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论述推进“新文科”建设*
2023-06-07陈兴德乔雯嘉
陈兴德 乔雯嘉
哲学社会科学(文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1]这一讲话科学深入地探讨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它对于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进一步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这为我们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2019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正式启动拉开了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序幕。“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是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通过进一步推动新科技革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从而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终极目标。[3]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载体,其目标和战略重点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4]站在高校的角度,“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抓手”和“载体”,其目标不只是要推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是要推进以高校为重点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能力水平上的重大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刻把握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论述中的精神内核,并以之为指导推进我国“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永葆初心的“新文科”:回应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
“新文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其核心在于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尝试将文科与理科的交叉结合,并在哲学、文学和语言等文科课程中进行新技术运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体验。[5]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新文科”和中国的“新文科”建设难免会有交集,它折射了现代社会、现代文明背景下各国高校文科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境遇及其应对。但两者的差异在于,在希拉姆学院,“新文科”改革更多地反映了美国文理学院在变革时代缓解文科所面临的时代危机,改善其办学环境的应对举措。而中国的“新文科”立意、视野和格局显然不止于此,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固然要回答世界范围内的“文科之问”,走出“文科之困”,但它更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是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命题。立足“新时代”,担负“新使命”,实现“新发展”,这是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不容回避的时代使命,同时也形塑了中国“新文科”建设的初心和担当。
(一)“新文科”——一项自上而下、主动求变的国家工程
“应时而变”,是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思想的核心内涵。当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治层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日益突出;在经济领域,全球经济正面临严重衰退的威胁;在文化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率、内容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全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并存,其中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其广泛性和深远性不容忽视。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智能制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崭露头角。这场科技革命势必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而“智能时代”逐步成为21世纪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洞悉这一趋势,他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的报告中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6]。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勇敢地面对时代的挑战,承担起改造时代的任务。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哲学和社会科学往往得到显著的发展。而每一次人类社会大跃进和文明的重大进展,也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革新和思想引领紧密相连。[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这些思想不仅展示了“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同时也提供了“新文科”建设的广阔舞台。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文科正在面临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因此之故,新文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8]
从中国发展来看,“新时代”强烈地呼唤着“新文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时代”也带来了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9]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领域和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需要强调的是,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支撑,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11]。如今,高校已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弘扬和传播的核心地带。为了更好地引导国家的发展,高校应进一步加速文科的发展,在追求“卓越”和“拔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超越,从而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12]
(二)“新文科”——一种根植传统、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文科
近代以来,西方一度引领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由此确立了西方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由“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中国长期处于现代化的“追赶者”地位,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被视为“赶超型”现代化。但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将在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质和基于中国国情的独特特色,演绎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故事,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中国道路,形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经验。[13]“从人类社会及其思想文化发展逻辑和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形成中国特色的东西,给世界历史打上中国的烙印。”[14]西方提供了现代化的最初模版,中国回馈了世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仅丰富了多元现代性的内涵,同时也是为人类文明添异彩。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重新“发现”中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建构与伟大实践相适应的伟大理论,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解释力与指导性。但是,这是一个艰巨、复杂、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学科体系在其创立过程中经历过一个规模浩大的“西学东渐”过程,通过翻译、移植、引进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封闭发展”阶段,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对话、互鉴过程得以重启,兼之,“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风潮澎湃,这一时期中外文化、学术交流输入的多,输出的少,学习、模仿、赶超西方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无意识。但是,正如哲学社会科学所观察和研究的对象是在历史中演化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的人类社群,因此,任何一种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是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主体都具有强烈的特定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这决定了任何一种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价值无涉的。此外,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不可能唯西方马首是瞻、亦步亦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截然不同的历史现象,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也与西方社会差异显著。因此,源自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话语在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与分析上遇到了诸多困难。归根结底,许多西方学者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视角看待中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近现代民族国家,而忽略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种视角限制了他们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入理解。[15]。从这个意义上说,聚焦中国、强调中国、发现中国,正是基于知识生产的内在要求的“新文科”建设的首要之义。
