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敢的船长们》的情感教育与伦理身份问题探析

2023-06-10朱慧琳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朱慧琳

摘 要:《勇敢的船长们》是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部儿童教育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哈维·切恩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儿童情感教育问题及成长过程中的伦理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本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重点讨论在道德榜样的影响下儿童的情感变化和对自己伦理身份认同的问题。《勇敢的船长们》对于培育青少年坚忍勇敢、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等品质具有德育和美育层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 伦理身份认同 道德榜样

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作家、诗人,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创作时间近50年,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游记、回忆录等。他的作品涵盖领域广泛,其中不乏教育小说和儿童文学,涉及的主题也多种多样,包括身份认同以及青少年教育,《勇敢的船长们》是他的长篇小说之一。

《勇敢的船长们》是吉卜林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海上冒险小说和教育小说。其创作源于吉卜林居美期间和其家庭医生康兰德对美国渔民生活的探讨,书名则源于18世纪英国主教帕西辑录的《古英语诗歌拾遗》诗集中一首歌谣的开头一行:“那些勇敢的船长们,死亡都不能让其低头。”[1]这句诗不仅是该小说名字的由来,也奠定了小说勇敢坚毅的基调。“此书一直深为少年所喜爱,曾被认为是适宜十几岁青少年阅读的最好的几本英语小说之一。”[2]小说描写了富家纨绔子弟哈维·切恩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海上艰苦劳作之后,从一个蛮横无理、脾气乖戾的小少爷变成了一个乐于劳动、朝气蓬勃的年轻绅士的故事。

尽管吉卜林本人对这部作品非常满意,但是《勇敢的船长们》却没有得到评论界的认可,“学者们认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单一,情节设置也不尽合理”[3]。西方评论界对这部小说并没有很重视,以往国内学界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帝国意识和种族主义的视角进行探析。其实,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勇敢的船长们》对于培育青少年的坚忍勇敢、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神等品质具有德育和美育层面的指导意义。

一、“最优秀的水手,无人能及”:道德榜样带来的情感教育

在人类的伦理与个体道德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情感发挥着潜在的巨大作用,是“最具深沉、稳定和核心的特质”[4]。因此情感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且刻不容缓。但是,何谓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持续性教育过程,其目的是增强情感发展,作为补充认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对一个完整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旨在改善人们对情绪的管理,使其能够学习如何积极面对日常生活的挑战,促进健康和自我调节以及处理消极情绪。”[5]“道德榜样是文学作品中供效仿的道德形象。道德榜样一般都是理性人物,依靠身上的美德感动人。道德榜样能够通过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通过理性意志控制自由意志,在伦理选择中不断进行道德完善,因而能够给人启示。”[6]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就是一种探讨和解决人的生物学前提与社会本性的关系是如何通过教育而道德化和审美化的过程。

“海上号”中的各个水手都可以说是激发切恩不同情感的道德榜样。其中最重要的是船长迪斯科·特鲁普,他不仅是船上的核心人物,还是个航海技艺高超、得到大家尊重的航海高手。这位船长性格直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细致认真,称得上数一数二。在船员们为捕不到鱼发愁时,他从不发牢骚,而是安静地写下自己的航海日记。

他的字细长工整;一页页浸着水渍的本子上记着如下事项:

7月17日:今天大雾,鱼少。北向停泊,其他无事。

7月18日:晨起大雾。打了几条鱼。

7月19日:晨起东北风,风力小,天气晴朗。东向停泊。打了许多鱼。

7月20日:安息日,有雾,微风。其他无事。本周共打鱼3478条。[7]

除此之外,他品格高尚,在航行途中不时予以他人援助之手。“榜样比任何事物都更能温和而深刻地渗入人们的内心。”[8]在这样的道德榜样潜移默化之下,切恩的各项情感得以激发。

