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2023-06-09李秋红关邓

南北桥 2023年1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生理学可行性

李秋红 关邓

[摘 要]“对分课堂”是国内学者张学新提出的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把常规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教学与讨论的时间错开,提倡先“教”后“学”,既保持了常规式课堂教学的“教”,又兼顾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在高校生理学教学中实施对分课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对分课堂;生理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高校生理学身为生物科学的一大重要支系,是一种联系了基本医疗和临床应用各学科的桥梁学科。比起其他医药类基本专业课,生理学的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也更加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正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学习者的生活,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生理学教育的需求。因此,推出了对分课堂的新教学方法。

1 对分课堂简介及实施流程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科张学新博士最先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将学生上课时间的一半安排给教师进行实际教学,而另一半安排给学生以交流的方式开展互动学习。其中,教学时间与研究学时也并不完全应该各为50 %,应该按照教学的特点、学习者的能力及其他原因加以灵活调节。其实施流程如下。

一是精讲。对分课堂的主要方法为精讲与留白艺术,即精讲留白技巧。当教学课时折半而课程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教师把主要知识讲透,其他的知识点则进行指导式的、框架式的讲解,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信息。

二是内化吸收。也就是当教师讲解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对知识点的掌握及教师的习题,或者借助查阅课本等通过其他媒介方式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内化吸收以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内化吸收的结果需要学习者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1]。除此之外,需要是教学过程中自身体会深刻、获益最大的内容;自己知道但认为他人会产生困扰的内容;可以在学校讨论随时向他人请教,而自己不知道可以在学校讨论中用来向同学求助的内容。内化吸收也就是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复习的过程,学生可通过这个过程完善自己的复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完成作业或通过新媒体提供资料给教师进行评阅等。

三是教学研讨。学生可以带着课后的复习结果,在课堂上和同伴、教师展开有准备的探讨。课堂教学研讨一般以小组为单元,4人为一组,由教师抽查,由每个组派一名发言人分享刚才讨论的精华或没有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对刚才学员没有解决的问题予以提醒、指导和解决。最后教师再把刚才学生遗漏的、需要进行加强提炼的内容再总结一次。在辩论活动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只做适当的引导。教师在辩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参考其他班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及时改正学生的问题,并对研讨成绩给予评估,以增强学生参加研讨的主动性[2]。

对分教学的创新性在于把授课和研讨学习时间错开,提倡先“教”再“学”,既保持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教”,又兼顾了教师与学员相互之间的“动”,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对分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实施的优势

2.1 利用角色转换教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在讲台上畅所欲言,但学生反应平平,听课、记笔记都是被动的,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部分,提前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查找相关信息。在掌握本节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制作幻灯片,教大家本节的内容,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例如,在教甲状腺激素和内分泌时,我们会让学生分组自学。本章与临床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说明各知识点,学生需要查阅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参考书,提高对甲状腺激素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熟悉程度,同时对这些激素异常分泌后的相关临床症状也应初步了解。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所有学生都是知识的传播者,起主导作用,教师只起到启发和帮助学习的作用。学生在自己浏览、积累、综合、归纳知识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现、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课堂上的自我陈述和对提问的回答,他们不仅加深了生理学常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表达和反应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2 “对分教学”可增加自主性与积极性

在常规的授课模式下,教师讲解力求全面详细,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在对分教学中,教师只把重要内容讲透,对其余的教学内容只进行指导性的、框架式的讲解,为学生留下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后,对于提出操作及下一堂课的论述,学习者在课下通过教师的讲解,厘清基本架构,了解要点,掌握重难点,并检索有关资源,以完成作业;同时在周围同伴的压力下,其在课下复习上也会更认真、积极。此外,生理学知识也强调理解、分析与演绎,学习者从知识和概念出发,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慢慢感受到从知识之间的相互推理中产生的趣味,从而提高掌握生理学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独立探索,在课件制作或选择中,我们引入了“脚本”一词,它来源于教案,但又不同于教案,既要表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又要将一些细节进行描述。素材的选取应依授课内容决定,如讲述绪论时,可以选取生理学实验背景的图片、生理学奠基人画像等素材组合,使枯燥无味的一章变成医学历史的欣赏课,学生在此时的注意力会比以往更集中,课堂效果也一定会更好。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2.3 拓展多元的评价考核机制

传统学科评价考核往往强调结果评判,每门课实行期中测验、期末测评,最后核定本门课的总分值,但学校却常常因为应对考核结果而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考试点,最后多数学校也只能及格,而这背离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单纯地以期末考试结果评判学生的学习是很片面的、不科学的[3]。对分课堂教学将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特别强调过程性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上课笔记记录情况、查阅资源完成的任务情况、问题提交与解决情况、课堂教学讨论情况、分组间合作情况等都是课堂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而课堂教学上分组讨论时间以及各个分组的出勤状况、学生上课表现状况等都会影响小组在各课时的最终成绩,从而直接影响各个学生的上课成果,所以学生对于对分课堂教学中的每一阶段,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内化吸收、课堂教学讨论等都十分重视,因为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在学生之间呈现递进性,互为表里,只有学生认真完成好每一环节、每一项任务,在教学取得的好成果才会有保证。结果性考核可以通过期末主观题和客观题有机结合的形式實现,评分比例按照教学考核情况由教师自己决定,每个学生采用任务型考核和结果型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保证教学评价成果的科学、合理。

