支配“三教”协同创新的序参量,实现系统内部资源有序流动和良性互动。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后学生的升学、转学需求,打破了“三教”相互隔离的平衡态,产生了“三教”相互沟通衔接的内在动力,导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了学生在“三教”之间有序流动,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态。当前,“三教”协同创新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进一步打破既有的“三教”隔离孤立的平衡态。

3.非线性作用是“三教”协同创新的根本机制。首先,体现为效应上的相干性。“三教”协同创新系统的行为和功能不是子系统行为和功能的简单数量叠加,而是系统在内部相互作用后显示出的一种整体效应、一种质的突变。其次体现为时空的非均匀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非线性作用的方式和效应也产生变化,“三教”协同创新的具体模式也有相应变化。其次,体现为多主体间的非对称性。系统主体之间存在着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控制与反馈、催化与被催化等多种复杂关系,各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称性。这种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是“三教”协同创新有序运行的根本机制。为此,针对复杂的系统行为,要改变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思维方式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用全面系统的、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三教”协同创新的规律,把握系统主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与作用。针对各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程度、经济产业发展对劳动者能力和科技服务要求的变化、终身学习的需求等,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设计“三教”协调、合作、创新的具体构成模式和运行机制。针对多主体间复杂的非对称作用机制,要关照各方的特性、功能和诉求,提高对“三教”协同创新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治理增效。

4.随机涨落是“三教”协同创新的基本效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环境的随机扰动,引发“三教”协同创新系统的独立运动和关联运动,进而导致系统宏观参量的随机涨落。随机涨落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强度。就涨落的性质而言,促进系统产生关联运动、向宏观有序演化的涨落被称为良性涨落,反之为不良涨落。就涨落的强度而言,有的得不到多数子系统的响应,因子系统之间负反馈自组织过程逐渐衰减而成为微涨落,系统原有状态与结构得以维持。有少量的得到了多数子系统的响应,因子系统之间正反馈自组织过程放大到整个系统而成为巨涨落,导致系统发生相变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因此,“三教”协同创新要建立新的有序结构,必须放大系统的良性涨落。一方面,外部控制参量输入在性质上要依据规律、符合实际,以引发良性涨落;在强度上要有适当的步骤、必要的力度,达到引发巨涨落和相变的阀值。比如,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相继出台,体现了控制参量输入的良好节奏和递增力度。另一方面,系统内部要建立正反馈机制,对外部控制参量输入能够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以放大良性涨落。比如,加强对应用型本科学校培养职业型人才的评估、激励,应用型本科学校自身积极扩大职业学生招生计划,办好职业型专业,放大了教育结构优化的良性涨落。

三、“三教”协同创新的构成框架

协同学主要围绕“协同”和“竞争”两种系统运作机制研究系统各部分怎样合作并进行自组织演化,对于系统主体、子系统及其结构关系等构成框架论述不多。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三教”协同创新,要坚持辩证扬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既分析其内在演化机理,也探究其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具体见下页图1)。

(一)能动的主体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领域的系统是人化的系统,无论是系统中的人、社会组织还是依附于人与社会组织的资源都是人化的。自组织问题是协同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自组织性是系统的目的性,自组织过程是基于共同规律性的自然过程。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不仅包括遵循共同规律的被动演化,还包括认识规律、运用规律以实现特定目的、功能的能动演化。因此,作为社会系统,“三教”协同创新不仅具有自组织的目的性,还具有人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体现为系统构成——抽象的主体,包括系统、子系统、主体、要素,甚至是影响系统的外部因素等都是能动的,具有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的。“三教”协同创新要重视增强其主体的能动性。一是增强主动意识。系统每一个主体都要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个体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就要求从一次性学历教育转向终身学习,从单一类型的教育转向丰富优质、灵活动态的教育。系统每一个主体都要立足职责与实际,积极投身到这种教育体系构建中去。二是增强学习能力。这里是指广义的学习,主体在持续不断的非线性作用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而改变子系统、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比如,某地域优化职业教育经费结构,其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升,反馈到省域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优化经费结构的措施得到认可、推广,进而规模、质量效应放大到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三是增强适配能力。系统的耦合、匹配行为有三个条件:主体之间具有差异性、互补性和共生性,主体具有适配意愿,建立共同的适配机制。“三教”协同创新系统主体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与其他主体进行适配比较,进行资源交流和相互作用,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和服务终身教育、全产业链发展的功能。

(二)优化的子系统

协同学认为协同导致有序,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无序的独立运动,又存在有序的关联运动。系统的协同效应足以束缚子系统行为时,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系统呈有序状态;反之,系统的协同效应不足以束缚子系统行为时,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系统呈无序状态。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前提——子系统要具备参与关联运动的成熟度,即子系统成之为子系统是系统产生高质量关联运动的前提。因此,子系统为达到一定成熟度而进行适度、合理的独立运动是必要的。在“三教”协同创新系统中,如果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低层次、低质量,培养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始终是低收入、低阶层,那么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的意愿不会强烈、行动不会积极。这是因为职业教育要具有必要的成熟度,在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资源适配性、学习成果等值性、毕业生劳动力等价性。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同时,还强调了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因此,发展、优化子系统的重点在职业教育。首先,要彰显职业教育的特征。职业教育子系统要落实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举措,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引导产业、科技反哺职业教育。其次,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革教师、教材、教法,变革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最后,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职业教育不是层次教育,而是包含从职业启蒙、中职(综合高中)、职业专科、本科、专业硕士、博士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当前,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三)协同的结构关系

结合复杂系统理论和前文分析,可以抽象出“三教”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框架:“三教”是其主要构成部分;“三教”之间没有一个中心化的约束;通过自组织过程由若干部分的局部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这个过程涌现出许多新的组织层次,许多主体在许多不同的层次上,所有这些层面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实践当中,构建“三教”协同创新系统的结构关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完善义务教育后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三教”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论述,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比如,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强化大湾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加强协同育人,初步形成了一个“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集群架构。其次,推进“三教”平等协作。在“三教”协同创新系统中,“三教”之间没有中心化的约束,是平等的、协作的关系。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破除“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最后,培育“三教”协同创新组织。比如,1+X证书制度中的职业教育培訓评价组织,中职、高职专科、本科之间各种类型的贯通培养组织等。当前,要探索发展同时开设学术课程、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的综合高中,积极发展既有普通高等教育,又有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双部门大学;深化发展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成果孵化到产品化、产业化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创新组织等。

[参考文献]

[1]陈子季.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2022-11-14(1).

[2](德)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杨启光.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重点[J].中国成人教育,2021(19):19-23.

[4]陈纯槿,郅庭瑾.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经费投入规模与配置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81-89.

[5]刘振天.以科学教育评价推进产教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8(4).

[6]许立达,樊瑛,狄增强.自组织理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2):130-137.

猜你喜欢

协同学协同创新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宁波市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性评价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协同学理论在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应用探讨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政府审计协同治理:审计制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协同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