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军乐研究
2023-06-10叶梦佳曾桢
叶梦佳 曾桢
“军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释义“军队在比武、行军、阅兵和战斗时演奏的音乐。中国汉代从北方民族传入中原的鼓吹曲,是由钲、鼓、箫、笳等打击、吹管乐器合奏的器乐。”《中国军事大辞典》对于“军乐”的注释:“古代军中使用的乐器,古代军乐以管乐、打击乐器为主,可以用作娱乐,又可以用于指挥联络。”[1]因此可知,军乐是一种主要用于军队中的音乐,常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二者组成,演奏的活动和场合很多,最常见于战斗场景和战争胜利以后的庆典。
先秦时期,封建制度还未建立,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当时音乐的发展,为军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各种典籍中,关于先秦时期军乐的史料记载甚少,但在少量的史料中,仍能找到军乐的相关记载。因为“军乐”二字最早出现于汉代文献《礼乐志》,所以本文有关“军乐”的内容特指与军队有关的音乐。
一、先秦军乐的配备
(一)乐人
相传在黄帝时期就有了专门的乐师论,尧时期有乐师质等。商代有专门的音乐机构,并且就有专门服务于军乐的乐师。
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完备,是“军乐”发展的萌芽时期。在宫廷音乐机构中,有各种乐人存在,他们名称各异,分工细致,身份可能是宫廷音乐机构的管理者,高级表演家,或者乐伎、侍婢。
军乐最重要的是演奏,这是对音乐的一种呈现。根据以下文献记载:
《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教为鼓而辩其声用。…以鼖鼓鼓军事,……”
《周礼·春官·乐师》“凡军大献,教凯歌,遂倡之。”
《周礼·春官·镈师》“军大献,则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首鼜(cao)亦如之。”[2]
由此可知,西周時期,对于军队所需内容的不同,乐师们的分工也不同,有专门负责演奏军乐的乐人“鼓人”,其所演奏的乐器是用于军事战争的“鼖鼓”;还有战争胜利时,由“乐师”“镈师”等乐官负责凯旋之乐的演奏。
在庞大的宫廷音乐机构中,也有担任军乐管理者的乐人。据《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记载的相关论述:“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绍吉凶。”反映出有关西周时期的音乐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当时音乐家会在名前加“师”字,以此来表示他们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隶属于音乐机构的管理者,例如:师旷、师文等;二是音乐管理者可通过军乐向国人宣告征战的吉凶。
《周礼》记载的相关论述“舞师掌教兵舞”,文献直接表明西周时期当时的军队中用乐丰富,不仅有专门乐师演奏、教授军乐,还有与军乐有关的“军舞”存在,由乐官“舞师”负责教授。
(二)乐器
军乐与其它乐种的不同是由于音色、旋律上的不同,而音色的不同是由于乐器使用的不同。无论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还是战后“凯旋而归”的胜利庆祝,都是以琴瑟为代表的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只有以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才能与当时的氛围相融合。
相传公元四五前年前,炎帝、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中,炎帝和黄帝就在战争中用到了军乐,不过当时的军乐比较简单,就是靠呐喊和鼓吹来增强士气,激发士兵的斗志,奋勇杀敌,取得战争的胜利。
到了夏、商时期,军乐由打击乐和吹奏乐两者结合而成,鼓占有重要地位。西周时期是礼乐治国,所以,当时的音乐得到高度发展,当时的音乐种类繁多,制作精良。根据当时我国最早的专业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分类法可知,当时打击乐器有鼓、钟、磬、铃等,吹奏乐器有埙、笙、箫等。郑玄注引的《兵书》载:“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将张弓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3]《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记载得知的:“中春,教振旅,……辨鼓、铎、镯、铙之用。”“中冬,教大阅。”
可知,西周时期,大司乐不仅要负责战争时军乐的演奏,来完成战场上军事活动的执行,还要教授民众分辨鼓、铎、镯、铙乐器,不同的身份者,执掌不同的乐器,民众听辨不同的乐器,根据节奏、音色、长短来完成命令。由于军乐在作战和操练中能重震君威和鼓舞士气,军队领导也将军乐用于国家军事训练和行军布阵过程中,各类之间乐器相互配合,根据乐器音色的不同,使其在军事作战中承担着不同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军乐所采用的乐器主要以鼓、铎、铙等打击乐器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西周时期的战争礼,《国语·晋语五》记载:“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鸣锤鼓,以至于宋。”[4]军队在战争前的行军过程中,军乐在乐器的使用上与西周时期大致相当,也是以鼓乐为主。