在航行的途中,大家遇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在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以及在特鲁普船长的影响之下,切恩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心也得以激发。每每遇到需要救人时,船上水手决不退缩,切恩也不例外。小说中对“海上号”水手搭救他人进行了多次描述。最初是曼纽尔搭救素不相识的切恩,丹照顾他,船长收留他并雇佣他做新水手。第二次是面对他们认为的“约拿”,即所谓的“不祥之船”,船上的船长喝完酒后疯疯癫癫,诅咒他们翻船。“约拿情结”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他认为人应该是随着生理成长过程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达到神性的最高境界,而人在追求神性的過程中,每个人都有自我提高的本能,实现潜力的本能,实现自我的本能,完善自我的本能。”[9]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成长的本能,能够指引自己走向成熟和完美,但是我们却会对这种本能感到害怕,这就是“约拿情结”。这艘船的堕落或许暗示尽管切恩会对周遭环境感到陌生和害怕,对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担心,但他试着去接受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了,他克服了这样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这也是作为一个人能够得到身心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这艘船不慎卷入漩涡时,特鲁普船长依旧愿意去搭救。船员们都认为不能见死不救,大家齐心协力、穷追猛赶地竭力施救。在目睹了船只消失和死亡之后,切恩对生命也产生了敬畏之情。他脑袋发蒙,想到自己曾经希望撞毁一条渔船的想法是多么的邪恶。他们在到达维尔京浅滩之后,也会收留陌生人上船躲避风雨。“两个孩子提着灯笼站在吊小船的滑车旁,其他人瞪大眼睛,随时准备救人,汹涌的大浪让他们放下手头的一切,搭救宝贵的生命。”[10]可以看出,在面对生命时,大家都肃然起敬、绝不含糊。而在特鲁普船长对待生命的认真和大家团结一致帮助他人的氛围之下,切恩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情。航行结束,为逝去的水手召开追悼会时,“切恩的喉咙好似被什么东西给堵上了,翻腾的胃让他想到他从班轮落水的那一刻”[11]。他为别人的不幸感到内心翻滚,对别人所遭受的不幸感到深深的痛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切恩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而同情心和共情能力正是人的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朱光潜所说,“道德起于仁爱,仁爱就是同情,同情起于想象”[12]。“仁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心,除了爱自己、爱亲人,还要求关爱他人,包括关心他人的疾苦、促进他人的幸福、尊重他人的意愿。在这种危急状态之下,切恩的同情心得以激发,生命观教育也得以实现。

切恩在这一路上的变化显而易见,这一路他体会到船上生活的不易,从而激发了不同的情感,达到了道德上的善。因此他的“仁爱之心”得以觉醒,与此同时,同情和想象能力伴随而来。这次的经历打开了切恩的眼界,他从前无法想象的渔家生活展现在眼前,在这种亲身体会之下,他能够想象到失去生命是多么痛苦和令人悲伤。他的转变从最初在游轮上认为撞沉一条渔船才过瘾,到之后和船上的人员一起搭救他人,再到最后为失去生命的船员举办公益活动时听见失事名单,他喉咙哽咽,痛苦至极。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各种情感都得到了激发:对特鲁普船长的崇拜之情、追寻和捍卫真相的正义之感、对他人不幸处境的怜悯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等,这都是道德榜样的引领和情感教育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真正的纽芬兰浅滩捕鳕人”:切恩伦理身份的认同过程

“人的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标识,人需要承担身份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13]而人的身份又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身份都可以算是伦理身份。“文学作品无论是描写某种身份的拥有者如何规范自己,还是描写人在社会中如何通过自我选择以获取某种身份的努力,都是为人的伦理选择提供道德警示和教诲。”[14]那么,切恩在道德榜样的激励之下产生的情感变化又如何作用于他对自己的伦理身份认同呢?

在这段海上经历中,切恩的伦理身份发生了两次变化,在这两次伦理身份的变化中,他在情感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中获得了成长,并对自己的伦理身份加以认同。正如蒋天平所说,“成长意味着个体在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上的不断地重新认识,直到成熟”[15]。而人的情感也不是自然成熟的,它需要在教育的促进下发展和成熟。因此,成长也包含着情感的发展和成熟,情感教育和伦理身份变化能够促进成长。

首先,船上的三个月之行使得切恩对父母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觉得非常对不起母亲,也时常想见到她,关键是对她说说自己精彩的新生活,以及他在船上的优秀表现。他不想母亲承受以为他已不在人世的打击。”[1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儿子的伦理身份,开始有了道德情感的流露,对亲情有了理性意志形式的情感流露。这样思念母亲,对母亲产生愧疚之情,对于曾经以将母亲惹哭为乐趣的小霸王来说是绝不可能的。码头靠港时,切恩哭得伤心欲绝,此时的他身边没有父母,可以說是全美国最孤独的孩子。这种孤独感的激发让他能够正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也为之后他与父母关系改善埋下了伏笔。

