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主线与方向:高校大学生群体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教育路径研究
2023-06-06李世荣
李世荣
(宁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1]历史虚无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影响、侵蚀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极大的思想破坏。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从根源上坚决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与贻害。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但与此背道而驰的是,新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学术化导向”“文化、文艺泛化”“网络化叙事”“社会化常态”的新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侵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本质上观之,高校实现所肩负时代重任的基础,就是要始终致力于构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三位一体”教育路径,引导高校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五观”,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孜孜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固本强基、保驾护航。
一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流变及其本质特征
倘若寻根溯源,在中国,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源于西方的自由主义,或者说导源于西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一经产生,便以其固有的“欺骗性”“顽固性”“隐蔽性”,始终若隐若现地附着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之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就会借机传播“虚无”价值观,影响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
国内学者论及历史虚无主义,重点关注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内涵、表现、特征、本质以及影响等主题,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性考察,一般可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历史虚无主义至少在概念上等同于“虚无主义”,特指以西方学术范式为表征的虚无主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教育等领域。即便是广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依然以政治领域的意识形态为其主体诉求或宗旨。如梁柱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2],意即历史虚无主义追求以自由主义文化为根基的资本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企图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之中。狭义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指歪曲、解构和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股思潮。如梅荣政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在于否定和歪曲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肆意解构、破坏和歪曲,以实现历史虚无主义一以贯之的政治颠覆的目的[3]。一言以蔽之,狭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历史”或“历史变迁”为对象,否定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变迁的道路。事实上,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嬗变与社会演进的视角深入考察,不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表现、特征如何复杂多变,其“虚无”的本质是一致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西方自由主义为灯塔,片面追求西方文化范式、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变迁,在不同的时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面孔,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盘根错节、难于防范的主因,对此需要深刻洞察、理性辨析和彻底批判。
纵观历史,历史虚无主义产生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迄今为止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次流变,在现阶段又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和新的传播路径。尽管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具体特征上呈现出“多面”之形态,但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历史虚无主义的滥觞及其第一次流变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明确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以来,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作为一种迷惑性极强的社会意识形态伴随着西方列强资本的扩张而肆意传播,在中国以文化救国的名义形成了鲜明风格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潮流”[4]。客观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文化救国”的时代大背景下,精英知识分子群体主导学习西方而探求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可谓水到渠成,而且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可是问题在于,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学习西方道路的过程中,片面贬低或者彻底抵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脱离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其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社会观均陷入“虚无”之境地,往往是抱薪救火、顾此失彼,以“文化救国”为旗帜却滑向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如胡适、陈序经等人崇尚“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制度乃至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是落后的代名词,主张全盘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鼓吹在中国建立“好人政府”,走“宪政救国”的资本主义道路,由此果决地反对社会革命和阶级革命,幻想“用自觉的改革来替代盲动的所谓‘革命’”[5]。正如龚书铎的批判,“全盘西化”的本质毫无疑问就是认为西方所有文化和制度都是好的,即便是西方的糟粕文化和制度,“连他们所产生的弊病也都要”[6]。由此观之,“全盘西化”论者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不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西方自由主义,一切以西方文化和制度为标准;二是脱离近代中国社会实际,盲目反对与西方文化和制度相悖的其他文化和制度,尤其惧怕和反对剧烈的社会革命,从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派别除了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以外,还有以张东荪、张君劢为代表的“国家社会主义”派别和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派别。诚然,在以“文化救国”为旗帜的近代中国,这些精英知识分子及其派别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在面对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社会情势时,不能从根源上洞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反而秉持虚无的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和社会观,主张摈弃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体系,企图以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体系改造近代中国,反对激烈的社会革命,最终走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对立面。归根结底,学习西方本身无可厚非,但绝不是建立在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立场上,而是有借鉴地吸收,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民族的立场和科学的史观出发,挽救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文化体系绝不是西方的自由主义,而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7]
历史虚无主义第二次流变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高举“反思”的旗号,以虚无民族文化、倡导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为基本特征,本质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全盘西化”为表征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延续。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最初是在文学领域,以“寻根文学”为代表,以“反思”和否定传统文化作为起始,并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及其“普世价值”作为学习的标杆。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寻根文学”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无须多言;但从另一面观之,至少在价值观上显然脱离实际、丧失理性,导致“虚无”。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正如庞朴所言:“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时代性既是内容也是形式。”[8]显而易见,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辅相成,不能以民族文化的“状态”而否定民族文化的“底色”。文化虚无主义者的“虚无”正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时代性,而完全忽视甚至摒弃文化的民族性。20世纪90年代,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由文学领域逐渐蔓延至学术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最终毫无例外地把矛头指向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革新之路。本质上观之,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一是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主张以“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范式”;二是崇尚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和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三是主张以唯心主义史观取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如李文海所言,以虚无民族文化为表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其本质是为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9],必须果断、决绝、彻底地抵制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谬论。
