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3-06-07李军李根柳滢
李军 李根 柳滢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将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种类型,从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情况、就业决策风格、就业市场认知等角度分析了“慢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建议高校辅导员前置引导、关注家庭、聚焦市场,通过调整就业预期、参与就业决策、提升就业能力等策略进行有效干预。
关键词:“慢就业”;应届毕业生;干预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1]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情况关系着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目前,应届毕业生出国意愿日益降低,归国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大学生及其家庭对稳定工作的追求日益增长,“慢就业”逐渐从大学生的“备选项”转变为“主趋势”。有学者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视角出发,认为“慢就业”现象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本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表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人力资源成本攀升的客观现实、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理性认知、高校就业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刺激“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和蔓延[2]。另有学者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从知识层面的信息不足、决策过程中冲突较重和后设认知层面的动力不足等角度分析了“慢就业”的原因[3]。
当前,2019年入学的本科生即将毕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延长求职及升学准备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应对“慢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亟须对有“慢就业”意愿的大四学生群体进行详细分类、精准施策、及时干预。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在校生(2023届毕业生)为例,探究当前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及干预策略。
“慢就业”意向及分类
1.研究对象
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去向意愿分析,本研究将“慢就业”定义为大学生毕业时未能达到预期去向目标且可接受6个月以上额外准备时间的状态,并从成因出发将“慢就业”进一步细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种类型。本研究面向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在校生(2023届毕业生)发布问卷,包含基本信息、毕业意向、“慢就业”意向等内容,共回收问卷550份,剔除无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4.91%。
2.意向分析
2023届毕业生的择业意向调研显示:意向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占71.65%,选择出国(境)学生占12.07%,选择就业(含创业)学生占16.28%。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当毕业前未能达到预期的择业意向时,共有22.41%的学生可以接受6个月及以上的额外准备时间以实现自己的意向目标,这说明“慢就业”已经不再仅是应届毕业生的一种应急选择,而是作为一种长远考虑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和采用,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制定规划时只准备一种去向形式,如在毕业时未实现预期目标,倾向于延长准备时间而非考虑其他形式。同时,“慢就业”的选择在不同群体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对于意向出国(境)的学生,具有“慢就业”考虑的学生高达38.10%;意向在国内升学的学生达21.90%,而在意向就业(含创业)的学生中占比仅为12.90%。为了进一步研究“慢就业”意向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研究结合“慢就业”的选择原因进行群体分类,根据学生选择的排序靠前的因素来推断其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据此对其进行类型判断。调查显示:43.25%的学生选择“慢就业”的首要原因为“个人职业目标坚定”;28.72%的学生选择“慢就业”的首要原因为“个人深造意愿较强”,这属于期望改变、成就自我的积极“慢就业”;另有10.80%学生因为“缺少相关技能、经历”而选择“慢就业”,4.13%的学生“尚未做好就业准备”,这属于焦虑且拖延的消极“慢就业”;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学生认为存在“客观原因的阻碍”,由于疫情、身体素质或者家庭的原因导致他们倾向于选择“慢就业”,此类学生往往具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规划。
同时,选择“慢就业”的主导原因在不同毕业意向学生中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的学生来说,“个人职业目标坚定”“个人深造意愿较强”等主观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这类学生倾向于在毕业后继续通过准备考研、出国等方式进行深造,以提升学历为目标,但就业意愿不强。而对于“就业(含创业)”的学生来说,影响其选择“慢就业”的原因主要是“缺少相关技能、经历”以及“个人职业目标坚定”,也有学者将此现象定义为目标明确带来的“自愿失业”,毕业生自愿放弃标准的、传统形式和领域的就业机会,进而选择以“慢就业”作为过渡,或者直接以非标准就业的方式开始尝试[4]。
“慢就业”意向影响因素
