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3-06-05张永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科学课天气教学资源

张永奎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教学要营造出愉悦的教学氛围,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提倡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施,是基于儿童天性的育人方式创新,尊重了儿童对于游戏的渴望,将“教育”与“游戏”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发挥出“游戏”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助力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动机

大量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拉出来,此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科学奥秘的探索完全源于其自身的内心渴望,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学科知识建构。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受教者是6~12岁的儿童,他们在这个年纪具有强烈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渴望,教育游戏的开展既可以满足小学生的情感需求,还可以将书本上的枯燥知识点以更加具备生命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解决一直以来小学科学教师面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容易溜号等问题,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惯用讲授式教学法,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惰性思维,认为科学的学习只要等着教师讲解即可,缺乏对科学现象的参与以及实践探索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在科学领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育游戏开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主动地思考,提升学习效率,获得思维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成长与进步。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法,可以带领学生在简单化的游戏中树立科学探索意识,在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游戏中锻炼探索能力,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拉近了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形成了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正确的科学观念与科学精神,这是游戏化教学法的实践价值体现之一。

(三)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科学课堂

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科学课堂,是游戏化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实践运用的初衷,由于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缺乏主体意识,加之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导致“教”与“学”的契合度不高,学生认为科学知识难理解,教师也陷入了“教学难”的困境,导致科学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而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运用,则可以很好地转变一直以来科学课面临的困境,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同的参与者、学习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欢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更加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的状态下自然能够提升“教”与“学”的效率,保障了科學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一)开展情境式角色扮演类游戏

将对科学的探索置于某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在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到科学奥秘的研究中,为每一名学生安排具体的角色,在角色的扮演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台词、动作以及表演环境的影响,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进一步感悟到课堂的主题以及故事的内涵。如在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看月亮》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月相的变化,掌握一个月内的月亮变化规律,继而分析出月亮、地球以及太阳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总结出月相变化原因所在。在以往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讲解的语言过于枯燥,不能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领学生主动想象的作用,这时若是创设趣味的情境,组织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则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存在许多的星球,其中有三个星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即为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每时每刻都围绕着一个天体在做圆周运动,主要表现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而太阳则是始终保持不动的。现在谁能来扮演太阳、月亮和地球,模拟表演三个星球的运动状态?”可以选择几组学生完成此次角色表演的游戏,其他学生作为观众或者是评委,能够在观看之后,评判哪一组学生表演的圆周运动最准确,提出自己对于此次角色表演的建议,对于表演认真、协作能力强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角色表演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更为直观地了解三个星球的运动状态,了解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规律是导致月亮圆缺的主要原因,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规律是昼夜现象出现的原因所在,带领学生在欢乐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加深了知识印象程度,在破解难题中收获了成就感。

(二)开展合作式竞赛闯关游戏

人们都喜欢受到表扬,能够在胜利的喜悦中激发出斗志,特别是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合作式的竞赛闯关游戏充分利用了小学生求胜心强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竞争中激发潜在的动力,在竞赛游戏中投入全部的关注度以及精力,促使小学生在科学竞赛闯关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以苏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季的天气》一课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教师就可以设置和四季天气、天气特征有关的闯关游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几个关卡的闯关游戏:第一关,说出你了解的五种不同天气;第二关,系统随机给出三种天气特征,要求学生说出对应天气的名称;第三关,对比两种天气之间的差异,说一说导致不同天气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每答对一题,就会获得一颗科学星,并顺利地进入到下一关,最终率先闯过所有关卡的一组获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设计难度不同的关卡,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们不仅为了自己的胜利,更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战”,此时枯燥的科学课理论知识变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游戏,学生为了能够快速且正确地完成关卡任务,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团队成员配合,若是在闯关中无法准确地回答问题,也会快速地翻看课本或查阅资料等,在竞赛闯关游戏中掌握了不同四季的天气特征,思考不同天气的差异以及天气变化产生的原因。

(三)开展生活化科学探究游戏

教学资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统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教学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科学游戏往往会缺乏生活气息,不仅教学资源匮乏,也无法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思考。对此,要求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法开展科学课教学活动时,能够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具有生活气息的科学游戏,用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引领学生树立生活化的学习意识,获得科學实践能力的锻炼。古人在经过了生活的观察之后,总结出不少的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流传至今,如“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蛤蟆叫,大雨不久要来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这些谚语对于人们判断天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组织谚语对接的游戏,鼓励学生在课下观察生活,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从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观察中总结经验。此外,还可以将学生们喜欢看的动画视频、喜欢玩的打沙包游戏、蹦床游戏等作为教学资源,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视频或者是传统民间游戏作为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在生活化的游戏参与中探索科学,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游戏教学途径。

(四)开展巩固化谜语猜测游戏

科学课属于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涉及许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如物质领域与生命领域的知识等,不仅需要小学生了解不同的现象,还要记忆碎片化的知识,而许多学生在面对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时,就会表现出退却的状态。面对学生记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猜测谜语的游戏,在猜谜中巩固基础知识。同样以《四季的天气》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各大综艺节目中经常使用的“你比划我猜”的方式,教师先在黑板上随便写出一个天气的名称,几名学生背对着黑板,保证这几名学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再选择一名学生负责比划,这几名学生猜测,这个游戏既可以考验学生的默契度,也可以起到检验学生对天气了解程度的作用,在激烈的游戏中巩固了学生对于不同天气特征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不同天气的名称制作纸牌,分组游戏,四人一组,保证每人手中的牌数是相同的,在游戏中采取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出牌,第一个人出牌,后面三人需要出示相同的牌,若没有则可以“过”,每一名学生有两次“过”的机会,若第三次仍然没有与他人相同的牌出,即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学生为胜利者。又如在《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中,可以先将磁铁吸附物体、磁铁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等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测哪一端是磁铁的正极,哪一端又是磁铁的负极?在趣味猜谜的游戏中,学生想要正确地回答问题,猜测出谜底,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让学生认识了科学知识掌握的作用与意义。

(五)开展拓展式主题科学游戏

适当地拓展与延伸,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之后,可以通过主题相关的科学游戏活动布置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科学认知得到进一步升华,获得科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如在苏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水是什么样的》《玩转小水轮》《盐和糖哪儿去了》三节课的学习,对于水的概念、形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与水有关的理论知识,但是此时的知识学习与积累是枯燥的,为了带领学生进一步地触摸水,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课后完成的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神奇的水”实验探索任务,探究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观察纸巾放入带有颜色的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水往纸上“爬”的现象,我们就将其称之为毛细现象。接下来,组织向水中放回形针的游戏,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一个可以用来盛水的器皿,在器皿中承装一部分的水,看看谁能让回形针漂浮在水面上。又如在学生掌握了“运动与力”的规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拉力、弹力、反冲力等,自行设计游戏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科学原理设计游戏的过程,即为学生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思维的锻炼,树立科学创造意识,形成强烈的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渴望。

总之,游戏是人类认知世界、探索世界、学习新知的主要途径之一,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实践,证明了游戏融入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与意义,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游戏化教学法,组织各种趣味化的教学游戏,解放儿童的天性,促使小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实现有效地学习。

猜你喜欢

科学课天气教学资源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Weather(天气)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