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万里科举观刍议

2023-06-07杨巴金

教育与考试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杨万里科举制度

杨巴金

科举观是指人们对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包括个人对科举考试的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审视。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诗人。他曾两次参加礼部试,第一次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落第,第二次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亦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后来,他两次兼任省试考官,多次参与地方解试命题,对科举制度始终持支持态度,也有一些审视与思考。深入分析杨万里的科举观,可以展示宋人对科举考试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以期对评价科举制度和促进科举学研究有参考作用。

一、杨万里科举态度分析

隋唐以后,儒家“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等积极入世思想对读书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翻检杨万里《诚斋集》,其中《千虑策》等诗文中有不少关于科举制度看法的表述,他作为儒家学派卫道者之一,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始终是支持的。

(一)其本人态度

杨万里24岁以《书经》举于乡,得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的名额。25岁应试礼部,名落孙山,28岁中进士第。应当说,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是杨万里家族的优良传统。据光绪版《忠节杨氏总谱》载,其曾祖父杨希开,虽然未中举入仕,却个人出资兴办学堂,聘请两位先生来教育本家族子弟,由彭恕先生负责训导年长者,由曾姓先生负责训导年幼者。如果族人生活有困难,他就代缴学费,甚至赠送衣食,促使学子成才,“同族中奉公(杨)存、梧州推官(杨)文明皆贫,公为之代束修,给衣食以玉成之”①。父亲杨芾虽未获得功名,却是家乡附近有名的教书先生,且十分重视对少年杨万里的教育。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得十年,藏书上千卷,且常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盍懋之!”[1]

在家族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勤奋读书,广师博学,说:“予为童子时,从先君宦学四方”[2]2083。他14岁拜乡先生、阜田人高守道为师,17岁拜庐陵名儒王庭珪为师,21岁又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27岁再拜刘才卲为师,为儿子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打下坚实基础。淳熙五年(1178)九月,时任常州知州的杨万里题作《夜雨》长诗说: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3]143。那时杨万里52岁,且携家人待在异地他乡,可以想象,他闲暇时教子读书,又因秋夜之雨而“万感集老怀”,于是写诗回忆年少时苦读诗书的情景,表达自己即使生活困顿,也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情感,最终达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以平天下”之目标,其唯一实现的途径,则是科举入仕。

后来,杨万里作为从科举狭路冲杀出来的幸运者,给更擅长科举、曾中博学宏词科的乡贤好友周必大回信说:某少也贱且贫,亦颇剽闻文墨足以发身,呆不解事,便欲以身殉文,不遗余力以学之,意何所成?虽成,竟何所用?[2]1046表明他无论是从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还是从家族中兴的角度,对科举制度都有着高度的认同感。

(二)对儿子的劝勉

杨万里极其重视耕读传家和诗书继世。淳熙七年(1180)正月,杨万里赴广州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且携长子杨长孺、次子杨次公随行历练。又因二子秋季要参加吉州解试,到达广州后不久即安排还乡。在儿子归途中,他题作《得寿仁、寿俊二子中途家书》3首长诗予以劝勉,其三诗云: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彷徨。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他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3]212。诗中作者回忆自己年轻赴试时,父亲杨芾送别他的情景以及那时的雄心壮志,谆谆教导儿子读书应试,殷殷鼓励、舐犊情深跃然纸上。

该年九月,杨万里又收到家信,得知杨长孺、杨次公因病未参加秋试,于是题作《得寿仁、寿俊二子书,皆以病不及就试,且报来期》诗2首,诗中说:“满望鹏飞上,谁令马不前……速来饮官酒,不用一铜钱。”[2]215诗中既有他对参加科举而走上仕路艰难的感叹,又有对儿子未能成功通过解试的一份失落,但更多的是对儿子寒窗苦读以期以后蟾宫折桂的激励。淳熙四年(1177),长子杨长孺以《书经》举于乡。待他出任修职郎、湖南零陵县主簿时,杨万里又题《大儿长孺赴零陵簿,示以杂言》诗相赠,教育儿子要珍惜入仕做官的机会,既要爱民如子,更要谦虚谨慎。这些诗文足可印证杨万里是极力鼓励儿子们读书、科考和入仕的。

