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八年级信息技术中教学模式的建构
2023-06-08黄思华
探析八年级信息技术中教学模式的建构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中学 黄思华
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必修课,为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建构了五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方法都采用了实际知识内容进行举例,结合实际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生能力。
一、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符合时代的发展
在当前时代发展下,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各行各业,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显著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学习信息技术也会更容易,能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而更方便地融入社会。
(二)助于能力的提高
当前时代,素质教育成了教育的主要趋势,这意味着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理念更符合学生的成长。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先进的思想,有利于激发自身能力,促进成长和发展。
(三)提升社会的认知
八年级属于初中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且思维较为幼稚,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助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取最新的信息,逐渐拓展对社会的认知。
二、当前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地去解决,才能实现高效教学,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灵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质量。
(二)重视程度较为低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文化课上,对信息技术等学科重视程度较低,甚至出现缩短课时的现象,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终影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三)学生兴趣激发不足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学习动力来源就是兴趣,只有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此学科的興趣受到较大影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堂资源比较匮乏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不同,只学习教材内容往往会限制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的资源比较少,无法做到灵活教学,学生自身的认知视野不能得到拓宽,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资源的匮乏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需要成长,局限其视野只会阻碍其发展。
三、为何要建构教学模式
(一)促进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需要发展,教学模式的建构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明显促进教育的进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建构,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处于更高效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正不断提高,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足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加以转变,就会抑制学生的能力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创新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自身需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改善当前教学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实际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大都出现了一定偏差,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而教学模式的不断建构和创新是基于一定的理念所实现,它不是随意形成的,很多影响教学的因素都会基于教学模式的创新迎刃而解,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资源、一种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很常见,但是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来说,大多数教师缺乏经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在教学模式的建构下,授课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方法理念,可以对实际拥有的资源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信息技术中如何构建教学模式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在八年级这个阶段,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应渗透因材施教的理念,及时发现和分析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基于学生差异展开教学,从而更好地符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特点。
因材施教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进行“我是平面设计师”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本单元共有5个课时内容,主题就是平面设计。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的用处有哪些。其次,围绕知识内容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展开教学,比如对于“准备平面设计素材”这一课程来说,教师就可以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学习框架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设计学习任务,从而符合学生的学情,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通过因材施教的理念去建构教学模式,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从而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合理呈现知识
知识的呈现是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合理、科学地呈现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很大帮助,所以对教学模式的建构来说,教师可以从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情境,将信息技术的知识点融入情境中,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知识内容,从而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情境创设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使知识更好地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制作三维立体纸膜》这一课时,基于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可以向学生展示多种三维模型图片,如战斗机模型,将其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构建一个空间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对三维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促进学习质量,让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高效。
(三)问题提出,引发学生思考
思考与探究是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意识培养的关键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不能缺少必要的思考。所以,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建构来说,教师需要从学生思考探究的角度进行研究,在课堂上及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问题探究中获取知识,从而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提高学习质量。
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思考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比如,在教學《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光的三原色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三种颜色叠加后产生的效果,并提出问题:“基于三原色的混合,以不同比例进行叠加,试着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进行分享。”这个问题的提出明确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以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四)实际操作,落实知识实践
要想真正地理解知识点,必须对其进行实际应用,而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就是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因此,对教学模式的建构来说,教师需要落实学生的实际操作,带领学生根据实际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及时思考,并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让知识实践落实到课堂中,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从而使课堂学习更高效。比如,在教学《设计无线报警器》这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无线报警器的原理,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形成统一认知。其次,基于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自主设计无线报警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建构,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得到有效运用,从而让课堂学习更加紧凑,学生收获学习体验感,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质量。
(五)发散思维,拓宽学生视野
八年级的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和视野不断拓展,而信息技术对当前的时代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拓展学生的思维,以适应社会要求。对教学模式的建构来说,教师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通过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视野,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
思维对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拥有高效的思维能够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在教学《应用广泛的物联网》这一课程时,基于物联网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一现象,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模式,如针对教材内容,及时补充实际生活中的物联网实例,让学生对每个知识内容都有一个认知性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从而使课堂学习更高效。
五、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什么
(一)注意发挥学生积极性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自主学习成了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加深知识理解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主要方法。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其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新课改的落实,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注意知识内容实践性
不论是哪一个学科,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只是表面层次的,对学生的帮助十分有限,影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落实知识的实际运用,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操作,使信息技术知识点更好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学习更加有效。
(三)注意课堂教学灵活性
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但是当前却出现了很多死板的教学状况,教师盲目地使用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自身状态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的灵活性,重视学生自身的状态调节,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结语
总之,对于八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建构来说,教师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影响教学的因素、教学原则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考虑和研究的,从而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