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3-06-07张思月恽蝶

文理导航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张思月 恽蝶

【摘  要】新课标的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要给予作业布置更多的关注。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从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内涵和价值、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其次立足数学单元视角,确定作业研究目标、引入思维导图形式,丰富单元探究作业和巩固数学学习新知,制订生活探究作业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视角;探究性作业;小学数学

随着新课标的深化,实现学生思维发展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也是进一步落实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作业不仅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还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在“双减”背景下,作业布置要摆脱单一、重复和机械的传统方式,要发挥出作业自身的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功能。教学中应为学生设置探究性作业,并且从单元视角出发,进一步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让作业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式。从单元视角出发,能够梳理清楚单元内容,掌握单元知识脉络,为学生减少作业设置中的重复性内容,融入探究性作业构建高质量的作业体系。

一、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内涵和价值

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主要是进一步强化不同课时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开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单元整体探究性作业设计,能够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问题的思考时间,接触更多的学习素材,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一)内涵

作业作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一种数学活动,大多数呈现为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两种方式。在以往作业布置观念中,作业时间严重占据学生的休息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很多教师将作业单一作为书面作业,认为学生抄写概念公式、数学习题等内容即可,容易导致学生处于一种机械的学习状态,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数学作业布置中应该注重探究性内容,培养学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作业是一种具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针对学习中的某一个情境进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假设和猜想,才能更加主动参与其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改变学生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从问题性、开放性方面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从学习走向实践。

(二)价值

探究性数学作业将问题作为核心内容,通过学生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感受其中的丰富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数学探究性作业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合作性,注重学习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等。探究性作业迎合新课标内容,有利于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形成,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实现学生成长的全方面发展。

二、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原则

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内容不仅可以源于教材,还可以源于生活实际情况,在完成中可以通过读、写、画、作等多种方式,但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内容的过程中不仅要谨慎构思,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探究性原则。所谓探究性就是为学生布置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设定学习方法并且进行实践行动。探究性原则就是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完成作业,避免教师给予学生较为深入的指导,为学生留出更多探究时间,凸显学生作为作业探究中的真正主人。第二,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认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学生对作业内容的兴趣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数学探究作业有必要富有趣味性,将数学问题和一些现实情境进行融合,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促使数学中较为抽象的内容散发一定的情感气息,进而增加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情感和完成兴趣。第三,差异性原则。针对一个班集体而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思维和动手能力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也是学生在完成作业呈现出不同情况的一个关键原因。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将学生的差异性作为参考因素,进一步遵循层次性原则,结合学生不同学习能力,设置难度不同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学习的成功和乐趣,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第四,实践性原则。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这一方式对知识进行实践,进而将想法化成行动,将作业作为一种载体,促使学生能够亲自做,并且在实践中将劳心和劳力进行融合。探究性作业中注重实践性,就是促使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学校,进一步走进社会中收获感知体验。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化内容,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回归生活。

三、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立足数学单元视角,确定作业研究目标

针对“图形与几何”单元内容中,会涉及平面图形和面积的知识点,小学数学“面积单元”中的关键知识点包括面积概念、面积单位、长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等,从单元角度进行分析,能夠发现学生在对面积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会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是直边图形面积,第二是曲边图形面积。针对直边面积而言能够通过公式进行精准的计算,针对曲边图形面积则是要通过估算的方式。总之,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研究过程中都是采用纸上谈兵的方式,很少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中的面积概念,尤其是曲边图形面积的估测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和现实之间进行割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关键,开展“我做绿化小能手”这一活动,针对树叶和花园面积开展研究,并为之后的复杂曲面边形计算奠定基础。针对以上内容的思考,教师从单元整体设置探究性作业,为学生确定不同的研究目标:第一,制订求出面积的具体方案;第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丰富学生在计算中使用的方法;第三,在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并且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二)引入思维导圖形式,丰富单元探究作业

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实践中,会接触很多较为零散的知识点,教师从单元视角出发,为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单元探究性作业时,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复习,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进而达到知识总结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引导他们从思维方面深化数学知识点,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圆”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整理出知识重点进行讲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印象,并且通过思维导图加强对单元知识的总结。教师鼓励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掌握内容,这也为学生完成研究性作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完成探究性作业过程中,也能在思维导图的促进下将“圆”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如学生能够清楚区分“圆的形状特点”“圆的性质”“圆和其他图形的区别”等,从而通过思维导图确定单元主题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完成预热活动,为之后的数学作业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总结知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理解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翻阅课本的方式进行复习,进一步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因此,教师从单元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对“圆”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在完成作业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实现更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巩固数学学习新知,制订生活探究作业

教师为学生制订探究性作业,不能长时间受到课堂的束缚,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并且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和作业布置之前也要对生活实际进行了解,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原型,促使学生能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统计图”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自主调查学习小组,让学生开展“路口车辆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专门的学生对汽车、卡车和自行车数量进行记录,也有学生专门完成对车辆分类的记录。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统计,有的学生通过数据画成一个表格,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填写,最后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之后将统计结果在课堂中进行讲述,针对不同汽车所产生的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在共同努力下完成统计分析,进一步掌握空气污染情况以及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建的对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为学生布置的探究性作业,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过程和结论开放,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如针对条件开放作业而言,学生学习“百分数”单元内容知识,教师为学生布置拓展性探究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制作含糖20%的糖水,学生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制作?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进一步体验从单元整体感受探究作业的成就感。针对过程开放而言,可以在原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深入的探究问题,如学生在拥有新书时,可以要求学生计算包新书需要多大面积的纸?针对结论开放作业而言,可以通过答案和结论这一方式,为学生呈现一幅迅速航行的飞机示意图,引导学生将看到的信息进行阐述,看一看哪位学生获取的信息最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视角中为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而且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验证,进一步为学生的知识和运用进行拓展,在明确单元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数学探究性作业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文洁.把握时机,按需设计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4):89-91.

[2]谢秀笑.设计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提升小学生学习品位[J].教育界,2022(7):37-39.

[3]林婷.小学数学探究式作业设计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0):149-150.

[4]王涛.展现思维过程,发展探究思想——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0):80-8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