(三)对亲属的劝勉

杨万里对近亲子弟参加科考有很多劝勉诗文。对岳父罗天文的家族子弟,笔者依据《秀川罗氏族谱》、康熙《庐陵县志》以及雍正《江西通志》等文献,撰有《〈诚斋集〉所载岳父罗天文家族科举人物考》,就其岳父家族涉及科举入闱情况作过简要考察,充分印证庐陵世家业儒之盛,彰显古代吉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浓厚氛围。又如他题作《送安成罗茂忠》诗云:书台佳士君章孙,句法来自西溪门。向来家住金谷园,珊瑚四尺蜡作薪。床头黄金已散尽,买书却铸文章印。印成一字不疗饥,仰天大笑还哦诗。诸老先生总参遍,只欠一瞻晦翁面。晦翁今已作贵人,君从何许去问津?劝君努力战今举,来年拜渠为座主。[3]538时庆元六年(1200)七月,因安福县亲属罗茂忠拐道湴塘村,杨万里送其参加秋试。诗中既有对罗氏家学的褒扬,更含对其赴试的鼓励。依据诗意,可知罗氏曾拜朱熹为师,而朱老先生于该年四月去世。

(四)对友人的劝勉

首先是对童子科中举者的鼓励。杨万里除对吉水县谷村人李如圭题赠《送李童子西归》外,还有《送蜀士张之源二子维、焘中童子科,西归》诗:岷山玉样清,岷水眼样明。风流文采故应尔,又见张家双骥子。小儿八岁骨未成,诵书新作鸾鹤声。大儿十二气已老,觅句谈经人绝倒。豫章七年人得知,駃騠三日世便奇。天生异材能几许?更饱风霜也未迟。[3]86时乾道七年(1171)秋季,四川人张之源2个儿子张维、张焘中童子科,作者题诗送他俩回乡。南宋时,童子科虽有赐秘阁读书、免文解两种主要的安置方式,较好解决长期存在的“速成”与“善养”之间的矛盾,但是对童子科选才的做法仍多有争议。从杨万里的题诗看,他也看到了中举者专重于诵记方面的选才差欠,但对童子科的选拔模式,仍是坚定的支持,认为此选拔模式能让更多的优秀童子脱颖而出。

其次对科考失利士子多有劝勉。杨万里对下第士子总是极力劝勉,鼓励他们进一步潜心读书,以期下次考得更好名次。绍熙元年(1190)春末,温州薛子才因为落榜,作者送他回乡,特意题作《送薛子才下第,归永嘉》说:河东鸑鷟志青天,冀北麒麟受玉鞭。二十年前元脱颖,五千人里又遗贤。请君更草凌云赋,老我重看斫桂仙。趁取春风双鬓绿,收科谁后复谁先?[3]408这是一首落第劝勉诗,从诗中可知,薛子才天资聪颖,志向高远,却参加科考20年仍未中举。杨万里不仅对其才学持肯定态度,而且说他终有一日会折桂登科。又如他给秀才欧阳清卿的信中说:初为吾友惜于失举,至是不复惜。学进而身退,与身进而学退,此宜何惜?则子之失有司乎,有司之失子乎?辱书,其词暇,其意迫,安于贫而勇于道,此某之所愿学者也。而子之心正如此,不知吾心之合于子乎,抑子心之吾合也?[2]1025宋代并无举人称谓,欧阳清卿因进士试落第,故仍称秀才。从这类诗文中,能感受到人们对待落第的不同心境,在杨万里看来,其实这是朝廷对人才的一种遗落。

