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的和谐观对中学生的教育价值

2023-06-07闫晓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陶渊明

闫晓芳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陶渊明的优秀作品,他通过叙述自我、人事和自然的种种画面,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陶渊明秉持“和谐”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包括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和谐等,他的“和谐观”在教育中学生关注和谐的自然景物,达成和谐的天人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和谐的身心状态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价值,值得教育者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陶渊明 和谐观 教育价值

在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很多诗词名家的代表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有豪放,有婉约,有沉郁,有绮丽,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性地将诗人们传递出来的营养元素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而在课本以及课堂上多次出现的有着另一种独特风格的人物——陶渊明,他的思想观、人生观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给中学生带来了独特的教育价值。

陶渊明,以他独特的人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在那个“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的时代,三次入仕三次出仕的陶渊明对官场世俗有着清醒的认知,转身回归自然,与广阔的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陶渊明的“和谐观”与其他名人作家的观点不同,他有其“静”的一面,“空灵”的一面。而“他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1]。本文将以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几篇陶渊明作品为例,谈谈陶渊明的“和谐观”对中学生的教育价值。

一.陶渊明的“和谐观”

与同时期其他文人不同的是,陶渊明始终保持着一种“质性自然”的“和谐观”,这种观念贯穿在他的作品中,潜藏在他的处世哲学里。“他用文学作品构想、描绘了桃花源式的和谐社会,图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体现人性、人情与风俗的和谐美,这些都是和谐意识和观念的萌芽和表现”[2]。他的这种和谐观念使他能够对各种矛盾思想进行调和和平衡。

(一)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

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总是相映成趣,榆柳桃李守护着方宅草屋,春水夏云迎来了秋月东岭,每一幅画面都承载了他的“和谐”理念。比如八年级上册的《饮酒·其五》中,作者选用了“庐”“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作者喜爱安静的生活环境,但是却把那简陋的房屋建在了喧嚣的“人境”,只不过因为“心远”而并不会感到车马的喧嚣,在此便实现了“人境”中的“庐”与喧嚣的车马之间的和谐。以下几句隐去主体进入“写景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不经意间浑然天成,一个“悠然”便把自己带到了无人之境,而后便又有了山野与闹市的和谐。

(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选的陶渊明的第一首组诗作品《归园田居》,后十二句以平淡舒缓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他在前八句的景物描写中,借“恋旧林”的“羁鸟”和“思故渊”的“池鱼”,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与热爱。最后四句通过写“无尘杂”的“户庭”和“有余闲”的“虚室”来衬托诗人恬淡的心境以及回归田园的欣喜。在很多人看来,鸡鸣狗吠的田园生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清贫又无味,但正是这样普普通通的生活图景,深深吸引着向往田园的陶渊明,他把自己寄托于这一广阔的风景画之中,在心灵深处与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融为一体。罗宗强先生曾说过:“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3]。自然于他,是美与生活的结合体。他眼中的自然,是房前屋后矗立的荫荫夏木,是远处村落里飘出的袅袅炊烟,是深处巷子里传来的狗吠鸡鸣。正是因为他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抹去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泯去了后天经过世俗渲染的伪我,返归了一个质实的真我。

(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晋人的‘人格的唯美主义和友谊的重视,培养成为一种高级社交文化”[1],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人物的品藻。陶渊明把审美的焦点对准了脚着黄土地的普通人,他们的美美在神韵,美在自由,美在心灵。例如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就描摹了桃花源和谐美好的理想生活,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劳作、服饰与外人没有什么差别,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是“怡然自乐”。见到渔人之后,村中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种现象在当时桃花源外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是绝对难以见到的。此段中“咸”“各”“皆”等词完美地诠释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美好本质,同时也足可以看出桃源生活的富足和乐。朱光潜先生曾说:“和淵明往来最密,相契最深的倒是乡邻中一些田夫野老。他是一位富于敏感的人,在混乱时代做过几年小官,便发誓终身不再干。他当然也尝够了当时士大夫的虚伪和官场的恶浊,所以宁肯回到乡间和这般比较天真的人们‘把酒话桑麻”[4]。从某种程度上说,桃源的生活即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四)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和谐

如果说“自然”是陶渊明淡然心境的润滑剂,那么强大的心理认知便是其独特人格的强大推动力。以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为例,陶渊明在序文中说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连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条件都难以到达。不仅如此,从“瓶无储栗”可以看出,他的家中捉襟见肘,已经难以满足生理上的物质需求,而且尚没有营生所凭借的本领。但他仍然毅然选择了辞官归隐,而其告别官场的原因竟是“质性自然”。当官的生活方式违背了他的本性,既然改变不了,那就顺从自己的内心。既然不愿改变,那就用心理上的“自然”去融化生理上的羁绊。

