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友谊》弦乐四重奏分析与解读
2023-06-10王瑞潇王婷婷
王瑞潇 王婷婷
《Forbidden Friendship》是英国作曲家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为影片《驯龙高手1》创作的影视配乐。该配乐出现于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关键转折处,主人公小嗝嗝与小龙没牙仔在小湖边,消解了一直存在于部落中人与龙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建立起友谊的部分。第一部分对整部影片故事情节做了概述。第二部分采用较为憨直的叙述策略对该配乐与对应的故事情节做了出解读。第三部分对配乐对应故事情节处,探究其内部蕴含的西方后现代精神。
影片《驯龙高手1》其故事内容改编自葛蕾熙达·柯维尔2003年所作的同名童书《如何驯服你的龙》。于2010年3月26日上映,在北美上映五周,重回北美票房榜首,上映95天后,票房收益已超越《功夫熊猫》达到2.155亿美元 。在2010年5月14日中国大陆上映后,首个周末三天便收获2200万的票房,与同期的《钢铁侠2》《叶问2》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影片在取得票房高收益的同时,于第二年斩获201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与最佳动画片提名、2011年金球奖提名、2011年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与最佳动画电影配乐等多部奖项。影片的成功与推进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影视配乐以及故事内渗透出的哲学精神密不可分。本文选取了影片中关键转折处的音乐,主人公小嗝嗝与小龙没牙仔在小湖边,消解了一直存在于部落中,人与龙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建立友谊处的影视配乐《Forbidden Friendship》采用一种比较憨直的叙述策略:按照剧情的展开进行写作,使文章与影视画面的连续性保持一致,在连续的时间流中,在不打破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完成对音乐各个部分的意义阐释。一定意义上,本文也可被视作该影视作品部分情节的导赏。
一、影片情节概述
故事讲述一个住在博克岛的维京少年,与龙为友找寻自我的故事。主人公小嗝嗝作为部落统领伟大的斯托里克的儿子,他很想像父亲那样屠龙,得到族人和父亲的认同。但与身材高大,作战勇猛的维京人相比,他手无缚鸡之力状况频出,在同伴眼中他就是个失败者,族人眼中他就是个麻烦,就连作为首领的父亲也有些瞧不上他。他试图通过努力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维京人,在面对龙的再次入侵时,他成功地用自己发明的武器,将在部落传说中十分危险的龙——夜煞击落至山谷之中。由于小龙受伤失去了飞行能力,他决定前往山谷抓住这个机会将其击杀,但真正面对受伤的小龙时,心底的善念却让他迟迟不肯下手。在与小龙多次的接触之中他发现,龙并非像部落人口中的那样残暴嗜杀,反而他们十分的温顺,可以和人类成为朋友,他们攻击性仅仅源于他们感受到了人类给他们的威胁。由于小嗝嗝经常来看受伤的小龙,渐渐地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并给小龙制作了尾翼,帮助小龙重新飞了起来。快乐的时光总是美好、短暂的,他们禁忌的友谊总归是要面对现实的矛盾。在部落屠龙训练营的期末考试中,小龙为了保护小嗝嗝被其部落抓住,让他带领小嗝嗝的族人前往龙巢,对所有的龙进行绞杀以绝后患。然而维京人低估了剿灭龙巢的难度,将整个部落陷入危难之中。面对族人的危机,小嗝嗝在危难之刻骑着小龙化身龙骑士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并获得了族人的认可,改变了两个种族对立的观念。
二、弦乐四重奏《Forbidden Friendship》的分析与解读