二、参与科考命题和充当省试官

(一)主持湖南漕试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八月,时任零陵县丞的杨万里选派至长沙,担任湖南漕司主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充当科举考官。漕试是宋代贡举考试方式之一,始于北宋景祐年间,即针对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而举行的考试。因转运司又称漕司,故名漕试,考试办法类同于州郡的解试,漕试合格者即可赴省试。漕试结束后,杨氏题诗《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依据考试结果,录取四川籍施渊然为漕试魁首。九月,他又送施渊然去参加省试,且题作《送施少才赴南宫》诗送别。

(二)第一次兼任省试考官

乾道八年(1172)春季,时任太常博士的杨万里兼任省试考官,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进士试事务。省试结束后,他题有《四月初二日进士唱名,万里以省试官待罪殿庐,遇林谦之说诗。夜归,又见林柬,因纪其事》诗:清晓朝帝所,就列复少须。不逢林夫子,于何得故吾?宫云霁犹未,宸风爽亦初。说诗怜新体,信美古则无。将无古人拙,未必今制疏。夜归辱良讯,送似谈笑余。病怀翻不乐,此意从谁舒?短歌纪幽事,老矣复焉如?[3]87省试一般是在春季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该诗首句交代事由和地点,而作者在参与尚书省礼部试的闲暇时,抽空论诗。那时,朝廷正在举行进士唱名仪式,作者待罪殿庐,与试馆职同事、福建莆田人林光朝一起论诗,然后回家题诗记其事。待罪,系古代官吏供职的谦辞,表明自己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

(三)第二次兼任省试考官

淳熙十四年(1187)正月,时任吏部尚书左司郎中的杨万里兼任贡院参详官,负责复查点检试卷官所定的试卷等第,这是他第二次参与贡举事务。他题作《三月二十六日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其一诗云:金戺瑶阶日月边,晓风花柳带霏烟。千官剑佩鸣双阙,万国英豪到九天。玉座忽临黄伞正,御题初出紫衣传。小臣何幸陪诸老?待罪重来十六年。[3]299该诗还附有后序:“余壬辰春,亦以省试主司待罪。”首句“金戺”一词,本义是指宫廷台阶旁金黄色斜石,诗中是代指省试主司,表明朝廷正在集英殿举行进士策试,而作者两次充当省试考官正好相距16个年头。杨万里不久后又题作《四月十七日侍立集英殿,观进士唱名》诗,表明孝宗皇帝那天亲临集英殿,而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均入殿侍立,省试入闱者则等候于殿门外,朝廷依次传唱他们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之后便是举行进士礼宴。

(四)第二次参与解试命题

庆元元年(1195)是杨万里辞官回乡的第四年,适逢吉州举行秋季的解试,且请他参与命题。事后,他题作《拟吉州解试〈秋风楚竹吟〉诗》云:客子正行日,偏逢楚水秋。一风来瑟瑟,万竹冷修修。吹作清霜骨,声酣古渡头。斑林寒更裂,碧节爽还幽。亦复披襟袂,长怀落月愁。少陵诗思苦,送别更冥搜。[3]503可以推想,那时吉州的主官出于杨万里题诗作赋的崇高威望,于是请他负责第二场考试的命题。

三、对科举制度的审视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4]。虽说杨万里是科举考试的受益者,但在参与科举选士的实践中,对其功能、标准、组织管理等方面均有一些理性的审视,且极为关注士子的道德修养和实际才能。