二、先秦军乐的乐辞
音乐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据《乐记·乐本篇》“……事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之为节……礼节民心”[5]礼乐对人能够起到节制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理社会、国家。军乐隶属于礼乐制度,同样规范人的行为,引导人的道德思想。
军歌也从属于军乐的一种,常常作为军人日常训练的口号和思想道德的宣导。在军歌中对人行为起到最大的调节作用的是“乐辞”。与“乐辞”有关文献记载甚少,但仍可找到零星的材料。最早的是《诗经·出车·小雅》:“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6]这段文字是西周初年周宣王所作,乐辞反应出将士们出师和凯旋后的情景,歌颂将士强烈的爱国热情。
《诗经·秦风·无衣》记载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7]这段乐辞中,可以看出秦国士兵们同仇敌忾、共同进退、保家卫国的精神,歌词真实感人、壮烈激昂。后来的战国田单的《为士卒倡辞》“可往矣!宗庙亡矣!云曰尚矣!归于何党矣”这段乐辞简短有力,展示出齐国将士们在存亡关头,慷慨激昂,极大的鼓舞了士兵上阵杀敌的勇气。
还有《楚辞·国殇》中记载的“子魂魄兮为鬼雄”[8]虽然是哀悼楚国阵亡将士的亡灵,但歌颂楚国军人生前为了保卫国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与国共存亡的壮烈场面。
先秦时期,军乐中的乐辞,不仅可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还可以表达人们对于战争的怨恨、忧伤之情。军乐的乐辞的在军队中的传唱,可以来实现对军人们思想上的引导,激发将士们勇猛无畏的精神,坚定军人的誓死保家卫国的意志。
三、先秦军乐的实际运用
先秦时期,军乐主要包括在战场上使用的“征乐”和战争胜利后的“凯乐”。
(一)“征乐”
早在炎帝、黄帝时期,由于两族与蚩尤交战,而我们祖先用简单的军乐促使将士士气大振,同仇敌忾,在战场上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勇猛,战胜了外族的侵略,由此作为战场上使用军乐中“征乐”的开端。
西周时期,周公推行礼乐治国,军乐更加被运用于军事作战当中。据文献记载《周礼·夏官·大司马》的记载得知的:“中春,教振旅,……辨鼓、铎、镯、铙之用……”“中夏,教苃舍,如振旅之阵。……”“中军以鼙令鼓,司马振铎,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吴子·应变篇》载:“鼓之则进, 金之则退。” 《司马法·严位》载:“起、躁,鼓而进,则以铎止之。”[9]
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战争中,领队者用军乐对士兵发号施令,士兵根据军乐的不同行坐下、起立、前进、后退、快进、慢速,以及距离疏密的节度,鼓声进攻、金铎收兵。由于平时对士兵的训练中都有对军乐辨析的训练,因此在战场上军乐的使用具有统一性,并且具有保密性。
《兵书》载:“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 将张弓大呼, 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者,商属西方金,金主刚断,故兵士强也;……”
由此,当时的不同的音律对战士们的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军乐不仅可以适用于军队前期的操练,还可根据战士的呼喊声与音律相对应,知晓战士们的士气情况,以便知晓战争的吉凶。[10]
春秋时期,鼓等乐器也被用于军事战场当中,并且随着发展,两军交战时,军乐的使用也被当作战术的一种。据《六韬·五音篇》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律音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真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太公日:‘敌人惊动则听之:闻袍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声者,官也。此五音者,声色之符也”[11]
商末时期,两军对阵时,可以通过五音配合五行来观察和判断敌方的军情。根据律管所发出的声音,商声打南,角声打西,徵声打北,羽声打中间,无声就打东边。一方部队会去敌方阵营偷袭,听其发出的声音以判断后期所对应的军阵阵形。但军乐在使用中,大多是用于鼓舞士气。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为既济。…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载:“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对曰:‘夫战,勇气也。一股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2]这个时期的军乐大多被用来鼓舞士气,军人们听到战鼓的声音,情绪会变得高昂,军队在作战中更加威猛,如果运用得当,在战场上常常能够达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这种在战场上助战的军乐,随着后来的发展,从留存很多的成语中,也可以体现出“征乐”就在战场上有着辅助作战的作用,例如楚汉相争时的“四面楚歌”等。