《Forbidden Friendship》是英国作曲家约翰·鲍威尔(John Powell)为影片《驯龙高手1》创作的影视配乐。该配乐出现于影片中故事情节的关键转折处,主人公小嗝嗝与小龙没牙仔在小湖边,消解了一直存在于部落中,人与龙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建立起友谊的部分。由于此类影视配乐的目的是辅助情节发展,深化故事感染力,于此笔者没有将音乐作品本身孤立而来进行分析,按照影片情节的发展将作品分为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
(一)第一部分:忐忑的试探
作品第一部分为第1-38小节,内部可分为两小部分,主要描绘了主人公小嗝嗝对小龙没牙仔试探性的交流,从开始小心翼翼地接近,到渐渐放下防备的过程。
在作品的开头引子部分作曲家选用音乐强弱力度变化产生的对比,刻画故事环境的同时并推动故事的发展。引子部分作曲家选用四部提琴震音齐奏,突强的力度强势开篇,配合着小龙突然向小嗝嗝递来的鱼露出牙齿,暗示着小龙此时的敌意没有消失,同时突强的力度与下文第三小节开始的弱形成对比,侧面烘托主人公与小龙接触忐忑的心情。
第一小部分共20小节,内部随着剧情的发展又可细分为(6+6+6)的结构。讲述主人公小嗝嗝对小龙小心且友好的试探。用了提琴拨奏C大调主和弦的根音与五音的五度跳进为主导动机,在中提琴拨奏补充低音的同时也扮演着主人公的心跳,随着一下又一下的心脏跳动的节奏主人公开始了试探。在经过6小节平稳的试探后,主人公渐渐开始大胆起来进行新的尝试,在之前音乐发展动机的基础上,于第9小节处加入了主和弦九音2,九音的出現使得小节内部出现较之前有异的明暗对比变化,中提琴低音的节奏的变快力度由弱变强,暗示着伴随新的尝试主人公心跳也开始加快,并在11小节开始出现低声部音阶下行,为最后一个6小节乐句做铺垫。在第一小部分的最后6小节中主题动机没有在进行变化,在低声部出现了伴随和声的变化出现了音阶下行于19小节至20小节处出现了D7-T的正格终止结束了A乐段。影片中伴随着A乐段结束,主人公小嗝嗝与小龙之间通过之前的试探性交往,渐渐消除二者之间的戒备。
21至22小节为连接部分,将A乐句原有的素材慢慢下移动,引出乐段B低声部织体。
第二段音乐的展开标志着小龙与主人公之间情感的再次提升,他们相互试探的关系结束,产生本片中第一次友好的互动。小龙将主人公带给他的鱼分出一半与其共享,虽然主人公对未烹饪过的鱼难以下咽,但面对小龙期待的眼神还是吃了下去。面对主人公勉为其难的咽下后的表情,小龙开心地笑了。乐段B由两个b乐句构成,乐句之间变化不大。于23小节开始处音乐的调性为了配合惬意、唯美的场景发生了改变,由前调C大调转到其关系小调a小调上。主题素材为了配合作品此刻双方关系舒缓、放下戒心的情节,由全音符构成,以旋律的级进为主。中音提琴声部改拨奏为拉奏,音乐中跳跃的颗粒感开始降低,证明了他们二者之间情感再次提升。最后于37至38小节处回到C大调并完成了D7-T的终止。
(二)连接:逐渐升温的情感
作品连接为第39—54小节,内部分为两部分,第39—40小节为引子,第41—54小节为连接的中心段落。连接的中心段落根据调性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41—49小节调性已不再是C大调,调性开始发生游移,第50—54小节调性变为D大调,为下一乐段在D大调上的陈述做准备。连接部音乐响起时,标致这主人公与小龙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互动,并在互动中观察对方。
连接部分引子选用了a2乐段的素材,延长音符时值发展,上声部提琴保留了A乐段的拨奏, 对应着在影片中主人公想第一次尝试用手去触摸小龙时忐忑的心情。引子部分标志这主人公与小龙又开始了新一轮试探性地交流的开始。虽被小龙跑开但是小龙并没有对他展开攻击。
随着小龙跑开,意味着主人公急于用肢体接触来增进感情的计划落空。见小龙没有对他展开攻击,主人公决定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增进感情。此时连接开始,随着切换长镜头后对小龙起飞与整个山谷环境的描写,音乐变得威严起来。小提琴与中提琴由原先的拨奏转变为拉奏,使得原本颗粒跳跃的音乐变得丝滑起来,并且节奏逐渐加快,原本低音提琴声部的八分节奏渐渐上移,上声部的二分音符开始下移。在这部分调性由开始的C大调过度至D大调上。
