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看当今文艺工作

2023-06-10李钦纬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

李钦纬

摘 要: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系统论述了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原则,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重指出了文艺工作要保持坚定政治立场与阶级属性;坚持立足人民、歌颂人民、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人民文艺的普及与提高。针对当今文艺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坚持文艺工作的政治导向,坚持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坚持提高文艺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三个方面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思想路线与文艺工作的有机结合,指导文艺工作走上正确道路的光辉典范。当今促进文艺工作健康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需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关键词:党的领导 文艺工作 人民立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简称“ 《讲话》”)是解放区文艺工作现实需要下的产物。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期间,正值延安整风运动进行到关键阶段,这一思想领域的重要会议对于延安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起了重要作用。《讲话》的传播有效清除了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遗毒,消灭了右倾机会主义的生存土壤,为革命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讲话》对新时代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讲话》的核心思想观点

(一)文艺工作要突出政治性

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作为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天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此,文艺工作必然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要突出政治性,核心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结合长期革命文艺实践经验指出,文艺工作必须要服从于政治,要有强烈的政治属性,“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 [1]。

胡乔木后来总结了,片面“暴露黑暗”;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文艺工作者缺乏团结,这五大主要问题。[2]

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3]。毛泽东从哲学立场上批判了文艺的小资产阶级倾向,提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素养。

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決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4]这要求文艺创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文艺的特殊政治属性,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的基本立场。

毛泽东又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指出文艺工作要坚持“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可过分夸大个别历史人物对整个历史进程的作用,反对传统文艺作品对帝王将相的盲目崇拜,摒弃片面的“英雄史观”。“懂得革命的政治科学或政治艺术的政治专门家们,他们只是千千万万的群众政治家的领袖,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够完全一致。” [5]

毛泽东关于在文艺工作中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性的经典论述,使当时延安文艺工作者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束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中的革命思潮、抗战思潮的“传声筒”。解放区的文艺作品既是反击国统区大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逆流的有力武器,又是反抗日本侵略者,激发广大人民爱国热情、抗战热情的有力武器。

(二)文艺工作要突出人民性

文艺工作是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工作为了谁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明确了文艺工作的对象,才能明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应该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才能确立正确的文艺工作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6]。文艺的最主要受众、文艺工作的对象,即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这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艺工作要从人民大众视角出发,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艺创作,不仅要满足识字的人民大众对于“看书、看报”的需求,还要求照顾到尚不识字的人民大众对于“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的需求,做到文艺受众面的最大化。

对于文艺工作如何从人民群众出发这一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7]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在行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相当多的作家、艺术家只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与描写知识分子上面,而不愿意接触工农兵。毛泽东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参与到工人的劳动、农民的劳动、士兵的训练中,特别要参与到反对旧世界的火热斗争中去,收集可用于文艺创作的原始素材,以此彻底摆脱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作风和思想作风,做到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伟大转变。

文艺工作者只有在充分融入人民大众的基础上,才能明确自己工作的目的和对象,才能改变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姿态,用行动充分发动群众的革命热情。

以上论述对当时的延安及各个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推动文艺的大众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文艺工作要突出普及和提高的作用

在谈到文艺工作的现阶段主要任务时,毛泽东着重指出了“普及”与“提高”两点。“普及”是解决人民大众的识字问题,并引导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8]。

在文盲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旧中国,革命文艺需要首先起到“普及”的启蒙作用,通过教育人民群众,赋予他们有力的思想武器,用先进知识武装头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了解革命的目的与意义,引领他们更科学地进行革命斗争,摆脱思想的混沌状态,树立坚定的革命价值观,提高分辨能力,自觉抵制各种“左”和右的错误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还能使其胜任更复杂的革命工作,成为革命干部的后备军。

“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素养,提供精神食粮,丰富精神世界,向其注入革命和斗争的精神动力。“普及”是人民的启蒙,“提高”是人民在完成启蒙后的进一步充实提高,体现了革命文艺工作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9]不论是普及还是提高都必须立足于“人民”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普及和提高二者都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再次体现了革命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