其次,劳动获得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得切恩认可自己的“小水手”身份。哈维坠海被船上水手曼纽尔救起之后,带上了渔船。船上除了与他年纪相仿的丹和地位低下的黑人厨师,没有人相信他是百万富翁的儿子。听他讲述从前的生活,大家都觉得他是疯子,精神不太正常。船上的另外一个水手小宾州还认为他是一个孤儿,对他心生怜悯。因此,在船上时,他的伦理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作为“富翁之子”的伦理身份暂时被隐藏,但是他作为一个小水手的身份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此时的他没有办法依靠父母亲,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因此也就没有人会嘲笑他、讽刺他。他只是一个初入水手行业的小水手,需要学很多东西,只值十个半美元一月。后来,他的身上还长了疖子,正如丹所说,“他现在已经成为一位‘真正的纽芬兰浅滩捕鳕人;疖子之苦便是这个阶层承认他的印记”[17]。他的这一伦理身份还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海上号,无论什么事都有他的份儿:餐桌上有他的位置;睡觉有他的床铺;遇到暴风雨天气,大家闲聊的时候,他也能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18]这种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的身份认同感也激起了切恩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让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情绪反应,因此对自己的水手身份也加以认同。

最后,在家庭之中,切恩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哈维父母的正向感情回应对他的成长过程和身份认同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切恩再次见到自己父亲时,老切恩对他的改变感到又惊又喜。眼前这个结实的打鱼少年神情镇定,看着父亲的眼神从容而清澈,透露着果断,说话字正腔圆、彬彬有礼。[19]此时的切恩得到了自己父亲的认可,可以推断,他对自己的改变是满意的。当切恩的父母出现在甲板上时,他作为“富翁之子”的伦理身份得以确认,大家对此感到惊讶之余也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所以他既是“富翁之子”,又是“海上号”小水手,但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惹人厌的纨绔子弟。船长特鲁普夸奖他是个好小伙,勤快能干,连他的父亲也因此感谢船长让切恩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在和父母团聚的时候,他作为一个儿子的身份又凸显出来。他与自己的父亲甚至可以谈天说地、形影不离。父亲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像从前一样继续浑浑噩噩地度日,另一个则是等他完成学业之后接手船运公司。他还了解到父亲从前的经历,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自己为期三个月的航海捕鱼经历之后,切恩能够做出成熟理性的选择。在感恩父亲花费大量金钱养育自己之后,他选择在学成之后接手自己喜欢的船运公司。可以说,切恩在这两次重要身份转变中心灵得以成长,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对自己的伦理身份有了认同感。

“海上号”之旅历时仅三个月,却是切恩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可以说,“海上号”的航行就是切恩伦理身份认同和成长过程的生动喻体。从空空的一艘船出海,到满载而归回航,就像一个嚣张跋扈的虚荣小少爷变成一个礼貌懂事的小绅士。艰难险阻之后,最终收获满怀,他得到了成长,他的情感得以发展和成熟,最后变成了一个勇敢刚毅,忧他人之忧、苦他人之苦,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有道德的青年绅士。

三、结语

“情感教育又和美育有着密切关联,美感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种。”[20]情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情感教育的过程同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纽带”[21]。在切恩的伦理身份认同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德育和美育都得到了质的变化,道德层面更是形成了质的飞跃。在海上辛苦的劳作和凶险环境中,他的羞耻感、正义感和同情心得以激发,心智得以成长,海洋成为提升他的德行和美育的重要场所。“海上号”这艘船只俨然一个小社会,置身其中,切恩对自己的伦理身份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他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最终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选择。这些都是儿童冒险小说经常谈及的话题,孩子们从切恩的成长中也能有所代入,获得成长启发,德育和美育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Norman Page. A Kipling Companion[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150.

[2] Edward Shanks. Rudyard Kipling:A Study in Literature and Political Ideas[M]. London:Macmillan & Co. Ltd., 1940:66.

[3] 陈兵. 论吉卜林《勇敢的船长们》中的教育理念[J]. 外国文学评论,2009(4):70-80.

[4] 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5] Valdivia-Moral P. Emo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Literature Review[J]. Education Sciences, 2020(8):192.

[6] [13] [14] 聶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48,264,265.

[7] [10] [11] [16] [17] [18] [19] [英]德鲁亚德·吉卜林.勇敢的船长[M]. 王国平,王宏宇问,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83,120,178,78,78,78,145.

[8] [英]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 徐大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75.

[9] 左广明.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约拿情结”与成长的“桎梏” [J]. 外国语文研究,2018(5):48-55.

[12] [20] 朱光潜. 朱光潜谈修养[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204,202.

[15] 蒋天平. 战争小说中个人成长的道德寓言——《红色英勇勋章》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华中学术,2015(2):93-104.

[21] 王富平.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思想[J]. 外国教育动态,1989(2):29-31,28.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儿童海洋文学的青少年教育”(IF2022065)。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