2.4 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互动性

传统上课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授课讲解为主,师生双方并没有相互沟通,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触授课知识点,因此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平淡、消极,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打消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在学生理论较多的专业课程教育中,教师通过对分上课的教学方式,可以营建较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与教师加强沟通、互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4]。学生在与教师一起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逐步锻炼自身的能力。

2.5 让教学考评更为精细化,符合学生的复习需要

在中国院校的生理学专业课程教育中,大多采取期中、期末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使用分值来直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些考核方法往往缺乏科学性,使得学员的得分并不精确,易产生偶然因素错误,同时书面考核内容也更多地培养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而无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为实现正确的考核指标,应该采取对分教学的考核方法,开卷试题经过教师自主出题,考场试卷成绩只能视为部分成绩,还应该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成绩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知识现状,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复习情况。

3 对分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1 教师需要付出精力改革

高校教师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法,省时省力,多数教师不愿意改革;但在实践对分教学法后,有“相识恨晚、如获至宝”的评价,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易学、轻松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会增加工作量,所以教师会愿意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法让学生多学知识、学好知识;对分教学法借助“亮、考、帮”让学生更爱学习,增加主动学习的意愿。

3.2 应用研究多,但理论研究较少

在目前的现有文献中,仅有一份文章从理论层次上阐述了对分授课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其余文章均为应用研究。但理论研究能够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是教师进行应用研究的重要前提条件。如不能进行对分课堂教学的认识探索就生搬硬套学校对分课堂教学的方法,非但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反而会干扰学校的常规教育。所以,今后研究方向应主要从高校各自的优势领域与角度入手,针对分课堂教学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形成针对分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构架,为应用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3 对分课堂在生理学中学科应用很少

与理论抽象、变化复杂的其他医学专业相比,生理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性强,很难像形态学科那样直观教学。在讲课过程中,学生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讲课内容不可理解、难以记忆,尤其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生理过程。学生更感兴趣的往往是临床病例,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生理学的很多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内容也呈单学科化,缺乏跨学科内容。今后可在基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把学生对分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地运用到更多更宽的专业课程中。

3.4 研究表层性、碎片化,宏观性、系统化研究成果较少

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说,由于论文数量比较少,且都是具体到某一具体专业课程中,所以论文间并没有多少联系且内容相对零碎。当前的高校对分课堂科学研究方式都趋向类似,虽然行文上都是将理论加以运用,但科学研究内容较表层,发现的问题深度也不足。后续研究成果应注重高校对分教学的理论框架与系统逻辑体系性探讨。

3.5 探索没有特色,创新性少

对分教学方式意在解决高等院校课堂所面临的新问题。虽然教学内容与高等院校课程有着不少的相似性,不过总体而言,教师应紧紧贴合高校教师特征来设计对分课堂教学方法,让对分课堂教学更加优异化。此外,教师也要敢于创新,努力摸索出一种更适应高校对分课堂教学的方法。

4 高校实施对分课堂的探索

4.1 对教师有更多要求

对分课堂首先检验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根据情况布置课程任务,明确课程重难点,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手段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以学习者为主导进行教学,带动学习者探究反思,从而实现学科创新能力训练与综合素养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关键的问题便是课堂创设能力。其次主要考查的是教師对课堂教学的取舍能力,教师针对教材备课,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查阅有关资源,选择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掌握、感兴趣的点,充分调动学生投入教材的积极作用也非常关键。

4.2 对学生的主体性掌握赋予更大空间

对分课程能够赋予学生主体地位,让其发挥主体功能,在教学环节中跟随教师的指导思想,在进行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的基本掌握之后,再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查看资料的基础上逐步巩固已学知识点并内化总结,在自主学习的进程中,大大增强了学生认知难点、认识问题、出现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技能。例如细胞膜的结构教学,可以对生理学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设定一些疑问,如“细胞膜的结构在高中学生物的时候学过,现在你还知道多少?”来引起学生讨论,从而掌握他们的知识基础,并据此调整讲课内容,缩短解释细胞膜结构的时间。以有效利用时间并防止学生因对所讲内容缺乏新奇感而造成厌倦情绪的滋生。此外,还应注意将现有知识基础领域与结构和功能有机结合,培养思维能力。在对分课堂上解决问题的首要方式通常是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尝试分析问题,又或是向同伴求助,经由与同伴间的探讨研究解决,也可能向教师求助解决或者从网上寻求解决。综上所述,对分课堂可以赋予学生更大、更主动、更独立的学习空间。

5 结语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顺应新媒体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步形成适应学习者身心、生理特点的新教学方法,对于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5]。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并非万能的解决办法,也不能回答全部的教育问题。随着这种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在的理论基础、课程设计也将不断改进完善,从而更加符合中国生理学和其他专业的课程实践,并真正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教学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张静. 浅析批判性思维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63-64.

[3]陈依春,李捷,朱敏侠,等.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2):2165-2167.

[4]谷振诣. 批判性思维教学:理论与实践[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3):43-53.

[5]欧阳康. 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性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71-75.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生理学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