21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在西方意识形态的裹挟之下乘势再次探头而出,形成第三次传播的浪潮。尤其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明确的“学术化导向”“文化、文艺泛化”“网络化叙事”“社会化常态”的新特征,严重冲击和破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尤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新时代,高校为了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构建正确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从根源上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二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时期高校的重大现实使命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矢志不渝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栋梁之才。
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不仅在于系统的全球视野、明确的前瞻意识和正向的价值引领,更在于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即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培育,这毫无疑问关涉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0]高校大学生群体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强化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就是要使他们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弄潮儿,这是新时代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1世纪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一系列新挑战,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新特征、新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影响、侵蚀大学生群体的正确价值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批判、抵制和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回归初心、回归本真、回归梦想,树立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之成长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一)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学术化导向”及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化导向”侵染和歪曲主流意识形态由来已久,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已经悄然滋生。21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更是充分利用“学术化导向”,打着所谓“科学研究”的旗号,以“纯学术”“超党派性”“价值中立”为幌子,积极反对马克思主义[11],企图通过所谓的学术研究“探求真相”,达到“重估一切价值”的目的,以此腐蚀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
历史虚无主义“学术化导向”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其一,反对传统的历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和大历史观主导下的历史叙事,主张运用西方学术范式,注重“细节考察”和“心理描述”,以解构主义的方式,随意主观臆想、恶意推测和另类解释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造成历史事实和历史叙事的完全失真。其二,以唯心史观为指导,醉心庸俗史观,重视边缘史料,尤其重视一些失意人物和敌对势力的口述史、自传体和回忆录,以“揭露真相”为噱头,去真存假,曲解、甚至故意误导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轨迹,诸如“殖民进步论”“五四割裂论”“侵略有功论”“革命有害论”等等令人瞠目结舌的所谓“科学论断”肆意传播,诱导大学生群体接受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颠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造主流意识形态的混乱。其三,以所谓的“科学方法”“实证研究”“追求真相”为名,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与制度,错误地认为人类社会的曙光是自由主义,“强调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才是最好的,鼓吹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12]。
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化导向”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欺骗性,很容易误导、侵蚀和破坏高校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第一,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学术”为幌子,以西方学术范式主导下的意识形态为标准,刻意制造以西方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所谓“学术真理”,企图在心理上弱化、淡化和消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或者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经典论断,是指引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真理。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如马克思锐敏地洞察:“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3]而历史虚无主义则以“学术化导向”为路径,宣扬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理论与制度,造成部分大学生陷入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淡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偏离了人生的正确航向。第二,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打着“学术化”的旗号,以富有欺骗性的所谓探求“历史真相”为名,肆意解构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变迁轨迹,善于移花接木、制造假象,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形成荒谬的唯心主义史观,危害甚大。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是有着深刻民族记忆的、是渗透着民族复兴渴望的真历史,容不得半点曲解。历史已经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创立、发展、完善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历史虚无主义削弱了高校大学生群体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就在于浓郁的家国情愫和历经历史沧桑洗礼而深植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进一步升华了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把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族复兴的伟大追求中,“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4]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宝。但是,历史虚无主义致力于虚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虚无”的历史观、价值观,宣扬西方自由主义,以此消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其既隐蔽又张扬的险恶目的昭然若揭。
(二)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文艺泛化”及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以“文化、文艺泛化”为基础,或者说以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为主要特征。所谓“文化、文艺泛化”,就是指历史虚无主义附着在文化和文艺领域,以各种具体的文化、文艺形式,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以及各种类型的舞台表演等为载体,宣扬虚无主义价值观,达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之目的。“文化、文艺泛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很容易造成高校大学生群体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动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破坏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弱化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伟大历程中形成的来之不易的革命文化。正如陶俊怡所言,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学生最大的影响在于其善于从文化领域切入,从“社会历史入手”,伪装成“真理”,进而“消解并腐化青年的红色记忆”[15],达到宣传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之目的。