“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10]普及与提高都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部分地区的普及和另一部分地区的提高同时进行,并且可以用提高的经验成果帮助普及,通过普及实现更大范围的提高,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文艺工作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突出了革命文艺工作中普及和提高的重要性。

二、《讲话》思想指导当今文艺工作的现实挑战

(一)文艺工作政治性缺失的倾向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文艺界的乱象得到了有效治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电视为代表的新传媒方式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开始通过电视广告的形式与资本力量进行结合,出现了许多非常成功的电视广告营销案例。资本在得到了电视广告营销带来的巨大收益后,又进一步对文艺工作施加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广告内容持续增加,同市场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到了21世纪,资本对文艺界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综艺、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的选题、内容、布景、服装道具、剧情设置等方面,越来越多地展现出资产阶级的审美和价值观。同时,文艺界还兴起了一股潜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通过更隐晦、更具有迷惑性的方式在作品中夹杂错误的观点。

文藝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从长远来看对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产生了负面影响,是当今社会中拜物主义传播、消费主义兴起等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年群体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散播。

(二)文艺工作脱离群众的倾向

近年来,文艺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影视剧如《山海情》《长津湖》、歌舞剧如《只此青绿》《孔子》等立足于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然而,当今部分文艺作品展现出了脱离人民大众实际生活的倾向,存在脱离现实、虚构剧情、精神内核空虚、表达方式脱离群众等问题。从文艺创作的主体来说,部分文艺工作者未能做到《讲话》中指出的“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亲身参与进去”。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人民大众与文艺工作者的情感纽带,使其无法对文艺作品产生思想共鸣。

同时,部分文艺作品展现出对不劳而获的奢侈生活的向往,塑造所谓“成功人士”高大伟岸、运筹帷幄的形象,展示其奢侈的生活,让受众心生艳羡之情,却绝口不提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情况,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现状。

其中,部分都市题材的作品不能真实反映当代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和内心世界;部分乡村题材的作品不能反映乡村的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特点和乡村特有的人际关系,有乡村的布景却没有乡土气息;部分历史题材作品没有立足于史实的严谨客观的精神,没有深厚的历史感。实践表明,文艺工作脱离群众,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仅靠虚构、想象或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素材进行文艺创作,其作品必定不会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在文艺工作者的培养体系中,艺术类院校“闭塞”的教育模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存在着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片面迎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急功近利等问题,使学生一方面学习了大量国内外先进理论,却唯独忽视了人民大众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另一方面忽视了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创作不能保持鲜明的人民性和政治性,导致部分文艺作品中存在简单模仿甚至抄袭国外作品,曲意逢迎西方的某些价值观来突出“与国际接轨”的情况。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1]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深入,大量西方文艺作品和文艺创作思潮涌入,导致了部分人出现盲目推崇西方审美的倾向。

(三)文艺作品泛娱乐化的倾向

新时期,随着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文艺界虽然出现了一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但仍然存在诸如“泛娱乐化”之类令人担忧的现象。

当今部分文艺工作者受逐利思想影响,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方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创作者为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创作出的许多文艺作品片面强调娱乐属性,通过烂俗的表演和言之无物的剧情满足受众的需求,甚至还上演了许多荒诞怪异的“审丑剧”;另一方面,市场的逐利性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挤压了希望通过精心打磨生产出高质量作品的创作者的生存空间,许多有思想深度、有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反被排挤和稀释。泛娱乐化风气影响下的文艺作品,非但起不到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反而可能拉低人民大众的审美水平,空耗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阻碍了人民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

同时,部分缺乏相关能力和素养的文艺工作者,在泛娱乐化浪潮中受到资本追捧而走红,并没有过硬的实力和优秀的作品,仅靠炒作各种话题与噱头套取流量变现,引起了不良粉丝文化及社会乱象。当今,想要做好文艺工作,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二者缺一不可,既要培养出一批能力过硬、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又要创造出一批人民大众喜闻樂见、能够充实和提高精神生活的文艺作品。

