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因相生: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术观点使用及其思考
2023-06-04罗君
罗君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术观点使用和具体教学实践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其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就意识到教学实践与学术观点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也是教师实现深度教学和有效教学的契合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学术观点的合理使用对历史教学有着积极作用,具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提升素养、服务社会和衔接大学等功能。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观点使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坚持立德树人和做好正确价值引导。
一、相得益彰:历史教学与学术观点相互交织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等栏目引入了很多成熟的学术观点。教师用书更有“学术观点”和“参考书目”这种学术前瞻性的栏目。可见,教参也意图扩充教师的学术知识储备量。在历史教学中对待学术观点的态度不应是疏远隔阂,应是适当批判吸收。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历史教学与学术观点相互交织的现象。
历史教学与学术观点在实践中相辅相成,具体呈现三个面貌:培养历史思维进行辩证分析,深化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学习,沟通课程内容进行前后衔接。在讲解禹和启的权力交接时,学思之窗补充了两种矛盾观点,《史记》指出是禹“让”给了启,《战国策》指出是“启自取之”。借助史料冲突引发认知冲突达到激疑促思,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敢于批判的历史辩证思维。讲到陆王心学时,问题探究依次展示王守仁、王畿和李贽的观点。三者思想承续是对心学“自我认识”的逐步强化,从“致良知”对自我的强调发展为“童心说”对教条权威的蔑视和个性自由的提倡。问题探究补充既是对正文理学历史性转变的逻辑自洽,更是承接明清之际以来的批判思潮,在梳理思想文化史的同时实现教材内容深度探究。讲到义和团动摇清政府统治时,正文提及“东南互保”后,学习拓展补充“东南互保”具体内容,补充该事件在动摇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起到保护地方经济和发展的作用。以上三个例子,多方面证明教材内容对于学术观点的引介,借助学术观点拓展知识内容和培养思维深度。
二、相映生辉:学术观点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第一,激发兴趣,拓宽知识。人不是机械,人也不应成为机械。人的力量更多在于内心动力和实践好奇,这种动力最好是内在触动的,这种好奇最好是内心向往的。落实到人的学习,应该是激发内在兴趣并主动探究。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历史学习的趣味是种高贵趣味,这种趣味需要大量知识承载,需要深度思维提升。张元教授曾指出:“历史的趣味,来自于昔日人世事物的深刻理解,接触不同流品的人物,认识了他们的事迹与心情,让我们从许多动人的往事中思考人生的问题,宛如扩大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也让我们知所取法。”[1]历史教学中利用学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有许多切入点:讲解宋代文化特征时候引入“唐宋变革说”,对唐宋文化进行对比认识到宋代文化的“内在转向”,即逐渐保守和内敛,有助于解读两宋时期内政外交的诸多举措,更甚于有助于解释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学习明代“海禁”政策时,适当补充明代中期海防政策的调整,即“隆庆开关”对保守海洋政策的部分突破,更为后续世界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提供背景因素,便利后续的明清经济史教学。[2]评析《临时约法》的时候,引入学术界中“因人设法”的批评,即辩证分析《临时约法》制度设计中的法统局限。[3]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总统权力的加重为袁氏称帝提供便利,顶层权力制约诱发府院之争,以及君主立宪保留清帝导致封建余孽张勋复辟。
第二,训练思维,深度分析。由于教科书的篇幅限制和教学目的明确导向,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呈现出“符号化”和“单一化”问题。然而,历史是鲜活的,只言片语的叙述无法呈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就需要适当引入学术观点和学术分析对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尽量还原历史的多重面相。历史思考的角度可以多变,方法可以不同,但是尊重历史的证据和逻辑是基本前提。这种证据意识和逻辑训练,教师可以引入新的考古发现、前沿学术观点和近期研究潮流,进而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尤其利用冲突和矛盾的史料开展教学。讲解春秋战国之际政治变动时,指导学生分析教材第10页史料阅读后,提取出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是“陪臣执国命”的历史本质。这不只是对此前宗法分封體制的突破,更对血缘政治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为专制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可能。[4]在走进五四运动细节时,谈到五四当天闯入曹汝林住宅是谁打开大门时,可以充分展现个人回忆录、政府公报和国外报纸等史料,[5]引导学生分析口述史料内在矛盾并进行史料批判。学术观点使用并非日常教学的累赘,而是课堂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利器。深度教学中适当利用史料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矛盾观点,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并训练历史思维。同时,适当引介学术观点既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是教师教学相长的体现。
第三,指向高考,培养素养。学术研究和高考考查并不冲突,而是相互契合的,甚至对学术前沿趋向的把握会让试卷眼前一亮。当前新文化史研究成为热潮,“许多新文化史家更在题材上极力拓展,以吸引读者的注意,从喜怒哀乐、身体发肤,到衣食住行、生老病,都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展开历史的演绎”[6]。新文化史极大扩充了史学研究的史料和视野,这种趋向也影响到高考。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为例,第18和第19题分别使用了《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和《咖啡馆的文化史》中的史料。第18题以小见大展现改革开放的农村历程,第19题则深描咖啡馆文化史,具有明显文化史倾向,命题者使用这两则材料明显是对当前史学潮流有所体悟。这种对新文化史史料和史观的使用渐成趋势,在当前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下,更加注重社会史和文化史无疑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史叙事结构的突破。这种命题倾向不仅体现在高考当中,还普遍见诸于省市模拟卷。这种借助新史料和新趋势的考查,更具有生活化和情景化的特点,同时兼具明显的素养考查指向。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呈现历史解释方式和历史评价的多元化特征。这对教学实践带来了些挑战,也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中学教师需要对历史研究前沿和趋势有所了解,在史学潮流和教改潮流中激流勇进。中学教师更应理解学术化和历史课堂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坚持学术视野和中学立场是践行教育理想和尊重教学现实的一个交汇点。