(一)对选拔标准的审视

科举考试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涉及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杨万里曾作《千虑策》30篇,其中对人才、驭吏、选法、冗官等问题有不少深刻论述。作为一名儒家学说的卫道者,杨万里总是极力倡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目的是为朝廷能选出更多治国安邦的人才,对官吏的清廉也有较好的警诫作用。如《千虑策·人才》开篇说:臣闻:人才之在天下,求之之法愈密则愈疏,取之之途愈博则愈狭。然则天下之才果不可求乎?……是故进士任子以待群才,制科以待异才,得人盖不少矣。然自制科中罢而复行,今四十年而竟未有一士出而副侧席之求,此其故何也?无乃今之制科非古之制科欤,无乃不用规矩绳墨而规矩绳墨愈急欤?故臣尝谓今欲求制科奇杰之士,夫惟有所不求,斯可以求之矣。[2]1379科举考试除有选拔人才的作用外,还有养士和引导文风的功能[5]。杨万里深刻认识到,人才乃是国家之宝,是朝廷政事之本,选拔人才首先是要把准德才兼备的原则,能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而人才的来源,不能仅仅拘囿于科举考试这一狭隘的途径。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常是将读书与做官相联系,“唯有读书高”的背后则是对当官的强烈愿望甚至是终生追求,这既不利于朝廷选才,也不利于士子本身成长,所以他主张求才不以细目,而取决于人的使用,能专意于兴亡、治乱、经纶之事业。

更关键的是,杨万里也看到科举制度对士子“夺志”之害。他任常州知州秩满,回乡途中路经江西广丰县灵鹫禅寺,题诗云: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3]185这是一首寓言诗,作者借写景而引发议论,影射所暗喻的社会世态。如第三四句即是讽刺那些经过科举而走上仕途的达官显宦,未入仕时曾有不少“宏论”,待有职有权有势后,却是随波逐流,了无建树。

杨万里是南宋积极的主战派,这与家族传统、老师教诲所分不开。就家族传统而言,族叔祖杨邦乂任建康通判时抗金被俘,宁死不降,最后被剖心而死;又如誉为“一日而并得二师”的胡铨,因秦桧卖国而上疏请斩,被贬新洲等。就老师教诲而言,杨万里拜王庭珪、刘才卲等名士为师,所学内容是什么呢?“其所以告予者,亦太学犯禁之说也。”[2]1304即学习被列为禁学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之学说,与那些为追求科举胜出,或追求仕途晋升,抛弃道德修养,毫无爱国忧民之心的功名利禄之徒形成巨大反差,将爱国、忠贞、勤廉、忧民等视为基本准则。

(二)对考试内容的审视

北宋时,有不少士大夫要求变革科举考试内容,即改诗赋为策论、为经义,且多有争议。到南宋时,士大夫也认识到,既然科举选官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就应该将诗赋与策论、经义相糅合。关于诗赋对科举考试的影响,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而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故其工,后无及焉。”[2]1246意思是说,诗歌在唐代之所以会繁荣鼎盛,最主要原因是科举设有诗赋这一考试科目,使得士子倾尽心思来研究和创作诗赋,换句话说,“以诗取士”的制度措施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此举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

即使在杨万里功成名就之后,也常以科考的诗赋标准来检验自己的题诗功力。淳熙十一年(1184)初冬,杨万里丁继母忧期满,因两年多未曾作诗,第一首题诗即是《淳熙甲辰十月一日,拟省试“万民观治象”》,云:魏阙东风里,皇城晓日端。三朝垂治象,万姓得荣观。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丹。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龙鸾。远览《周官》旧,重瞻汉诏宽。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3]255省试即是礼部试,可知他仍以进士试的标准来模拟题诗,以此检验自己题诗功力是否衰退,表明其内心对科考中诗赋试的认同。事实也是如此,科考中保留诗赋,能有效检验士子的艺术才华,策论能考查士子的政治见解,经义则验证士子的经学功底,三者应是相辅相成的。

