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意蕴、价值: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三重向度
2023-06-05吴耀虹易启洪
吴耀虹 易启洪
摘要: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最丰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夺取胜利的重要精神指引。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与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是指引青年大学生成为可堪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它形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奋斗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等基础之上,并包含着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务实精神、斗争精神等丰富内涵,对于个人、国家和时代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奋斗精神;溯源;意蕴;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最丰沛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夺取胜利的重要精神指引。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与伟大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是指引青年大学生成为可堪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厘清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理论来源、丰富内涵,挖掘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传承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和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溯源: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理论渊源
理论发端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只有遵循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都离不开奋斗精神,而奋斗精神的形成与丰富来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奋斗观,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 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奋斗观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致力于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格外强调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持奋斗才能书写美好青春,才能实现伟大梦想,才能创造精彩人生。他鲜明指出“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1]马克思认为,奋斗不止有利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还有利于民族的进步。马克思的人生历程就是矢志奋斗的历程,在他看来,追求真理必须要保持奋斗精神,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无独有偶,恩格斯也认为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需要奋斗的阶段,青年一代是人类的未来,只有青年人有理想、有信念,保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 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奋斗观进行了科学继承,并结合俄国革命实际再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他指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列宁注重教育的力量,提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他鼓励现代青年应该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竭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强文化素质,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当中,向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者而奋斗。他还十分重视发挥榜样的作用,提倡青年人要奋力进取,争做全体劳动人民的模范,带动群众共同为共产主义的建设奉献力量。青年还要坚定地将自己定位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承担起时代交予青年一代的伟大使命。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青年奋斗观中汲取精神养分,涵养坚定的奋斗精神,并践行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中去。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奋斗思想是勤劳勇敢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孕育的,是在与封建制度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是在与一切不公平、不公正的人和事的斗争中产生的。千百年來,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奋斗思想的指引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因此,中华文化中的奋斗思想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第一,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奋斗理念。相传炎帝的女儿精卫不幸溺水身亡后,化身为神鸟,为了不让大海卷走更多无辜的生命,精卫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用嘴从山上衔来石头和树枝,立志要将大海填平。精卫填海的故事生动体现了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信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奋斗的推崇。除此之外,还有我们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夸父追日”“愚公移山”“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无一不体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永不放弃的拼搏奋斗精神的歌颂和赞扬,一代代中华儿女也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着这一伟大精神。
第二,奋斗思想得到了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等先贤的推崇。在中国古代,因为思想觉悟的落后和政治政策的限制,古代文人认为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够实现人的价值、改变人的 命运[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清楚地认识到了奋斗的 价值。《周易》中就有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 载,这就要求君子必须具备永不放弃、不屈不挠、发奋图强 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 的讲话中也引用这句话,勉励全国人民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挑 战时都要保持敢于拼搏、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孔子也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奋斗的重要,他曾用“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来教诲弟子要奋发努力、积极向上,从学 习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不要浪费光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 思想,他强调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要经历很多磨难,要克服 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难,锻炼出强大坚韧的意志,奋勇向 前。汉代诗歌《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是作为名言警句一直沿用至今,激励年轻一代一定要珍惜 时间、把握青春、争取有所作为。清代文学家郑板桥曾用竹 子来喻人,“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展现了竹 子的顽强和执着,实际上也在强调做人要刚强勇敢、信念坚 定、正直倔强。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也处处 体现了奋斗的思想,对中国青年的奋斗观产生了重要影响。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通过从古至今的传承,奋斗精神 早已融入进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新时代 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源泉。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奋斗思想,并将其贯彻落实到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3]。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反革命势力的多次围剿,毅然决定进行重大战略转移。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身处敌人层层围剿、 自然环境极度恶劣、物质补给极其匮乏等极端处境,始终坚持理想信念、秉持奋斗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苦难做斗争,迎来了长征的胜利,从而使中国革命进入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伟大的奋斗精神,在平型关伏击战中,充分发挥了近战和山地战的优势,取得了首战大捷,一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我们在军事、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在实力悬殊的背景下坚持英勇斗争,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在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坚持开拓创新,最终研制了“两弹一星”;在发展滞缓的环境下坚持埋头苦干,最终完成了“一化三改”……这些成就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不懈怠的奋斗。在迈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党中央继续奋力向前,汇集人民智慧,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推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通过不懈奋斗,我們在新时代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赢得了主动、取得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精神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断对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勤俭节约、不屈不挠、砥砺奋斗,在艰苦奋斗中成就未来、实现理想。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向中国人民证明了奋斗精神的伟大,它推动着实践不断向前,是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大学生亟需传承和弘扬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二、意蕴: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丰富内涵
经过漫长的发展与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已拥有了较为丰富的内涵,具体包括了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以及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一) 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2016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讲话中引用“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告诫人们,幸福不会凭空出现,勤劳奋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拼搏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具体行动。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具有生机活力的阶段,心理上对成年生活和未来人生都充满着向往,身体素质也正是巅峰状态,所以不能过早地自我满足,不能缺乏目标和动力,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应树立清晰明确的目标,明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期望,并通过拼搏奋斗和勤奋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曲折和困难,每个人只有在实践中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大学生们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展现了高度热情,体现了较高素养,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总能看到青年们的身影。很多医学院的青年学生第一时间报名志愿活动,参与支援队伍,他们不惧生死、逆行而上,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始终保持旺盛活力面对繁琐工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已经成长为能担事、能干事的年轻新一代。
