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3-06-07罗琳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渗透美育小学语文

罗琳静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号召下,小学阶段是贯彻美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小学语文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美育资源,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文本,引导学生体悟形象美,构建意境美,感受语言美,还要渗透生活美,给学生完整的审美教育。为了提高美育教学能力,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学科融合,还要注意美育应水到渠成,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之美。

关键词:美育;小学语文;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与美育有天然的契合性。小学语文既是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多元开放的学科,在进行母语传承时,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不仅仅把语文当成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更要把语文看作一种文化象征符号与艺术智慧的凝结。语文学习讲究情境,教师要善于在情境中营造美感,在氛围的烘托中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美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良好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小学生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体悟形象美

小学生的思维体系并不成熟,抽象思维挑战难度大,在其认知水平上直观的形象带来的感官冲击更大,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此时,教师要善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将图片、动画、影音、音乐等多元形式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耳口脑,使学生多感官联动,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美有更敏锐的触觉。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入充分的情感,跳脱单调枯燥地理性分析课文,做到声情并茂地讲解,挖掘美的形象,做到良好的美学示范引领作用,让学生接受美的感染与熏陶。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识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断重复的识字工作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厌倦感,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一些稍微复杂的汉字记忆理解难度极大。学生机械地识字,难以充分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汉字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掘汉字的象形特征,凸显汉字的美感,激发学生认识汉字领悟汉字内涵的兴趣。比如在教授“羊”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羊的头部,或者运用多媒体动画让汉字活过来动起来,让“羊”字转化为生活中小羊的直观形象,让汉字与生活构建起联系。无形中学生会明白汉字的构造方法之一是用典型部分代表整体事物。通过对生活中羊温顺和善的感知,学生会自然而然将“羊”字归类为寓意较好的一类汉字。汉字教学时还要合理使用拆分与组合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这一过程。比如在教学“美”字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示意将“美”拆分为“羊”字和“大”字,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将“羊”字和“大”字归类为吉祥一类的汉字,两者组合的“美”字自然也代表正面的含义。在这种举一反三中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汉字所塑造的形象之美,对中华文化之美有初步的感知。

(二)构建意境美

语文文学作品最能陶冶性情、美化心灵的部分就是意境。文本的意境融合了作者丰富的主观意识与情感,在领悟内情的基础上进行外境创造,能将作者丰富的笔触还原为和谐优美的艺术图景。这些隽永的意境需要认真揣摩,启发学生心灵智慧达致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言有尽、意无穷的美。

意境的构建可以来自教材作品的固有情境,也可以是教师自主创设的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情境,在情境中不断地烘托渲染能极大地提高感染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優美的记叙文和描绘性的散文。这些文章中有许多可探寻挖掘的意境。在阅读这些文本时,学生需要用到两只眼睛,一只眼睛从字面意思出发,而另一只眼睛就要关注到在字面意思之下的引申含义,看透隐藏的内涵。比如《荷花》这篇课文中就对荷花的形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绘。教师可以挑选其中一些典型的语句进行赏析,通过句子段落指导学生进行联想,构建荷花生长盛开的动态连续画面,从丰富的想象中感受文章的意境。文本中有这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这句话中巧用了“冒出来”这个动词,一个小小的动词构建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学生能体会到荷花荷叶的数量较多,因而生长空间有限只能挨挨挤挤,新的荷花想要生长必须冲破障碍硬挤出来,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到这一层还不够,学生还需继续领悟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体悟作者对这种勇往直前精神的赞赏。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课堂讨论活动,将“冒”字换一换,或者将句子加加减减,将语序调换一下,在不断的对比中学生能感知到原句和调整句子的差异,哪一种写作手法渲染烘托的意境更好。在多次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真正入情入境,能对字面背后的美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又如在学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声效动画等形式构建欢快灵动的氛围,模仿小水滴坠落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个个小雨滴,在荷叶上舞蹈雀跃,荷叶下是一群自由嬉戏的小动物,在情景交融中学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乐趣与奥妙。

(三)感受语言美

不同形式风格的文章语言特点是不尽相同的,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是精准的、具体的,拥有朴实的白描之美,记叙文语言是灵动的,而散文语言形散神不散。各种体裁的文本有其个性化的语言美,当体裁重叠混合后更需要学生加以深入阅读理解体会。

比如《白杨》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散文,语言十分生动流畅自然,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细细体悟。文本开篇先是描绘了荒凉的茫茫大戈壁风光,在这无人烟无生机的荒漠中突然出现“高大挺秀”的“卫士”——白杨,通过拟人化传神的语言描绘展现了白杨的顽强生命力。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相对比,无论是遇到何种情况,即使是雨雪和风沙,洪水和干旱,都不能使白杨动摇分毫,白杨永远直立,坚韧地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哪儿有需要它就扎根在哪儿。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些巧妙运用修辞和描绘技巧的经典例句,在斟酌推敲字句的同时与相应的意境相联系,能更快领悟字里行间作者寄托的情感。学生能很快体悟到作者对白杨坚毅品格的赞美推崇,掌握借物喻人、以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情感美的感受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是最动人之处,对情的理解还需要细心品读课文语言,并配合上意境联想构建,只有在持续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生才能提高领会美感表达真情的能力。