二.“和谐观”的教育价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生肩负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和使命。而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5]的课程实施建议。因此教育者应弘扬陶渊明的“和谐观”,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一)教育学生关注和谐的校园景物

对于中学生来说,和谐的自然景物则主要表现为校园环境,他们日常学习所处的校园环境对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环境,有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之分,显性环境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和教学中所使用的物态环境,隐性环境则指学习氛围及学校的校风、校纪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把焦点放在显性环境上。自然环境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校园环境是学生情绪、情感表达的精神依托。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湖泊河水、回环小路,每一帧都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模板。优美、舒适且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愉悦心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审美形象,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独特的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教育部曾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重点提出:“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徳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6]。当今教育体系中的中学生们由于缺少相应的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缺乏置身自然的切实体验,他们对自然的感悟能力相对薄弱,审美意识不强。教育者应利用好校园环境这一教育因素,打造和谐的建筑、园林以及自然景观,把这些和谐的符号转化为良好的教育契机。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这些美的线条、形状、结构、颜色,感受美的环境氛围,从而提升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唤醒学生对和谐美的感受力。

(二)教育学生达成和谐的天人关系

陶渊明从自然的对立面一方跳脱出来,选择与自然,与这个原生态融为一体,启示教育者不仅要有自己的生态观念,更要教给学生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种对生命的美好的憧憬。因此鲁枢元教授提出要把地球生态的整体观念引入大中小学教育中,加强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等知识的学习,“把对于自然的敬畏、赞美、关爱、守护导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在绿化师生心灵的同时,绿化我们的教育”[7]。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们,需要一个绿色的成长环境,教育者们应引导学生们从陶渊明的生态观中获得启迪,留心观察,细心体会,发现自然、认识自然、思考自然,进而投身自然,最终完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除《归园田居》这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外,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以及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等篇目都有部分关于景物的描写。文人笔下的自然,有北国之秋的浓烈深沉,有月色光影的和谐淡雅,有兰亭山上的茂林清流。这些被赋予了情感的自然景观或许是埋头于学业的学生们在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因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精心设计教学,使传统的平面式课堂情境化、信息化、立体化。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自然,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育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无疑是和谐的,人与人之间都能够和谐相处。而中国乡土性质的社会对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中学生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们徘徊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间,不断地同化,顺应,以期达到平衡。因此一个陶渊明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网,可以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陶渊明的理念相类似,中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的和谐,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班级中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这就好比一棵小树的成长,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基础,毋庸置疑担任“根”这一角色,顽强而有力的根部是一切生命成长的前提;学习环境是重要组成部分,充当“茎”和“叶”;而社会环境则代表着小树成长所需的阳光雨露,是最后的保障。当各个部分形成一个闭环时,这棵小树才能够茁壮成长,这就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适时指出在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规避弯路,快速融入周围环境。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第六单元,整个单元由《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这几篇文章组成,单元主题为“责任与担当”,单元任务是“有创意表达”,旨在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有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意识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同时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他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为和谐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一个磁铁构不成引力,教师单方面的努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还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主动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分享学习或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教育学生养成和谐的身心状态

中学尤其是初中是一个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阶段,此时的中学生身体上已经逐渐发育成熟,渐趋成人化,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历,他们的心理还不太成熟,有时面对困难会选择退缩,面对挫折会选择逃避,在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时,如果没有适时地引导与鼓励,往往难以克服。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陶渊明式心理会是一个很好的向导,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借“自然”之心荡涤生活中的种种不堪,健康的心理是人蓬勃向上的动力。

英国教育家洛克把学生的健康问题置于高位,他说“若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这里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它其实是身心两方面的均衡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仅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8]对于中学生,既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体育课的出勤率,以应对与日俱增的学习压力,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时代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直接影响到日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大部分学校开始实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当中,且把学科教学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育人价值最为突出的便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便把其“自然”之境界推到了极点。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时不妨再适当联系其他文人的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情感教育,以此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诸如此类,如能达到良好的课堂实施效果,便可帮助学生极大地吸收其中的营养元素,实现育人目的。

从陶渊明的处世之道中,可以看到道家的影子。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的思想,从一个制高点观察芸芸众生的循环往复之道,提醒人们回归本初,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清心”而不失本心。在车轮飞速转动的今天,人们总是不停摆动自己的脚步,努力追赶那似乎永远停不下来的车轮,而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中学生们当然也不能幸免,纷纷开启了竞赛模式,你追我赶,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此时教育者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把注意移到陶渊明身上,带他们了解这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这种不失本真的和谐,当前路艰难时试着转换一个角度,从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出发。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7,217.

[2]李长庚.陶渊明思想中潜藏的“和谐”意识[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4.

[3]羅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273.

[4]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上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3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4.

[6]林刚.中小学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设计研充[M].北京:教育研充,2013:92.

[7]鲁枢元,孙妮娜.诗意的栖居——鲁枢元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02).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3-56.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