三、将《讲话》精神贯彻当今文艺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文艺工作的政治导向

用《讲话》精神指导当今文艺工作,最重要的是突出鲜明的政治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艺工作的思想引领,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决反对资本对文艺界的侵蚀,自觉抵制“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等错误思潮的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今文艺工作在宏观层面仍需要继续加强政治引领,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同时在微观层面又要充分尊重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避免过度介入损伤文艺创作的生机和活力,在坚持文艺工作的鲜明政治导向基础上,给予文艺工作者自由施展才能、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努力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积极支持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创造出风格多样的、有水平的、有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实现坚持政治导向与文艺发展繁荣的有机统一。

在如何看待文艺的“批判”作用的问题上,发挥文艺作品对现实的“批判”仍然是必要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矛盾,仍然需要攻坚克难解决矛盾,充分认识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矛盾需要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改造作用。但批判同样必须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出发点上,否则非但起不到警醒人们,促进矛盾解决的作用,反而会激化矛盾。

总的来说,坚定政治导向与文艺发展繁荣并非过去一些认识中的彼此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今需要努力探索二者的平衡点,不断推动当代文艺工作在正确的道路上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14]

(二)坚持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

当今文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人民立场,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展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5]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明确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7]。

以上重要论断反映出,当今要做好文艺工作,必须深刻领悟《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先进性与革命性,努力创作出人民立场坚定的文艺作品。作品能真实反映社会基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歌颂广大勤劳诚实的社会劳动者,生动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境遇及所思所想。

做一个合格的文艺工作者,既要有对文艺创作的专业知识、技能的熟悉贯通,又要有对人民大众生活的现实关怀,要对当代社会人民大众的生存现状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创作的作品要充分反映时代内涵、时代特色。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避免成为唯利是图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

同时,文艺工作还需要在坚持人民立场的基础上突出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18],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民族文艺。文艺的民族性核心内涵就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当今文艺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要素,在文艺创作中体现民族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鲜明民族特色,要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发展中国文艺的世界性,向全世界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三)坚持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质量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需要直面现实需求,充分认识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文艺创作的思想深度和质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19]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出更多立足现实、有深度、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大众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注入精神动力。

提高文艺作品的深度,要求文艺作品首先要源于生活,用作品的真实性引起人民大众的共鸣;其次要高于生活,突出和激化内在矛盾,使文艺作品表达的内容相较于日常生活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最后要通过升华主题引起读者的深思,使受众不断思考作品的内涵,引发大量联想,在自己心中塑造出关于此作品的独特形象。

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要求文艺作品首先要“思想精深”,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内涵;其次要“艺术精湛”,表现出作品的美感,突出审美价值;最后要“制作精良”,既符合行业标准和制作规范,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需要,在技术层面追赶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文艺创作要既见“高原”又见“高峰”。新时代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既是满足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要,陶冶情操、鼓舞精神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外输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在丰富文艺作品的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影视、写作领域,对于受众面相对较小的话剧、舞台剧、音乐剧等文艺形式,同样需要加大创作的引導和支持力度,补齐短板。

首先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提升对文艺工作的扶持力度,在人才培养、创作支持、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鼓励创新,不断提高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的数量和质量。其次需要继续强化政策层面的保障,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对文艺产业的长远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最后需要加强基层文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改革艺术人才选拔方式与艺术院校培养方式,努力培养出一批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青年文艺工作者。

四、结语

《讲话》突出了文艺工作鼓舞人民、激励人民进行革命战胜敌人的重要作用。当今,文艺工作对于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对当今文艺界的诸多乱象进行拨乱反正,引导文艺工作朝正确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学术界、文艺界等有关方面需要通力合作,继续深入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3] [4] [5] [6] [7] [8] [9] [10] [1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852,852,866-867,863,851,861-862,862,862-863,857.

[2] 丁晓平. 胡乔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中华读书报,2012-05-23.

[11] 鲁迅.华盖集续编[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105.

[13] [17] [19]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

[14] [16]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0-15.

[18] 李芃,梁臣臣. 民国时期钱君匋书籍装帧艺术特色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2(3):134-138.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加强党的领导 解决疑难问题 推进『6+1』联动监督问题整改落实
新时代增强党的领导力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论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