(四)渗透生活美

美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总能遇到美好的人和事,但往往缺乏细致深入观察的能力,因而忽略了本该被欣赏的美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都是美,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让这种理念不断渗透进学生心灵深处。许多课文都取材于生活并进行艺术加工,要想体悟这些文本的美感就必须扎根于实际生活。生活的美不仅有自然界的美,还有生活实践点滴也存在可爱之处。

比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春天有哪些景色和代表性事物,也可以谈谈自己在春天发生的趣事,在课堂引入时就将课文与实际生活间构建紧密的联系。在通读完文本后,学生会了解到文本的主要内容是盲女孩无法看到春天的美景,便通过自己奇妙的灵性来去拢住花蝴蝶,通过触觉来感知春天,最后才恋恋不舍放飞花蝴蝶,通过女孩形象地感知学生能逐渐体会到女孩的善良可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灵的珍视保护。同时也能体会到女孩虽眼盲但心不盲,尽管眼睛看不见,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刻也没有停下,仍然想方设法满足自身探究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让学生蒙着眼睛假扮盲人走路、写字,亲身体验盲人生活的困难与不便,并模仿女孩通过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来捕捉观察自然景色特點。当摆脱了习以为常的视觉后,学生用其他感官用心体会自然能发现周围环境中许多曾经被自己忽略的美好与特色。今后学生可能会改变自身对周围人和事漠不关心的态度,以更敏感的心灵来透视、观察生活。在体会到盲人生活的黑暗与无助后,学生更加具有同理心,更能感受到课文中盲女孩坚强乐观的品格,即使身处逆境也一心向阳。学生的精神受到极大鼓舞,会更明白光明的可贵,今日自己的健康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幸福,尽管自身觉得平凡却令许多身体有缺陷的群体羡慕,自己要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光阴。

基于现实生活经验的认知来阅读文本,学生能积极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会产生多重启发与思考,得出不同的人生真谛。对文本中歌颂的美好生命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同,会从心底里热爱生活追寻真善美,这样对美的感知教育才会更加完满。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注意点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能力,注重学科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渠道、多途径地灌输美育,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相当的挑战,教师只有先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进行良好的美育。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辩证看待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多多观摩其他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频,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同时,及时记录在美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与建议,不断提高充实自身。

美育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在其他许多课程中都需要贯彻美育。因而各科教师要打破学科局限,加强合作探究,创设开放型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每个学科中都感受到多元化不一样的美。比如语文教师可以与地理和音乐老师合作,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时,展示北京与新疆的动态地图,以精美的直观图像展现中国的幅员辽阔,北京与新疆距离之遥远,再配合上一些雄壮节奏、音韵强的音乐,学生会自然而然产生对中国地大物博的自豪感。每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都存在差异,仅仅通过地貌和音乐的展示,学生都能体悟到地区间个性化差异,无形中学生视野得到拓展,艺术修养也得到提高。在多学科的融合中,教师为学生展现了更加多彩的世界,学生产生了多重共鸣,对美产生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二)美育应水到渠成,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之美

美育的传达是在点滴中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强调自然与流畅,而不可强拉硬拽。在语文教学中,正常的学科知识教学是重点与关键,美育需要不着痕迹地穿插其间,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追求华丽的形式空壳,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传授。有些文本并没有包含过多的美育元素,教师不能牵强附会应顺其自然,否则会妨碍正常的教学工作。

在树立了正确的美育和语文教学观念后,教师要自主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资源,打破死板机械单一的填鸭式灌输与讲解,激发学生自主发现美感知美的洞察力。品味、鉴赏美的能力不是老师教会的,需要学生自己探索习得,教师只能旁敲侧击对必备的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而能否吸收理解转化为自身的积累就要看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了。因而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创造美,在课上或课后多多开展口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练习。学生的思维和性格都是独特的,对美学理解和创造不尽相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之美,不给学生的创作贴标签,给其更多自由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让学生在充分地表达运用中真正感受到心灵愉悦之美,爱上汉语语言文化。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号召下,小学阶段是贯彻美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小学语文中有许多可以挖掘的美育资源,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文本,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出发,引导学生体悟形象美,构建意境美,感受语言美,在多重联动、烘托与渲染中领会作者的情感美,还要渗透生活美,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扎根实践的理念,给学生完整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塑造正确审美观。

为了提高美育教学能力,教师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学科融合提高教学的多元丰富性,还要注意美育应水到渠成,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本末倒置影响正常的学科知识教学,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创作之美,切实提高学生发现美的敏锐度和创造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秦坤茹.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21,59(Z2):112.

[2]赵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研究[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3):125-126.

[3]杨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6):34-35.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渗透美育小学语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