(二)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兴旺的不竭动力[4]。创新体现在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上,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提出、优化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突破精神。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创造,并指导实践不断地向前推进。无论是建国初期的探索还是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式发展之路的成功都证明了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新精神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始终重视创新精神,强调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中,VR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高精尖设备的更新与完善都体现了创新精神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给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新希望,需要看清形势、抓住机遇。当前社会的多元化给青年人提供了众多机会,众多新兴产业和职业的出现都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新兴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也为创新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肩负时代重任的主力军,青年更应该成为思想进步、思维创新、理论扎实、逻辑清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在自己坚守的领域和岗位上,运用创新精神大显身手、创造辉煌、实现价值。
(三)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种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自觉自愿投入劳作、付出劳动、让渡财富甚至舍弃生命的本色行为[5]。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就是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众多中国共产党人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对奉献精神的坚守。雷锋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最美奋斗者,他用一生践行了奉献精神。同样充分发扬了奉献精神的还有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带病坚持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新时代大学生应当继续传承这种奉献精神,尤其是学生党员们,更需要坚守为人民勤恳服务的优良品质,从实事做起,不为自己谋私利,只为人民谋利益。在抗击疫情、抗洪救灾、脱贫攻坚的行动中,大学生也将奉献精神付诸实践,他们不计生死、不辞辛劳,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让人民感到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在新时代,如何以更便捷、更高效的方法来服务人民,也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青年人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更坚定地贯彻落实奉献精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这样说到。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只有脚踏实地、实干肯干,才能一步步走向胜利,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是如此,对于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凭借着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做出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黄文秀,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干部,却在最基层做出了不普通的成绩。在刚上任之际,她就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清楚了解了全村的状况,为村里的建设尽心尽力。她在任期间,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她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黄文秀一样勇于担当、务实奋进的榜样还有很多,青年们应当从榜样身上学会什么叫扎实工作、谋事要实,大学生要养成勤恳务实、扎实肯干的作风,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务实精神还体现在要认清客观实际、注重知行合一,在工作中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完每一项任务,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通过实践让理想变成现实。面对不同的任务和情况,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在追求实效的过程中达成目标。
(五)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成功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的,实现伟大目标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应对和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我们在面对各种矛盾时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不畏困難、不惧强敌。回首过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遭受了众多的磨难和挫折,但它没有被击垮,而是在不懈斗争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如反腐倡廉、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保护生态等,最终站稳脚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些困难都是复杂的、艰巨的,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党的斗争精神,坚定决心、攻克难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发展进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身处这样的大环境,新时代大学生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要确保斗争的正确方向、练就斗争的过硬本领、增强斗争的坚强意志。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不惧挑战、敢于斗争,要做明辨是非、头脑清醒、敢于斗争的社会主义有用之才。
三、价值: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正值价值观发展关键期的新时代大学生,理应传承奋斗精神,赓续优良传统。新时代,加强奋斗精神的培育既是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也是赓续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一) 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务必追求自身全面发展,追求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和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进步,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实现个人价值。奋斗的人生才有价值,个人价值要在奋斗中实现[6]。古往今来,无数的名人志士和革命先烈都将他们的青春奉献给了伟大事业,甚至把生命都奉献给了伟大祖国。他们通过奋斗书写了人生的美好华章,通过奋斗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通过奋斗创造了现如今的幸福生活。进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正面对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挑战,就应当做到在实践中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朝着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不懈奋斗。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之下,身处复杂的社会风气之中,被诸多诱惑所包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抉择成为人生中的重要课题,于是,奋斗精神的培养自然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提倡刻苦学习、顽强拼搏,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提倡踏实肯干、吃苦耐劳,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也能干事担事、任劳任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面对不良的消费观也能清晰辨别、坚持自我,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奋斗精神的涵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才能成为更优秀的时代新人。
(二) 传承中国精神的要求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拥有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7]。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表现。中华儿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始终明确坚持“为国奋斗”的家国情怀,坚持以民族精神推进社会实践,并在长期奋斗中不断丰富、发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中国人民在各行各业中书写时代华章都离不开时代精神的指引,也离不开奋斗精神的影响,从开发大庆油田、研发“两弹一星”、齐心合力抗震救灾到举国上下迎奥运等等,处处都彰显了改革创新的伟大品格,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
青年大学生培育奋斗精神,就是要继承先辈们奋力拼搏、敢于创新、勇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并将其融入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进入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可以引领青年大学生坚定奋斗目标、明确理想信念,也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民族自信心。新时代大学生要拥有和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秉持团结勤奋、求真务实的原则,继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新时代新青年理应提升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把握技术优势、利用科学知识、强化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三)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还要具备深沉的精神积淀。千百年来,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中国从近代的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任何一个时代,奋斗精神都是需要我们去坚持发扬和深入贯彻的。身处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唯有坚持奋斗才能突破重重难关,最终实现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份子、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拥有最磅礴的力量、最创新的思维、最活跃的创造,他们肩负着历史重任、承担着历史使命,在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学生要理清人生规划、锻炼个人能力、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和祖国、民族的奋斗目标相联系,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认清自己的使命担当,努力成长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攻坚克难,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一往无前,接续百年奋斗[8],同所有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91.
[2]姚軍.奋斗论[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当代江西,2021(12):3-26.
[4]邹绍清,吴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谱系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1):16-28.
[5]黄蓉生,樊新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四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1(09):4-6.
[6]本报评论员.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N].人民日报,2021-01-04(01).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J].中国军转民, 2021(20):16-22.
[8]张颖.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8.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业院校《自然辩证法概论》专题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18-058。
作者简介:吴耀虹(1998-),女,安徽桐城人,硕士在读;易启洪(1969-),男,江西宜春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