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性?改革小学语文作业
2023-06-08石芳
石芳
新课标明确了作业既是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项工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还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是具有创意的学科之一,作业内容应该是丰富有趣的,设计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以帮助学生在作业中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本着多层次、趣味性、实践性和自选式的原则,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完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本文就如何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而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密切相关,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措施推动学生发展,这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体现。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协作式作业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自选式作业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趣味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实践性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尊重差异性,改革小学语文作业形式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作业中,就布置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共同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本班语文学科成绩,只对学习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给予更多重视,而放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忽略中等能力的学生,这严重违背了使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导致语文教学水平止步不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性格特点,进而构建和创设不同的作业形式。除此之外,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过于单调和乏味,学生只是将语文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而完成,而不是作为一种享受在学习,这样没有创新性的作业设计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还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掌握每位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创新语文作业内容和形式,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使语文作业具有趣味性、丰富性、多层次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帮助学生在巩固自身语文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和语言创新能力。由此看来,作业形式的改变可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开展新颖的教学形式。
二、改变小学语文作业形式的策略和方法
(一)明确作业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师不能以偏概全,使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避免降低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培养学生独立创新与思考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的作业方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提高,提升了自身语文学习水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作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方便学生选择难度和范围适合自身学习情况的作业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业设定为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程度进行选择。一是偏于理解想象和使用的灵活多样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二是偏重于实践性的作業,学生依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本能完成;三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三个层次的作业设计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状况进行选择,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另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充分考虑作业的基本功能,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使作业内容脱离单一的文字,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得到充分发展。
(二)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作业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抗拒心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及真实需求,从而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创建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开展有趣作业设计。作业方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作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二者缺一不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明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完《秋天》这一课之后,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游戏,如词语接龙,让学生们了解作业创新方式,自主选择所学到的新字词,两字词语或四字词语都可以,完成接龙游戏。学生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式,不仅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运用,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三)实践性作业,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语文是一种丰富的文学领域,也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语文的文字来自生活中的语言、场景、画面以及风景,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水平。同时,认识到作业的实用性,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将语文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实践性作业形式不只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和创新,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课时,学生学习到了关于描写春天的一些字词和语句,那么教师就可以布置让学生通过这些词语来寻找生活中春天的身影的作业任务,如树枝上开满了一个个绿尖头,或者通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句观察河里是否有鸭子在游玩,道路上的桃花是否露出了花蕊,这些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除此之外,学生可以通过拍照、绘画等方式来描述自己认知中的春天的样子。通过实践作业,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春天的样子,加深对《找春天》这篇课文中描绘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的印象,这才是布置语文作业的真实目的。
(四)合作式作业,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
雖然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学生的发展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合作式作业形式的开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目标。
作业的布置更多的是让学生探讨更多关于语文知识的秘密,让其明白语言的魅力如此之大,加深其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合作式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明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了解自身虽然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是需要互补的人来帮助自己认识自身的缺点,从而提升自身能力。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学生学习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精神以及植树的目的,为了加深和宣扬这种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共同完成小组作业,比如通过绘画的方式画一棵树、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一棵树,或者通过亲自种树来感受植树的辛苦等。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体现了语文作业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以上三种作业方式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植树精神的宣传和学习,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目的和保护环境的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五)自选式作业,维护学生的主观意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应以所学课程的内容为导向,进行各种作业形式创新,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作业,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又能保证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发展和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目的。
在自选式作业创建中,教师要选取较为简单且有意义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可以明确地知道文章所讲的内容以及传达的情感,进而选择想要完成的作业形式。比如,在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文章后,学生会深深地感知到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对父母报以感恩之情,这样的情感学生可以亲身地感受,对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作业是有一定帮助的。教师可以将此项作业设计为三种形式:一是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以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二是为父母准备一个小礼物,比如在感恩节送给父母一朵手绘的小花或爱心,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三是大声地对父母说“我爱你”,直接肯定地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样的作业形式拉近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在一个欢愉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六)开展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及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不同。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明确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作业形式,不仅减轻了语文作业布置的压力,也可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多层次作业设计是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而展开的针对性的作业方式。例如,在学习《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这三首古诗时,教师带领学生初步学习了这三首古诗的字词和诗句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分为三种作业形式。第一,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对这三首古诗进行熟记或背诵。第二,对于中等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完成背诵任务以后,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课本了解三首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情怀。第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前两项任务后,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三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与诗人有关的其他诗歌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这些古诗的学习。这样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形式,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增强了学生对知识语言的储备能力,也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经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从而实现真正的语文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小学语文是内容丰富且较为完整的一门学科,涵盖学识、情感等各个方面。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趣味性和合理性,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合作式作业推动了学生之间的互助关系;自选式作业有助于维护学生的主观意见;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的眼界更宽广。合理的作业设计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