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疆视域下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以奎屯市为例

2023-06-07洪卫华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四地州结亲南疆

洪卫华

(中共奎屯市委党校,新疆 奎屯 833200)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也是南疆四地州摆脱贫困、实现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对奎屯市当前企业吸纳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的具体成效,以及通过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民族团结和个人现代化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围绕如何做好南疆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针对企业当前吸纳南疆务工人员就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现状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

一、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奎屯市作为承接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输入地之一,做好南疆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持续增收,更好地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一)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是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大举措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完整准确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作出了战略指引,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工作,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现代生活,深入研究新时代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加深相关研究者和社会大众对其的理解、研究,继而加强社会各界对其的学习、阐释、宣传,更好助推文化润疆工程走深走实。做好南疆四地州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是扎实推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四地州群众个人、家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能否做好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工作,使各族人民群众走向生活富裕的道路,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新疆的问题,根本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一定是建立在群众的生活富足、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的持续稳定增收,是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大举措。[1]

(二)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打造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格局,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有效促进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为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广阔的平台与窗口,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相对发达地区就业,有助于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群众深入了解多元的中华文化,加快推动其融入现代化进程。通过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促进南疆四地州务工人员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形成乡村振兴造血机制的同时,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更好地接纳和融入中华文化和现代生活,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是推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确保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美好图景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途径。

(三)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是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2]新疆是欠发达省区,南疆四地州更是各方面发展都落后于全国及全疆水平。南疆四地州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南疆四地州自然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北疆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素质有限,往内地转移就业难度较大。通过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实现南疆四地州农牧民的有效增收,为南疆四地州的脱贫攻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持续动力。自治区十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千方百计做好扩就业、促增收、惠民生工作,持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要强化就业优先战略,稳定扩大就业增收,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新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南疆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对提升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意义。在今后一段时期,如何确保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而保证四地州群众同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任重道远。

二、当前奎屯市在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未达预期

自治区大力推进南疆务工人员转移就业,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就业和增收,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转移就业开阔务工人员的眼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奎屯市目前的吸纳转移就业工作中来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效果未达预期。

1.社区阵地吸引力不够,务工人员参与各类活动积极性不高

如奎屯市东亭苑社区的小石榴课堂,虽然很受学龄儿童欢迎,但在跟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日常社区及相关部门组织的一些看红色电影等活动,效果不好,吸引力不强。服务管理部门也开办了夜校学习双语,但受制于师资水平和务工人员本身素质影响,培训质量不佳,一定程度流于形式。去年以来开展的冬季大培训,将务工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理论、形势政策等培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培训内容及形式不符合务工人员特点,而且多数务工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35%的务工人员认为当下政府开展的培训内容不够实用,45%的务工人员认为培训形式不符合务工人员特点。

2.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不够,缺乏主人翁意识

从社会层面来看,一些市民心态上没有很好地接纳这些南疆务工人员。并且南疆务工人员多数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且收入不高的工作,如环卫工人、服务员等。因为语言交流受限,务工人员抱团现象较多,工作之余多数是与同乡们结伴出行,与当地群众主动交流不多。笔者调研情况表明,98%以上的务工人员希望能有更多的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朋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务工人员缺乏融入社会的各种条件。如东亭苑的务工人员都是采取集中居住管理的模式,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安排专人管理。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但从管理模式上,使一些务工人员心理上存在一定抵触,客观上也使得他们没有太多与当地市民交往的机会。调研中笔者了解到,一些务工人员有在奎屯定居的意愿,也想把家人、孩子接到奎屯来学习生活,但因为教育政策的不同,使得这些务工人员的孩子来奎屯上幼儿园或者其他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学校都需要交学费,而南疆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免费教育。这些针对南疆务工人员的配套政策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融入当地社会、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积极性。

3.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方面还存在短板

从普遍情况来看,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及联谊活动存在形式较单一,个别单位结亲工作不够扎实有效的情况。如东亭苑集中居住的务工人员有些人已经工作一年了还没有相应结亲干部。在既有的结亲对象中,平时的交往交流并不是太多,有些流于形式,拍拍照、留个痕就算开展了联谊活动。企业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相对较大,基本上都没有结亲干部。结亲干部与结亲群众之前缺乏真正深入的情感交流,更多的体现为单方面的慰问、走访,对务工人员缺乏感恩意识的教育。问卷反馈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希望自己能在当地有一个结亲干部或者居民,其中,75%的受访者的结亲目的是希望能够像家人朋友一样相处,这体现出在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存在短板,形式及内容都比较单一,“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效果未达预期。

(二)企业吸纳务工人员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1.务工人员数量、质量不稳定给企业运营带来一定影响

一方面,企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目前奎屯市几家规模棉纺企业仍然有较大用工需求,但企业招工主要靠原有的老职工口口相传,依托亲朋关系带来人员,或者是企业直接跟劳务输出地进行对接,组织人员务工,输出地政府在企业招工中发挥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工人流失率过高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笔者走访了奎屯市几家吸纳南疆务工人员比较多的企业,企业反馈这些务工人员有很多非正常离职,每个月员工流失率在20%左右。离职主要原因就是旷工离职,一些务工人员缺乏契约精神,不想干就走了。较高比例的非正常离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转。有的想去看看其他企业的情况,就离职了。有的务工人员到其他企业看一看,比较一下,又二次入职。

2.提升南疆四地州务工人员劳动技能难度较大

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虽然政府设置有南疆务工人员培训补贴,但企业如果想享受补贴,难度较大,因南疆务工人员工作时间较短,很多不符合补贴要求。由于务工人员不稳定,相当数量的人员从业时间不够长等各种因素导致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的技能培训补贴,因而导致企业自身进行专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劳动技能不足,制约了务工人员就业选择,使得他们多数只能从事基础体力劳动,收入也相对偏低。

