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初探

2023-06-09沈荣喜王恩元赵恩来刘贞堂

大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程伦理硕士研究生安全工程

沈荣喜 王恩元 赵恩来 刘贞堂

[摘 要]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国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参与主体,肩负着项目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重要使命,而工程伦理教育成效会影响其在项目设计、建造、管理等环节中的安全决策思维。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当前其教学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存在较多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内外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科特点及“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对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安全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初步探讨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工程伦理;安全工程;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2-0085-04

工程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代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当工程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诸如经济效益与群体安全、区域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矛盾等伦理困境时,能够快速、准确、高效解决这些工程伦理问题,正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1]。

工程伦理是理工与人文两大领域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学科,主要研究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社会伦理关系以及工程主体的规范行为[1-3]。我国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中部分属于工程领域的共性问题,部分则属于我国现阶段所独有的问题。总体来讲,我国工程安全所面临的难题较复杂,不仅有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且有伦理问题[4-5]。安全伦理以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为最高伦理原则,以实现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和谐有序的发展为宗旨。安全作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工程技术活动自身存在的伦理问题,还是非技术因素导致的伦理问题,都需要工程伦理学参与解决[6]。换言之,要完全消解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既要遵循技术、法律及管理等原则,还需充分考虑工程的伦理维度。

目前,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既是科技项目研究和工程项目设计、建设的参与主体,又是工程监察与管理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不仅要熟知本专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有效解决本专业的工程技术问题,还应具有坚定的职业操守与敏锐的道德敏感性[7]。尤其在涉及多方利益冲突时,安全工作者必须谨遵工程伦理理念,以道德优先原则作为项目实施的基准。因此,为加强审视和深入破解我国工程安全所面临的难题,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8年5月发布的关于高校将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的要求[8],将工程伦理学纳入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的课程知识内容。

一、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及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起,工程伦理学在欧美等地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兴起;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工程伦理教育在高校中的实践开展了研究[11-1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工程伦理的国家,经过多轮实践与完善,现已建立并形成较为完备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美国教育学家Mike W. Martin认为,高校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可以自主处理工程领域中涉及的道德问题[13-14]。OOI P. C.等通过调查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发现,组织更多的结构性和互动性课程会使学生的受益大于传统的讲述授课[15]。日本参照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建立经验,结合本国教育现状,建立了工程伦理教育体系,例如东京工业大学将工程伦理教育贯穿整个本科阶段。

调研结果显示,从2014年9月开始,清华大学要求研究生新生至少选修16学时的学术规范或工程伦理课程,共计1个学分[16]。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多次牵头组织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讨论在线开放课程、通识课程和工程伦理实践相结合的三层次学习系统。大连理工大学于2018年将工程伦理正式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2018—2019学年该课程选课人数达1300多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科学伦理与学术道德、工程伦理、高技术伦理、常规技术伦理、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教育五个方面。浙江大学将工程伦理设置为2018、2019级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的公共学位课,授课方式为“线上+线下”综合方式。重庆大学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教案分为“通论”和“分论”两个部分:“通论”主要探讨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要面对的共性问题;“分论”分析不同工程领域遇到的特殊问题,以及不同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规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了工程伦理校级精品课,“通论”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与重庆大学相似,“分论”部分主要针对环境工程和医药工程领域。

截至2019年,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共计169所,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共79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点的27所,但是尚未有学校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独立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探讨工程伦理课程的应用意义及体系构建,不仅能够直接加快双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速度,还能进一步提升安全工程研究生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为祖国培养一大批知识面广、专业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持续提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在研发、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安全工程專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由于工程伦理是我校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设置的必修课程,在课程建设方面缺少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因此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课程建设速度的快慢,教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授课质量的高低,学生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课程学习效果的优劣。此前,工程伦理课程在我校作为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信息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测量工程、安全工程等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共计1个学分,授课方式为网络视频公开授课,课程考核方式为网络在线答题考核。笔者通过对研修过该门课程的部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一是课程针对我校十几个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没有考虑和区分不同工程的特点及差异性,课程内容设置专业针对性不强;二是由于采用网络视频公开课授课方式,授课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环节,学生普遍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缺乏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及意见反馈渠道;三是课程考核采用网络在线答题考核方式,题型为选择题,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情况,考核效果欠佳。

(二)师资水平不足

清華大学赵劲松教授曾经在访谈中提到,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学科知识体系尚未建立,专业知识结构较零散,尤其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对专业课程的联系及系统性认识不足,这些不足在其讲授工程伦理课程时将更加凸显。目前我校不曾组织举办工程伦理授课教师培训班,安全工程专业授课教师此前也未参加过国内工程伦理课程的培训,并且安全工程专业授课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师资水平不足不仅会直接导致课程设置内容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落实,还会影响教学效果,使课程目标难以达成。

(三)教研体系不完善

教研体系主要包括教材资源、教学制度建设、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当前我校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网络视频公开课、学生自学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课程考核方式也有待确定,同时校内的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团队或组织尚未设置与形成,工程伦理教学体系还未形成。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并完善工程伦理教研体系。

要建立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特点的工程伦理教研体系,除了需要参照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站发布的工程伦理公共课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还要结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学科特点形成规范的教研体系,从而保障安全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的顺利高效开展。