“文化、文艺泛化”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尤其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诱导性、迷惑性以及价值观上的颠覆性。以“文化、文艺泛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导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最初是在“文化救国”旗帜下,主张近代中国“全盘西化”学习西方自由主义,以图挽救民族危亡。改革开放初期,历史虚无主义则主要以虚无民族文化为特征,即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宣扬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企图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论是以“全盘西化”为表征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还是以虚无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二者都是建立在脱离中国社会实际的基础上的。对于前者而言,历史文化虚无主义者无法深刻认识和理解造成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核心问题,即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源,“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16]。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轨迹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是解决近代中国核心问题的唯一出路,也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理路才是近代中国“文化救国”的唯一出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往往秉承形而上学的文化观,宣扬庸俗价值观,忽略了文化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错误地认为西方自由主义文化才是人类共同的曙光,由此片面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夸大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陷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旋涡而不可自拔。事实上,“民族性”是文化的本色,而“时代性”则是文化的进步程度。倘若摈弃文化的本色而片面追求文化的进步性,则意味着民族和文化的消亡。显而易见,学习西方文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建立在守护民族本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先进文化、开拓新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如一坚守的科学文化理路。
文化、文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号召力,倘若背离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上走向“文化、文艺泛化”的具有诱导、蛊惑和煽动的歧路,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不言而喻。以“文化、文艺泛化”为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严重影响和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正确价值观。就其总体表现而言,主要是指历史虚无主义把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强制融入文化、文艺的载体,有选择性地消解大学生群体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情,从根源上动摇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使他们在价值观上陷入迷茫、虚无、虚空。例如,通过文学、艺术、舞台表演等形式,恶意解构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诋毁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宣扬“殖民文化有功论”、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戏说文化与历史”,等等。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文化、文艺泛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故意模糊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伟大革命文化的历史记忆,竭力阻隔高校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塑形的通道,企图瓦解高校大学生群体对革命文化精神的信仰与传承,造成高校大学生群体主体文化缺失、价值观的颓废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失位。文化虚无主义的本质在于否定作为个体的人对民族、国家与社会的责任,贬低高尚的奉献、正义以及爱国主义价值观,使得个体价值“本能化、物欲化、个体化”,而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文化则会陷入“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恶俗化”[17],导致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失衡、迷失。
(三)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化叙事”及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网络化叙事”特征十分明显,网络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温床。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媒介智能化场域”,立足网络虚拟社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实现其“精准化推荐、大众化传播”[18]。在媒体融合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化传播途径,通过隐蔽、便捷的虚拟对话、范本书写、点赞评论、复制转发、直播互动、图像化叙事等传播手段,把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分解为碎片化的信息,渗透在网络空间中,严重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
新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凭借“网络化叙事”,其传播的方式、途径、样态灵活多样,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一是“网络化叙事”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亲身亲历”“重大发现”“揭露真相”“秘史”“不为人知”等完全背离历史与事实真相的所谓“真相”为噱头,以碎片化的所谓“历史信息”构建虚假的历史结论。以“网络化叙事”为基本特征,历史虚无主义更加肆无忌惮地醉心西方自由主义本位立场的学术研究范式而反对传统历史叙事和宏大历史研究,通过关注所谓“细节”的叙事方式肆意解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与此同时,“网络化叙事”的历史虚无主义采用“主观臆想”的庸俗史观以歪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尤其善于抓住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利用大学生群体猎奇心理,传播另类价值观、宣扬唯心主义历史观,从而达到消解高校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
二是“网络化叙事”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把混乱的、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所谓“学术”“科学”“真理”精心梳妆打扮,通过以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所谓“普世价值”样式大规模输出,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下的所谓“人性人权论”“自由万能论”“西方至上论”“体制优越论”“终极文明论”。“网络化叙事”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通过强大的网络化途径以实现传播目标的政治指向,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虚空指向的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淡薄肩负的国家民族责任,丧失乘风破浪的奋斗激情,趋向精致的利己主义。
三是“网络化叙事”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途径的便捷性、传播空间的广泛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输出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形成广泛的“网络反华”意识形态主阵地。尤其是以大学生群体为重点传播对象,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各种隐蔽的手段,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西方价值观,制造“中国威胁论”,以“人权”为名,散布反华言论,企图分化、瓦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企图从意识形态上阻碍和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网络化叙事”为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善于抓住舆论热点,完全不顾事件全貌,以盲人摸象的手法,断章取义、制造假象,把矛头引向主流意识形态、引向社会矛盾领域,消耗和瓦解大学生群体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新时代是高科技互联网的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渗透在网络世界,其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前所未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互联网上舆论斗争的规律,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19]。
(四)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社会化常态”及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十分突出的特点和趋势就是“社会化常态”。所谓“社会化”,一方面指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学术文艺等场域传播,更是逐渐拓展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另一方面指历史虚无主义从网络到现实,从意识形态到人们的普通生活,构成一个联动而又常态化的传播局面,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力度空前。