针对“慢就业”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高校、社会、政府等中观和宏观层面,结合当下学生职业发展新特点进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将“慢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为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情况、就业决策风格、就业市场认知等方面。本研究利用李克特5级量表,采取负向计分的方法对“慢就业”意向的学生进行调查,1分表示“完全赞同”,5分表示“完全不赞同”,从各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以及标准差来看,学生对上述四个方面不同现象的得分均值绝大多数在2分~3分之间,最小值均为1分,而最大值均为5分,并且各变量的标准差有所区别,表明这些现象均得到学生的“比较赞同”和“一般赞同”程度的认可,但由于不同类型学生对待不同现象认可程度的差异,导致各现象得分有所差别、標准差较大。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生涯规划重要性认知高于自我认知,但职业认知较为薄弱,普遍认为自身需要更多的实习经历和就业信息来了解企业需求、行业前景。在进行就业决策时,“我觉得别人可以告诉我最适合干什么工作”“我不太确定什么样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两种现象的得分均值为3.16分和3.11分,明显高于其他现象,这说明毕业生对于就业决策具有较强的自立自主能力,决策受限程度较低。但决策焦虑程度偏高,学生对于去向目标能否实现存在疑虑和不确定性,尤其在看待学历与就业、专业与就业的关系时较为片面,存在决策非理性情况。同时,调查还发现:毕业生在认知就业市场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从自我倾向而非社会需要出发,体现为“我认为职业发展规划要与个人兴趣爱好一致”和“我认为行业发展前景要能够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两种现象的得分均值较低,为2.50分和2.32分。
总体来看,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意向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就业规划意识与就业准备情况属于个人因素,是影響“慢就业”意向的主导因素,主要决定就业质量;就业决策风格涉及家庭因素,是影响“慢就业”意向的推动因素;毕业生对于就业供需市场认知程度与社会因素关联较大,是影响“慢就业”意向的客观因素,主要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慢就业”意向干预策略
就业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途径,虽然“慢就业”有其现实需求和存在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慢就业”的本质是毕业生未能如愿按期完成就业目标而进行的不得已选择,须从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角度出发,加以科学指导和有力干预,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前置引导:调整毕业生就业预期
以往高校辅导员应对“慢就业”的举措主要针对大学生毕业离校后的就业攻坚期,集中于每年的6月—10月,但此时就业市场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部分主观意愿想摆脱“慢就业”状态的毕业生往往因就业机会较为低质匮乏而被动延长“慢就业”时间,转而选择二次考研或者二次考公,辅导员工作收效甚微。调研发现:大学生“慢就业”意向的形成已逐步从毕业后半年内未落实去向阶段前移至大四入学时进行去向选择阶段,应对“慢就业”的措施也须相应前移至大三下学期的就业决策关键期,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规划意识、建立合理的就业预期。当前,部分学生仅在新生入学时接受过生涯规划普适性教育,临近毕业时往往在性格、兴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知识储备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借助生涯规划工具,通过生涯规划大赛、巡回式辅导、一对一指导、团体沙龙等活动帮助学生重新建立生涯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提升大学生就业规划能力。
2.关注家庭:参与毕业生就业决策
从应届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来看,家庭物质支持程度影响着毕业生为实现去向目标可接受的准备时间长短。在家庭物质条件能够负担的条件下,家长并不反对甚至非常支持毕业生为了实现更好的去向目标而主动延长准备时间,“慢就业”逐渐演化为家庭集体决策结果。以往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政策解读主要针对学生本身,以影响学生个人选择为主,迷茫纠结的学生往往很难在交流谈话的当下做出判断,而是选择征求家长意见,当后续家长意见与辅导方向不一致时,辅导员工作难以继续推进,加上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流动性强等特点,部分辅导员还未熟练掌握家校沟通技巧,家校沟通机制不够完善。高校辅导员需要主动与毕业生家长建立联系,利用各类公众平台发布就业误区解读、给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内容,开展家长讲堂、就业政策问答、职业发展与家庭支持讲座等活动以建立良好的毕业生家长沟通机制,进一步消除家校信息的不对称,从影响学生个人选择转为参与毕业生家庭决策。
3.聚焦市场: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调研显示:具有主动“慢就业”意向的学生群体明显多于被动“慢就业”,此类学生往往深造意愿强烈,个人职业目标坚定,这也是促使他们选择在毕业后额外延长准备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传统的认知基础、线上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学生难以精准把握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能力要求,对于行业发展前景、单位性质差异知之甚少,求职时对初入职薪酬待遇的关注度高于对工作环境、晋升渠道的关注度,片面追求“高薪资”与“高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需求与实际供给矛盾。高校辅导员应统筹组织宣讲沙龙、企业参访等活动,开拓就业岗位。同时,应积极发掘校内实习岗位,针对性开设行政助理、学生助管、科研助手、专班团队等实习岗位,帮助学生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系2021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的研究”(课题编号:BJSZ2021ZC43);北京林业大学2022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辅导员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FUSZ20220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2022-10-25)[2023-01-08].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蒋利平,刘宇文.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质解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64-66.
[3]张静,陈建帮.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慢就业”大学生生涯辅导策略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4):54-57
[4]周晨,邸飞,李健.基于非标准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究:趋势、挑战与应对[J].北京教育(高教),2022(5):56-58.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