3.对南疆务工人员的管理压力较大

由于南疆务工人员普遍综合素质不高,纪律意识较差,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务工人员的管理。个别务工人员不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曾发生过南疆务工人员不按流程操作致使车间设备损坏,给用工单位造成十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另外个别工人在工作时间在机械设备缝隙处睡觉休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还有个别务工人员因不满用工考核扣款,故意损坏车间设备,给用工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些务工人员的自由散漫,既给用工单位造成损失,又对自身安全健康产生隐患。

(三)务工人员个体对转移就业有诸多不适应

1.南疆务工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低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制约

部分务工人员通过近两年的教育培训依然难以使用国语正常交流,且缺少学习上进意识,用工单位培训难度很大,存在“反复教、反复忘”现象,迟迟不能进入工作状态、跟不上工作进度,技能提升慢、收入不稳定。在务工人员中半熟练工和普工比例近一半,熟练工占比不高。55%的受访者认为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个人专业技能不够,85%的受访者希望企业能够给予技能培训。而技能培训最大的阻力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企业没法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只能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通过实操培训,培训效果不佳。

2.落后的思维观念导致务工人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机制

为确保南疆转移就业人员来得了、留得住、能致富,奎屯市下大力气开发就业岗位,甚至腾出本地人员就业岗位接收南疆务工人员,而部分务工人员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用工单位受到疫情影响,面临巨大岗位压力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缺少应有的感恩意识和契约精神,这使用工单位承担了经济和管理的双重压力,一旦用工单位效益不佳进行缩编裁员,这部分务工人员将面临末位淘汰失去岗位。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利用新疆棉花等污名化我国人权状况,制裁我区的棉花加工企业,棉企的发展经营已经面临很大压力。还有一些务工人员存在等靠要思想,由于一些带队干部宣传的时候没有正确地传递信息,一些务工人员认为到企业就应该是包吃包住,但对于企业正常收取住宿押金常规管理措施不理解,也给企业的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压力。

三、进一步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要提高政治站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有形有感有效的具体工作,通过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工作,健全完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载体。提高政治站位,要把南疆务工人员当亲人看,当市民对待。输入地政府部门要多措并举,针对南疆务工人员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社会,对南疆务工人员子女及亲属的就业、落户及就学等给予特殊配套政策。建议对南疆务工人员子女在奎屯市就业就读的,可以给与一定政策支持。按照南疆免费教育政策给予支持,让务工人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要高度重视南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输出地要派出精兵强将来做带队干部,协助输入地做好务工人员服务工作。输入地要加强对带队干部的管理,建议将带队干部的考核权限交给输入地相关部门,强化对带队干部的管理考核工作。

(二)大力加强输出地富余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及职业技能培训

当前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模式效果有限,要通过经常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务工人员学语言用语言的积极性。探讨将一些基础性职业技能培训延伸至劳务输出地,由输出地政府提供培训场地、组织生源。整合当前具有一定规模且吸纳南疆务工人员较多的几家企业组建一个专业技能培训队伍,政府给予一定培训补贴支持,将基础性技能培训前置到劳务输出地进行。基础培训完成考核合格后再分配到企业进行实操,以减轻企业培训员工的压力,提升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增强其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务工人员的择业方式要更加多元化,不仅从事基础的体力劳动,鼓励其到薪酬更高、个人归属感更强的服务业企业或者各行政事业性单位的公益性岗位就业。

(三)改进南疆务工人员管理模式,提升务工人员主人翁意识

对以东亭苑社区为代表的目前相对集中居住的南疆务工人员服务站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改变原来的集中居住形式,采取相对分散的居住格局,从时间、空间及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增加务工人员与普通市民交往的机会。对于夫妻工和家庭为单位来奎务工的人员分散到各社区的公租房,由社区按照相关政策履行服务职能。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推广个体嵌入式居住模式,让南疆务工人员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各方面实现嵌入。淡化这些务工人员外来人员的身份,通过生活上的交往交流交融等全方位的嵌入,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提升务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四)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采取更多符合南疆务工人员特点、参与范围广、接受程度高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形式,加强督导检查,提升结亲效果。及时将岗位调整或者新入职的人员纳入结亲干部动态调整,确保每个务工人员有结亲干部。同时也可以采取社区主导、群众自愿的形式扩大结亲范围,居民可以与务工人员结亲,学生可以与务工人员子女结对等。丰富结亲工作形式和内容,由各单位牵头,经常性地组织当下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以增强认同为目标,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及联谊活动中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文体活动,让文化“有形”“可见”。针对企业务工人员流动性强,人数较多的特点,可以采取企业内部进行老人结新人,管理人员、班组长结普通员工等形式进行结亲工作。将企业吸纳的南疆务工人员进行评估分类,对于一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可以安排公职人员进行结亲帮扶。

(五)建立专业劳务输出平台,形成常态化机制

随着南疆四地州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部门的作用会逐渐淡化。建议将过去政策性劳动力转移按照市场规律转变为高质量劳动力有序转移,让这些务工人员逐步适应市场机制,树立危机意识,形成优胜劣汰理念。依托奎独乌劳务市场,辐射全疆,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专项对接南疆四地州。由专业的劳务公司承接相关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通过正常的管理机制,培育南疆务工人员契约精神,以适应市场化运作要求。

总而言之,做好南疆四地州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对于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文化认同,建构普遍的价值认同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形成相关配套机制,通过政府、社会、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凝聚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四地州结亲南疆
阳高蔬菜 结亲“山西农大”
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基础与路径研究
新疆南疆四地州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军户农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
新疆体育杂志社“结亲周”小记
南疆四地州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
拓宽继续学习通道
筑梦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