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围绕着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意识,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信心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其主体性和原创性。[1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和原创性要突出三个方面。首先,要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成长与发展深深根植于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17]历史地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所在,为中华民族在全球文化竞逐中确立了坚实的地位,更为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而又独特的资源。中国古代的众多著作蕴含深厚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理念,这些思想不仅指引古代人类理解和塑造世界,也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在薪火相传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其次,要与时俱进,将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融合,在现代性背景下凸显主体性和个性化。民族化不是边缘化,只有更好地融入时代、融入主流才能成为中心,引领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只有在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总结继承中华文明历史遗产、推动发展现代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学术理论、理念和话语体系,从而跻身于“全球化多样性的现代世界文化学术舞台中心”。[18]最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19]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内核,也是确保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不会偏离正确方向的根本保障。
二、锐意创新的“新文科”: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必须加快构建起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2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从根本上看,建构起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对于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至关重要。[21]知识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内核所在,更是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构的根基所在。“新文科”建设始于学科体系的变革,却又不只是学科体系的变革,它更是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一次积极探索。
“新文科”建设与知识生产模式的更新密切相关。知识生产模式即指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方式,为知识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22]“知识是永恒的,学科却只能是历史的。”[23]学科只是知识的暂时分类,当这种暂时性的分类和组织方式难以满足知识发展的实际需求时,学科内容就会发生变化或者产生新的学科。简单来说,学科始终为适应不同时代特征下的知识生产而发生着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背景也发生转变,知识生产从被称为“洪堡模式”的模式I,演变为迈克尔·吉本斯提出的“三重螺旋”的模式II,再演变为埃利亚斯·G·卡拉雅尼斯提出的“四重螺旋”的模式III。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知识生产模式的更新,新知识生产模式意味着一种更加复杂化、情境化的知识探索,也为“新文科”的学科建制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思路,更要求“新文科”在变革中对传统文科革故鼎新,在变革中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深刻理解“新文科”与“科技革命”的关系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24]。一方面,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促使我们思考新的问题、采用新的方法并拓宽学术视野[25],从而缔造了文科之“新”。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和满足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它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此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浪潮产业技术革命交融而产生的变革直接决定着“新文科”建设的走向。[26]
科技革命为“新文科”建设赋予了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同技术革命密不可分”,而“每一次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27]。产业革命带来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亟需哲学社会科学承担起更大的使命,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想理念和政策方案。科技革命产生的新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伦理道德规则带来挑战和风险,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以新理论、新思想指导新实践,防止新技术、新产业等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新文科”建设为我们揭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能性。它不仅基于当代中国的实际需求,而且强调科技和产业的变革与创新,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实践尝试。它不仅关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而且旨在构建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理解、阐释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人类生活做好准备工作。
科技革命还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注重新技术在“新文科”中的应用,使文科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侧重“新技术在文科中的应用”源于希拉姆学院所提出的“新文科”概念。新技术给“新文科”建设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努力构建更加方便、快捷、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28]新技术对于推动“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研究方法为例,文科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新技术相关的研究方法,学术研究也趋于技术化。像电子踪迹、社交媒体、数字文本以及空间位置信息等大规模数据,目前已经广泛渗透并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中[29]。新技术为“新文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另一方面,新技术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文科作为“方法”在促进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谈及“四新”建设时曾提到:“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30]。综上所述,“新文科”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的融合,其目标不仅是要培养一批既具有国家责任感又具有全球视野的杰出人才,还要强化文科在培养其他学科人才的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准确把握“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关系
毫无疑问,“新文科”的建设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然而,“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的发展之间并不是割裂开来的。一方面,“新文科”根植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之中,是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哲学社会科学的自我思考和调整;另一方面,“新文科”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是哲学社会科学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31]。这要求“新文科”建设必须超越“传统文科”的界限,在对“传统文科”的承继与省思中实现变革与超越。
“新文科”的“新”不是新旧的新,因为它与传统文科一脉根植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之中。自中世纪大学时期起,哲学社会科学就作为一种“博雅教育”存在,却迟迟未能进入大众视野。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上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新经济理论夯实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科学革命的到来最终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的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渴求,哲学社会科学最终得以成为一种成熟的、制度化的知识体系。经过时间的积淀,传统文科已然是一个门类复杂、内容浩繁的知识宝库,是文明发展的结晶,是社会文化演进的产物,也是人类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新文科”建设不能也不会在传统文科之外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传统文科的肩膀上革故鼎新,从而推动传统文科的转型和升级。