新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社会问题,故意制造焦虑和夸大社会的对立情绪,引起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的迷失。历史虚无主义尤其善于借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宣扬其虚无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正是基于此,历史虚无主义在教育领域以所谓“社会正义”“人类公平”“普世价值”“绝对自由”等虚假宣传为名,故意制造或者放大社会领域的“分层现象”,分化瓦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以“学术研究”为旗帜,解构或者虚化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肆意割裂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片面宣扬所谓“科技无国界”,大力引进西方的文化范式和制度模式,制造所谓“拥抱世界文明”的假象,以此诱导高校大学生群体淡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追求;通过宣扬“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动摇高校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淡化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以此在意识形态上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根基。在民族、宗教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借助西方社会理论,宣扬“超然宗教观”“绝对平等论”“复兴民族主义”等谬论,制造民族隔阂和宗教嫌隙,以所谓的“人权”为名,行遏制中国社会发展之实,推行“和平演变”,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开始转向人们的现实生活领域,大肆宣扬利己主义、消费至上、个体至上、娱乐至上,并裹挟“网络民粹主义‘共舞’”[20],消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高尚追求,引导他们追求低级趣味,使青年丧失应有的活力、责任和担当。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历史虚无主义积极提倡“泛娱乐化”“佛系文化”“躺平文化”“独身主义”“利己主义”,以此麻痹人们奋斗的动力,消解他们的道德修养,诱导他们成为社会领域的“冷漠的旁观者”,最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巨婴”,并且移花接木转移人们的视线,把矛头直指所谓的“制度固化”“阶级固化”“资源固化”[21]。历史虚无主义在日常生活中对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腐蚀,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造成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国家认同意识的式微,对家国情怀的异化,对理想信念的模糊,乃至在社会生活中丧失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企图在新时代的中国塑造“垮掉的一代”,以此抑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步伐。
三 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新时代的高校不仅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使命。教育首先是对人的培养,培育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方能承载起沉甸甸的时代重任和现实使命。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以更为复杂的传播态势、更为隐蔽的传播方式、更为便捷的传播路径,消解着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影响着高校培育人才的基础。因此,从源头上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扶正主流意识形态,培育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新时代民族与国家的脊梁,高校就要牢固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
(一)以“四个自信”教育为基础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虽然经历前后相继的三次流变,而且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都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征。但从根源上观之,历史虚无主义腐蚀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必然要建构“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2]
“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洞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远景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是在充分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阶段、理论创建水平、制度完善程度和文化创新进程的四个维度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精神旗帜。“四个自信”是扶正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激发中华民族活力的完整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系统理论,亦是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四个自信”是高度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正如有学者论及,“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有的时代内涵,道路自信是主体;理论自信是核心;制度自信是骨架;文化自信是根基[23]。事实上正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本身就包含了丰富而厚重的、历经沧桑历史洗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缔造的革命文化;包含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了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基、源泉与灵魂,以文化自信为基,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4]
以历史的眼光观之,历史虚无主义从“全盘西化”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再到新世纪流变而成的新特点、新趋势,其悄然滋生的温床就是对“四个自信”的不自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文化救国”旗帜下滥觞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派别,盲目崇信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制度,脱离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反对传统文化、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革命道路是其基本主张。改革开放初期,历史虚无主义掀起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以虚无传统文化为起始,逐渐蔓延至政治、思想和社会领域,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崇尚西方文明,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亦是这一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特征。21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化导向”“文化、文艺泛化”“网络化叙事”“社会化常态”为基本特征,延伸至各个社会领域,肆意解构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扬唯心主义价值观,制造空虚、焦虑,动摇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始终流变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四个自信”,因而只有不断强化“四个自信”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流毒与贻害。
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以“四个自信”教育为基础,才是端正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一,建立以“四个自信”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基地和宣传阵地。“四个自信”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需要在高校的主导下,以学术研究机构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宣传阵地,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学术研究、校园文化宣传和社会实践相辅相成,重点加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党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个自信”的宣传教育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升对祖国历史、文化与社会伟大历史变迁的认知水平,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学习、领悟与认同,构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从根源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第二,把“四个自信”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全过程,探讨和构建课堂教学领域的“四个自信”教育模式,通过口耳相传的课堂教学,引导高校大学生群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离历史虚无主义、自我屏蔽历史虚无主义、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课堂教学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5]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的主阵地,也是形塑高校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把“四个自信”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真史求真知,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终将汇成大海。除了重视课堂教育教学,高校应该始终重视“四个自信”立体化教育网络的构建,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举措,结合高校实际,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地位,强化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意识教育,端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思想上彻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群体“四个自信”常态化教育机制。高校大学生群体“四个自信”的教育至关重要,这是培育人才、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根基,倘若根基不稳,则教育会失去灵魂和方向。“四个自信”是系统的理论体系,高校必须构建“四个自信”教育的常态化机制,从教育研究、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再到社会实践等层面全方位落实“四个自信”教育,全面塑造高校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摒弃历史虚无主义,使得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总结我国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边疆治理方略的创新性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五个认同”理论,“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6]。