(二)“恺乐”
“恺乐”是军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军乐形式也是军乐所存在的一种基本音乐形式。“恺乐”一般是伴随着军队凯旋振旅庆祝胜利所奏的军乐。“恺”在《说文》中注释为:“还师振旅乐也。”在有关军乐的零星史料中,还是能发现一些关于“恺乐”的记载。例如:
《周礼·夏官·大司马》载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钱以先,恺乐献于社。”《周礼·春官·乐师》载“凡军大献,教凯歌,遂倡之。”《周礼·春官·大司乐》载“王之大献,则令奏恺乐。”
西周时期,就有了“恺乐”的实际运用。军队在还师时不仅有专门“乐人”进行“恺乐”的演奏,还有专门的乐师教授将士们恺歌。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奏乐”就被作为军礼而代代相传。最早的“左执律”,是一排执着十二律吕乐器的军乐队在吹奏,列队在左边,与执黄钺的队列形成规整的仪仗,作为先导走在前面。军队打了胜仗回来,奏恺乐迎接,来鼓舞士气,表达战争胜利的气势和喜悦之情,并且作为军礼而被继承下来。
四、先秦军乐的特点
先秦军乐通常用于战场和战争胜利之后,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一是,振奋将士士气,二是,传递战况讯号,三是,军队训练统一。它不同于平时宴飨时所享用的乐舞,军乐通常难以演奏优美的乐曲。基于其功能,由于作品的演奏并不能保留下来,但是在《礼记·投壶》中记载了两段当时的鼓谱,其中有用于军乐演奏的鼙鼓,但这些鼓谱中没有标注时值长短,所以很难对其进行演奏。
从目前遗留下的鼓谱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军乐旋律单一,节奏强弱鲜明,曲式简单。另外,较为重要的,先秦军乐能够在行进中演奏,以便用于战争。
五、结语
军乐在使用和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军事功能而存在,在后来的发展中,渐渐转变成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先秦时期的军乐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表达方式,将民族精神艺术化。由于史料和笔者学习能力上稍有不足,对于军乐中乐人配置方面,还可以对当时军乐乐人的技艺与其他乐人的技艺加以对比;军乐特点方面,应该找到更多的古谱进行考证。
军乐是整个国家军队之魂,可以提高军队的士气。我们应该多关注军乐之美,用军乐激发当代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先秦军乐作为一种艺术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多元化的繁荣发展[13],在中国未来历史中,能壮大中华传统军乐文化。
注释:
[1]杨得志:《中国军事大辞典》,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6页。
[2]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559页。
[3]樊琪:《春秋战国时期军乐艺术探究》,《音乐创作》2016年第9期,第131-133页。
[4]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撰:《国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2017年第8期,第353页。
[5]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6]陶文鹏:《历代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7]张南峭注译:《诗经》,河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20页。
[8]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9]东篱子:《吴子 尉缭子 司马法 孙膑兵法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第5期,第183页。
[10](清)孙怡让攥:《周礼正义》,(6卷《春官·大师》),中华书局,第1853页。
[11](周)姜尚,(汉)黄石公:《东篱子解译. 六韬 三略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第9期,第110-112页。
[12]冀昀:《左传上》,线装书局2007年第5期,第50-117页。
[13]黄蓉:《中国军旅音乐中的手风琴艺术发展述略》,《音乐生活》2022年第6期,第16-19页。
叶梦佳 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曾 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