三、安全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体系设置初探

(一)课程目标

目前,工程伦理已被确定为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安全工程职业行为标准的理解,提高道德敏感性和伦理判断力,并增强工程伦理意志力,以便在日后工作中遇到具体的工程伦理问题时,可以正确分析、准确判断、科学决策。

纵观国际工程界,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已成为工程师在解决工程活动中诸如经济效益与群体安全、区域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矛盾等伦理问题时需普遍遵守的第一原则,这无疑与课程目标高度契合。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结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网站发布的工程伦理公共课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及安全工程学科特点,拟确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主要包含概述、通论和分论三部分,课程内容与结构如图1所示。

1.概述

结合国内外工程伦理的发展历程和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因果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安全工程领域中较常见的伦理问题,理解该门课程的作用和意义[17]。参照李正风等编写的《工程伦理》、查尔斯·E.哈里斯等编写的《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第3版)等相关书籍,对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特性、研究范围及相关性进行讲解,并通过安全工程领域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加深对工程伦理课程与内容的认识,使学生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概述共计4学时。

2.通论

通论部分结合矿业、消防、岩土等安全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的工程领域的特点,讲述在这些工程领域实践过程中工程师要面对的具有共性的伦理困境,例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数据共享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等[18]。通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工程的价值标准、利益矛盾与公平公正;二是工程中的安全风险来源、防范技术及伦理责任; 三是工程伦理中的安全观与伦理原则,即针对工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加以剖析。通论共计12学时。

3.分论

分论部分主要为安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职业美德与职业伦理规范及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这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共计16学时。

安全工程贯穿各工程领域的整个过程。从时间看,包含了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验收使用、维护管理、报废拆除等整个寿命周期,因此,在涉及经济、利益等问题时,正确的技术与伦理可以使安全工程师做出准确的决策。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伦理主要有工程风险的公正分担、公共安全的伦理责任、事故应急过程中的伦理责任等多个方面。基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点,结合相关典型案例明确安全工程师及安全管理人员在从业过程中的职业伦理观。由于这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应结合具体典型案例明确如何在工程中解决伦理问题,例如就工程职业伦理规范来说,应尽可能通过规范条款详细说明在不同工程实践情境下工程师如何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

(三)授课方式

“伦理”通常与“道德”“法律”相关联,因此在工程伦理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培养。为此,工程伦理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双轨模式:一是日常授课采用教师课堂讲授或线上讲授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工程伦理问题并分组讨论;二是邀请安全工程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到课堂上做演讲汇报,例如邀请矿山、化工、建筑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学者讲解各自行业有代表性的工程伦理问题,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不同行业的工程伦理案例;三是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情景还原,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工程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困境和矛盾,提高工程职业伦理水平。

(四)考核方式

工程伦理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结业考核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出勤率、小组讨论参与度及效果、课堂活跃程度等判定,结业考核则根据课程论文和论文PPT现场汇报、答辩综合评定。这种考核方式弥补了目前网络在线答题题目覆盖面窄、考核效果不佳的缺点。

四、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工程实践既是应用科学和技术改造自然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改进社会生活和调整利益关系的社会实践。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技术伦理、责任伦理、利益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等,这些伦理问题具有与发展阶段相关的历史性、与利益主体相关的社会性、多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性。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既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又能培养并提高其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水平。

本文结合我校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分析了面向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工程伦理课程的必要性,紧紧围绕安全工程的学科特点及工程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路,研究并初步建立了与安全科学紧密相关的工程伦理课程目标与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等。研究结果对于我国高校工科专业研究生工程伦理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正风,丛杭青,王前.工程伦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4.

[2] 李恒达,童昕,张国坤,等.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与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状况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113-118.

[3] 宁先圣,胡岩. 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388-392.

[4] 李人宪,刘丽娜.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6):115-118.

[5] 张小凤. 我国工程安全的伦理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 2017.

[6] 王超,张成良,李祥龙,等. 基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的工程伦理教育案例库建设及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9 (2):58-59.

[7] 李润求,施式亮,李石林等. 专业认证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对策[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9 (6):41-44.

[8] 李安萍,陳若愚,胡秀英.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价值和路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26-30.

[9] 孔玲玲,傅巾洁,高飞. 电气工程领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实践思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29 (2):115-119.

[10] 沈利民,李海生,王艳飞,等. 动力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1-2.

[11] 刘进平,杨华龙,高义. “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反思[J]. 航海教育研究, 2020,37 (1):75-78.

[12] 龙翔,盛国荣.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4):76-81.

[13] 陈柯蓓,周开发,倪家强. 美国工程伦理教育探析及对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启示[J]. 重庆高教研究, 2017,5 (3):36-43.

[14] MILORADOVA N, ISHKOV A. Environmental ethics as a social,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value of the stud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117:246-251.

[15] OOI P C, TAN M T T. Effectiveness of workshop to improve engineering students awareness on engineering

ethic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74:2343-2348.

[16] 张满,王孙禺.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调查[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7 (2):103-107.

[17] 王进,朱东莉. 伦理学视域下的工科学生死亡教育缺失透视及其应对策略[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21-29.

[18] 陈光宇,杨欣昱,梁娜,等.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工程伦理准则探析[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6):32-38.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工程伦理硕士研究生安全工程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
高校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工科研究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研究
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