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筑“墙”树新风

2023-06-06蔡行雯

师道·教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共育家校

蔡行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发出教育者的声音。班级文化墙是每位老师都会重视的一个环节,美观、内容丰富的班级文化墙屡见不鲜。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班級文化墙,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思想下完成的,虽由学生布置,体现的却是班主任的设想,少有班级文化墙以学生的意志为主导,更鲜有家长参与其中。杜威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是难以真正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这对家校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作出了进一步的肯定。

一、学生是建设班级文化墙的主导者

1.将设计和布置交给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班级文化墙不是班干和特长生的专利,它属于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可以要求班干组织一次“头脑风暴”,让每个同学都提出自己的设计和构想。学生最初提出的设想往往是粗略的,将之进行归纳整合、相互补充,落实为班级文化墙的不同栏目,再让学生自行选择栏目、组建团队,分组开展策划、筹备、制作、展出等一系列工作。既能确保每位学生的设想都能在班级文化墙中得到体现和展示,提高学生对布置班级文化墙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能拓展班级文化墙的设计框架,让文化墙的内容更丰满、细致,体现更强的班级特点。以高度自主管理的方式开展班级文化墙的建设,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更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特色与特长,唤醒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全体学生协商、合作、反思改进,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以训练和提高。“创建班级文化墙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比班级文化墙本身所带来的效果更有价值”。

2.注重内容更新,伴随学生成长。班级文化墙的内容应当伴随着班级的成长而不断更新、丰富,它既不能是简单的日常维护,也不能总是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应注重硬件和外观的改变,而应注重其内涵的发展与丰富。学生设计的很多栏目,比如:“我们的奋斗故事”“奇思妙想墙”“思维导图展”“班级特色展”等,都可以随着学生的成长、思维的演化、学习的推进,不断地发展变化,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内容。这样既能保留许多硬件布置,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能记录和呈现学生的成长经历,更好地展示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凝聚,体现班级文化的内核。

二、家长是最好的观众,更应当是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家长的参与和认同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助力,也是家校共育的基石。

1.有效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注。目前“家长将考试成绩的提高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缺乏了解学生校园生活的平台。班级文化墙恰好是校园生活的集中呈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向家庭成员展示班级文化墙。比如:举行班级文化墙摄影比赛,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照片发圈,并附上简单介绍(学生一般会着重介绍自己布置的部分),通过集赞多少,评选最具人气奖。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都是能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来自家人和朋友的赞赏与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肯定,能带给学生充足的成就感,使学生以更充沛的精力、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努力进步。

2.创设机会,提高家长参与度,增强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家校合作热度逐年攀升”,但实际上,许多家长“长期积累的‘孩子的教育拜托学校了的观念根深蒂固”“抵触参与学校教育”,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文化墙中加入家长关心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向家长寻求帮助,以增大班级文化墙建设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家长参与度和积极性。比如:“温暖的瞬间”栏目中,学生写出被父母感动的某个瞬间及最想和父母说的一句话,还“留白”等候家长的回复,虽然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写出真实的想法,仍引起了家长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积极回应。家长在班级文化墙的建设活动中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教育、理解学校与班级的管理制度和原则,建立与学校一致的管理理念,让学校教育得到更多来自家长的助力。

三、教师通过班级文化墙发挥指引和纽带的作用

1.构建家校共育交流平台,发展良好家庭氛围、家校关系。班级文化墙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宣传教化和个性表达的作用,也不局限于它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班级文化墙亦是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学生交流协商、自主建设班级文化墙,能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帮助“个性化”的学生融入班集体。在班级文化墙的建设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家长的认可与赞赏,产生荣誉感和愉悦感,能进一步拉近亲子距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有家长参与的班级文化墙建设活动,教师可迅速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性格等,有助于教师开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也能更快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诉求,帮助教师有效地与家长沟通、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加深教师与家长间的信任与理解。

2.引导家长关注校园生活,切实帮助孩子成长。班级文化墙可以较全面地呈现学生校园生活。让家长参与班级文化墙的建设,就是让家长渗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能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家长的积极教育作用,帮助孩子进步,与孩子共同成长。比如“我们的奋斗故事”栏目,展现了后进生的挣扎、中等生的苦干以及学生的兴趣与才艺,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努力与进步,分享孩子的成功与喜悦,从孩子的校园生活中获得自豪感,同时学生也能及时得到家长的肯定与敦促,给予家长和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促成良性循环。

3.转变家长的观念和习惯,推进家校共育。建设班级文化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与家长的排斥心理,不易引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冲突;通过班级文化墙,家长看到孩子快乐与奋斗并存的校园生活,见证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的成功,体会家校共育的快乐,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活动的意愿;让家长看到孩子在他们的鼓励和敦促下,更加努力、更能坚持,感受家校共育带来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城乡结合部中学家校教育共同体构建的研究”(2021YQJK28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共育家校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欢乐的校园生活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