(三)第三部分:享受彼此带来的快乐
作品的第三部分为55—114小节,由C、D两个乐段构成。在第三部分中主人公与小龙已经彻底放下了对彼此的戒心,通过开玩笑与相互给对方画画进行互动增进感情。
C乐段为55—62小节,由两个同则分乐句构成。其音乐素材生动的衬托了小龙与主人公开玩笑的情节。小提琴声部前两小节的用连音线将两个全音符连在一起,对应着主人公屏气凝神靠向小龙的画面,中提琴两个四分音符的交替则反映出主人公此时忐忑的心情。当小龙戳破主人公的靠近时,中提琴又双音反复变为音阶下行,对应着主人公灰溜溜逃走的画面。
连接部分为63—74小节,选用c乐句的素材进行发展。主调保持D大调不变时,于70、71小节处出现了重属于重属导和弦。连接部音乐对应着小龙发现主人公在画画,并好奇的向他飞来的片段。
D乐段为75—114小节,由10个相同主题素材的乐句构成,由第二小提琴声于开始,并不断地于10个乐句内螺旋升降,其乐句在四把提琴内部流动形成了素材音响忽高忽低的效果,侧面刻画了小嗝嗝与小龙互动时忽明忽暗的情绪。从D乐段开始,小龙便开始以主人公为对象和作画中心进行创作的片段,每画一笔都对应着一个乐段。随着创作的结束,镜头拉长主人公走出画外,地上赫然出现一人一龙亲密贴在一起的图画。主人公同时感到震惊地发现,此时他和小龙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接近。
(二)尾声:打破禁忌成为亲密的伙伴
作品的尾声为115—131小节,调性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并且速度由前段的8分音符,毫无征兆地变为全音符。象征着主人公与小龙突然发现他们此时的距离是如此的近,他们四目相对时空好似凝固,音符中间也出现了连音线,希望他们彼此之间缔结羁绊。最后随着主人公在本影片中真正意义上地触碰到了小龙,音乐随之而终止。但最后的和弦停留在属和弦上并未解决,这暗示这他们虽然放下敌意结下了友谊,但是在龙与维京人两个种族之间的敌对矛盾并未解决,他们日后还要面对这个横在他们之间的问题。
三、《Forbidden Friendship》中后现代主义精神解读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1]。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2],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在《Forbidden Friendship》后的故事情节中解构了影片中的核心矛盾,主人公小嗝嗝向传统的以父权制为主导的权力社会发起挑战,最开始为了得到族人的认可,去努力猎杀一头龙证明自己。在发现内心的善良让他不忍动手之后,他通过丢弃武器、喂鱼、画画等方式向小龙表达善意,认识到部落长辈们所认定的龙是邪恶生物,人与龙之间要分出你死我亡是错误的观念,随后他坚定了人与龙可以和谐共处的信念。在他思想从对长辈的唯命是从到据理力争,直到最终战胜自我心理障碍向传统挑战的转变过程,渗透出了西方后现代主义中消解中心意识,解放人的思想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整个世界,倡导更加多元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西方后现代的主义精神的推动下,博克岛这个人与龙和平共处的乌托邦社会才得以形成[3]。
注释:
[1]吴丹:《从海顿到贝多芬——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的发展》,《音乐生活》2017年第7期,第60-61頁。
[2]沈伟:《音乐空间化的极端表现——施托克豪森“直升机弦乐四重奏”解析》,《人民音乐》2022年第10期,第92-95页。
[3]温德青:《“饱和音乐”之参数与维度研究——以三部“饱和音乐”弦乐四重奏代表作品为例》,《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3期,第119-131页。
王瑞潇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
王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