“五个认同”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理论体系。其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历经漫长而又沧桑的历史洗礼而初心不改,始终传承的强大基因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拓创新的基础,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时空中通过脉脉相通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近代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抵御外侮,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其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归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缔造了丰富多彩、内涵丰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精神家园。其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始终如一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屹立于时代潮头,以敢于担当、勇于斗争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创新,善于自我革命,始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顶梁柱、领路人。中国共产党是纯洁而富有先进性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7]其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归宿和力量源泉。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实现。
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在本质上而言就是凭借各种载体,通过各种或隐蔽的或显现的方式宣扬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肆意解构中国历史、文化、民族、国家与制度,诱导高校大学生群体淡化“五个认同”,其目的就是弱化、甚至瓦解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上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历史虚无主义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全盘西化”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再到当下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共同的特征是:一方面,主张摒弃传统文化,醉心西方自由主义文化;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倡导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抵制“五个认同”,消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怀。历史虚无主义者尤其仇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无政府主义”“好人政府”“宪政政府”到改革开放初期追求资本主义道路,再到当下解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目的都是企图颠覆主流意识形态,瓦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步伐。因此,要有效抵制和廓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必然要加强“五个认同”教育。
新时代的高校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大学生群体则是践行这一时代重任的基本力量。因而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构建稳定、科学、长效而富有温度的“五个认同”教育机制,不仅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亦是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塑造正确价值观,激发民族与国家情怀,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的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首先,在教育内容和模式上,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协同发展,全面塑造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其次,要建立各种形之有效的教育载体,实现“五个认同”教育的全覆盖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对“五个认同”的教育融入各科教学过程中;在课后实践中,创建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五个认同”。最后,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良好的互动,从根本上推动“五个认同”教育取得实效,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思想与实践武器。
(三)以“五观”教育为方向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五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观”教育的提出不仅是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从根源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规范、引导、促进大学生群体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向。
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流变至今,不断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带来十分消极的社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利益至上以及“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归属感。历史虚无主义宣扬资本主义道路,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肆意破坏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于维护和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姿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牢不可破、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虚无主义则虚无民族与民族文化,鼓吹西方民族国家模式,秉承极端的民族主义,企图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弘扬历史唯物主义,以“四史”为信史,以历史传统维系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历史虚无主义则歪曲“四史”,诱导高校大学生群体陷入历史唯心主义,从而破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注重文化的民族性,重视文化的创新性。历史虚无主义则片面追求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肆意割裂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事实,从而达到瓦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险恶用心。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历史虚无主义则以西方唯心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宣扬“超然宗教论”,肆意制造宗教问题,破坏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因此,高校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以“五观”教育为方向的教育模式,这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廓清历史虚无主义流毒与贻害的重要途径。正如金炳镐所言:“应该通过卓有成效的引导和教育,使民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民族、宗教、文化,了解中华各民族长期共同奋斗的历史,树立热爱祖国、献身国家的坚定意识。”[28]一是围绕“五观”教育加强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建设。教材的建设是关涉“五观”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上要加强“五观”教育内容的编写,强化“五观”教育思想的宣传,把“五观”教育内容渗透到教材编写的各个环节,这对于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此外,师资力量的建设尤为重要,“五观”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素养和品质,建设契合新时代需要的、以“五观”教育为方向的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显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二是围绕“五观”教育加强制度建设。显而易见,成熟的制度保障是“五观”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新时代构建大学生群体“五观”教育的制度包括学术研究教育制度建设、课堂教育制度建设、第二课堂教育制度建设以及网络教育制度建设,这四个层面的制度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五观”教育的有序发展,对于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构建富有长效机制的“五观”教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围绕“五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是知识熏陶、情感归属和价值观培育的最重要场所,以“五观”教育为方向,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构建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以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引领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空间,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使得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有使命、有担当、有追求的新时代人才。
总之,新时代高校应以“四个自信”教育为基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以“五观”教育为方向,构筑牢固的“三位一体”教育路径,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素养,升华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彻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使高校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