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
2023-06-05周亚星余忠浩罗巍周伟
周亚星 余忠浩 罗巍 周伟
摘要: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指出了传统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不足,以 期从培养爱农情怀、改良课程体系、转变课堂模式、实施多元化考核和建立健全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革新,构建新型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目前农业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2018年,新农科的概念在“新时代云南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这成为指导高等农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全新理念。新农科建设重点强调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注重教学活动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求教学和实践一体化构建[1]。2019年,全国55所涉农高校的150多位校长、党委书记和学者专家共同参加了“新农科建设北京指南工作研讨会”,针对新农科建设的发展提出具体的改革实践方案,推出新农科建设的“北京指南”[2-3]。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涉农高校要以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一、农学专业理论教学改革建议
(一) 强化耕读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涉农高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耕读教育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4-5]。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着耕读教育不系统、与“三农”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创业人数较少等问题[6-7]。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对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8]。可以通过举办耕读文化摄影展让学生们去寻找耕读之美、发现耕读之美,进而陶冶情操;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设立“耕读奖”“耕读先进标兵”等荣誉奖项;激发学生耕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耕读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优化课程体系
涉农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安排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加大实验课程的占比。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现代生物技术在农業上的实际应用,可新增农业信息技术、田间实际操作等课程,也可将类型相似的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9]。增强案例教学交流,以农业领域前沿科技或有重大意义的技术革新为支撑,通过学生讲述、老师答疑的方式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农学专业的认同感。农学专业可以增加本硕博直读培养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习与科研的连贯性,还能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三)实行翻转课堂
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依托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科学娴熟的教学技能,这对教师理论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需要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锻炼专业教学技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课视频、课件、PPT等途径提前了解所学知识,带着问题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而教师则负责在课堂上对课程重点和难点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施多元化考核
目前来看,农学专业大部分专业课还是以闭卷考核为主,考核内容相对固定,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学而不精、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学生考前过于依赖对重点内容的复习,从而忽视了课程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应加大主观题在闭卷考试中的比例,锻炼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并减小闭卷考试在学期末考核中的分数占比。同时要增加过程考核,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操作、实验报告等实验成绩与课程参与度、课堂表现度和课程论文等平时成绩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敦促学生多元化发展。
二、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 增加实践教学占比
农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应适当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转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实践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方法多侧重于理论讲授,真正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验较少。因此,首先,在课时设置上要注意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增加相关实验课程的学时;其次,要保证实验课程经费,促进教师顺利开设复杂一些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0]。
(二) 完善实践课程内容
实践课程要充分贴合农业的前沿性,设置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实践内容,以提升专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大纲设置上,低年级可以开设一些基础性实验,以提升学习兴趣和打牢科研基础为主,但是在高年级课程中,其实践实验项目要尽量贴合科学技术前沿。应不断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深度,跨越人才培养薄弱环节的“鸿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1]。
(三)鼓励学生尽早接触科研
农学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越早,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效果越好。因此,建议让学生在大一时就进入各自导师的科研实验室,培养学习兴趣,增加理论理解深度,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前期的这些准备和积累,可以加深学生对科研的认知,以提高其在后期学习中对纯粹的抽象的理论的接受度,进而提升认知,培养其创新思维[12]。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建立健全创新平台,融合多学科优势,发挥创新创业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将理论授课、实践授课、实习和毕业实践等环节综合起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顺利衔接。要实行开放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实践,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信心。也可以聘请一些专家进行实地教学。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开拓创新思维,锻炼能力。
三、其他
(一) 加强专业评估
为了强化专业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涉农高校应加强专业评估工作。专业评估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不断完善与优化培养方案,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13]。二是紧密联系专业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符合农业振兴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保障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效果要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四是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原则,突出就业导向[14],满足家长、学生以及企业的多方面要求。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以人才发展为中心,完善人才引进标准和流程,保证引才质量,全面做好人才“引育稳用管服”工作[15]。其次,应扩展师资队伍,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保障优秀人才的培养[16]。将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与校内理论知识丰富的优秀教师互补,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性,促进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最后,要加快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发展,以成果为导向,打破“五唯”限制,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三)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农科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创新人才。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优势,采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讲解企业发展历程、行业特色以及职业前景等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学校应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增设相应实践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组织学生零距离接触岗位,以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最后,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培训班,建立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平祥,徐小霞,刘辉.转型与重构:高校“新农科”建设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4):54-60.
[2]徐清海,刘晓宇,明霞,等.新农科视域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5):71-75.
[3]李永洙,井文倩,王娟,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养殖与饲料,2022,21(01):1-5.
[4]新农科建设推出“北京指南”[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6):104-106.
[5]曲晶.高等农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政策创新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6.
[6]沈梦媛.地方院校农学类本科毕业生面向“农”就业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7]许晓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05):3-9.
[8]商庆银,曾勇军,曾研华,等.基于寓教于研理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21(37):57-60.
[9][13]胡红玲.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1):132-134.
[10]吴永梅.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11]程敏,张向东,郭耀东.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0):230-232.
[12]龙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256-257.
[14]龚兵丽.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分类管理模式[J].三明学院学报,2019,36(01):96-100.
[15]孙忠保.“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安徽省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难题及对策[J].蚌埠学院学报,2022,11(06):82-86.
[16]陈云风,李生强.基于校企合作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14):234-235+240.
基金項目:2021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1087;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农科背景下农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NGJGH2021123;2021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史与人类文明课程建设探索”,项目编号:YB2021027;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NMD2022-182。
作者简介:周亚星(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周伟(1982-),男,内蒙古通辽人,通信作者,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
(责任编辑王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