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索
2023-06-05袁水霞王汝都张志刚张佳佳
袁水霞 王汝都 张志刚 张佳佳
摘要:为探索“双高计划”改革发展任务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路径,调查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了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转变教育观念、丰富信息化资源、制定考核制度、打造信息化教学团队和加强信息化培训方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提升路径
国务院在2019年1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 计划, 由此,“双高计划”正式启动。2019年4月1日,教 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把“提升师生素养,提高高校信 息化建设水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双高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很 多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一些院校 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实现校园网全覆盖,多媒体教学设施进 一步完善,已经制作大量的微课、视频资源等。但在推广应 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积极性不 高、学生有厌烦情绪、软硬件条件仍需改善等。因此,以高 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为基础,并对教师信息 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 路径。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
从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本教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认知及应用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年龄、专业、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目前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参加培训情况、目前存在问题等12个项目。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价值认识比较到位,但是从教学效果和学生角度去分析这些教学手段时,就会发现目前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对信息化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刻
部分教师认为利用 PPT、视频动画等素材展现在课堂中,或把这些素材通过网络展现给学生就是信息化教学,并没有真正全面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没有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改革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教师们只有真正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观念、内容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让信息化技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二) 信息化基础薄弱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很多信息化项目都已经开始实施,但仍有一些院校信息化环境基础比较薄弱[1],如校园网络没有全覆盖、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虚拟仿真软件缺乏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效果。一些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微课、视频资源数量少,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及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导致信息化教学缺乏可用素材。
(三)部分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厌倦
现在的学生多是零零后,他们从小就接触了电脑、平板、手机等工具,一开始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有一定的新鲜感,但经过几周的学习以后,好奇心逐渐退去,出现参与度明显下滑的现象。同时,调查中发现,不同课程的教师会使用不同的信息化平台,给学生造成平台过多,从而产生厌烦心理。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在面对看似创新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反而出现学习积极性降低的现象,这迫使老师不能坚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而重新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深入教学中,教学方法创新也未能落到实处。
(四)缺乏对老师的激励政策
在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顶层设计,需要多名教师的共同努力[2]。在课程资源开发制作过程中也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构建优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如果教师的付出没有多少回报,久而久之便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中了解到,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硬件的投入,没有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评价标准和激励政策等。
(五)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重视度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老师进行信息化系统性培训的规划。这些院校的相关培训往往是零碎的,或者是突击式的培训,让老师们身心疲惫。培训主体相对较为单一,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师在培训后只了解一些空洞的理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专业知识面依旧狭窄,无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同时,从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老师每学期甚至需要承担2-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们在教学工作之余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系统地学习信息化培训的内容,更无法把所学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真正应用到教学过程。
二、提升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路径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教师需要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知识和技能,并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笔者依据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所制定的政策和做法,结合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和教师的建议,提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既需要外部环境的激励,又需要内生动力的驱动,具体路径如下。
(一)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信息素养
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信息化意识是能否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从传统的基于知识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基于信息化的立体引导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注重教师教的作用,但是在数字信息环境下,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的环节中将自我角色定位进行释放,以学生视角研究如何学习,如何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并使学生得到相应的信息素养技能。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我信息素养。
(二) 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学校应筛选适宜的教学平台,把不同平台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大平台,让师生使用不同平台时只需要登录一个网络界面或使用一个 APP,使用一套账户和密码,避免多平台给师生造成的困扰。还要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学校没有稳定的网络、没有优质的多媒体配套设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就没有施展的空间,要克服困难使校园网络全覆盖,淘汰落后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建立各类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供信息化课堂教学所需硬件设备及高效的网络资源。
(三)用考核制度激励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
学校要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激发教师发挥潜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奖励业绩为导向,完善高职教师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自我研修,主动进行信息化教学,激发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要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校内校外信息化教学交流,举办校内校外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教,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在财政投入方面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教师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
(四)打造优秀的信息化教学团队
信息化课程建设需要老师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多名老师共同参与。因此,学校要组建专门的信息化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包含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实训老师、信息化技术人员等,在年龄层次上老中青结合,形成信息化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分享信息化教学的成功案例,教师相互学习,汲取经验,通过学习,对已有资源进行更新优化,提高团队所有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五)加强信息化培训,鼓励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升业务水平
师资培训是提升高职教师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有效手段[3]。只有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满足教师的信息化实际需求。学校要结合“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有关的各种培训。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利用企业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优秀的校企合作企业可为高职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平台,企业是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培训基地,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充分感受企业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新技术、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引导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实用谋生技能、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高职院校应该制定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将相关教师派到信息素养教育领先的院校或机构进行专业学习和信息交流,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榜样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等各种形式的指导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在校内外培训积极开展的基础上,也要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以便掌握前沿动态、把握信息素养发展方向,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学校也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专家进行讲座授课,与教师们交流互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培训、建立信息化教学团队,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实现教师信息素养有效提升,让信息素养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服务,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生存、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边加敏.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存在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31-32.
[2]倪尔妍.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34-38.
[3]唐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实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2(05):52-5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雙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路径探索”,项目编号: HNACJY-2020-10。
作者简介:袁水霞(1979-),女,河南汝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作物病虫害防治。
(责任编辑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