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双减”之光,照亮学生数学学习之路
2023-06-08吴祥红
吴祥红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也要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这需要教师灵活多变地看待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双减”理念不仅要落实在作业中,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略显沉闷,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主次地位不明确等。
“双减”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双减”之光,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为学生营造更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引导、教学重点展示、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调整,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方向感和兴趣。
一、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数学学习模块的孤立以及知识把握得不精准、对理论性的知识无法形象化认知、在逻辑推理方面存在思维方向偏离问题等,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一)学生计算能力不强
计算能力不强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计算时不会灵活应用;第二,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马虎的现象。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数学问题,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由来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也就是说,在运算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认真思考,而是机械地按照计算步骤来计算,这样缺乏学生思想融入的计算行为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毫无价值。计算属于数学学习的基础环节,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那么就会丧失严谨的数学学习精神。
(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会计算、会解决应用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落后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沉重的压力,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双减”落地以来,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幸福感,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数学学习实践能力的重视,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了解数学理论的来源。枯燥的理论讲述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感无法体现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发展受到局限。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缺乏也是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少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主要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的,面对困难时,学生容易退缩。而数学问题往往需要清晰的逻辑思路,需要学生耐心思考、认真分析、层层推进,在不断地推论和演绎中掌握数学知识。“双减”政策落地依赖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兴趣应该成为学习的起点。
(五)教师授课形式单一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教师都是采取主观讲授、学生记忆、做题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后,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有了固定的认知,认为数学学习就是做题。所以“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改变固有认知,让数学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使学生的思维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课堂活动方面应该设计更多符合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
二、問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忽视教育本质
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关注教育的本质,即让学生适应社会,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投入社会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以此为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寻找更有乐趣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数学学习,这也符合“双减”教育理念的初衷。
(二)教师缺乏评价策略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有机地融合起来,教学应该一体化。当前很多数学问题形成的原因便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评价策略。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小学生的心理特质决定了评价方式,他们渴望一种鼓励式的、表扬式的评价方式,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大有裨益。
(三)课堂组织形式单一
教学环节的安排对数学学习的成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环节的安排不够合理,尤其是课堂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这样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路。课堂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决,那么即使再丰富的数学内容,也不能让学生投入其中。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上要立足“双减”教育理念,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为学生精准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认识到高效课堂为课后作业减负的重要性,正视当前课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深挖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巧妙引入,轻松学习
课堂引入作为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应立足“双减”教育理念,紧紧抓住学生心理,把握好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做到有效引入、快乐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引入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有利于数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在具体的引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跟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从而营造更轻松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的购物标签,学生对标签上的内容应该非常熟悉,在熟悉的教学场景中,新知学习变得不再有压力,学生会消除对本节课学习的畏惧感,使课堂教学更加简单。学生通过购物标签了解小数的知识及小数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有效理解小数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小数,并主动寻找每个标签所代表的具体数值。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下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双减”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认识教学实质,巧妙地引入教学活动。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引入时很随意,尤其是数学学习,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知识理论方面,这样的认知必须改变。
(二)凸显重点,逐一击破
引入具体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应该直击重点,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突破重点,以体现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教师可以依据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设计一些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比如,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找出不懂之处,与本组同学共同探讨,逐一解答。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識,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减”教育理念。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很多学生计算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错误根源,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尝试独立完成例题后面的小题,同时教师课堂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安排,为后面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实现,比如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看谁能把本小组的同学难倒。学生在设计题目时就会开动脑筋,找到易错点,从而培养计算能力。尤其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会感到非常繁琐,而以互相出题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其能够尽情展现自我的能力。
(三)重视实践,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数学知识。精简教学环节,凸显教学重点和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也符合“双减”教育理念。“双减”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中掌握知识,而不是在沉重的压力中失去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需要集体参与。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展开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构成条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硬壳纸和牙签做出形状模型,然后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主要构成元素。几何知识不只靠教师传授,更离不开实践操作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这两种图形的性质,在具体的生活中去发现这样的图形。学生在实践中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有的学生做错模型时,其他学生可以展开评价,学生合作交流中逐渐了解事物的本质。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教师要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中找到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找寻学习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学难题。
(四)关注评价,激发兴趣
评价作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恰当的评价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关注教学评价,重视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不能简单地用“马虎”来评价学生,也不能单纯地以“认真”来概括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应该暗含教育理念,渗透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以好或坏来定义学生,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指明方向。
例如,在“鸡兔同笼”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展开鼓励式评价。鸡兔同笼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活动,培养数学思维,知道解决问题的痛点,才能为后面课堂评价奠定基础。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准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积极进取的能力。比如,解答问题时,有的学生解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有的学生思路比较精准,教师便可以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评价一定是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做出的,关注评价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找到更明确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方法指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以提升数学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双减”,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高效学习,真正让“双减”落地,让课堂教学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