“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因为它是传统文科回应时代之问、适应时代之变的一次伟大创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科。传统文科教育完成了其担负的历史使命;新文科的提出,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32]由于传统文科的学科发展理念和研究范式已变得陈旧和僵化,其在科学解决重大时代性问题方面的效果逐渐减弱,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文学科危机”的关注。周宪提出:“人文学科今天所遭遇的危机,既有外在的原因,比如科技主导的大趋势以及目的(工具)理性的广泛渗透;也有人文学科自身的原因,那就是它沉湎于过去而未能对现代性作出敏锐的响应。”[33]从传统文科自身角度看,传统文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封闭保守,其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不足,缺少应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机制,因此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比较迟缓。除此之外,传统文科院系的独立性强,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也就导致传统文科少有对社会与未来的研究和预判,从而导致传统文科在新时代浪潮中“失声”。“新文科”建设是一项国家强力推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举措,通过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的运用来进一步拓展传统文科的外延,加强人文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使人文科学担负起时代使命,成为新时代的“时代之学”。
三、守正开新的“新文科”:始终坚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方向不动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揭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场观点与方法。[34]“新文科”建设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实践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文科”建设,使“新文科”建设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保持同一方向,才能使得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文科”建设的指导地位
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上来看,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文科”建设的指导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厘清“为谁著书、为谁立说”“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35]的问题,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思想精神的力量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表现,还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学术,是党的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粹的哲学社会科学。一切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创造发明都发生在对人和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回答与解决之中,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往往会随着研究者的研究与主张被打下深刻的社会烙印。[36]作为理论学术的载体,“新文科”承继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新文科”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新文科”建设必须处理好政治和意识形态与学术理论的关系。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新文科”建设才能既看到两者的区别,又看到两者的必然联系,在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方能彰显“新文科”建设的中国特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37]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引导中华文明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也经历了中国化的转变。[38]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开启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篇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文科”建设唯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方向,才能真正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工具。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39]马克思主义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而不是固定的教条。“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内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丰富自身,并持之以恒地探索真理。[40]事实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标。“新文科”建设必须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创造出新的中国理论。
(二)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学科壁垒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41]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而不同问题则是不同时代“精神状态”最为实际的表现。[42]“新文科”建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应专注于研究当前我国及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思路。“新文科”建设需要紧密依托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以解决新时代中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文科”建设更是新型知识生产模式下高等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交叉融合、革新学科反思的必由之路。于“新文科”而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要求其学术理论创新围绕问题进行。[43]“新文科”建设主张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融,不再局限于高等教育的传统学科中心模式,而是寻求模糊学科界限、超越学科障碍,并着重于围绕问题进行的知识生产,利用广泛的人类知识成果来应对实际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新文科”建设充分实践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现代学科制度进行整合收束的努力尝试。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指导层面,还是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层面,抑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层面,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文科”建设都势在必行。于文科自身发展而言,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文科研究才能跳出“书斋式”和“象牙塔式”的孤立态度,而转向社会、密切联系社会、深入思考社会需求,从而最大化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价值,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服务。[44]。
(三)坚定人民立场是“新文科”建设的底色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45]党和国家的所有工作始终聚焦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旨在实现、维护和发展这些利益。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必须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脱离了人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失去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为人民做学问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自己的学术准绳,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自己的研究聚焦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坚持将自己的学术追求与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46]
培养什么人,则是“新文科”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具体目标,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7]。“新文科”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为实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48],“新文科”建设必须坚定人民立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新时代的“新文科”教育要与人民同心同向,帮助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全球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涵养,培养学术科学理性的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推动他们在学术与个人成长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