(三)对组织管理的审视

南宋比北宋科举录用名额有大幅度增长,但从官员的总数量角度而言,仍约有六成官员是靠恩荫出仕,只不过非科举出仕者,多是在基层担任低级官吏而已。杨万里对科举入仕的数额,以及南宋政治体制所造成的冗官现象多有论述,如《千虑策·冗官》中说:仕进之路之盛者,进士、任子而已。士之举于太学、举于州郡,三岁而一诣太常者,亡虑数千;而南宫之以名闻得官者俭于三百焉,累举特恩而得官者俭于二百焉。则是大比者再,而进士之官者仅及于千也。至于任子,公卿、侍从每郊而任焉,庶官再郊而任焉;校于进士,则郊者再,而任子之官者五六其千也!进士之修身积学,有老死而不一第,得之难如此,而取之不胜其寡;任子者至未胜衣而命焉,得之易如此,而取之不胜其多。[2]1417-1418“任子”是指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特恩”即皇帝所给予的特殊的恩典,如北宋统治者为防范失意士子心生异志,于开宝三年(969)规定,凡举人参加过15次以上考试终场者,特赐本科出身。在杨万里看来,特奏名和特恩等举措的推行,造成官员人数急剧增多,百姓负担就重,这也是一种社会腐败,表示要采取措施革除冗官,提高科举人才的适用性。他在《千虑策·选法》中说:朝廷之百官,自非大科异等,与夫进士科甲之首者,不由于吏部,他未有不由于吏部而官者。[2]1410选法即是选拔官吏的法规。在他看来,即使通过科举而胜出者,不少人是冲着功名利禄、飞黄腾达的目的,完全没有为民兴利除害、尽心奉职之心,间接助长官场的黑墨、学术的堕落等行为的产生,这也是杨万里最为痛心之处。

再如,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南宋已有别头试、锁厅试、锁院、封弥、誊录等制度,又因古代中国宗法关系强大,人际关系复杂,无论采取何种取士制度,都可能会出现舞弊现象。杨万里在《与材翁弟书》就言及这方面的特殊情况,说:某老谬不死,三忤济翁矣。自丙午(1186)之秋,济翁自吉州入京,是时某为都司,济翁欲求作亲弟牒试。某不敢欺君:以疏族为亲弟,济翁大怨,一忤也。戊午(1198)之春,济翁又来求以假称外人面不相识,而以十科荐。某不敢欺君,以族人为外人,济翁又大怨,二忤也。今又有奸党累人之怨,三忤也。[2]1074材翁是杨梦信的字,即作者族叔祖、抗金名臣杨邦乂的亲孙子,他与堂兄杨炎正于庆元二年(1196)中同科进士。科举之弊,历朝都有,杨万里信中所言及科举中牒试、十科荐等,一方面表明作为最为刚性的科举考试制度,仍有不少“钻空子”之处,另一方面则是印证作者刚正耿直、认理不认亲的优良品质。

四、对改进科举制度的思考

杨万里与两宋时王安石、苏轼、范仲淹、朱熹[6]等名士一样,就科举制度提出过一些改进主张,希望调和科举与才学、教育之间的矛盾,提升选贤任能之实效。

(一)科举与才学关系的思考

科举考试是面向社会广大读书人,即使出身贫困的读书人也可参加应试,而南宋时吉州参加科考人数更是高达总人口的2%,由此造就了庐陵地域崇文重教、重义尚节的文化外部表象,不失为一种较为公平的选才办法。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假若士子只是苦读时文,仅追求和满足于科考的需要,其通病就是撰文内容空洞,追求标新立异,甚至文章胡乱拼凑,所选之人有不少是毫无经世致用之能力的。杨万里作为一位面对现实的理学家,明显看到这方面的弊端。如面对乡友、青年才俊王子俊多次在科考中败北,杨万里说:生之是行,志于得科目而已也?将其志不止于得科目而已耶?志于得科目而已也,则生之挟时之悦,生之鬻时之售,有余也,科目足道哉!其志将不止于得科目而已也,则予欲不言,得而不言耶……场屋之文,夸以贾惊,丽以媒欣,抑末矣,是之为也?士之言曰:“我将先之末,继之本。”嗟乎!本以先犹末以继,而又末以先者耶?是故为士者植其初,用士者计其终,不取士不与焉,盖曰“姑以是取之”云尔……士之愚良,系不系于场屋之文哉?种玉者不,艺稗者不禾,奈之何其以末先、以本继也![2]1228说到王子俊的才学,杨万里曾给予较高评价:“吾友王子俊才臣,年十七时,所作《历代史论》十篇也。是时老气横九州,毫发无遗恨。”[2]1569虽说王子俊很有才学,却屡次在科举考试中败北,其原因是:杨廷秀尝评材臣之文,谓史论有迁、固之风,古文有韩、柳之则,诗句有苏、黄之味。至于四六踵六一、东坡之步武,超然绝尘,自汪彦章、孙仲益诸公而下不论也。②王子俊年龄不大,却博学多识,文学和史学均有较深造诣,又因他擅长晚唐五代时曾一度盛行的骈文,于是在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大背景下,自然是遭受到阅卷者的打压,致使部分有才之士无法脱颖而出。