第四,关怀现实,服务社会。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不只是铭记历史和吸取教训,而是借鉴过去掌握现在和理解现在,甚至解决现实问题和获取精神力量。历史学的现实意义还应包括认识和培育功能,这均可借助学术视野进行深化。认识社会的复杂性需要历史的智慧,只有借助于现在,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若希望深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好学术前沿和时政新闻等资源。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就要借助历史审视和学术剖析。中国借助历史传统构建新的国际关系既是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冲击,也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区域性经济活动和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成,持续推动的深化合作更是中国对世界霸权国家攻击的巧妙回应。[7]同时,历史教育对于培养现代公民意义重大。历史学有多方面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能力,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具有启迪心智、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当前推行的“四史”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历史服务现实,有助于思想上正本清源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更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衔接大学,培养可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初中和高中的衔接,但是我们也应该有种视野,即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这种观点可能会受到中学历史教学者的批评,认为这和中学历史教育目标不符。学习课程不应该只有短期目标,还应该有长期的目标,应当考虑到高考不是人生终点,成长才是人生目的。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学术化观点,“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历史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提高了思考、鉴别、判断的能力,这对即使将来不从事历史研究的学生而言,也是大有益处的。”[8]同时,有很多学生因为对历史的热爱在大学投身于历史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借助学术观点深挖历史底蕴和思想魅力,为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创造可能。因为未来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无限的可能,这种可能是学生的。面对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发展可能,老师应该施以援手而非施加“棍棒”。在中学课堂适当引入学术知识,这就是在保护学生的发展可能,真正做到了“树人”。中学阶段的历史兴趣和素养,使得有志于专业发展的学生更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认识到历史的魅力和学术的趣味。
三、相机行事:学术观点使用的具体要求
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与学术观点的关系,这是很多教师时常面临的问题。结合教学观摩和自身实践的经验,个人认为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学术观点使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学术观点使用的准确性包括使用成熟观点和表达准确。学术界观点层出不穷,不能毫无度量使用新奇观点,应该采纳较为成熟的观点,配套教师参考用书中就收纳了很多成熟观点。表达准确性需要教师准确理解后才可使用相关观点,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堂准确解读,使用中不做过度解读并做好相关注释。学术观点使用合理性需要把握好数量和时间这两个维度。把握学术观点的使用数量,这个数量既要求控制多少,也要注意时长。数量太多往往导致教学过程冗长繁杂,一概不用则导致虚浮无着缺乏深度。注意学术观点的切入时间,在课堂引入、课堂探究和课后思考可以酌情使用。使用时间也应注意,随意使用是不顾学情的盲目教学,随处使用有徒炫新奇的自夸之嫌。因此,学术观点的使用数量和时间就需结合学情和教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而异地慎重使用。
学术观点使用对于历史教学有许多益处,但是也需注意使用限度。学术观点使用不应泛化,应在立足课程标准和把握具体学情背景下使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术观点不能随处用,不能随时用,不能随便用。鉴于高中生学情的需要,教师使用学术观点还需注意观点内在的价值导向,摒弃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观点。从而做到准确合理地使用正确观点,做好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注释】
[1]张元:《课堂选读资料的讲解》,《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5期,第80页。
[2]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第145—154页。
[3]杨天宏:《论<臨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102—129页。
[4]晁福林:《先秦国家制度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历史研究》2020年第3期,第4—10页。
[5]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17—126页。
[6]周兵:《精彩纷呈的新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第35页。
[7]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理论月刊》2014年第11期,第5—9页。
[8]何成刚等著:《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