(二)科举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宋代理学家最为关注士大夫的道德修养,而科举“只重时文,不重德行”的考试模式,必然导致部分士人不注重修身齐家和慎独慎微。杨万里认为,应将科举考试与道德修养相结合,让士人既读书和科考,更要强调修齐治平。他为刘子和回信中说:某少也贱,粗知学作举子之业,以千升斗为活尔,乌识夫古文楼辙哉?文于道未为尊,固也。然譬之瑑璞为器:瑑,固璞之毁也;若器成而不中度,瑑就而不成章,则又毁之毁也。[2]1045在他看来,不少士子不认真读书,只是背时文应付科举,犹如当今少数学生只重题海战术,不注重独立思考,这种人其实并无真才实学,只是一种读死书、谋功名、求俸禄的社会寄生虫而已。作为科举考试的组织者和制度设计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应将个体的品德修养社会历练放在更突出的地位,否则就是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料一块,反而影响社会发展的导向。

(三)科举与经世关系的思考

在南宋特殊的大环境里,朝廷应如何选拔人才,尤其是对宰相、武将的选任等,他均提出一系列成熟的思考方案。在他看来,应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笼络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将其纳入国家管理的轨道。如《千虑策·人才》中说:仁祖之世,天下争自濯摩,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世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此风一振,长育成就,至嘉祐之末,号称多士。其将相、侍从、台谏之才,犹足为子孙数世之用,而不见其尽。[2]1383然而,古代科举不受年龄限制,造成不少读书人一生只为追求功名利禄,不事农桑,轻视劳动,毫无行道救世的责任感,过着社会寄生虫般的生活。

此外,古代士大夫常认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会写得越好,其见识和才能就会更凸显。杨万里在《欧阳伯威〈脞辞集〉序》《施少才〈蓬户甲稿〉序》《〈千岩摘稿〉序》等序文中,均结合自身的生活际遇,既委婉表达对部分困迫诗人怀才不遇的同情,更有对他们才学和见识的推崇,如《欧阳伯威〈脞辞集〉序》说:予因索其诗文,伯威颦且太息曰:“子犹问此邪?是物也,昔人以穷,而吾不信。吾既信,而穷已不去矣。”子犹问此耶!已而出《脞辞》一编,曰:“子不怜其穷而索其诗,子盍观其诗而疗其穷乎?予退而观之,其得句往往出象外,而其力不遗余者也。高者清厉秀邃,其下者犹足供耳目之笙磬卉木也。盖自杜少陵至江西诸老之门户,窥闯殆遍矣。”[2]1229此序文不仅高度评价欧阳伯威诗作的风格特色,肯定他认真探讨前代诗人创作流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作者对欧阳氏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结语

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封建王朝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才,自北宋以后,吉州逐步成为科举考试重地之一,而杨万里科举之路虽说有小曲折,仍算是幸运者。就其内心态度而言,他也是科举制度的坚定支持者,认为它能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践行,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中“修齐治平”目标。杨万里反对片面地追求科举功名,极其重视道德修养,且有改革现行科举制度的部分思考。应当说,他对科举制的部分审视和相关思考,实是南宋士大夫的共识,所提出的科举变革思维仍不够系统。

注释:

①参见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修的《忠节杨氏总谱》,现收藏于其故里湴塘村。

②参见四库本雍正版《江西通志》卷76《人物》之《吉安府(二)》。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杨万里科举制度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杨万里诗一首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小池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